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塤樂器(陶塤樂器怎么吹)

小乐 2021-10-14 18:14:04

  

  商代雙孔紅陶塤

  郭峰 李晗藝 宮凱 劉冬

  塤是中國迄今所發現的最早的吹奏樂器之一。據考古學家考證,塤產生于史前時代,首次發掘是在西安的半坡遺址,該遺址來自大約7000年前繁榮的母系氏族社會。

  德州市博物館館藏有兩件比較古老的紅陶塤:一件是商代泥質雙孔紅陶塤,高4.9厘米,腹徑3.9厘米,器身呈卵形,頂端有一圓形吹口,腹部有兩調音口,可奏出C、D、E三音,音律準確,底面平坦;另一件漢代人面紅陶塤,高4.9厘米。外形呈獸首狀,中空,頂部有一個吹孔,面部有兩個音孔,塤正面模印人面部造型,圓目有神,鼻梁高聳——此器物形體不大,結構較為簡單,可能是供孩童吹奏玩耍的小玩具。

  

  漢代人面紅陶塤

  塤的雛形:狩獵用石

  塤應當是先民們在長期生產勞動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樂器。早期雛形是狩獵用的石頭(古有記載謂之“石流星”),由于石頭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或洞,當先民們用這樣的石頭擲向獵物時,空氣流穿過石上的空腔,形成了哨音,這種哨音啟發了古代先民制作樂器的靈感,早期的塤就是這樣產生的。

  最早的塤制作簡單, 僅能吹出一個音,后期的陶塤有幾個音孔,到了殷代發展為五音孔,能奏出完整的七聲音階。六孔塤產生于漢代,并一直延續了幾千年。

  塤的記載:始于詩經

  關于陶塤的最早文獻記載始于《詩經》“天之誘民,如塤如篪(古代的竹管樂器,像笛子,有八孔)”、“伯氏吹塤”等詩句。塤與篪的組合是古人長期實踐得出的一種最佳樂器組合形式,由于塤篪合奏美麗而不乏高亢,深沉而不乏明亮,兩種樂器一唱一和,互補互益,和諧統一,因此被后人比作兄弟和睦之意。“天之誘民,如塤如篪”,說的是上天誘導平民,如同塤篪一樣相和。“塤篪之交”也象征著中國古代文人的一種高尚、高貴的、純潔和牢不可破的友誼。

  唐代鄭希稷在《塤賦》中說:“至哉!塤之自然,以雅不潛,居中不偏,故質厚之德,圣人貴焉。”這就是說,塤所發出的自然而和諧的樂音,能代表典雅高貴的情緒和雍容的氣度。由此可見,古人還是十分器重這種樂器的。塤和塤的演奏,體現著中國傳統的儒家禮教文化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塤的氣質:立秋之音

  我國古人將樂器按其制作材料分為八類,既金、石、絲、竹、匏、土、革、木,謂之“八音”。《樂記》中說:“土曰塤,竹曰管,革曰鼓、匏曰笙,絲曰弦,石曰磬、金曰鐘、木曰柷。”

  塤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綿綿不絕,具有獨特的音樂品質,曾在普通百姓中廣為流傳,在周代奴隸制社會已相當流行,在戰國初就廣泛應用于宮廷的祭奠活動中,秦漢以后,塤更是成了宮廷雅樂樂器大家族中重要的成員,用于合奏或獨奏。然而到清朝末年,人們除了在欣賞宮廷雅樂時還可偶或一聞塤樂外,已經幾乎不記得還有塤這樣一種樂器了。到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公演中,塤樂幾絕于耳。

  因為塤的音色非凡,古人賦予了它神圣、典雅、神秘、高貴的精神氣質。《樂書》說:“塤之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數也。中虛上銳,火之形也。塤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聲。故大者聲合黃鐘大呂,小者聲合太簇夾鐘,要皆中聲之和而已。”

  古人將塤的聲音形容為“立秋之音”,更使我們體會到一幅朦朧而令人神往的藝術畫面:秋天是金黃色的,是冷靜的,是令人深思的,時光流逝,又有一種淡淡的悲凄和感傷。秋風掃落葉的現實,又使人平添幾分愁緒。這就是塤的聲音,這就是立秋之音。

  (本文文字和圖片內容均由德州市博物館提供。市民每周二至周日9:00-16:00可持身份證免費入館參觀。)

  (已載7月26日《德州晚報》)

  

上一篇:田娃樂器(田娃吹的樂器)
下一篇:瓷做的樂器(瓷 樂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