民族樂器首飾(民族樂器首飾圖 )

董乐器 2022-02-23 21:54:38

蒙古族自稱“蒙古”。“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于《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爲“永恒之火”。別稱:“馬背民族”。蒙古族發祥于額爾古納河流域,史稱“蒙兀室韋”民族樂器首飾、“萌古”等。

蒙古族現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遼甯、吉林、黑龍江等省區。人口480.6849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其中雲南有1.3萬人,聚居在通海縣新蒙鄉,分中村、下村、白閣、交椅灣和陶家嘴5個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隨忽必烈戰遺留在雲南的蒙古族後裔。通海蒙古族從祖國西北大草原來到雲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鳳山腳下,已有740多年的曆史。700多年來,與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憑自立自強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把杞麓湖之濱、鳳凰山之麓建設成了魚米之鄉。

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長期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此外,還從事加工業、農業和工業。現以農耕爲主。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主要樂器是馬頭琴。喜愛摔交運動。蒙古包和勒勒車是他們遊牧生活的伴侶。

語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叁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十叁世紀初用回鹘字母創制,14世紀初,經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成爲至今通用範化的蒙古文。雲南的蒙古族會彜語]和漢語,其蒙古語與北方的蒙古語大致可相通。

蒙古人是來自中亞大草原的遊牧民族。他們是凶猛的戰士,打敗牧地上的每一個敵人,並侵襲在東方和南方已開發的文明。從十叁世紀開始,蒙古的部落在統一之後,即展開對外征戰。沿著他們在千年以前的祖先—匈奴人的蹄印,蒙古人開拓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由于所到之處均造成大量的死亡和破壞,因此被視爲“魔鬼的騎兵”。

蒙古族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挂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産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爲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煙、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嘩,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

見面要互致問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好;平輩、熟人相見,一般問:“賽拜努”(你好),若是遇見長者或初次見面的人,則要問:“他賽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論認識與否),是蒙古族的傳統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裏做客必須敬重主人。進入蒙古包後,要盤腿圍著爐竈坐在地氈上,但爐西面是主人的居處,主人不上坐時不得隨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禮貌;主人請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絕,否則會傷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點也行。

獻哈達也是蒙古族的一項高貴禮節。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托著遞給對方,受者亦應躬身雙手接過或躬身讓獻者將哈達挂在脖子上,並表示謝意。

蒙古族早期信仰薩滿教,元代以後普遍信仰喇嘛教。

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金銀制成。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繡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仍與蒙古族相似。婦女喜歡穿叁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爲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叁件爲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格外醒目。蒙古族有團結互助的風尚,節日有春節、端午節、火把節、中秋節等。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衆人圍成一圈,一邊舞蹈,一邊擊掌高歌。近幾年與內蒙古的親戚來往增多,開始舉辦“那達慕”盛會,吸引四方之客前往參加。

傳統節日有“白節”、祭敖包、那達慕、草原上勇敢者的遊戲:打鬃節等。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民間還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備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傳統宴客菜,祭祀活動時也常用;熟烤羊,內蒙鄂爾多斯地區風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蘇餅,蒙古族民間傳統糕點;烘幹大米飯,蒙古族風味小吃。

