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早商樂器(請問商周青銅器裝飾圖案的特征是什麽?

董乐器 2022-02-22 23:52:58

我國出土的商周時代的青銅器都有裝飾圖案。這種圖案是由原始社會後期的陶器裝飾圖畫發展而來的。青銅裝飾圖案的特點在于通過凹凸效果,展現形和線的完美結合。由于古人繪畫開始追求對稱美夏代早商樂器、靜止美、神秘美,導致了原始圖畫的圖案化。常見的有饕餮紋、雲雷紋、夔紋和鱗紋。 饕餮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貪食的怪獸。形似饕餮頭部形象的裝飾紋樣稱饕餮紋。雲雷紋是以連續的回旋形線條構成的幾何圖形。龍紋因其紋樣似傳說中龍的形象爲名。有的表現屈曲的形態,有的則是幾條龍互相盤繞。夔是傳說中的一種近似龍的動物,多爲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蜷。鱗紋形似魚鱗,常上下幾層重疊出現,此外,有的青銅器飾有鳥紋圖案。這些紋飾反映了古人對神的崇拜,也顯示了奴隸主階級的權勢——“威儀”。這種青銅裝飾紋樣,一方面反映了古人在裝飾規律和形象塑造技藝上的進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原始藝術的質樸風格和生活趣味的衰退。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青銅裝飾打破了商周的僵化格式,令人耳目一新。青銅裝飾圖案向反映戰爭場面和人們日常生活等新穎領域發展,如汲縣銅鑒上的《水陸攻戰圖》,它刻劃了二百九十多人,包括格鬥、射擊、劃船、擊鼓、犒賞、送別等熾熱的戰鬥生活場面。這一類的青銅裝飾圖畫對漢代的畫象石、畫象磚有著直接的影響,甚至到明代的銅建築裝飾上也可以看到春秋戰國之遺風,如五台山銅殿便是證據。 可以說,青銅裝飾圖案是研究中國美術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它對後代銅工藝美術品的開拓有著深刻的影響。現代的敲銅浮雕其源頭就是青銅器裝飾圖畫。

