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樂器介紹(漢代傳入我國的樂器 )

董乐器 2022-06-06 12:54:41

咨詢記錄 · 回答于2021-11-09

F.context('wywContentAnswerPayChatList-3823311344', [{"content":null,"ctype":1,"type":1},{"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

漢代的重要音樂形式之一是

漢代重要的音樂形式之一是相和歌,它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清唱的“徒歌”,後來發展爲一人唱、叁人和的“但歌”,最終形成了以樂器與歌唱相和的形式漢代樂器介紹。相和歌,是漢代時期在“街陌謠讴”基礎上繼承先秦秦聲、趙聲、齊聲、鄭聲、楚聲等傳統聲調而形成。

漢代時期音樂形式也發生了改變,在唱法上由原來的“清唱”,改爲有伴樂的出現,清唱和樂器相結合;在奏樂的方面,由原來的一琴、一鼓獨奏,變爲各類絲、竹樂器相相共鳴之景。在此基礎上漢代在邊疆地區就出現了鼓吹樂的形式,他就是在演奏時結合了各類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並常常在軍隊或宮廷中演奏。從鼓吹樂的演奏地點和《漢樂府》的來源看,在漢朝時期音樂以各類的形式普遍存在于整個社會。

漢時期的音樂文化理論主要是體現了儒家的禮樂思想,其中西漢時期的《樂記》就是一部完美的集結了儒家音樂思想的代表作。當時儒家提出的音樂思想和西周時大致相同,將音樂與政治、社會規則、道德風範相結合,當然儒家音樂思想占主流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有關。漢代一系列的音樂活動和《樂記》的音樂理論在中國古代音樂發展史上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地位。

漢代重要的音樂形式是相和歌。相和歌是漢代時期在“街陌謠讴”基礎上繼承先秦秦聲、趙聲、齊聲、鄭聲、楚聲等傳統聲調而形成的。相和歌也是極具漢族代表性的傳統舞蹈之一。主要在官宦巨賈宴飲、娛樂等場合演奏,也用于宮廷的元旦朝會與宴飲、祀神乃至傳統民俗活動等場合。“相和歌”之名最早記載見于《晉書‧樂志》:“相和,漢舊歌也。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其特點是歌者自擊節鼓與伴奏的管弦樂器相應和,並由此而得名。相和歌在發展過程中逐步與舞蹈相結合,成爲一種有器樂、歌唱與舞蹈相配合的大型演出形式,被稱爲“大曲”或“相和大曲”,它是最能反映當時藝術的水平。後來它又脫離歌舞,成爲純器樂合奏曲,稱作“但曲”“大曲”,是相和歌的高級形式,其結構比較複雜,典型的曲式結構是由豔—曲—亂或趨叁部分組成。

上一篇:色可樂器(爲什麽有時間尿液是黃顔色的?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