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樂器批發(樂器批發網 )

董乐器 2022-02-26 20:31:29

淮北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是在安徽淮北地區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劇種安徽樂器批發,它因發源于淮北地區,表演時男角上場背花鼓,樂隊伴奏時也以“花鼓”爲主樂,因此叫淮北花鼓戲。流行于安徽北部和皖豫蘇魯交界地區,大致可以分叁路北路(徐州、曹州、砀山、蕭縣、開封、邳縣),中路(宿縣、靈璧、泗洪、渦陽、蒙城、阜陽)和南路(蚌埠、淮南、壽縣)。淮北花鼓戲的原始形式是民間的小型歌舞。勞動人民在農閑季節裏籍以自娛,有時在進行這些民間小唱時,伴以舞姿。這些舞姿都是根據民歌的內容,模仿生産生活上的動作編成。後來,在舞蹈上又吸收一些民間雜技,如“四門八叉”、“頂人”等,使舞蹈加強了動作性,更加吸引人。同時編唱了一些有故事情節的小段子,如西廂段叁國段等,並漸漸由唱短段到唱長段,從一人單唱到兩人表演(一醜一旦都由男子扮演)。後來,又經過花古戲人的長期實踐,在內容上改變了唱本故事,開始演唱連台本戲,演員也隨之增多,唱腔及表演藝術逐步提高,到解放後,達到了豐富多采,日益完美的地步。   

  淮北花鼓戲的劇目分大戲小戲兩種,傳統劇目有《王小趕腳》、《四寶珠》、《花園會》等一百七十多個。內容多反應當時人民的生活、勞動、習慣、性格,運用當地群衆的純樸語言,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淮北花鼓戲唱腔大體上分兩大類,一類是用于“八句子”和單出戲的專用調,如“貨郎段”“西廂段”“黑驢段”等,旋律抒情優美,上下句對稱整齊,組織比較嚴謹;另一類是用于正本戲的板調,如“平板”、“寒板”等。敘述性強,變化靈活,富于表現力。

  淮北花鼓戲的表演藝術是有獨特風格的,無論是身段、動作、眼神等,都有自己特有的一套,它能生動形象地表現淮北勞動人民的豪放、熱情強悍的性格特點,顯得粗犷、奔放而又樸實、诙諧。新整理的傳統劇目《摸花轎》已拍成電影,受到廣大觀衆的好評。 

  京劇的前身――徽劇

  徽劇,淵源于明代的“徽池雅調”。明朝嘉靖年間,,江西弋陽腔流傳到安徽青陽,貴池一帶,與當地民衆喜聞樂見的民間曲調相結合,徽州府治所在地的藝人,在吸收弋陽腔的基礎上創造了新腔,形成徽州腔,形成了具有當地地方特色的青陽腔;青陽腔又受到民間山歌小調和昆曲的影響,成爲徽劇的先聲。清乾隆時形成 “徽 戲”,今名“ 徽 劇 ”。

  其特點是滾白滾唱,不僅讓戲曲中的人物有傾吐內心積郁與激憤等感情的廣闊余地,而且還富有敘述性。主要腔調是吹腔、四平、撥子和二黃,也唱西皮、高腔、昆腔、昆弋腔和花腔小調等。劇目很多,擅演曆史題材的大戲。音樂曲調和表演技巧都很豐富。清代中葉流傳很廣,對南方許多劇種都有深遠的影響。徽劇風靡全國,形成了一個唱、念、做、打並重的完美的劇種。清朝乾隆年間,徽劇名藝人高朗亭,郝天壽等,把徽劇帶到揚州演出。當時揚州是全國文化中心之一,是“花部”的集中地,但很快即被藝術精湛的徽劇壓倒。當時在徽州的班社就有47個之多,其中如大壽春,藝員竟達180多人。主要徽班有

  老慶升 是徽班的鼻祖,班子實力雄厚,規制嚴整,行當齊全,陣容龐大。 老陽春 以昆曲見長,與之相對成立的是新陽春。該班有28只箱子行頭,72名藝員,30頂網巾,常演出200多個劇目。 莊春和 以皮黃聲腔爲主的班社。 采慶班 以表演“采頭”出名。

