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号:我用一把军号 吓退敌军一个营

董乐器 2021-07-25 18:22:07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吹响冲锋号的郑起

我的军号:我用一把军号 吓退敌军一个营

郑起

我的军号:我用一把军号 吓退敌军一个营

观看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大家都会对我军嘹亮、凌厉的军号声印象深刻我的军号。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我军曾出现过一个关于军号的战术奇迹:司号员郑起只用一把军号,活活吓退了一个营的敌军。

1951年1月3日,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釜谷里战斗中,郑起所在的志愿军347团7连奉命夺取和守卫釜谷里南山阵地我的军号。战至下午4时许,7连班以上干部全部牺牲,全连仅剩7人。敌军再次发起冲锋,此时7连弹药耗尽,代理连长郑起吹响军号,敌军以为志愿军即将发起反冲锋,随即退回山下。最终7连坚守南山阵地一昼夜,为大部队作战赢得了时间。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郑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记特等功一次。近日,在辽宁鞍山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88岁的老英雄郑起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战斗故事。

文我的军号、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秋瑜

郑起1932年生于黑龙江, 14岁那年成为东北民主联军的一名战士。当时部队首长觉得他年幼体弱,将他分到团部担任卫生员和理发员,可郑起却执意要去号兵班。“那时,部队通信手段简单,军号是主要的通信联络工具,也是部队的特殊武器。”郑老回忆,每到冲锋时,号兵总是第一时间跃出战壕吹响号角。部队首长看他态度坚决,批准了他当司号员的申请。郑起的军旅生涯就从这嘹亮的号声中开始,从解放战争一直吹到抗美援朝战场上。

“军号背后也是千军万马”

“在战斗中,号兵与指挥员、轻重机枪手一样,都是敌人的重点狙击目标,牺牲率极高。”在郑起看来,虽然司号员与司令员只差一个字,级别也差很多,但身后背负的都是千军万马。学吹号并非想象中那样美妙轻松,而是枯燥、单调,甚至痛苦。“为把上百个号谱背得滚瓜烂熟,得天天苦练。”郑起回忆,每天清晨天还没亮,队长就让他气沉丹田练习“拔音”。“拔音”也是件乏味的事情,从早到晚都是“哆、咪、嗦”3个音符。开始时,郑起使出吃奶的劲儿,憋得面红耳赤,才能吹响那么一两声。再后来虽不那么吃力了,但是他气短,高音顶不上去,吹出来的东西也不成调。

“朝夕苦练,就是为了在打仗时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把军号吹响,能准确无误将指挥员的命令传递出去。”郑起严肃地说,战场上一旦吹错,后果不堪设想。

在1948年10月的解放战争中,郑起随部队奉命向锦州北面重镇义县进攻,遇到敌人猛烈反击。首长命令郑起吹响冲锋号,在枪林弹雨中,他艰难地爬到屋顶昂首吹奏,随后一发迫击炮弹呼啸袭来将他打伤,炮弹皮从郑起左耳下部贯穿,所幸没伤到大脑。等到伤势稍有好转,郑起就拿起军号立即归队随部队征战。

“坚持到天黑就是胜利”

参加抗美援朝时,郑起才19岁,“营长要求我:‘你一定要在出国作战中打出名堂来,号声就是命令,命令就是我们的全军战斗的主要方向。’”1951年1月3日,郑起所在的志愿军39军116师347团7连一路穿插到汉城以北40公里的釜谷里,接到命令攻占公路边的一个无名高地。釜谷里位于议政府以西约20公里处,由英军第29旅皇家“来复枪团”守备,企图延缓志愿军攻势,掩护“联合国军”南撤。战斗在黑暗中突然发起,7连官兵很快发现,面前的这支敌军战斗力不一般,7连很快出现大量伤亡,连长、指导员、副连长相继牺牲。

原来,我军在审问敌方俘虏时,误将一个“联队”理解为一个“连”。因此到达该高地后7连官兵才意识到已经完全步入了绝境。回忆起那场战斗,郑老的精神有些亢奋,他告诉记者,那支他们当年击退的部队,竟然是英军乃至“联合国军”的王牌。

