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樂器行(能給我56各民族中,其中一個族的詳細資料

董乐器 2022-05-31 05:08:20

民族概況

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個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少數人散居在桦川、依蘭、富饒叁縣的一些村鎮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區不同佳木斯樂器行,從而有不同的自稱。居富錦縣大屯沿松花江上遊的稱“那貝”,居嗄爾當屯至津口村的稱“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龍江下遊至烏蘇裏江的稱“那尼傲”。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赫哲族人口數爲4640。是中國北方唯一以捕魚爲生的民族。使用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滿語支。無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結革記事。因長期與漢族交錯雜居,通用漢語文。

魚皮制衣酒敬神 狗拉雪橇赫哲人

據2001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數字顯示,全國共有赫哲族人4600多人,是全國人口最少的民族,大部分居住在黑龍江省的同江、饒河、撫遠等市縣境內。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是全國四處赫哲族聚居地之一。

赫哲民族文化村大門——典型的赫哲族建築木克楞

來到文化村大門,我們便看到了典型的赫哲族建築——木克楞。走進文化村,同樣是木克楞建築的赫哲展覽館裏,赫哲人漁獵生産使用的工具、赫哲人捕獲的各種野獸及獸皮制品、民族文藝、民族歌舞的實物和影像資料讓我們對赫哲人的生活習俗、文化藝術有了進一步的感性認識。坐落于室外的一根椴木雕成的圖騰柱,刻畫了熊、虎、鹿、鷹等多種動物,展示了赫哲族的宗教信仰。

追根溯源說赫哲

據史料記載,赫哲族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密山新開流時期,在先秦時稱肅慎、漢魏時稱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黑水,元明清時稱

女真。赫哲名字的由來首先是在康熙二年(1662年)的《清實錄》上記載並得以傳承。現在,全國共有赫哲族聚居地四處,分別是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和八岔赫哲族鄉、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和佳木斯敖其鎮的敖其村。

由于曆史原因,赫哲族是個跨國民族,在俄羅斯境內有赫哲族人口2萬余人,當地人稱他們爲那乃人。他們的民族曆史、民族語言、宗教禮儀、歌曲舞蹈、衣著服飾、民風民俗和我國赫哲族都具有北方內陸漁獵民族生産生活特色。

衣食住行話赫哲

捕魚和狩獵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來源。赫哲族人喜愛吃魚,尤其喜愛吃生魚。這一習俗沿襲至今,顯示了這個民族與其他民族不同的特點。赫哲族人一向以殺生魚爲敬。

不僅以魚肉、獸肉爲食,赫哲族人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魚皮、狍皮和鹿皮制成。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皮大衣,衣襟上綴兩排用鲶魚骨做的紐扣,女子多穿魚皮或鹿皮長衣,式樣很像旗袍。男女都穿魚皮套褲以及狍皮、鹿皮和魚皮制的鞋子。用魚皮做衣服也是赫哲族婦女的一大特長。故曆史上赫哲人又被稱爲“魚皮部”。在文化村的展館裏,我們看到了展出的兩套用熟好的大馬哈魚皮縫制的男女魚皮套裝,做工考究,款式古樸大方。

赫哲人住的臨時房屋撮羅安口(尖頂窩棚)

在居住上,赫哲人住永久性房屋木克楞、拉合辮子草正房和臨時的房屋撮羅安口(尖頂窩棚),胡如布(地窖子),闊布如安口(圓頂窩棚)。

狗拉雪橇是赫哲人主要的交通工具。經過訓練的狗,每只可拉70公斤左右,日行100至150公裏。狗是赫哲人的好幫手,它們在運輸、狩獵、看家、保護主人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故曆史上赫哲人又被稱爲“使犬部”。

時代發展至今天,赫哲族人傳統的生産、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在街津口鄉,赫哲人住進了寬敞的新居,種地、發展旅遊事業,過上幸福生活的赫哲人正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樣向著小康邁進。

赫哲族的祖先,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裏江流域繁衍生息。屬于肅慎系統的挹婁、勿吉、黑水靺鞨、野人女真等古代民族,與赫哲族的祖先有淵源關系。至清初,始以“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名稱見于官私文獻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爲赫哲。

