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图片:王叔晖弟子蒋力文章:王叔晖的《箜篌图》

董乐器 2021-07-06 11:18:12

箜篌图片:王叔晖弟子蒋力文章:王叔晖的《箜篌图》

箜篌图片:王叔晖弟子蒋力文章:王叔晖的《箜篌图》

王叔晖先生的《箜篌图》(70x49cm)完稿于1978年5月。曾作为单幅年画印刷出版箜篌图片,并收录于数种王叔晖画集。原作多年不见踪影。2019年10月,兀然出现在国家画院美术馆主办的《翰墨流金——中国国家画院经典美术作品展》(9月30日—10月7日)上。我在温州出差,来不及赶回北京观看。把这消息告诉了叔晖先生的侄子王维澄,他也未及去看到原作,但托关系拍摄了电子版,并转给了我一份。连趣网总裁赵刚见维澄发的消息后,立刻奔国家画院美术馆而去。我告他画展已结束,他颇遗憾,发朋友圈说:这幅画在民间流传的赝品很多,这下有照妖镜了。

箜篌图片:王叔晖弟子蒋力文章:王叔晖的《箜篌图》

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是中国画研究院箜篌图片,是在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的基础上组建的,创作组的集中活动地点,在北京颐和园的藻鉴堂。那里是颐和园中的一个小园林,从不对游人开放。创作组在此活动期间,曾约请了全国各地的一批画家来此居住、创作,钱松岩、宋文治、黎雄才、亚明、陆俨少等都在其列。叔晖先生去藻鉴堂的时间不长,大约只画了《箜篌图》这一幅画,且是带回家来画完的。此前,她于同年3月完成了《红楼梦》系列人物之林黛玉,那是她十年不画仕女(古装女子)、只画少数民族妇女阶段之终结,重画仕女画的开篇之作。

箜篌图片:王叔晖弟子蒋力文章:王叔晖的《箜篌图》

从已画过的作品中提取构图、意境等元素箜篌图片,进行再创作,是叔晖先生仕女画创作的一个特点。那些已画过的作品,大多是一部连环画中的某一幅,或是文学作品(含中学《文学》课本)插图。她于1954年创作的连环画《孔雀东南飞》,其图十是一个刘兰芝弹箜篌,她的丈夫焦仲卿和小妹一起听琴的画面。这幅画被叔晖先生另眼相看,以其为模本,略为修改后,重画,着色,当作了这本连环画的封面。2015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经典连环画原稿原寸系列”,《孔雀东南飞》收入其中。可惜的是,封面画没有一并出版。更可惜的是,缺了十几幅原稿,其中包括图十。

箜篌图片:王叔晖弟子蒋力文章:王叔晖的《箜篌图》

箜篌图片:王叔晖弟子蒋力文章:王叔晖的《箜篌图》

连环画《孔雀东南飞》图十

连环画《孔雀东南飞》封面

连环画《孔雀东南飞》封面画稿

连环画《孔雀东南飞》的脚本是根据汉乐府叙事诗改编的,描述刘兰芝的原诗写道:“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可见远在汉代就已有这种乐器。箜篌大略分为竖箜篌和卧箜篌两种,乐府诗没有细说弹的是哪一种;确定刘兰芝弹竖箜篌,当是叔晖先生的贡献。此外,画中的箜篌,不是历史记载中提及较多的凤头箜篌,而是云头箜篌。我没有查到史料,但我估计这不是叔晖先生的创造,而是有所依据。这与先生的习惯有关,她在创作之前,总要先圈定所画内容的朝代范围,搜集相关资料,绝不会宋冠唐戴的。至于创作《孔雀东南飞》之前对汉代文物资料的细致收集,她曾给我讲过,惜我记得不甚清晰了。

这幅封面画中刘兰芝弹箜篌的局部,三十年后转化成了她独自弹琴的单幅仕女画《箜篌图》。前后两图明显不同的是,人物掉了个个(《红楼梦》系列人物之王熙凤那幅也是同样做法)。其次,是将环境从室内改到了室外,竹席、茶几、漆盒妆匣等依旧保留,身后增加了一座花坛、一块石头和一丛棕榈类的植物。比起原来的封面画来,《箜篌图》免去了画面过堵、过满的缺点,人物造型完整完美,典雅飘逸,表情生动,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惬意舒适、静心对乐的意境。

画册中的《箜篌图》(摄于此画完成后初年,还没有出现“返铅”现象)

《箜篌图》的讲究,一在设色,二在“界画”手法的娴熟。

衣服用的主色是洋红,大面积的洋红,略掺白粉后,从衣纹的褶处自深至浅染开,由此显出衣服附着于人体后的明暗关系。衣领、衣袖的花边,则是纯洋红自深至浅染开,然后浅石绿描花。裙子是白粉“渐染”,不是平涂,显出白粉与白纸的区别,也是为了体现明暗。染绿地之前要先调好足够的颜料(藤黄加花青加水),从画面右下方染起,也是自深至浅,最后浅到与无色处无缝衔接。染过待干之后,用稍重些的草绿色点苔。箜篌的琴框是朱砂平涂,云头是藤黄(可能加了一点赭石)平涂。茶几是赭墨平涂(正面侧面分出深浅)。妆匣是墨涂,朱砂勾花。

“界画”,以依靠界尺画直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画时最难把握的是右手中指要垫在毛笔和界尺之间,一条线最好一气画完,分两次画完的线不能显出接头。茶几、竹席的线都是墨线,席子当中的图案是藤黄画线,琴弦是白粉画线,这二十五根琴弦是这幅画中最“技术”、最见功力的活儿。

1978年叔晖先生创作《箜篌图》时,已是我相对集中时间随其习画的末期。当时,她曾将此画摊在画案上,或钉在“抗震床”上层的床沿上,给我详细地解析过。现在想来,那就是我最早、也是最后一次看到、欣赏这幅画了。那年3月我上了大学,暑假期间,依先生意,按先生画稿,我临摹了这幅画,用的是以前没用过的一种熟宣纸,叫“蝉衣笺”。纸太薄,颜色明显不如原作那般明丽。我踌躇着,没敢贸然开脸(面部涂色),也没敢画琴弦。我生怕哪一处不慎,使一幅先生基本认可、自己也还满意的临摹之作成了废品。

国画颜料中的白粉,又称铅粉(许是粉中有“铅”的缘故),一幅国画,年代久了,若保存不当,白粉或含粉的地方会出现“返铅”。先生画作中的史湘云、连环画《杨门女将》封面,都出现了“返铅”。从本文所附的第一幅《箜篌图》中可以看到,人脸、琴弦和花坛等处,也出现了“返铅”。修补“返铅”的方法,先生是教过我的,当场示范,立刻见效。可惜如今没人要求我来做这件事,也不知四十年前学会的本事还灵不灵了。

2019年12月冬至后一日记于沪西绿茵苑。

图文:蒋力

上一篇:flash键盘钢琴谱:flash幻灯片如何自动播放
下一篇:荣凯:诗塾课⑲: 我长大以后 | 荣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