凌晨,7连兵分两路向釜谷里南山隐蔽接近,随后发起猛烈冲击,并占领该南山阵地。敌军为了打通阵地,向高地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英军的手榴弹和迫击炮一个挨着一个,打到我们山头上来,战士没地方隐蔽,没地方趴,好多战士因此牺牲。连长厉凤堂负重伤,被打到肺部,气都喘不上来了,他把手枪交给我说:‘郑起,你一定得把这个任务完成。’”临阵受命,连长的重托和信任给了郑起无穷的力量。“我就喊:‘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天黑,打到天黑我们就是胜利,用生命换今天的胜利!”

一把冲锋号显神威

激战中,7连仅剩26名官兵,班以上指挥员相继阵亡。作为司号员的郑起主动代理连长指挥作战,誓要和敌人血战到底。抗击敌人三次进攻过后,7连仅剩17人;其后,英军又发动了三次进攻,战至下午4时,全连仅剩7个战士还活着。到了第二天下午3时,英军集中所有火炮对我军阵地发动了猛烈轰炸,炮弹打完后,英军“来复枪团”以1个营的兵力为先导,再次发起猛烈攻击。

郑起回忆,“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在山上捡了一枚手榴弹,还找两根爆破筒,冲着全连的同志喊:‘你们把爆破筒拉着,一起往外扔,包括手榴弹,一起往外打!’所以大家非常受鼓舞。”

7连剩余的战士将所剩无几的爆破筒和手榴弹投向英军,并用机枪拼命地射击敌军,但是寡不敌众,子弹很快都打光了。那时的郑起认为,大伙儿恐怕要牺牲了。眼看着敌军越来越近,郑起急中生智,果断吹响了手里的冲锋号。“我吹的是‘嘀嘀嗒嘀嘀嘀嘀,嘀嘀嗒嘀嘀嘀嘀……’就这样,敌军都开始往山下跑。”原来,那时的英军也已是强弩之末,郑起的军号吹断了他们最后一根心弦,整整一个营的敌军开始疯狂逃窜。“那时候我主要想着用冲锋号吓退敌人。连长快牺牲的时候叫我代理连长,这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了,吹完冲锋号,山头上剩下的战友们就喊起来了:‘同志们冲啊!上去就是胜利!完成任务,保持我钢铁连的荣誉!我最后把号吹响,使大家意识到我们钢铁连还存在。”

为了吓退敌军,郑起不停地吹着军号,甚至嘴巴都吹出血。冲锋号一响,战场上形势陡转,很快我军增援部队赶到,英军的突围彻底失败,由于我军出奇制胜,郑起荣立特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毛主席对我特别热情。我那时才19岁,到他家去给工作人员们做报告。毛主席说:‘今天的饭给你做的红烧肉,你得吃,但是有个问题,你讲釜谷里战斗,给他们做报告的时间太长了,肉凉了,我叫炊事员给你热热,热完你再吃。”

“雄壮号角总让人热血沸腾”

如今,郑起的军号已成为志愿军英勇机智、顽强的精神见证,每次重温这场经典战役,人们仿佛又听到了嘹亮的号声在耳边回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去夺取新的胜利。

“战争年代,军号发挥着指挥、通信等重要作用,比如起床号、开饭号、集合号、冲锋号、后退号、防空号等,此外还有专门用作部队相互联络作战的特殊号谱。”郑老告诉记者,到了战况胶着,敌我双方最疲惫时,甚至是我军面临极其危险的关键时刻,雄壮激越的号角总能让人热血沸腾。只要号角声起,中国军人就会英勇无畏冲向敌阵。

“声声嘹亮的军号,承载着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密码。”郑老激动地说,从1927年建军开始,军号就与人民军队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历史最终证明,司号制度背后体现的是一支军队对正规秩序和严明纪律的选择。这使得我国人民军队在短短几十年里,成长为一支不畏任何强敌的力量。

上一篇:r18t:有点性情丨别克英朗18T试驾体验
下一篇:吉他女孩:疫情期间每天练习7小时 南京6岁吉他女孩“火”到国外圈粉无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