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樂樂器廠(國樂樂器 )

董乐器 2022-02-27 06:17:08

劉半農〈1891一1934〉男,漢族。原名壽彭,後改名複,初字半侬,時用瓣秾,後改字半農,以字行,號曲庵,筆名有寒星等,曾用過化名範奴冬女士。詩人國樂樂器廠、雜文家、語言學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和我國現代民間文藝的拓荒者。

1891年5月27日,劉半農出生于江蘇省江陰縣城內一個塾師家庭,四歲時從父識字。六歲入塾,1903年入翰墨林小學,接受新式教育。1907年,他以江陰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常州府中學堂。中學時,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讀書之余,開始從事寫作和翻譯。畢業前一年時,因故退學,曾在家鄉翰墨林小學短期任教。1911年夏,與同縣女子朱惠結婚。辛亥革命後,到革命新軍中擔任文牍工作。後因不滿軍內混亂,回到江陰。

1912年春,劉半農到上海,以賣文爲生。先在新劇團體開明社任文字編輯,亦參加演出,並編譯了劇本《好事多磨》。接著,他又到一家小報館從事編校工作。1913年,劉半農到中華書局任編譯員。發表了大量的小說、劇本、雜文等。1916年,劉半農開始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和著譯作品,他是第一個在《新青年》上發表新詩和隨感錄的人,有著民主主義色彩和啓蒙的作用。1917年5月發表的《我的文字改良觀》,從文字的界說談起,就散文、韻文、文章形式多方面提出了改良意見,在文學理論上作出了獨特的貢獻。1917年秋,劉半農到北京大學任教,先後擔任法科和理科的預科教授,講授模範文和文法通論。與此同時,他開始寫新詩,並創造性地將方言與民歌體引入詩歌創作。1917年底,與胡適、周作人等成立了北大文科國學門研究所小說科研究會,劉半農先後演講了“通俗小說之積極教訓與消極教訓"、“論中國之下等小說",要求創造平民派新小說。在劉半農的倡議下,1918年2月1日,《北大月刊》發布了《北京大學征集全國近世歌謠簡章》。數年內征集到歌謠好幾千首,從1918年5月20日起至1919年5月22日止,《北大

月刊》上陸續刊載了征集民歌一百四十八首,由劉半農負責鑒訂,其余歌謠,後來由《歌謠》周刊登了很大一部分,爲推進文學革命的發展,劉半農與錢玄同曾于1918年用苦肉計的辦法寫了有名的“雙簧信"。1919年7月,劉半農回江陰,采集了《江陰船歌》二十首。年底,出版《中國文法通論》。

1920年2月,劉半農到歐洲留學。先在英國倫敦大學學習,1921年夏轉入法國巴黎大學。在

國外,他研習實驗語言學,致力到漢語聲調研究。1924年,出版了《回聲實驗錄》,科學地解決了回聲是什麽的問題。在巴黎期間,用了半年時間抄錄巴黎國家圖書館所藏我國敦煌寫本中有關曆史、文學、民間文藝、語言等方面的資料寄回中國,供學界研究。1925年,劉半農以其著作《漢語字聲實驗錄》、《國語運動略史》和自制的測音儀器參加考試,獲得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並被推舉爲巴黎語言學會會員。《漢語字聲實驗錄》被列爲巴黎大學語言學院叢書之一,並獲1925年康士坦丁·伏爾內語言學專獎。

1925年秋,劉半農回國,任北大國文系教授,講授實驗語言學,創辦語音樂律實驗室。劉半農是當時中國唯一從事語音樂律研究的專家。同年冬,劉半農回江陰,采集到短歌叁、四十首,長歌二首。1926年4月,出版了詩集《瓦釜集》,收所寫民歌體詩作二十二首,采錄民歌十九首,6月,

出版詩集《揚鞭集》,收新詩九十八首。回國後,劉半農還翻譯出版了《國外民歌譯》第一集〈含各國民歌八十首〉、《茶花女》等作品,校點了《何典》、《西遊補》等古典文學作品;出版了我國第一部研究攝影藝術的著作《半農談影》,1927年秋,劉半農被聘爲中法大學中文系主任,

1928年6月,與人發起成立了北京文物臨時維護委員會,1928年秋,被聘爲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又任研究所民間文藝組主任。1928年冬,開始對中國俗曲作采訪、收集、整理和編目的工作。1929年春,重返北大任教,兼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委員會委員、《國學季刊》編委等職。

