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廠學徒(樂器廠學徒工干什么)

小乐 2021-10-14 18:12:16

  

  與手風琴演奏家、文藝團體交流,是天津樂器廠提高質量的重要手段。資料圖片

  1952年初,新中國的第一臺手風琴開始研制。吳英烈和吳天方帶領天津樂器廠工人,經過兩年的努力,一臺34鍵盤60貝斯型號,可以實現5種變音,重達7公斤左右的小規格手風琴終于試制成功。

  歷史背景

  1952年,中央音樂學院搬離天津,其中樂器維修部獨立成為天津樂器廠。在廠里總工程師吳英烈的帶領下,新中國第一臺手風琴試制成功。以此為發端,在一代又一代樂器工程師的不斷攻關下,中國手風琴的質量和種類不斷攀登高峰。1964年起,國內的文藝團體紛紛換裝國產手風琴,國產手風琴開始占領國內市場,并出口國外。

  親歷者說

  劉作人:70歲,原天津樂器廠廠長

  “第一臺手風琴源自一個手風琴愛好者的樸素愿望。”這是采訪中,劉作人反復念叨的一句話。

  “當時的廠總工程師吳英烈是個手風琴迷,在哈爾濱做學徒時,就研究手風琴。”劉作人記得,當時吳英烈看到國內的手風琴全部依賴進口,樂器廠一成立,就張羅要造第一臺手風琴。

  手風琴是一種源自西方卻天生帶有中國基因的樂器。1777年,一位傳教士把中國的笙帶回歐洲,仿照笙的簧片發聲原理,歐洲人發明了手風琴。手風琴一經誕生就很受歡迎,19世紀二三十年代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盛行,手風琴音色亮麗、熱情有力,迅速成為風靡歐洲尤其是東歐的樂器。

  手風琴是將簧片固定在音槽內,拉動風箱產生氣流震動簧片,通過左右手按鍵打開氣口蓋,發出聲音。一臺手風琴看著不打眼,里面卻有4000多個大大小小的零部件。

  吳英烈從模仿出發,借鑒當時的意大利手風琴。“工藝原理清晰了,但還要闖過核心零部件的制造難關。”

  風箱紙板是第一關。“風箱的開合,就像唱歌需要張開嘴巴一樣。”劉作人說,風箱紙要求紙有韌性、密閉性好,不跑氣。為了達標,吳英烈他們四處尋找,最終選定了遼陽紙板廠定做風箱紙。

  包裹在手風琴外殼上的特種塑料——賽璐珞,也不易得。“這種塑料,遇火就會爆炸,當時國內無法生產。久尋無果,最后進口意大利的材料才得以補全。”劉作人說。

  最難的一關要數簧片。簧片之于手風琴,相當于聲帶之于人。一臺手風琴能否出聲響,全靠簧片。

  簧片細薄且有弧度,不同的弧度決定了每個鍵的音色。劉作人翻開一張圖冊解釋,簧片對銅制品的寬度和厚度要求極高,當時沒有專門的工廠生產,工人們就用鐘表上的表條替代。“當時沒有精密的車床設備,師傅們用雙手一個一個打磨出來,再按照意大利手風琴,逐個看弧度接近哪個音色,將簧片擺放在對應的位置。”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工序上百道,全部由吳英烈和吳天方兩位師傅研制,定型后交由廠里的十多個工人生產制造。

  隨后,以“小快靈”見長的手風琴發展迅速、廣受歡迎。國產手風琴嶄露頭角走向國內外市場,開啟了我國手風琴的輝煌歷史。

  知識鏈接

  1899年,手風琴傳入中國。因其易于攜帶、和聲豐富、音色多樣、不受場地限制,獨奏有韻味、合奏有氣勢、伴奏又靈活而廣受歡迎。

  近幾年,電子手風琴、班多鈕手風琴等多元化發展為手風琴提供了不同的演奏方式,手風琴重回大眾視野。

  相關貼士

  若對我國手風通求富琴發展情況有興趣,可以參觀國內手風琴藝術展。每兩年定期舉辦的“鸚鵡杯”國際手風琴藝術周,其間舉辦手風琴音樂會、手風琴比賽、名師講座等活動,也可訪問鸚鵡在線、邊打記東方手風琴網、中國巴揚手風洛海琴網等網站瀏覽。

  選購手風琴,最重要的是氣息充足,撒氣漏風的樂器不能要。

  版式設計: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19年09月14日 06 版)

  舉報/反饋

上一篇:西洋樂器洋號(西洋樂器 號)
下一篇:京劇曲牌夜深沉(京劇曲牌夜深沉介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