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軟樂器(哪裏可以查得到阮的資料.?

董乐器 2022-02-22 16:39:46

  阮

  ruǎn

  名

  (形聲小軟樂器。從阜(fù),元聲。本義:五阮關)

  同本義〖Wuyuanpass〗

  阮,代郡五阮關也。——《說文》。按,亦曰五原關

  流民欲入五阮關者,勿苟留。——《漢書·成帝紀》

  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地理志·五原郡》注

  殷商國名〖Ruanstate〗。在今甘肅省泾川縣,爲周文王所滅

  阮,國名。今陝西平涼府泾州是也。——《字彙》

  侵阮徂共。——《詩·大雅·皇矣》

  侵自阮疆。

  一種古老樂器“阮鹹”的簡稱〖anancientmusicalinstrument〗。古琵琶的一種。四弦有柱,形似月琴。相傳西晉阮鹹善彈此樂器,因而得名。現也有叁弦的阮。如:阮鹹

  侄的代稱〖nephew〗。阮籍與侄阮鹹並有盛名。世稱“大小阮”。後用“小阮”作侄的代稱。省稱“阮”。如:“賢阮”;阮家會(喻指叔侄與親朋好友聚會);阮鹹宅(侄子居處的代稱)

  姓

  阮:音箱圓形,十二個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撥片彈,可用于獨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參加民族樂隊演奏,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漢時,有衆多的馬上樂器傳入我國,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年),張骞出使烏孫國(今烏孜別克民族),烏孫王昆彌與漢通婚,烏孫公主出嫁前,漢武帝命懂得音樂的工匠參考琴、筝、築、臥箜篌等創制了一種能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圓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這種樂器便是阮,當時稱“秦琵琶”。

  現存的古代中亞豪來茲姆王國宮殿壁畫上有阮鹹,是公元4世紀的作品,說明阮鹹源于中亞,通過龜茲傳入我國中原。

  東晉(317~42O)“竹林七賢”中的阮鹹是傑出的音樂家,最喜彈奏這種樂器,他當時彈奏的已是趨于定型的阮了。由于阮鹹善彈和當時社會對竹林七賢的崇尚,這種樂器一時風行全國各地,成爲獨奏、合奏或爲相和歌伴奏的主要樂器。後來因爲社會動亂,阮曾一度失傳。

  在甘肅麥積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畫上,可以見到阮的造型與現在的形制相似。

  阮是中國的一種彈撥樂器,阮在古代一直被叫做"秦琵琶"。笤莢诠��岸��蘭偷那毓�逼冢�嗣歉�恢鍾斜�男∫」募酉抑瞥傻��制鳎�凶?quot;弦鼗(tao)"。後來人們又參考筝和築等樂器,創制了一種比"弦鼗"更爲先進的樂器,稱爲"秦琵琶",它就是"阮"的前身。

  在公元叁世紀左右,有一位叫阮鹹的音樂家,非常善于彈奏這種有圓形音箱的"秦琵琶",由于他的演奏技藝非常高超,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人們就漸漸用他的名字"阮鹹"來稱呼這種樂器了。不過,阮鹹簡稱爲阮是從一千年前的宋代才開始的。

  阮的外形很簡單,由琴頭、琴杆和琴身叁個部分組成。琴頭一般裝飾有中國傳統的龍或如意等骨雕藝術品,兩側裝有四個弦軸。阮的琴身是一個扁圓形的共鳴箱,由面板、背板和框板膠合而成。阮的結構原理、制作材料以及演奏技法和琵琶都有很多相同之處。

  近年來隨著中國對民族樂器的重視,音樂家們還對阮進行了改革,研制出高音阮、中音阮、次中音阮和低音阮。

  高音阮是高音樂器,發音清脆明亮,在樂隊中常擔任主旋律的演奏。

  中阮爲中音樂器,音色恬靜柔和,富有詩意;在合奏中常擔任演奏旋律和插曲,具有動人的效果。擔任伴奏時,豐富的節奏變化能突出樂曲的特點,在樂隊中采用兩個以上中阮分部演奏和聲,會使彈撥樂器組的中音部更爲豐滿。

  大阮比中阮低五度,與西洋樂器中的大提琴比較相似,在樂隊演奏旋律時,它常與中阮作八度結合,以加強中阮效果,最適宜映襯抒情的旋律,演奏單音或和弦時,能加強節奏,烘托出樂曲熱烈奔放的效果。低音阮發音深沉而低侯,猶如西洋樂器中的低音提琴。

  阮姓來源:

  1、以國爲氏,是臯陶氏之後。商代有阮國,是商的諸侯國,汽笛在今甘肅省泾川縣境內。商末,西岐諸侯王姬昌滅阮國,原阮國王族相約以國名爲姓,成爲阮姓。後來,阮姓族人爲避仇殺,分散到了各地。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阮氏,商之諸侯,國在岐渭之間。周文王侵阮徂共見于詩,子孫以國爲氏。"

  2、出自偃姓,亦屬臯陶之後。據傳,臯陶生于曲阜,偃姓,其後亦有人以阮爲姓。

  3、石姓有人改姓阮姓。據《南史》記載,東晉末期,有石姓人改姓阮姓。

  堂號

  "竹林堂":叁國時候,阮籍爲竹林七賢之一,曾官至步兵校尉。

  曆史名人

  阮瑀(約165-212):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元瑜,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爲曹操司空軍謀祭酒,管記事,能詩,善作書檄,有《阮元瑜集》

  阮籍(210-263):叁國時魏國文學家、名士,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賢"之一。他博覽群書,尤好莊老,有《阮嗣宗集》。他有八十余首《詠懷詩》,頗爲有名。

  阮鹹:魏晉間名士,字仲容,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阮籍之侄,"竹林七賢"之一。他精通音律,善彈琵琶,曾爲散騎侍郎。

  阮孝緒(479-536):字士宗,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他撰寫了《七錄》,仿照《七略》分類法,將當時所見圖書6288種,44520卷,分爲經典、紀傳、子兵、文集、術技、佛法、仙道七錄,已佚。現尚寸《廣宏明集》,有五十五部序目,可考察其分類情況。

  阮元:字伯元,號雲台,清朝江蘇儀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進士。嘉慶、道光年間,曆任戶、兵、工部侍郎,浙、閩、贛諸省巡撫,兩廣、雲貴總督,體仁閣大學士。他倡修《清史》、《儒林》、《文苑傳》,曆官所至,以提倡學術爲己任。他在浙設诂經精舍,在粵立學海堂,撰《十叁經校勘記》、《經籍纂诂》、彙刻《皇清經解》180余種,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逝世終年85歲,谥達。

  其它意義:

  在閩南語(台語)中,“阮”是對自己稱呼,

  讀音:ruan叁聲。

上一篇:廣州和韻樂器(什麽是整體認讀音節和韻毌
下一篇:各種樂器合奏的成語(形容“和諧”的成語有哪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