  春台班 乾隆皇帝八旬壽誕,該班進京獻壽,技藝超群,被譽爲“四大徽班”之一。

  慶升班 技藝出衆,被譽爲京外“四大徽班”之一。

  彩慶班 由徽城衆商助資,廣聚名角而成。每年叁月叁的徽州“賽寶會”及四鄉的盛大聚會,該班都參加演出。

  鳳舞班 民國15年成立,與新彩慶、二陽春、柯長春合稱“新四大徽班”。

  乾隆五十五年,高朗亭又帶到了北京,受到了北京觀衆的歡迎。接著,又引起“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進京。徽劇進京不久,漢劇也進京,徽劇又從漢劇中吸收了西皮,進一步豐富,發展了自己的聲腔。從此,徽劇不僅闖進了皇宮,振動了京城,而且廣泛流傳,影響了全國。它在北方紮下根子,逐漸吸收了北方的京腔,其高腔與北方語言結合起來,發展成爲京劇。它對南方的戲曲影響也十分深遠,江西的贛劇、四川的川劇、廣東的粵劇、廣西的桂劇、雲南的滇劇,都受到徽劇不同程度的影響。對徽劇表演藝術有著突出貢獻的傑出代表是老藝人程長庚。程長庚名椿,字玉珊,安徽潛山人。他把徽音、京音、楚音兼收並用,脫俗創新,卓然成家,對徽劇來說,他起了承前作用,對京戲來說,他起了起後作用,因此,他成爲京劇的開山祖師。徽劇的表演藝術,豐富而多采。它講究平台與高台武功,講究身段、亮相的雕塑美,講究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畫面氣派等。平台與高台武功在徽劇裏最爲突出,平台如“獨腳單踢”、“叉腿單踢”、“刀門”、“飛叉”等都異常驚險,至于高台武工,更爲險要,一般演員要翻叁張桌子,有的要翻七張桌子。身段、亮相,在徽戲裏很有雕塑藝術感。徽劇注重集體表演,必要時衆歌齊舞,顯得氣勢壯偉,場面熱烈。徽劇的劇目很多,據記載有一千四百零四個,因年代較久,多爲手抄本,不少的本子以失傳。解放後,經過挖掘整理,富有徽劇特色的代表劇目有《義虎報》、《巧姻緣》、《齊王點馬》、《水淹七軍》等。   

  廬劇

  廬劇,舊稱“倒七戲”,解放後改今名。流行于皖中、皖西一帶有一千多萬人的廣大地區,是省內最大的一個劇種。廬劇的起源比較早,據傳在太平天國年間就有職業性流動班社。以大別山民歌和江淮之間的歌舞爲基礎,吸收了端公戲、嗨子戲、門歌等劇種的唱腔和劇目,逐漸發展成了格調統一、色彩鮮明的地方戲。廬劇的唱腔有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在唱腔中不斷出現用假聲演唱的旋律,稱做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幫腔吆台,即當舞台上的演員唱到一定的時候,由場面和後台的演員齊聲幫唱,高亢遼闊,烘托劇情,渲染舞台氣氛。其鄉土味很濃,風格明朗。廬劇的劇目約二百多個。在觀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借羅衣》、《討學錢》、《休丁香》等。劇本大多取材于流傳在民間的曆史傳說或反映人民生活的民間傳說,語言通俗易懂,清新生動。廬劇的表演樸素而活潑,簡單而真實。打擊樂很豐富,幾乎是一種戲一套鑼鼓經,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鑼鼓聲中進行的。唱時,一般都站著唱,隨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動作,大的舞蹈動作都是唱完一段後,隨著打擊樂器的伴奏舞蹈起來。舞蹈吸收民間花鼓燈、早船舞等形式,花樣翻新,姿態優美。 

徽劇和黃梅戲啊

上一篇:幼兒園樂器主題牆(如何評價《幼兒園班級主題牆環境創設》?
下一篇:學校音樂器材廠家(學校教育音樂器材生産廠家 )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