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樂器展覽會(網上樂器展覽會 )

董乐器 2021-12-28 04:42:45

先秦時期的樂器網上樂器展覽會,見于文獻記載的有近70種。僅在《詩經》一書中提及的即有29種,打擊樂器有鼓、鍾、钲、磬、缶、鈴等21種,吹奏樂器有箫、管、埙、笙等6種,彈弦樂器有琴、瑟等2種。由于樂器品種的大大增加,于是在周代時産生了根據制作樂器的不同材料而分爲: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稱作“八音”分類法。

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大墓的地下音樂殿堂中,保存了124件古樂器。無論是重達五千多斤的樂器巨人——64件編鍾,或是在造型、制作和彩繪都很精致的鼓、排箫、笙、瑟等,都向我們揭示了春秋戰國時中國音樂文化高度發展的狀況,它是中國古代樂器光輝創造的見證。

自秦漢以來,又不斷湧現出新樂器。如秦時出現了一種新型的彈弦樂器——“百姓弦鼗而鼓之”。弦鼗是一種圓形音箱、直柄的琵琶,後至漢代發展成四弦十二柱的“漢琵琶”,又稱“阮鹹”。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于吸收的民族,自漢以來,廣泛吸收了大量的外來樂器。如漢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時張骞通西域時傳入的橫吹(亦稱橫笛);漢靈帝時傳入豎箜篌(曾稱胡箜篌;約在公元350年前後的東晉時,從新疆、甘肅一帶傳入了“曲項琵琶”,明代傳入了揚琴和唢呐等。這些外來樂器,經過不斷地改進,使它們逐漸成爲中國民族樂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員。

在中國樂器發展史中,值得注意的是拉弦樂器的出現大大晚于打擊樂器、吹管樂器和彈弦樂器。據文獻記載,唐代(公元618—907年)才出現以竹片軋之的“軋筝”和“奚琴”(在宋時作“嵇琴”)。宋時的嵇琴用馬尾弓拉奏,並出現了“胡琴”的名稱。如宋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雲:“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如怨單于。”自元代之後,在奚琴、胡琴的基礎上發展成各種類型的拉弦樂器。

中國的“吹、打、彈、拉”四大類樂器,經曆了漫長的曆史階段。新中國成立後,對傳承樂器的音質不純、音律不統一、音量不平衡、轉調不方便、固定音高樂器之間的音高標准不統一、在綜合樂隊中缺少中低音樂器等不足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績,並湧現了許多成果。

上一篇:樂器演奏名曲(樂器演奏名曲欣賞 )
下一篇:廣州和韻樂器(和韻樂器 )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