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樂器行(古筝做爲民族樂器起源于何時?

董乐器 2022-01-11 19:29:18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樂器大同樂器行,戰國時期盛行于“秦”地,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李斯列轉.谏逐客書》中所引資料,頗有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一段說:“夫擊甕,叩缶、彈筝、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叩缶、擊甕而就症衛,退彈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筝乃“真秦之聲也”,故而曆來就有“秦筝”之名,但是若從行文來看,又有值得我們推敲的地方,那就是“擊甕、叩缶”與“鄭衛桑間”對舉,而“彈筝、搏髀”又與“韶于、武象”對舉,因此接下去就有“今棄叩缶,擊甕而就鄭衛,退彈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這兒的對舉顯然不是爲了文采,而所對舉的乃是“樂”于“舞”的形式和內容,所謂“鄭衛之音”,就是“桑間濮上”,乃是鄭過和衛國的民間音樂,就由此可見“叩缶、擊甕”乃是秦國當時的民間音樂,就是“韶虞”就是“韶箫”,也就是孔子聽了後贊之爲“叁月不知肉味”的《韶》。

據說此樂爲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樂;這音樂顯然不是民間音樂,而是宮廷音樂。由此可見,至遲于嬴政當政之時,秦國已用“韶箫”替代了筝,筝當時屬于宮廷所用的樂器了,它理當比缶、甕高雅一些。至于“搏髀”,于之想對舉的乃是“武象”。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樂舞,是周人歌頌武王伐纣的。由此可見,“搏髀”當是秦國的宮廷樂舞。李斯所舉之例,證明秦國宮廷所用的歌、舞、樂都是別國的,爲反駁政治上不用客卿張本。其那文已經提及,李斯進呈《谏逐客書》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國的流行當是在此之前。筝的産生就相對完善也就理當比李斯書《谏逐客書》要早一些。

關于筝的命名,有兩種說法,一說乃是有瑟分劈而來,另一說乃是因發音铮铮而得名。《集韻》就持“分瑟爲筝”之說:“秦俗薄惡,父子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爲筝”。當然除了父子爭瑟的說法而外,還有兄弟爭瑟,以及姊妹爭瑟的說法。這些大同小異的傳說也正好說明這些說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識而言,瑟分爲二就就成了破瑟,豈能算筝?若將瑟破爲二而修補成筝,恐怕遠比制作筝、瑟要難吧?另一種說法是因爲其發音的性質而得名,劉熙《釋名》中“筝,施弦高,筝筝然”,就持此說。說筝因“施弦高”而發音“筝筝然”,這音色顯然乃是對瑟的音色舒緩而言的,這就把筝與瑟聯系起來了。確實,我們的民族樂器可以因樂器的來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制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爲音色而得名(例如巴烏),這兒的筝因音色發音“筝(铮)筝然”,而得名也未嘗不可。從後文來看,起初的筝與瑟並不密切,這就失去了筝瑟音色對比的意義,從而使此說顯得難以使人全信。

以上所說筝的命名,也涉及到筝的起源。既然“分瑟爲筝”之說不可信,那麽出事的筝呀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那麽筝究竟是怎麽形成的呢?

漢.應邵《風俗通》載文:筝,“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從應邵的《風俗通》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筝其制度應爲“五弦,築身”,但是當時“並(山)涼(甘肅)二州筝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筝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樂四》中說:“筝,秦聲也。傅玄《筝賦序》曰:“以爲蒙恬所造”。今觀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注說:“今清樂筝並十有二弦,他樂肯十有叁弦。軋筝,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筝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

以上兩條資料頗值得我們注意,應邵乃東漢末年(二世紀末,叁世紀初)人,他所記的“五弦、築身”,乃是按照《禮樂記》的記載,並非親眼目睹,而他所見的“並、涼二州,筝形如瑟”,卻未提及其他地區筝形是否有異。唐代末年的杜佑,乃是九世紀人,他在《通典》中比較詳細地說明了當時筝完全如瑟的形制,這形制也符合正統禮器的標准。當然,杜佑同時也提出了對“蒙恬造筝”這一傳說的疑問。