曆史上,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不同曆史時期創造了具有各個時代特征的生活制品及裝飾品,這些制品不僅造型優美,而且與其構成一體的裝飾圖案也風格迥異,變化多樣,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不同時代的各自風格。這些作品大多是集體智慧和創作的結晶,它們與中華民族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特質深刻聯系著,被視爲中國文化象征的一部分。了解和研究各時期制品的造型與裝飾圖案,繼承其精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延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和齊家文化階段,就出現了青銅器鑄造的銅鏡。衆所周知,商、周時期是中國奴隸社會的鼎盛時期,由于奴隸主階級日常生活的豐富,使得商周時期也成爲中國青銅器鑄造藝術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對鑄造技術和複雜的裝飾已經十分精通,並以這一時期的青銅器作爲中國古代青銅器鑄造藝術的代表。青銅器的制作不僅反映了這一時期冶鑄技術的發展水平,同時它的藝術價值更是無可限量的,其裝飾圖案,裝飾造型也爲世人所矚目。青銅是紅銅加錫的合金。青銅的合金成分,視用途與器類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銅錫比例,這就是《周禮•考工記》所謂的六齊,即六種不同性能的銅錫配劑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分禮器(包括飲煮器、食器、酒器、木器)、樂器、兵器、工具及車馬器等四類。禮器是統治階級用以區別尊卑等級的器物。禮器之中的炊飲器,有鼎、鬲等;食器有簋、豆、盂等;酒器有觥、爵、尊、壺等;木器有鑒、盤等;樂器有鼓、铙、鈴、鍾等。一、商周青銅器造型藝術的演變商周青銅器的造型隨著冶鑄技術的提高和曆史的發展也存在不同時代的差別,主要分爲兩個朝代來談。1、商。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的商代,是奴隸社會的重要發展階段,也是青銅藝術由成熟到鼎盛的時期,除鑄造工具、武器外,還制造了大量的青銅禮樂器。商代前期的青銅器,以河南鄭州二裏崗與杜嶺、湖北黃坡盤龍城出土者爲代表,器形有鼎、越、觚等;鄭州杜嶺出土的饕餮乳丁紋方鼎,造型規整莊重,器壁較薄,紋飾簡潔疏朗,爲商代前期青銅器的代表作。商代後期,青銅器的鑄造工藝更加精湛,器形豐富,流行裝飾各種紋飾,這一時期的青銅器皆具型制凝重結實,紋飾繁麗雄奇的特征。如安陽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安徽阜南出土的龍虎紋尊等。2、西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的西周,是奴隸社會的鼎盛時期,青銅工藝沿襲商代後期凝重典雅的風格,酒器稍減,食器增多。淳化史家塬出土的獸首鋬大鼎,通高117厘米,重226公斤,形制莊重,紋飾清新,堪稱西周早期青銅器之傑作。西周中、後期,奴隸制趨向停滯衰落,青銅器的形制與紋飾日趨簡率。陝西扶風出土的毛公鼎、大克鼎皆屬西周中、後期的典型器。二、商周青銅器裝飾紋樣的演變商周青銅器的裝飾圖案以動物爲主,但這些動物並非現實生活中的動物,它們背離了具體的動物形象,成爲怪異的,而又風格化的、幻想的、恐怖的超現實的動物形象。有些動物雖然源于自然生活,但自身的特征已被淡化,形象變得神秘,從而遠離了現實生活。這一時期青銅器裝飾中,幾何圖案得到了充分運用,其中有的作爲輔助裝飾,也有的作爲主體裝飾,但人物圖案較少,植物圖案更爲少見。這一時期最典型的青銅器裝飾圖案有:虎紋、鹿紋、牛頭紋、鳳鳥紋、蟬紋等紋飾,並且通常在雲雷的底紋上再加上浮雕式的主題紋樣,銘文簡短,多是幾個字的族徽形象。長篇銘文習見,商周時期青銅器的紋飾有許多相同之處,但也存在區別。在商代流行饕餮紋、雲紋、泉紋,而到了西周饕餮紋已不多見,帶狀花紋增加,流行顧首的夔龍紋和分尾的鳥紋、竊曲紋、波帶紋、重環紋及瓦紋。1、饕餮紋。也稱獸面紋,常以左右對稱形式的正面形象裝飾于器物的腹部。它二目圓睜,嘴巴張著,露出尖利的牙齒,頭上兩只有力的大角向上或向下彎著,樣子顯的猙獰恐怖。據《呂氏春秋•先識覽》記載,“周鼎鑄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由此可見,這種猙獰恐怖的凶狠形象完全符合“食人”這一含義。饕餮這種動物在自然界中無處可尋,就它的形象看來,似乎有些牛的特征,但它決非是世間哪種具體的動物所能夠對應的,不然就不會造成如此神奇的感覺。饕餮紋在商代常作爲主題紋飾來裝點不同的器物,西周後期逐漸失去紋飾的主題地位,而常出現在器耳或器足上。2、夔龍紋。夔龍造型與近代的龍相似,但形態簡練,且獨角獨足。它目圓瞪,口大張,多以側面形態構成。它的動態多有變化,如頭有向上、回首、下望,龍尾分上卷、下繞,身體有平伏、弓身、回旋等,並在組織上還有單體和連體的區別。這個看似比較簡單的形象在不同的運用中,竟然表現出了如此豐富的變化,使這一造型增添了神奇的感受。3、鳳鳥紋。鳳鳥紋似禽鳥,常以側面姿態作前視或回首狀,由兩形對稱或呈帶狀形裝飾于不同器物。這一造型雖有鳥的特征,但在現實中無處可尋,是幻想中的動物,帶有強烈的神秘色彩。這一神鳥由首、身、尾、爪及冠羽和尾翎組成,造型內部用不同的紋樣充實。冠羽及尾翎長短與形狀變化不一,有的較爲簡單,有的則形態多變,極爲豐富,還有上翹或下垂等不同變化,姿態優美,精神十足。同時它的嘴巴如鷹成鈎狀,十分尖利,而且這一形狀貫穿各個不同部位,使得這一形象又産生了一定的強勁感和力度感。4、象紋。這一造型與以上紋飾不同,它源于自然,體現了原型的基本特征,如龐大的身軀,長長的鼻子,粗壯的四肢等。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由于形內、形外輔加紋飾的處理使其特征淡化,形象變得有些神秘。比如,前後肢均伸出一鈎狀紋飾,不僅腿部有些紋飾,而且在象頭前端,脖頸上部,臀部等均有相應的紋飾出現。商周青銅器上的其它動物形象也常采用類似的裝飾手法。在商周時期的裝飾中,除以上提及的各種紋飾以外,還有許多幾何紋樣,這些幾何紋樣分別以主體紋飾或輔助紋飾各自發揮著應有的作用。這些不同的幾何紋樣與各種神奇的動物共同構成了商周青銅器裝飾造型的風格特征。商周青銅器之所以表現出凝重、嚴肅和神秘的色彩,不僅是由于它們的器物造型和紋樣變化所至,紋飾組織構成也起到了十分重的作用。這些大小相間、陰陽共存的密集圖案,均以對稱的形式構成,這種組織形式無疑加強了青銅器的雄沉神秘之感,也反映了當時鑄造技術的進步。戰國時期的青銅器,無論是它的器皿造型還是裝飾紋樣,都已擺脫了商周時期的那種凝固、甯靜、神秘、威嚴的感覺。從描寫“神”轉向人,反映現實生活。較典型的青銅如:“宴樂攻戰銅壺”,這個銅壺裝飾分成叁個橫帶面、上面橫帶裏描寫采桑、射箭、狩獵。中間描寫宴樂射獵。下面橫帶描寫戰爭。由于每個橫帶面的處理手法各不一樣,造成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戰國在我國曆史上是處于激烈的變革時代,即從奴隸社會轉向封建社會,農奴變爲農民加上鐵器的利用,大大提高了生産力。由于物質的豐厚,形成了戰國時期的燦爛文化,造型藝術隨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形成了戰國裝飾藝術的特殊風格,沖破了前期神秘、獰曆、靜止的藝術格局,開創了秦漢以後的整個裝飾藝術的新道路。即從崇拜天地祭典鬼神轉到面向現實,反映現實。

上一篇:涼涼用了什麽樂器(涼涼有什麽樂器伴奏 )
下一篇:樂器吹奏樂器(古代吹奏樂器 )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