是年秋,兼輔仁大學教務長及高中部主任。1930年5月,兼任北平大學女子學院院長。10月,被選爲北京大學評議會評議員。同年,翻譯出版了法國保爾巴西著的《比較語音學概要》,與李家瑞合編了《宋元以來俗學譜》,校改劉北茂翻譯的《印度寓言》等。從1931年8月起,爲劉半農任北大研究教授,辭去校外職務。同年,審閱李家瑞編的《北京俗曲略》。1932年,北大成立研究院,改國學門爲文史部,劉半農兼任主任。這年,校改了劉育厚譯的《朝鮮民間故事》,與李家瑞合編了《中國俗曲總目稿》,發表語音學論文多篇。1934年,出版《半農雜文》第一集,收文四十五篇。

1934年夏,劉半農與白滌洲等人去西北考察方言,收集綏遠民歌,不幸染病,于7月14病逝于北京。1935年出版遺著《半農雜文》第二集,收文四十九篇,1937年出版譯著《蘇萊曼東遊記》〈與劉小惠合譯〉。

劉半農一生,對中國現代文學和語言學,作出了富有個性的貢獻。在新文學創作、民間文學、戲劇改革、古典文學校點與考證、實驗語音學、文字改革、辭書建設、語法研究、樂律研究、文物考古、攝影藝術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他的活動與貢獻,已被載入現代文學和語言學的史冊。

劉半農在中國現代民間文藝學史上,留下了前驅者的足迹。

一、現代民間文藝學的最初倡導者

1918年1月,劉半農曾作《通俗小說之積極教訓與消極教訓》的演講。1月底的一天,劉半農對沈尹默說:“歌謠中也有很好的文章,我們何妨征集一下呢?"沈尹默表示贊同。第二天,劉半農將擬好的章程交給北大校長蔡元培,蔡元培批交文牍處,2月1日的《北大月刊》發布了劉半農草擬的《北京大學征集全國近世歌謠簡章》,引起強烈反響。“中國征集歌謠的事業,從此開場了”。歌謠學運動的興起,使全國許多報刊也注意起民歌來。隨後,相繼出現了顧颉剛、鍾敬文、魏建功等早期民間文藝學者搜集和研究民間文藝的大批成果。1919年,劉半農親自采集《江陰船歌》二十首。1925年,又到江陰采集到民歌數十首。1928年,劉半農任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民間文藝組主任時,曾提出對歌謠俗曲、傳說故事、諺語謎語、切口語、叫賣聲的研究計劃。以後,又率領李家瑞等人收集整理俗曲,于1932年出版了《中國俗曲總目稿》,收錄了十一省區的六千多種俗曲曲目。劉半農是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最早倡導民間文藝,親自搜集民間歌謠的學者之一,“既崇活語,首集歌謠,中國近代采錄民衆文藝之風,自先生開之"〈魏建功語〉。現代中國民間文藝學的興起與蓬勃發展,是與劉半農這位早期倡導者分不開的。他在引導人們把眼睛往下看,從沃土中去發現璞玉方面作出的貢獻是不能低估的。

二、肯定民間文藝的價值,注重吸收民間文藝的營養,是新文化運動中最先民歌格調進入新詩的作家。

在1918年所作的《中國之下等小說》的演講中,劉半農即肯定了鼓詞、寶卷、唱本等民間文藝、通俗文藝的價值,要求描寫民衆生活、吸取民間文藝和通俗文藝的營養,創造平民文藝。在27年發表的《國外民歌譯》自序中,劉半農說他之所以喜愛民歌,是因爲他“愛闊大,不愛纖細,愛樸實,不愛雕琢,愛爽快,不受膩滯,愛隽趣的風神,不愛笨頭笨腦的死做"的氣質所決定的。他認爲歌謠是最純潔的文學,是自然的天簌,是被廟堂士大夫汙染最少的文學,又認爲:“歌謠之構成,是信口湊合的,不是精心結構的"。這樣,民歌便于自由抒發情感。而這“正是文學上最重要的一個要素"。這些理解,在當時是相當進步、也相當深入的。劉半農除撰寫文章贊美民間歌謠外,還親自搜集民歌,又不斷利用方言和民歌體來創作新詩。1919年,他嘗試著用江陰方言寫“擬兒歌",1920年,他又以江陰方言和“四句頭山歌"的聲調寫“擬民歌",1924年,以北京方言寫“擬擬曲”。在1925年出版的《瓦釜集》中,收入了作者創作的民本詩作二十二首和收集的民歌十九首。劉半農非常尊重和喜愛群衆喜聞樂見的民間文藝形式,充分肯定了民歌中存在自生命力和可以利用的東西,想以此來發展新詩,在《瓦釜》序言中說:“集名叫做《瓦釜》,是因爲我覺得中國的‘黃鍾’,實在太多了......,因此我現在做這傻事:要試驗一下,能不能盡我的力,把數千年來受盡侮辱和蔑視,打在地獄底裏而沒有呻吟的機會的瓦釜的聲音,表現出一部分來。"劉半農的新詩和擬民歌、擬兒歌等,不只是在語言上更通俗更近口語化,在形式和風俗上,也更多地吸取了民間口頭文學和群衆創作的乳汁,作爲他自己作品的血肉和生命了。劉半農是一個熟悉民間文藝的作家,他做詩所采用的方言和民歌、兒歌等,是幼年在母親懷裏就學會了的,從小受到民間文藝的熏陶。《瓦釜集》中的詩篇,不論藝術成就如何,至少替有心學習民間文藝和俗文學的人們,提供了一些寶貴的借鑒。並且,他將中國民歌引入詩壇,其意義本身絕不止于民間文藝和民俗學範圍。“民歌格調而爲詩人采取者,清季黃遵憲以後第一人也”〈魏建功語〉。“你是在中國文學上用方言俚調作詩歌的第冉人,同時也是第一個成功者。你在