筝究竟是否爲蒙恬所造?近年有人認爲蒙恬乃文武全才,他造筝也完全具有可能性。但是根據年代來看,蒙恬造筝並不具備這種可能性。蒙恬祖父蒙骜,死與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此時蒙恬不過是20多歲的青年,即使青年的蒙恬有制筝的才華,制成後卻要它在短短數年內就流行秦國,並成爲當時秦的宮廷樂器,看來不具有這種可能。更有人說,筝乃蒙恬築長城時所造。這一說法就更不具備可能性。因爲蒙恬修長城,乃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滅齊國以後之事,這比李斯呈《谏逐客書》至少要晚十六年! 亦有說蒙恬所造爲“筆”,古繁體“筆”與“筝”近似,因爲記載失誤,于是以訛傳訛有此說。

應邵《風俗通》說,筝乃“五弦、築身”。但“築”是什麽樣式,曆代文獻都語焉不詳。1973年,長沙馬王堆叁號漢墓出土了一具漢築明器。這具築之所以說他是明器,是因爲該器雖然髹以黑漆,卻是用獨木雕成。實心,不利于共鳴,若用來演奏,無法獲得足夠的音量。此外,該器通長約34厘米,用來演奏顯然太短小,而《同典》載,唐代的築長四尺叁寸,漢築演變至唐代雖然有異,但相差也不至于如此懸殊。這些理由都足以證明它是明器,該器猶如有柄的小瑟,築面首位各釘以橫排竹釘,一排五個,這就與《風俗通》的記載相符。這具明器築的樣式與瑟相同,似乎又說明瑟、築、筝的樣式是極其相似的。

假如真的瑟、築、筝的樣式雷同,那麽我們只能認定筝與瑟的差別除了音色有別而外,外在的差別主要在于弦數,即:瑟有二十五與五十弦之分,而唐代的筝僅爲十二弦與十叁弦,當時的築也發展成爲十二弦與十叁弦,那麽築與筝之間的區別又在何處呢?《通雅》在筝下注明“踏步筝用骨爪,是、長寸余,以代指”;而在注築時引《釋名》的說法:“築,以竹鼓之也”。如此看來,其實、差別主要在于筝是彈撥樂器而已。當然,《通雅》還在築下注明:“似筝,細項”,這“細項”便成了築與筝形態上的主要差別。原來初試的築,是要以左手握住頸部而用右手擊奏的,故而“細項”,唐代已長四尺余,顯然無法握持,這細項看來乃是保存了舊有體制而已。《通雅》在筝這一條目下還注上了“軋筝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筝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的說明。這一注釋在于說明CHOU(手部 謅去言)與軋筝本是同一器物,其名稱的差異僅僅是一爲彈奏、一爲拉奏而已。

當然也有人認爲中國的筝乃傳自外國。日本的田邊尚雄在他的《東洋音樂史》中就提出了筝是戰國末期從西方傳入秦國的觀點。日本的另一學者林謙叁則認爲田邊尚雄的論據不足。

從以上討論可知,無論是筝似築還是築似筝,筝的初試形態至今並未弄清楚。因此,筝的起源至今依然還是個謎,還需要我們繼續探求。關于筝的起源的探求,顯然是無法從文獻中尋求根據的,看來必須求助于考古的新發現。

總之,筝很可能來源于一種大竹筒制作的五弦或少于五弦的簡單樂器。年代當在春秋戰國時期或春秋戰國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代。筝、築、瑟的關系,既不是分瑟爲筝,也不是由築演變爲筝,而很可能是筝築同源,筝瑟並存。五弦竹制筝演變爲十二弦木制筝,築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爲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

