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樂器演奏(蕭樂器演奏視頻)

小乐 2021-10-18 12:13:09

  

  我國民族樂器文化源遠流長,每一個民族都有獨特的樂器,如蒙古族的馬頭琴、云南傣族的葫蘆絲等,但你見過需要用腳趾來幫助按孔的吹管樂器嗎?

  這就是——盤州苗族別具一格的大筒簫。

  日前,筆者走進大筒簫發源地——盤州英武鎮馬場滑石板村,親眼目睹陶春學以純熟技藝現場制作大筒簫,并演奏傳統曲目,傳遞出大筒簫的神秘色彩與獨特魅力。

  

  大筒簫屬于民間竹制樂器直簫的一種,因其形粗、大、長,故而稱為大筒簫。現年44歲的陶春學是滑石板村黨支書記,從上世紀開始涉獵大筒簫,在工作之余研究、傳承制作和演奏技藝。

  只見他選用了當地一根徑粗近10厘米的風干后傳竹,鋸成長約130厘米,利用鐮刀、小刀、鑿子、挫刀等制作工具開始創作,按一定距離鑿成一般大小的6個音孔,6個孔均不在一條直線上,方向自下而上。還用鐵棍和鍋絲將筒內殘渣抹光。不斷調試各個音孔的音準,在竹筒的頂部切口插入簧片,形成12356五個音階,經反復試音,才確定音準。他雙手不停地搗鼓著鉆孔、銼光、刮平、修飾等各道工序,經過近兩個小時的精心雕琢,一件作品已然成型。

  

  他還展示了曾經制作的系列產品,現場演奏了《迎親》《送親》等傳統名曲,以及自創代表作《執簫人》,簫內發出美妙的音符,組成悅耳的曲調,讓人陶醉其間。

  據陶春學介紹,維求航大筒蕭苗語稱“江不獨”,是一種苗族傳統吹奏樂器,被列為貴州省首批能心集非物質技于文化保護項目。由已故的苗族老人楊連方于上世紀50年代首創制作和演奏大筒簫,將制作和演奏傳授給王連興,王連興又將制作技藝和演奏技巧傳授給年輕勤奮的陶春學,經陶春學近二十多年的研究、發掘、創新,成為大筒簫制作和演奏的第三代傳承人。

  

  大筒簫屬于重低音竹管樂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民樂在缺重低音樂器的不足。演奏方式獨特,口、手、腳并用,動作和諧統一,成貴州民間樂器一絕,不僅能獨奏,還能與其他樂器合奏,在中國民樂中實屬罕見,被譽為民族樂器的“活化石”。

  “活化石”的“活”就在于在吹奏此樂器時要將大筒簫置于地面,用左腳拇指按第一音孔,右腳拇指按第二音孔,第一音孔與第二音孔均起伴音的作用。左手拇指按第四音孔,無名指按第三音孔,右手無名指按第五音孔,拇指按第六音孔。此樂器發出的音色低,音區沉悶,略帶沙啞,中間豎直渾厚,柔和寬廣,高音深遠,音域為G-bb1。

  

  當前,大筒簫制作與演奏正處于瀕臨失傳的危機。陶春學應邀到馬場學校和盤州市職業學校為廣大師生授課,無私地向前來登門學習的愛好者傳授制作和演奏技藝,極力將這種罕見,甚至瀕臨滅絕的民族樂器得以傳承和保護,普及和發揚光大。

  通訊員 呂文春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諶晗編輯 謝勇勇編審 陳詩宗

  舉報/反饋

上一篇:天津樂器店(天津樂器店管樂)
下一篇:乐器乐谱区别(rust乐器乐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