蒙古族人一般在金秋八月開始談婚論嫁。小夥子的父母委托信賴的說親人,擇個好日子帶上兒子去看中的姑娘家說親。姑娘及父母如果看上了小夥子就收下獻上的哈達和一盤餅食,這事就此定了下來。冬天是舉辦婚禮的好日子,經雙方選定日子後,新郎家于傍晚時分到姑娘家接親,至此婚禮已經開始,民族風格濃厚、趣味橫生的各種婚禮節目連續上演,一直到東方發白;接親的隊伍才跨上駿馬,同送親的隊伍一道往新郎家進發。在離新郎家不遠時送親的隊伍停下,迎親的隊伍到家後重新偕同新郎的父母親人前來第二次迎接。在婆婆爲兒媳婦掀開蓋頭後,新郎新娘得向父母、主婚人、親戚們一一行磕頭禮並敬酒。衆人也會興奮地唱起敬酒歌、跳起舞,歡樂在草原上蕩漾。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爲“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族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塔城地區的蒙古族操衛拉特方言,使用托忒蒙古文,亦推廣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使用的胡都木蒙古文。一、居室  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傳統居室。它和哈薩克族房不盡相同,包頂篷杆是直線杆,門必須朝南開,爐子設在正中天窗下。從事農業或牧業定居蒙古族農牧民,居住土木或磚木結構平房。從事牧業的牧民,春夏秋季仍以住蒙古包爲多。蒙古包的質量和內部陳設比舊時已有很大改善,冬季則遷往固定的居民點,住向陽暖和的平房,機關幹部、工人、商人等住單位。公有樓房或家屬院。  二、服飾   蒙古族的服飾,因性別和年齡而異。中年男子冬天穿大襟皮大衣,布面以黑、藍爲多。  冬季老年人戴“巴司勒克”皮帽,中年人戴“居木得克”皮帽,帽頂都有用紅布條編成的一小圓疙瘩,兩邊耳扇在後部相連,前邊可以護住鼻和嘴部。夏天多穿黑色大襟長袍,用藍布纏頭,城鎮居民以戴禮帽爲多。   婦女的服飾以長袍爲主。少女夏天穿的長袍一種有大襟的叫“拉布西克”另一種從中間系排扣(銀扣或布扣)到腰以下,左前襟加寬,叫“比西米特”。長袍上繡有各種圖案花邊。腰上纏紅、綠、黃色的綢子或布帶,頭上纏繡花白布頭巾,喜戴戒指、手镯和耳環。已婚婦女穿“鐵爾勒克”,外套“切格德克”,不穿“拉布西克”。有的穿無袖長袍“別日孜”,腰部左右系帶,不用紐扣。帽子上縫有銀飾物,帽頂有一條垂到後腰的紅色長穗子。   已婚婦女的長袍均不系腰帶,老年婦女的衣服不用色線繡花邊,帽子上無銀制飾物。   新中國成立後,青年男女多穿制服,如列甯裝、中山裝、學生裝,以及西服等。中年婦女喜歡穿連衣裙,戴頭巾。傳統服裝多爲中、老年婦女在節日穿戴,平日少見。叁、飲食  以奶制品、肉和面食爲主。奶制品分奶制飲料和奶食 品。奶制飲料有鮮奶、酸馬(牛)奶、馬(牛)奶酒、奶茶,奶食品有奶酪、奶豆腐、酥油等。蒙古族除手抓肉外,還喜炖羊肉、火鍋,也食熏肉。面拌以炒面爲主。食用時加酥油或牛羊油,以茶水攪拌。馍馍、烤餅、油炸餅、餃子、面條、抓飯也是常用食物。四、婚姻  蒙古族同姓不婚。還須由喇嘛以生辰查看經典進行“合婚”。 新中國成立前,男女婚姻多由父母方父母或其親戚帶上白酒等禮品去女方家中求婚。訂婚時,男方帶上自制的奶酒、一只熟羊和其他禮品,到女方家中,先敬哈達,再致訂婚詞,然後把帶來的奶酒倒入碗中,給在場的女方親友、鄰居每人品嘗一口。然後大家飲酒、吃肉。結婚前,男方還要給女方送過禮(即聘禮),多爲肉、酒和新娘的梳妝具和衣料。聘禮多少,由雙方長者商定。  出嫁前一日,女方家中舉行送嫁宴會,親友赴宴,以唱歌、跳舞傾訴親人的依戀和父母的養育之恩。婚禮上,除宴飲、歌舞活動外,並安排一些诙諧戲。有趣的角力遊新中國成立後,青年男女婚姻自由戀愛,由父母做主操辦。成婚程序較舊時 已大爲簡化。五、喪葬  舊時,塔城地區蒙古族有火葬、天葬、土葬等多種葬儀。王爺、紮薩克、大喇嘛和念經祈禱的喇嘛用棺木土葬;僧人和一般人都用天葬。現今,都實行土葬。六、節慶1、春節  又稱“白節”、“大年”,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2、“塔克勒根”節(敖包會)  有部落和區域性的區別,時間多在農曆六七月間舉行,以部落爲單位,人們彙聚到一個“敖包”祈求風調雨順、牧草豐茂。新中國成立後,時以國慶節的慶祝活動代替“塔克勒根”,在節日中多舉行摔跤、賽馬等傳統有體育活動。那達慕大會蒙古語意爲“娛樂”或“遊戲”。舊時是封建王公、牧主尋歡作樂、勒索盤剝的場所。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當家做主,增加了許多健康有益的內容。80年代 ,那達慕大會增加集市貿易的商品展銷活動。3、燃燈節  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臨,家家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額敏縣多數蒙古族已不過燃燈節;烏蘇市蒙古族在燃燈節的一天多不燃燈,代之以各種娛樂形式。  娛樂活動蒙古族傳統的娛樂活動有賽馬、賽駱駝、摔跤、射箭、射擊、拔河、民間歌手彈唱、馬頭琴演奏、《江格爾》演唱、 民間舞蹈。土爾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獨舞、男女對舞,還有隨歌伴舞,舞姿飄逸豪放,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七、其他習俗  家中來客,不管常客還是陌生人,以笑面迎接,擺上奶酪、奶油和各種面制幹糧,捧上奶茶。茶後,向客人敬上醇美的奶酒和白酒,主人把自已酒碗裏的酒讓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喝一口。爲了湊興,常以唱歌勸酒。對貴客則宰羊款待。老年人來到時,則要外出迎接,走時攙扶上馬。到長輩家裏做客,一般要帶些糖果、餅幹、酒和自制面食品做禮物。蒙古族人民尊敬長輩,進門、入座、喝茶、飲酒、吃飯時,讓長者領先。

上一篇:不用樂器譜曲(譜曲軟件可以自己選擇樂器
下一篇:次中音樂器(次中音號樂器有哪些樂器 )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