關于赫哲族何時形成的問題,學術界尚有不同的意見。一般認爲赫哲族是以古老的赫哲族氏族爲核心,吸收了鄂倫春族、鄂溫克族、滿族等民族成分和原屬黑龍江流域其他土著,以及來到赫哲族分布區居住的蒙古人、漢人等成分,在清初形成了較穩定的族體,主要從事漁獵生産。在解放前其社會發展尚停留在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階段。新中國建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關心赫哲族的生産生活,其社會生産在社會主義社會裏得到了超越發展,赫哲族的生活條件已大大改善。

社會經濟

順治元年(1644)清世祖入山海關前後,曾相繼將赫哲族編戶收貢,編旗披甲。直到19世紀初葉,從牡丹江至黑龍江下遊烏紮拉村,所有赫哲族的22個氏族,都由清廷按其氏族與分布地區行使有效的管轄。在清代,赫哲族與內地及當地各民族的産品交換關系日益發展,赫哲族漁獵的工具也逐漸有所改進,生産力逐漸提高,原始社會漸趨分解,至清末已從原始社會末期跨入階級社會。辛亥革命以後,叁江平原開發的速度加快,赫哲族與漢族雜居,漁獵産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形成與漢族及周圍其他各族不可分割的聯系。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東北後,對赫哲、鄂倫春等人數較少的民族,實行野蠻統治,甚至公開推行種族滅絕政策,使赫哲族人口更加減少,抗日戰爭勝利以前,已瀕于被滅絕的境地。漁獵經濟爲赫哲族人民生活的主要來源,“夏捕魚作粉,冬捕貂易貨以爲生計”。17世紀末,由以物易物轉向獵産品大量商品化。20世紀初,獵業衰退,漁業産品大量商品化。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赫哲族地區解放。當時幸存的赫哲族居民僅有300余人。在人民政府實行民族發展政策積極幫助赫哲族發展生産,逐步改善生活,現有人口較1945年增加10倍多。

赫哲族人民原來幾乎都是文盲,解放後,人民政府不僅積極扶助他們發展漁獵生産和民族貿易,現在,已有部分赫哲族人民開始從事農業生産,還發展了鄉鎮企業。赫哲族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且興辦小學、中學,培養各種專業人材,現在赫哲族中擁有的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在本民族人口中所占比例,居于全國各民族先進行列,赫哲族地區各村,都設有衛生所、廣播站,有的還設有文化站、俱樂部,擁有電視機的家庭不斷增加。從地方至中央各級黨代會和人民代表大會均有赫哲族代表,在赫哲族聚居地區的政府中,有赫哲族幹部擔任縣長、鄉長等職。赫哲族在中國雖是人口最少的民族,但和各兄弟民族一樣享有完全平等的民族權利。

文化藝術

赫哲族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流傳最普遍的“依瑪坎”是一種口頭相傳的民間說唱文學,其故事內容大多能說唱許多天,大部分是歌頌英雄與複仇事迹、民族的興衰,以及純真的愛情等,唱詞押韻合轍。說唱時,須按故事的基本內容和詞句背誦,不能隨意添加。在民間還流傳著“說胡力”,它是寓言、童話、神話、傳說與民間文學的通稱,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短小活潑,通常是老人對兒童講述,對兒童有啓發教育意義。赫哲族的音樂也很有特點,其特有樂器稱爲“空康吉”和“口弦琴”,前者已失傳,後者至今仍有人能演奏。

