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樂器的樂譜(貝多芬作品致愛麗絲的簡譜

董乐器 2022-02-24 14:18:37

在人類音樂史上,古往今來,産生了數不盡的天才音樂家打擊樂器的樂譜。他們象群星升起,構成了音樂的星空。我們仰望星空,總會發現有少數幾顆星星格外明亮,放射出永恒的光芒。貝多芬就是其中之一。

貝多芬于1770 年出生于德國波恩,比海頓小38 歲,比莫紮特小14 歲。貝多芬的父親也是音樂家,但卻沒有莫紮特父親那麽高的修養。當父親發現小貝多芬的音樂天資時,只想把孩子訓練成莫紮特式的神童,早早爲他賺錢,以滿足他酗酒的惡習。所以,小貝多芬受到的是不合人情的、甚至是殘暴的“教育”。直到12 歲才遇到一位真正的老師叫聶費的,給了他必要的知識。

貝多芬終生都感激他。13 歲時貝多芬就從事音樂工作,同時堅持學習。其中巴赫、韓德爾對他的影響最大。鋼琴演奏與作曲才能的迅速成長,使他渴望到維也納去拜訪莫紮特爲師。在維也納,莫紮特聽了這位17 歲青年的即興演奏後說:“這個青年不久將揚名世界。”可惜,沒多久,貝多芬因母親去世返回了波恩。1792 年又在維也納拜海頓爲師。師生之間很快就發現性格相

異,沒有形成持久的教學關系。除性格外,也不能忘記,海頓是確立古典音樂時期的,可貝多芬卻是要結束這一時期的。但他們終生互相敬重。

叁十歲前,貝多芬的聽覺已有病兆。叁十歲後不斷加重,後來完全失去了聽覺能力。對音樂家來說,沒有比這更致命的打擊了。他幾度要自殺,甚至寫下遺言。但他經過痛苦、劇烈的思想鬥爭,終于以非凡的勇氣、超人的毅力,戰勝了命運無情的打擊,偉大的藝術使命感打消了死亡的念頭,他要將自己的熱血和生命,全部獻給繼續爲神聖的音樂藝術。他的許多重要作品

都寫于耳聾之後。當我們從他那無限壯美的音樂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的享受時,不能不爲他那普羅米修斯式的獻身精神而感動。

貝多芬的晚年相當困苦,在貧困之中于1827 年逝世于維也納。他爲後人留下了大量珍貴豐富的音樂創作。他的交響樂、協奏曲、室內樂、鋼琴曲等等,至今並將永遠回響在世界各國的音樂廳裏。

貝多芬的鋼琴曲,中國聽衆並不陌生,起碼寫于1810 年的《獻給愛麗絲》(又稱《致愛麗絲》)早已家喻戶曉。據音樂研究家說,此曲本來是題獻給他的學生特雷澤・瑪爾法蒂的,在出版時誤將特雷澤寫成愛麗絲了,以訛傳訛,才有今天的名字。不過,這個誤會對我們欣賞這首可愛、美麗的小曲,沒有絲毫影響。這屬于貝多芬的小品。他的小品、舞曲、回旋曲、特別是變

奏曲,還有很多。其中一首《G 大調小步舞曲》也是大家熟悉的,曲調是:

這類作品大都情緒較爲單一,反映著某種心境或生活情趣。唯有少數變奏曲,帶有一定戲劇性的因素。真正代表貝多芬鋼琴曲的最高成就的、在鋼琴音樂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還是他的鋼琴奏鳴曲。

《鋼琴奏鳴曲》

自1795 年到1822 年的27 年間,貝多芬一共寫了32 首鋼琴奏鳴曲,幾乎伴隨了他整個的創作生涯。這些奏鳴曲,沿著海頓、莫紮特開辟的道路,將這種曲體的潛在表現力,發揮得淋漓盡至,容納了貝多芬心中那激奮奔騰的情感和他對社會、曆史、大自然的百般思索、千般感受。鋼琴這件樂器,

