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简谱(百鸟朝凤简谱教唱视频)

小乐 2021-09-25 14:13:04

  原标题:川版游天鸣的唢呐人生: 不吹《百鸟朝凤》会吹《小苹果》

  

  杨家文在婚嫁庆典上吹唢呐。

  制片人惊人一跪,让文艺片《百鸟朝凤》票房几天时间便逼近了7000万。事实上,《百鸟朝凤》是从青年唢呐匠人游天鸣的视角,讲述了新老两代唢呐匠人的传承与情感,手艺人对唢呐绝活儿的坚守,被观众喻为“非遗的时代悲歌”。

  既然吹唢呐属于非遗项目,那就来摆摆唢呐民间艺人的龙门阵。其实,就在我们四川眉山,丹棱唢呐就被四川省列入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如今,唢呐艺人已从千人锐减到不足60人,52岁的省级非遗传承人杨家文就是其中之一。

  5月25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了省级非遗传承人杨家文,吹了30多年唢呐的他,虽然不吹《百鸟朝凤》,却会用唢呐演奏时下流行的《小苹果》。这是唢呐演奏的创新?还是不得不向商业妥协?听听唢呐民间艺人自己怎么说。

  没有谱子,口传心授学唢呐

  丹棱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七寸吹吹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请了我,日子越过越红火。”民谣中说的吹吹,就是唢呐。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毕业的杨家文拜师老艺人吴万中,学习吹唢呐这门手艺。不同于电影中焦三爷对学徒有喝凉水、滋木板的考核,杨家文学艺的门槛不高,只要是吃苦耐劳的年轻人,师父都愿意收入门下。5个同门师兄弟中,杨家文的年龄最小,现在只剩他一人还在坚守这门传统的手艺。

  师父没有乐谱,也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法,用口传心授的办法传道授业。他先哼唱出曲子,再用唢呐演奏一遍,剩下的步骤就是杨家文自己模仿、摸索、悟道。唢呐是管弦乐器中较难的门类,哨片软硬、气息强弱甚至铜芯安放的深浅,都可能影响音准。学艺最初的一个月,他的任务是先把唢呐吹响,再把每个音吹准。

  三年出师,80年代月入20元

  学艺没有诀窍,只有长期练习。每天帮师父干农活之余,他拿着唢呐吹上五六个小时,一天下来,不仅嘴巴麻木,连腮帮子和肚皮都疼。1985年,才学艺半年,天资聪颖的杨家文就可以随师父出活儿,在婚嫁热闹的场合,配合司仪的节奏,反复演奏40秒长的《正调》。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演奏,两天就挣了一块钱,在当时大约可以购买50个鸡蛋。

  杨家文透露,《百鸟朝凤》是北方的曲子,他们几乎不演奏。而在南方,最难的曲子是《将军令》、《水龙音》,速度轻快,百转千回,很难演绎得生动流畅。拜师三年之后,他学会了这些曲子,于是自立门户成立杨家班,带着5个兄弟走门户,为别人的婚丧嫁娶增添热闹的气氛。

  在他印象中,唢呐辉煌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技术好的手艺人非常受人尊敬,在主人家享受高规格接待,除了例行的消费,还有烟酒茶的供奉。最忙的时候,他一个月可以演奏10余场,和兄弟们分账之后自己还能剩余20多块。“你可别嫌少,这相当于乡干部一个月的工资!”电话中,杨家文的语气透着自豪。

  艰难传承,唢呐吹奏流行曲

  有影评人说,《百鸟朝凤》这部电影透露深刻的焦虑,在一些传统民间艺术从“文化”变成“文物”的背景下,农村手艺人怎么过生活的问题。杨家文对此深有感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村民们办红白喜事就更加喜欢西洋乐队、电声乐队了,最好还有个小品演员唱歌逗乐,唢呐日渐式微。

  请他出活儿的人家越来越少,他自己摸索着推陈出新,不仅将滑音、循环换气等技术练得炉火纯青,将《探新娘》《新春乐》等曲子吹奏得行云流水,还开始尝试用唢呐演奏时下流行歌曲,90年代就用唢呐版的《妈妈的吻》《潇洒走一回》吸引大批年轻人。现在,他还会演奏《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神曲”,“哪个曲子火,我就吹哪个!”

  谈及丹棱唢呐艰难传承的困境,杨家文无奈地说:“不是这门手艺故意要失传,而是没了唢呐的演奏市场,手艺人挣不到钱,年轻人自然不愿学。”为了防止这门手艺失传,他一方面拜访老艺人,寻找珍贵的乐谱,另一方面,他坚持带徒弟,哪怕中年人学来在农闲时自娱自乐,他也愿意传授独门绝技。

  华西都市报记者曾洁受访者供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上一篇:迪玛希乐器(迪玛希《一个忧伤者的求救》)
下一篇:广州买乐器(广州买乐器哪里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