赫哲族的圖案藝術非常發達,他們常常在用魚皮、獸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繡制各種雲紋、花草、蝴蝶及幾何形圖案等。在餐具、桦皮制品上雕刻各種二方連續紋樣、雲紋、山水、花朵、鳥獸等,形象生動,造型美觀別致。婦女們在衣襟、披肩、腰搭、帽子、褲腿等處用彩線刺繡的花紋、圖案更爲精美。尤其是日用品上的彩繡如“雄雞銜花”、“花籃與蓮藕”等圖案,構圖新穎別致,格外精彩。赫哲族在不同制品上刺繡、接拼的各種花紋圖案,以其獨特的形式,從不同角度反映了赫哲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審美的群體意識。赫哲族的圖案藝術吸收了漢族圖案藝術的精華,並不斷創新,既富有本民族氣息,又能反映本民族生産、生活特點,極富民族特色,是中華民族刺繡、圖案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赫哲族有語言,無文字。長期以來,只有民間文學。作家文學是解放後才發展起來的。烏.白辛是解放後成就卓著的第一位赫哲族戲劇家。他先後改編創作了20多部歌劇、話劇和電影文學劇本。影響較大的有話劇和電影文學劇本《冰山上的來客》、《赫哲人的婚禮》,歌劇《好班長》、《焦裕祿》、話劇《黃繼光》、《雷鋒》等。其中《赫哲人的婚禮》是赫哲族新文學的代表,也是當代文學史上由赫哲族戲劇家寫的第一個反映我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的生活和曆史的劇本。他成功地將“伊瑪坎”演唱形式貫穿于全劇,運用于話劇創作,豐富了我國當代戲劇的題材內容,並用民族形式與傳統手法相結合,對話劇民族化作了有益探索。

風俗

赫哲人在飲第一口酒前,要用筷頭蘸少許酒甩向空中和灑向大地,以示敬祖先和諸神。但不喜歡喝茶,有時也把小米炒焦後沏水喝,或把野玫瑰花和嫩葉以及小柞樹的花苞采來曬幹沏水當茶喝,但大多數一年四季均喜歡喝生涼水。

赫哲族婦女生小孩時要吃小米粥和大米粥、鲫魚湯、嗄牙魚湯、兔子肉湯以及“莫溫古飯”、面片、面湯、雞蛋等食品。産後叁天內不能吃青菜,以免産婦和嬰兒瀉肚。在坐月子期間均吃滾燙的熱飯,以免受涼,影響身體健康和奶汁。

赫哲族人死後,必須用面粉制成油炸薄面塊和各種形狀的薄面點心,供在桌上,參加悼念活動的人們也食用。

婚俗

在男女青年訂婚的過程中,要擺酒宴宴請雙方的長輩和媒人;迎親時,男方的老人要向女方的老人敬叁杯酒。婚宴時,新娘要面朝牆“坐福”,直到送親的人散席離去後,才可下地並與新郎一起共吃豬頭豬尾,新郎吃豬頭,新娘吃豬尾,意爲夫領婦隨,團結和睦,最後新娘新郎共吃面條,以表示情意綿綿,白頭到老。

食俗

赫哲族人喜歡吃“拉拉飯”和“莫溫古飯”。“拉拉飯”是用小米或玉米小渣子做成很稠的軟飯,拌上魚松或各種動物油即可食用。“莫溫古飯”是魚或獸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鹽而成的稀飯。現在與漢族相同,絕大部分人家均吃饅頭、餅、米飯和各種蔬菜。

赫哲族有一些獨特的魚、肉類風味食品,可以分成: 生食和熟食。生食有生魚幹、生肉幹和新鮮生魚。新鮮魚的吃法較多,主要是拌菜生魚。還有一種冬季食用的凍魚片,如果尊貴的客人來了,有一盤凍魚片是上等的下酒佳肴,其味鮮美涼爽,現在仍然備受人們的歡迎。 熟食如加工好的鲟、鳇、鲑魚子,其營養價值較高。也將魚片和獸肉蒸、烤、煎、炖、煮、炒等技法加工後食用。其中魚松每餐必不可少。典型食品有:拌菜生魚,赫哲人叫“他勒卡”;魚松,赫哲人叫“它斯恨”。

節慶

節日期間,特別是春節,是一年中飲食最豐盛的日子,家家要擺魚宴,用當地産的各種魚類制作各式菜肴,以鮮紅、透明的大馬哈魚子制作的菜肴最爲鮮美。節日裏還必須吃餃子和菜拌生魚,飲酒,每餐均不能吃剩菜剩飯,把剩飯存起來,待到過完春節後再吃。

宗教信仰

赫哲族原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其薩滿有河神、獨角龍、江神3派,各派約有6個品級。他們認爲有多少種動物、爬蟲就有多少種神,其中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宗教形式主要表現爲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赫哲族先民認爲,日月山川都有神靈主宰,因而崇拜。

上一篇:聲猛樂器(聲猛樂器有限公司聲猛樂器架子鼓怎麽樣?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