也施展出前所未有的威力,真正成爲樂器之國的“帝王”。于是,與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被稱爲“舊約全書”相呼應,貝多芬的《叁十二首鋼琴奏鳴曲》則被喻爲“新約全書”,成爲鋼琴藝術中的又一部經典。

下面,按作品産生年代的順序,對其中的幾部作品略爲賞析。

第1 號,《f 小調奏鳴曲》,寫于1795 年,題獻給海頓,是“32 首”的

第一首。四個樂章,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快板,第一主題:

簡明,跳躍,表情嚴肅。第二主題:

圓滑下降的線條在最後一音突然揚起,F 音說出了心中的痛苦。

兩個主題互相對比,在發展部中交替展開。整個結構簡潔、嚴謹。雖然還有海頓、莫紮特的影響,但作爲“第一首”,已經是出手不凡,初步展現了貝多芬的個性特征。

第二樂章,F 大調,慢板。優美的旋律,已初露貝多芬式沉思的神態:

第叁樂章,f 小調,名爲小步舞曲,實際上並無“舞”曲的輕松。

第四樂章,非常快的f 小調,一開始,左手叁連音的激流和右手果斷的節奏,就迎面撲來:

除了中間段對比的A 大調歌唱性旋律外,疾速的叁連音和果斷的節奏交織不斷,始終保持著緊張、激動的情緒。

那時代的一個音樂評論家聽過貝多芬的演奏後寫過這樣的印象:“我聽了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的可愛的貝多芬的演奏..我發覺他在試圖打開完全獨特的道路。”貝多芬24 歲寫的這首奏鳴曲,可以驗證那位評論家的印象。

幾年後的1798 年,貝多芬發表了第5 號《c 小調奏鳴曲》,叁個樂章。

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的性質與前一首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相似:

符點節奏産生出更大的向上的沖力,與後面的“歎息”音調構成更鮮明的對照。

第二樂章也是如歌般、沉思性的。

整部作品的戲劇性較之“f 小調”更爲濃重,故有“小悲怆奏鳴曲”之稱呼。他的正式的“悲怆奏鳴曲”是寫于1798―1799 年間的第8 號《c 小調奏鳴曲》。

該曲題獻給一位叫李希諾夫的酷愛音樂的公爵。這首奏鳴曲不僅完全走出了海頓、莫紮特的影子,是貝多芬早期鋼琴曲的代表作,而且也屬于他全部作品中最傑出的那部分。全曲分叁個樂章,每個樂章都具有迷人的藝術魅力。

叁個樂章之前先有一個沉緩、長大的引子,音樂一開始,濃重的小調中、低音區的主叁和弦就緊緊地扣住了聽者的心:

慢速的符點加深了沉重感;密集的不協和音響表達著內心的痛苦;強弱對比有如百思不得其解的發問。緊接著,音樂好象不停地追問下去,但一直沒有解決,最後化爲一串自上而下的半音階,停留在一個不穩定的音上,還是一個問號,這不斷的探究式的疑問,産生出高度緊張與期待的心情,爲後

面的叁個樂章的展開奠定了基礎。

第一樂章,快板,左手的震音有如時近時遠的雷聲,烘托著右手上行斷奏的雙音,當右手沖到一個高點時開始下降,這時左手反而上升,形成震撼人心的動勢:

第二主題,低音的短句與緊接的高音擴展性回應,形成對話式進行,好象內心緊張的思索與爭辯,只寫出曲調是這樣:

第二樂章,慢板。音樂的性質與前面談過的“f 小調”、“小悲怆”的第二樂章相近。但這裏的第二樂章在深度、展開的幅度上,都超過前兩個第二樂章。主題是典型的貝多芬式的深情、凝重,抒情中總是帶著巨人的氣度,只列出旋律是:

研究過貝多芬手稿的人發現,這個曲調經過了多次修改。修改的過程主要是不斷刪除多余的部分,最後才形成了這精練的、每個音都包含了無窮意蘊的旋律。貝多芬的許多主題都是這樣磨煉出來的。

第叁樂章又回到

c 小調,快板、回旋曲式,流暢、親切的曲調,分解和弦的伴奏,增加了不少輕松感。有人甚至認爲是明朗的。不過我覺得這畢竟是小調式的音調,好象內心深處的苦楚並未洗淨,朋友們不妨仔細品味一下,到底是什麽情緒?

這是回旋曲式的主部。在插部中,音樂曾進入E 大調、A 大調,緊張度大爲減少,然而只是過渡的、暫時的。主部的形象占有主導地位。

這部作品“悲怆”的名稱,是貝多芬親自選定的,這是他首次爲自己的奏鳴曲命名。從這裏看出他已開始注意音樂的標題性,預示了浪漫派音樂時期標題音樂的興起。

《悲怆奏鳴曲》的出現,標志著古典鋼琴奏鳴曲已經進入完全成熟的高峰期。高峰期的作品不止這一部,下面談另一首同樣偉大的作品,這就是《月光奏鳴曲》。

按貝多芬奏鳴曲的順序,這是第14 號,#c 小調,題贈給他的一位女學生,寫作于1801 年,已經是19 世紀了。

關于“月光”這曲名,流傳過很多美麗的傳說,這裏不去重複。今天我們確知,“月光”不是貝多芬取的名字。貝多芬自己注明的文字是“幻想風的奏鳴曲”。有趣的是,一百多年來,人們還是喜歡用“月光”這個並非貝多芬的本意,而且似乎也不夠准確的名字,反倒不用“幻想奏鳴曲”這本來應有的名字,這是爲什麽?固然,叫得太久已經無法更改了,有這個因素在內。可是我想,可能是由于“月光”與“幻想”,還是有點聯系的。就是說,兩個字眼都有浪漫的色彩。“幻想風”,給了我們想象的自由,“月光”也是幻想的理想對象。音樂本身(尤其前兩個樂章)是非常美麗的,“月光”(及其相關故事:月光閃耀的湖面;月夜下的盲人姑娘等等)也是美麗的。

是不是這些直接、間接的聯系,使得人們甯願使用“月光”這“不該有”的名稱?

幻想風格的原意,首先是指第一樂章。通常,多樂章的奏鳴套曲的第一樂章都是奏鳴曲式快板。這部作品卻一反常規,將奏鳴曲式快板都放到末樂章。第一樂章反倒用了慢板,自由性的曲體。如同貝多芬的許多慢板一樣,

音樂也是凝神靜思。所不同的,是這裏沒有沉重感。在清淡的叁連音徐緩的伴奏下,簡潔的曲調很有超脫的韻味,也許這就是幻想風格吧:

第二樂章,小快板,D 大調。李斯特形容這一樂章是“兩個深淵間的一朵花”。也有人說象嬌嫩的正在打開的卻又感到腼腆的一朵花,總之,十分可愛:

第二樂章是向第叁樂章的過渡。第叁樂章,急快板,#c 小調,奏鳴曲式。第一主題的迅猛、暴烈,非常罕見。有人說這是“夜晚狂野的暴風雨”,有人說是“富有熾熱表情的傑作”,也有人說是“燃燒著的岩流”。的確,是猛烈的沖擊和暴發:

第二主題,音調悲痛,但這是剛毅者的悲痛――這就是貝多芬,痛苦時也是強者:

第二主題本身有重大發展,以至于有人認爲這裏有第叁、甚至第四主題。這也說明貝多芬已經不滿足于僅僅是兩個主題的對比。

當奏鳴曲第一部分結束後,音樂毫無間歇地直接轉入展開性的中間部分,這不僅在海頓、莫紮特的作品中沒有,即便在貝多芬自己此前的作品中也沒有。這也說明情感的波濤是何等洶湧,已經沖毀了傳統曲式中各部分間常存在的間隔。

