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骨胡是我國什麽族的特色樂器(甘肅的特色工藝品和曲藝有哪些

董乐器 2022-02-24 19:27:14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于日食叁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馬骨胡是我國什麽族的特色樂器。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爲正餐,多吃幹飯,菜肴也較爲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産的糧食,自然成爲他們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爲菜。以水煮最爲常見,也有腌菜的習慣,腌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區卻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

壯族喜愛獵食烹調野味、昆蟲,對叁七的食療頗有研究,利用叁七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壯族還擅長烤、炸、炖、腌、鹵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壯家燒鴨、鹽風肝、脆熘蜂兒、五香豆蟲、油炸沙蟲、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叁七花田雞、岜夯雞等。

壯族自家還釀制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爲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爲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爲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裏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典型食品: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馬腳杆,魚生,烤乳豬,花糯米飯、甯明壯粽,狀元把,白切狗肉,壯家酥雞,清炖破臉狗,龍泵叁夾。

建築風格】

居住在壩區和城鎮附近的壯族,其房屋多爲磚木結構,外牆粉刷白灰,屋檐繪有裝飾圖案。居住在邊遠山區的壯族,其村落廣西龍脊的壯族山寨房舍則多數是土木結構的瓦房或草房,建築式樣一般有半幹欄式和全地居式兩種。

幹欄,也叫木樓、吊腳樓。壯、侗、瑤、苗、漢都有。多爲兩層。上層一般爲3開間或5開間,住人。下層爲木樓柱腳,多用竹片、木板鑲拼爲牆,可作畜廄,或堆放農具、柴禾、雜物。有的還有閣樓及附屬建築。一般幹欄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一個寨子一個群落,既雄偉又壯觀。有些村寨,家家相通,連成一體,就像一個大家庭。居室格局,各處自有特點。龍勝縣龍脊鄉壯族幹欄,以神龛爲中心,神龛後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爲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門與家公房相通。主婦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廳堂右側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樓梯旁,便于她們與小夥子們交往。這種布局的最大特點,是夫妻異室,沿襲了古俗。現在的幹欄,內部結構略有變化,但基本格局不變。

壯族服飾主要有藍、黑、棕叁種顔色。壯族婦女有植棉紡紗的習慣,紡紗、織布、染布是一項家庭手工業。用自種自紡的棉紗織出來的布稱爲“家機”,精厚,質實,耐磨,然後染成藍、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種草本植物),可染成藍或青色布,用魚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 壯族服飾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飾,男子、婦女、未婚女子的頭飾,各具特色。

男裝與女裝

壯族婦女壯族服飾男裝有右襟與對襟兩種,右襟衫反膊無領,衣紐從右腋下開至腰部又轉向正中,再開出叁四寸而止,衣襟鑲嵌一寸多寬的色布邊,用銅扣紐,再束上長腰帶;對襟開胸,長僅及臍的緊身衫,這是在勞作時穿著的。而女裝爲無領右襟,只是衣袖比男裝大些,寬大近尺,長至膝蓋,鑲嵌绲邊,邊條有寬細,一般在二叁道以上。肩內貼布反襯在外,起縫叁線,名叫“反膊衫”。男女衫的扣鈕均銅紐或布紐。男女褲子式樣基本相同,褲腳有绲邊,俗稱“牛頭褲”。已婚婦女有绲花邊的肚兜,腰褲左邊懸挂一個穗形筒,與鎖匙連在一起,走動時發出“沙啦吵啦”的響聲。男子禮服慣穿長袍,外面套上一件短褂,通稱“長衫配馬褂”,起先是頭戴頂圓帽,後來改戴禮帽。到了現代,壯族的穿著衣式已基本現代化,但老一輩人,仍普遍以穿藍、黑兩色爲主。

奇特的頭飾

未婚女子喜愛長發,留劉海(以此區分婚否),通常把左邊頭發梳繞到右邊(約叁七分)用發卡固定,或紮長辮一條,辮尾紮一條彩巾,勞作時把發辮盤上頭頂固定。已婚婦女則梳龍鳳髻,將頭發由後向前攏成雞(鳳)臀般的式樣,插上銀制或骨質橫簪。現在裹青紗白帕的已少見,多用黑帕或花帕頭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婦女,且喜歡戴繡花勒額,冬季婦女多戴黑色絨線帽,帽邊花式因年齡而異。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婦女上山勞動愛穿自己制的貓耳布鞋,俗稱鞋貓,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條扁紗帶將鞋耳和鞋跟串起來,任意綁紮調節松緊。兒童頭飾:童帽是用二叁寸寬的繡花布條縫制成的無頂遮額帽。古籍中記載壯俗“露頂跣足”、“布帛勒額(束額)”,在童帽上獲得再現,這種遮額帽既能保護頭部也是一種裝飾品。嬰兒的背帶比常見的漢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狀,“蝶身”長叁尺,寬二尺四寸,中繡花樣圖案或八卦乾坤圖,但很少見繡有文字,兩邊“蝶翼”長九尺,寬一尺二寸,這種背帶壯話稱“臘”。建國後,這種背帶逐漸改小尺寸,有些背帶壯話稱“臘”。建國後,這種背帶逐漸改小尺寸,有些背帶身刺繡上如“出入平安”“美滿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圖案。

男女都穿布鞋。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帶稱爲“歡”,左江一帶稱爲“詩”,桂北一帶稱爲“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爲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農曆叁月初叁爲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內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爲“歌仙”的劉叁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抛繡球、“碰蛋”等娛樂活動。這期間,各家各戶吃五色糯米飯。雲南文山一帶還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會。過去,壯族一年種一造(即一季)水稻,叁月初叁是備耕時間,歌圩就是爲春耕農忙做物質的和精神的准備。吃五色飯、五色蛋,是預祝五谷豐登的意思。

唐代,壯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爲內容,以敲擊聲伴舞。宋代有扁擔舞、采茶舞、撈蝦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剛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這舞蹈流傳至今。在漢族戲劇的影響下,大約在清代,壯族開始出現戲劇。一種是用壯語演唱的壯劇、師公戲、木偶戲;另一種是在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歌舞劇。壯劇又分爲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一帶的“北路壯劇”,是在滇戲的影響下,于民間說唱曲藝“板凳戲”的基礎上形成,吸收了滇戲的唱腔,伴奏的樂器有壯族的馬骨胡、葫蘆胡、木葉和漢族的笛子、叁弦、二胡。流行于青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壯劇”,是在馬隘土戲的基礎上,受邑劇影響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戲曲形式,伴奏樂器除本民族的馬骨胡、葫蘆胡外,還采用了邑劇的文鑼、武鑼、大钹、小钹、二胡、叁弦、笛子、鼓、梆子,以及龍州縣新發掘出的天琴彈撥樂器。

上一篇:爵士樂常用樂器(爵士樂的特質 他的特點是什麽
下一篇:屯溪樂器培訓(合肥比較正規的學架子鼓的地方有哪些?拜托各位大神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