早在西元前四世紀的戰國時代,筝就已流行於秦、齊、越等國,其中以秦國最盛行,故有『真秦之聲』、『秦筝』等稱。古筝真正的起源,就如同它的命名一樣,具有許多種版本,會有這樣的原因,我想是來自於它沿革曆史悠久,加上每個朝代對其加注的版本考究各不相同,因此才會有以下四種學說: 說法一:筝淵源於瑟 在史料中,可看到多處皆有因爭瑟一分爲二而成筝的記載,於上述對於『筝』命名的部份,已提及不少,在此不再詳述。不過我個人倒認爲,兩人爭瑟,把它一分爲二,那也應該會使樂器殘破吧?怎麼可能在“撕裂”後成爲另一種樂器,關於這一點我自己是有點無法解釋的。 說法二:筝築同源說 筝築同源的說法,在史料上也有不少記錄,根據東漢 應劭 風俗通的記載,『筝,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及同時代 許慎的說文解字中也敘述到『筝,鼓弦築身樂也』。因此有許多學者推斷,筝的來源與築相當類似,都是竹制,都是五弦或少於五弦的簡單樂器,之後筝不斷演進,演變成十二弦木制筝,簡單的說,筝與築皆是由簡單的竹制樂器所演進而生的,因此才有此一說。 注:何謂築?築乃是一種便於攜帶流行於古代遊牧民族用竹所制的簡單樂器,戰國時代流行於燕、趙、齊等靠北方的國家。 北宋 陳暘 樂書 『築之爲器,大抵類爭,其頸細,其肩圓。竹鼓之,爲琴......品聲按柱,左手捩之,右手以竹擊之,隨聲應律焉』 說法叁:筝是由秦國名將蒙恬所造或改革而成的 史料中的記載如下: 1. 漢 應劭 風俗通 『僅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2. 隋朝的音韻學家陸法言在切韻中說『筝,秦蒙恬所造』 3. 隋書 樂志『筝,十叁弦,所謂秦筝,蒙恬所作者也』 4. 唐 段案節 樂府雜錄 『筝者,蒙恬所造也』 雖然此一說法有許多文獻證明,但仍有許都研究學者認爲這是一個錯誤的推斷,以下分項述之: 1. 在孔子弟子所撰寫的禮記、樂記中就已有古筝記載。這代表著在春秋時代,古筝早已流行,但此時蒙恬尚未出生,又如何造筝呢? 2. 在西元前237年,在宰相李斯的谏逐客書中,曾敘述到『夫擊甕叩缶,彈筝博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其中也有筝樂的記載,李斯和蒙恬雖是同時代人,但此文和蒙恬造筝之說時,相差了十六年,這是另一項否定蒙恬造筝之說的論點。 3. 其叁,若蒙恬造筝爲事實,怎會于史記 蒙恬列傳中,完全無提及有關造筝一事,令人可疑;另外在晉 傅玄 筝賦序及舊唐書音樂志中皆有反駁蒙恬造筝的記載。 筝賦序:『........豈亡國之臣所能開思運巧哉,或以爲蒙恬所造,非也』 舊唐書音樂志:『筝本秦聲也,相傳雲蒙恬所造,非也』 此派學者認爲蒙恬造筝說已不攻自破,不足采信;至於對蒙恬改造筝的說法倒是認爲有可能的。在清朝 朱駿聲 說文通訓中提到:『古筝五弦,施於竹如築,秦蒙恬已爲十二弦,變形如瑟,易竹以木,唐以後加十叁弦』,這一段文字便證明了蒙恬改造筝的說辭。 說法四:筝爲漢代京房所造 承上述舊唐書音樂志提到:『筝本秦聲也,相傳雲蒙恬所造,非也』其後述是『筝與瑟同而弦少。案京房造五音准如瑟,十叁弦,此乃筝也』,但實際上,『案京房造五音准如瑟』之意,是京房設計了一個狀如瑟的五音准,換句現代話應該是說京房制造了一個有五音准的調音器,而不是古筝。這算是一個會意上的差錯,而非是真實的。 那麼倒底事實的真象爲何?這些古人的說辭,你自己又相信誰?或許只有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才知道吧!也或許沒有人真正知道!因爲若要追溯每個樂器或音樂的確實的背景、曆史,那麼我認爲真正的創造者,應該是在當時的人民,因爲筝樂早已在每個人的心中慢慢萌芽、茁壯而誕生。

上一篇:合肥樂器行(合肥樂器培訓 )
下一篇:非洲管樂器(非洲管樂器有多大面積 )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