另一個特殊之處是尾奏十分龐大。這顯然也是由于情感的激浪奔瀉而下,無法在該結束的時刻按章結束,于是,先是第一主題再現,引導出滾滾而來的減七和弦,這是高度戲劇化的表現手法,接著是第二主題在低音區的再現,十六分音符交給了右手,然後引導出上下翻騰的琶音浪潮,經過自上而下的華彩句,音樂在兩個長長的低音上暫時停歇下來。但這並不是結束,左手的低音十六分音符好似隆隆雷聲又一次自遠而近,再次暴發出勢不可擋的琶音,音樂才有力地結束。將尾奏擴展爲這麽大藝術分量的部分,前所未有。

戲劇性、悲怆性、頑強奮鬥的意志,一往無前的動力,象一條耀眼的紅線,連結著貝多芬的一些鋼琴曲。下面要說的“暴風雨”,也是這一條線上的作品。

這是第17 號鋼琴奏鳴曲,d 小調,寫作于1801-1802 年,也是題贈給她的一位女學生。當時有人問貝多芬這部作品的內容是什麽,貝多芬回答說:

“請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吧!”《暴風雨奏鳴曲》的名字由此而來。

莎士比亞的《暴風雨》是莎翁晚期劇本,描寫了一個海島上發生的故事:那裏盛行巫術,統治該島的大公被篡奪了權利,于是他裝扮成一個巫術師活動,最終他又奪回了他的政權。劇本的主題思想是主張和解。那麽,貝多芬的奏鳴曲與這個故事是什麽關系呢?這是許多研究家都感興趣而又都沒有一致說法的問題。既然貝多芬讓人們去讀《暴風雨》,這說明兩者一定有某種

聯系;但也都認爲不能簡單地用故事去與每個音符對號入座。我們還是先對音樂概要地了解一下。

樂曲分叁個樂章。總的速度布局是快板、慢板、小快板。叁個樂章都按奏鳴曲式原則寫成。

第一樂章前面有引奏,這裏有徐緩、莊重、帶著召喚性的音調與焦急、不安、好象急忙訴說一樣的音調對比,戲劇性的氣氛隨之而生:

這段音樂經過模進、過渡,直接進入第一主題,快板:

低音威嚴,與其相應答的是高音,哀傷,柔弱,中間的叁連音提供了不平靜的背景。這些音調,在引奏中都有暗示。

戲劇性的氣氛愈演愈濃,引出第二主題,音調焦灼急切:

在上面這些主題音調的基礎上,經過精心的展開後,進入再現開始的部分。這時,在再現的引奏裏的莊重音調與焦急音調之間,插入一句單音線條的宣敘調,這是非常富于創造性的,取得了異常魅人的藝術效果:

這是在經過激烈的戲劇性經曆後,突然靜下場來,一切其他布景、人物都消失了,仿佛整個宇宙只剩下一顆吟唱的心,而這歌聲又是多麽悲哀、孤獨!

第一樂章的結尾,是在d 小叁和弦的延長中逐漸消失的。音的延伸、減弱,趨向平靜,小叁和弦的沉悶,又覺得“事情還沒完”。這時,第二樂章慢板由溫暖的bB 大叁和弦開始了。和弦的琶音奏法在潇灑中帶著幸福感:

這一樂章,暫時忘卻了第一樂章中那些矛盾、不安,貝多芬來到了大自然的懷抱。大自然,這是他永遠感到親切、神聖、傾心所愛的;他創作靈感無盡的源泉,他受到創傷的心靈所渴望的撫慰,都永遠可以從大自然中得到。

第叁樂章好象是經過第二樂章對靈魂的“淨化”之後,産生出的某種新的心境,它從頭至尾由3/8 拍的16 音符織成,音樂是流動的,也有熱烈的時刻,但總的是雅致、細膩爲主。轉調很多,小調爲主,不免産生期待感。經過長時間曲折、婉轉的流動後,音樂消失在一個單音D 上,結束了第叁樂章,也結束了整個“暴風雨”。

我們看到,這首作品與以前的“悲怆”型作品有些不同的氣質。仿佛更多積極的思索,“自我爭辯”,有時象內心獨白一樣。而最後的結論,雖不很情願,但卻是傾向于和解。是不是這一點與莎士比亞的《暴風雨》有關聯?

這一時期,正是貝多芬耳病加重,個人生活中又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甚至寫下了遺言,曾想到死去的時刻,人生、藝術、理想、現實,肯定都是他思索得很多、很深的題目。從這兒看,他的《暴風雨》,與其說聯系著莎士比亞,不如說根本上還是聯系著他自己。

1805 年,貝多芬發表了兩首奏鳴曲,第19 號《g 小調奏鳴曲》和第20號《G 大調奏鳴曲》。據研究,這兩部作品寫作的實際年代約在1795―1798年間,都是兩樂章的鋼琴技巧淺易的作,因而都被編入《小奏鳴曲集》,爲廣大鋼琴初學者所熟悉和喜愛,這裏只提示一下《G 大調奏鳴曲》的開頭,G 大調:

鋼琴技巧的淺易不等于藝術的貧乏,相反,兩首作品有豐富的情感,任何成年人彈起來,也都會愛不釋手的。在貝多芬已經寫了一系列“重型”作品後,仍然出版它們,並編入奏鳴曲系列之中,足見貝多芬毫不小看它們。

這時期另一部“重型”作品是第21 號《 C 大調奏鳴曲》,又稱《黎明奏鳴曲》,完成于1803―1804年間。由于題贈給非常敬重他的才能,從精神到物質都給了他長期巨大援助的華爾德斯坦伯爵,此曲又以《華爾德斯坦奏鳴曲》而聞名。

這部“重型”作品,並不是“悲怆”類的“重”,相反,這裏一掃沉悶、悲憤、哀傷等等壓抑的濃霧;而是暢快、開闊、爽朗的晴空,有人說這是部“潔白的奏鳴曲”所以,不知什麽人爲這部作品起了個“黎明”的別名。說這部作品“重”,是它宏大的篇幅,交響詩般豐富的色彩,空前輝煌的鋼琴技巧。

這部作品只有兩個樂章。第一樂章,生氣勃勃的快板,第一主題:

這清爽的“沙沙聲”很自然地使人想起早晨萬物蘇醒的音響。高音好象小鳥的歡鳴。後來還有小鳥的合唱,大地熱鬧起來。調性、力度不斷變化,有如閃耀不定的陽光。

第二主題用了那個時期不尋常的調性,叁度關系的E大調(C與E相距叁度)。歡悅的曲調與和聲同步進行,産生管風琴的音色,也可以想象成大自然的風在歌唱,表現出在美麗自然中的陶醉:

兩個主題都得到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發展後,才有力地結束。

這首奏鳴曲雖然只有兩個樂章,但在第二樂章前面有一個較長的引奏,慢板,F大調。這個片斷已經超出了一般引子的分量,具有獨立的藝術內容,有人認爲這就是一個獨立的樂章。對這段音樂的理解,有的說它猶如“天使的微笑忽然被烏雲遮住一樣”;有的說表現了神秘的、非現實的氣氛;有的說是對黎明的期待,等等,總之,是幽深、靜谧的,這將使未來樂章更爲光

豔奪目。

末樂章是個結構宏大的回旋曲。稍快板,C 大調。人們這樣形容這個樂章:“寬闊無邊的原野,灑滿了陽光..好象一個夏日,這樣的日子永遠不會夠的!”主要主題的旋律有德國民歌風格,在溫暖的C大調分解叁和弦的伴奏下,在清徹的高音區妩媚、愉快地唱出來,一幅晴空萬裏的畫面油然而生:

這個主題經過一段發展後,右手出現了長時間的高音D上明亮的顫音,然後在這個持續顫音上的更高的高音區,極其明亮地奏出主要旋律,與此同時,左手奏出上行連音的32分符和下行跳音的16分音符音階,這是喜悅的激動。這樣,音樂形成了叁個層次立體上的結合:中低音區是快速音階,中高音區是顫音,更高音區是主旋律。叁個層次的交相輝映,形成了無比燦爛、豔麗

的交響畫面:

從演奏技巧上講,這個織體是個技術困難的段落。但是,由于那無比光輝美妙的藝術形象的感召,鋼琴家們都樂于克服演奏技巧的困難。

回旋曲的主要部分重複多次,每次重複之間又都插入新的對比的音樂。

當主要部分最後一次出現時,音樂轉入極快板,情緒進入高潮,最後輝煌、宏偉地結束。

貝多芬是在承受著命運的致命打擊下,寫出這樣沒有一絲陰雲的音樂的,他的人格是多麽偉大!他超凡的意志又是多麽堅毅!

《黎明奏鳴曲》是貝多芬在大自然中的欣喜、陶醉。他暫時抛開了所有的不幸,只感受生活中的光明和美好。然而個人的不幸,社會的黑暗畢竟是無法擺脫的。下面我們要談的另一部奏鳴曲,貝多芬又回到了對命運的思索和抗爭之中,這就是著名的《熱情奏鳴曲》。

這是得到一致公認的最偉大的鋼琴獨奏曲。

假如我們把傑出的鋼琴作品系列比喻爲喜瑪拉雅山,那麽《熱情》就是珠穆朗瑪峰。據貝多芬的學生回憶,貝多芬自己也認爲這是他最好的鋼琴曲。讀者朋友們一定聽說過,列甯聽了《熱情》後感歎道:“我不知道還有什麽比《熱情》更好,我准備每天聽她,令人驚異的、超人的音樂。我甚至驕傲地,也許是天真地想:看,人們可以創造出什麽樣的奇迹啊!”

在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的筆下,曾這樣描寫過聽《熱情》的心情:音樂一開始“我就感覺到那種呆怔,那種寒意,和一瞬間抓住心靈的喜悅,使人感到甜蜜的驚恐。這時美突然侵入了內心,我自始至終紋絲不動,我不想也不敢喘氣。”

《熱情》的藝術形象是這樣豐滿而又深遂,語言實在難以描述。而且,音樂的感染力是這麽強烈,以至于研究家們一聽音樂就被激動,簡直難以進行頭腦冷靜的分析。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形容得到人們的贊同,他說《熱情》是“在花崗石河道裏的火焰的急流”。“花崗石的河道”,是指高度的理性與嚴密的邏輯。“火焰的急流”是指燃燒的熱情。就是說,《熱情》

是理智與情感高度完美的結合。

《熱情》的排號是第23 號《f 小調奏鳴曲》,寫于1804―1806 年間。題贈給另一位他的終生好友,無限崇拜他的天才的伯爵。1807 年出版。據說在一個場合,由于拿破侖稱帝,貝多芬絕爲法國將校演奏,離席冒雨而去,致使隨身攜帶的《熱情》譜稿被雨水淋濕多處。“熱情”這名字則是後來德國的一位出版商所加,一直受到肯定和沿用。可見,出版商們雖然是爲擴大

銷路而爲無標題樂曲取名,但有時也能起出得到音樂行家贊同的好名字來。

《熱情》由叁個樂章組成。第一樂章,f 小調,12/8 拍,奏鳴曲式,快板。第一主題是這樣開始的:

開頭是兩手相距16 度之遙弱奏的同音,産生遼闊、深遠的聯想。小調帶來悲劇氣氛。先是向下,然後轉而向上,凝重的情緒開始動蕩起來,緊接著是右手顫音,帶著警覺的神情。僅這幾小節已經預示了場面廣闊的搏鬥。隨後音樂在高半音的bG 大調上模仿,向前推進了一步,突然被低音區的“命運動機”打斷,這弱奏的四個音,足以帶來不祥的、陰森森的感覺:

音樂力度很弱,但緊張度在增強,終于,自上而下的強奏分解減七和弦,沿著曲線傾瀉下來。由此,仿佛遠景開始拉近,潛在的開始顯露。經過一段充滿戲劇性色彩的過渡,第二主題出現了:

這個曲調非常富于抒情性。雄渾低音伴奏的襯托,使人感到這是具有寬闊胸懷的巨人的歌唱。

這兩個主題以及將它們連結起來的音樂材料,展示出宏偉背景中的對比和矛盾沖突,是一種具有曆史感的戲劇性,爲後面波瀾壯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當音樂發展到高潮後,第一主題再次出現,但力度越來越弱,最後消失在一個極弱的主和弦的延長之中。音樂沉寂了。但讓人感到這是硝煙並未散去的戰場的寂靜。在寂靜之中,深沉思索的第二樂章開始了。

第二樂章,D 大調,2/4 拍,行板,變奏曲式。主題用音簡練,文學上不是講字字千鈞嗎,這裏真是音音千鈞,音樂莊嚴:

這裏主題的第一樂句,上方旋律聲部只用了兩個音!整個主題由帶反複的四句組成。在變奏中通過節奏、織體的改變,音樂漸漸流動、活躍起來。音樂轉向高音區,明亮、華麗的光輝漸漸升起,擴展開來,聽衆被帶進了一個美麗、光明的境界。隨著一串流向下方的32 分音符音階,音樂又回到樂章開始的莊嚴沉思的主題。但是當主題最後結束時,落在了極不穩定的減七和弦上,緊張的氣氛驟然而起,音樂頓時轉入暴風雨般的第叁樂章。

第叁樂章,f 小調,2/4 拍,快板,奏鳴曲式。樂章一開始就宣告了鬥爭的猛烈,這是不協和的七和弦在強有力的節奏上的敲擊。

這是引奏,最初引導出片斷的十六分音符,很快就彙合成一片的連成十六分音符,第一主題也是十六分音符:

對比的第二主題同樣保持十六分音符的律動。總之,時而單層,時而雙層,上下翻滾,川流不息的十六分音符,有如搏鬥的旋風,席卷著情感世界各個角落,讓你透不過氣來。只是在展開部的末尾,才有幾處停歇。然而那並不是鬥爭的停止,更猛烈的風暴隨後就到。到了尾奏,轉入更快的速度,鬥爭的激流洶湧澎湃,如火如荼,音樂進入白熱化的高潮。最後,音樂堅定有力的結束,表現出不可戰勝的意志和堅定不移的信念。

《熱情》將貝多芬的鋼琴曲推上了曆史性高峰,歐洲古典鋼琴音樂也達到了它的高峰。自《熱情》之後,貝多芬又寫了九首奏鳴曲,最後一首寫于1821 年。貝多芬的全部奏鳴曲,一方面遵循古典傳統,同時在不斷地突破古典音樂的規範。他後期的奏鳴曲,就更有創新的性質。隨著他于1827 年逝世,古典音樂時代也結束了。但浪漫派鋼琴音樂並不是在他逝世那一天開始的,

因爲早在貝多芬生前,已經由他本人打開了浪漫派音樂的大門。

3 2# \ 3 2# 3 7(低) 2 1 \ 6(低)

上一篇:銅管樂器包括(銅管樂器包括哪些 )
下一篇:馬骨胡是我國什麽族的特色樂器(馬骨胡是我國什麽的特色樂器 )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