陰方言與‘四句頭山歌調’兩重限制之下,而能很自如的寫一些使人心動的情歌,使人苦笑的滑稽歌,使人不忍卒讀的女工歌,使人潇然神往的車夜水歌,你的頗大的文藝天才,使我不得不承認是一個詩人"〈渠門語〉。

叁、收集整理俗曲,與人合作編成《中國俗曲總目稿》。

劉半農所指的俗曲,是指帶有樂曲的民間文藝作品。他在《中國俗曲總目稿》序中說:“歌謠與俗曲的分別,在于有沒有附帶樂曲。不附樂曲的如‘張打鐵,李打鐵",就叫做歌謠,附樂曲的如‘五更調’,就叫做俗曲。所以俗曲的範圍是很廣的:從簡單的叁句五句的小曲起,到長篇整本,連說帶唱的大鼓書,以至于許多人合同始演的蹦蹦戲,中間有不少的種類和等級",1925年,劉半農從法國回到北京,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孔德學校發現了一大堆東王府曲本。後來,他率領李家瑞等人收集全國俗曲,著手編一本《中國俗曲總目》。後覺得所收集的俗曲只是中國全體俗曲的一部分,爲便于將來增補或重編,于1932年將收集的六千多種俗曲編爲《中國俗曲總目稿》〈與李家瑞等合編〉。《總目稿》含河北、江蘇、廣東、四川凡十一省的俗曲目,每曲抄錄開首二行,以見內容之一斑。《中國俗曲總目稿》是一部民間文藝工具書,所收民間文藝作品規模,是前所未有的。

除此,劉半農還從事外國民歌的翻譯,所譯《國外民歌譯》第一集,使中國人民對世界民謠有一個比較性的認識,對于民間文藝學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劉天華(1895~1932)字壽椿,江陰城內西橫街人。傑出的民族音樂家。父劉寶珊是個寒士。系劉半農之弟,劉北茂之兄。幼時就讀于翰墨林小學,酷愛音樂。家近湧塔庵、孔廟,每逢僧家佛事或春秋丁祭,好靜聽鍾鼓、管弦之聲,樂而忘返、清宣統元年(1909),考取常州府中學堂,參加校內軍樂隊,吹小號、軍笛。宣統叁年,武昌起義,學堂停辦,辍學回家。時江陰光複,他參加維持地方治安的青年團,掌軍號。民國元年(1912)隨劉半農去上海,進開明劇社樂隊工作,業余加入萬國音樂隊學習,掌握多種西洋管弦樂器演奏藝術,並萌生改進國樂的想法。2年劇社解散,失業回澄。先後在華士澄華小學和城區澄西小學任音樂教員。曾以顧山絲竹高手周少梅爲師,學習二胡、琵琶演奏技藝。4年春,父喪,又失業,貧病交迫,每日拉二胡,抒發內心的憂憤,形成《病中吟》初稿。4年秋,受聘常州母校擔任音樂教員,後利用暑假外出尋師學藝和采風,向崇明派琵琶演奏家沈肇洲學瀛洲古調,去河南開封學古琴。10年暑假返回江陰,約音樂愛好者組織國樂研究會,切磋江南絲竹和吹打樂。並邀周少梅、黃致君、澈塵和尚等國樂名家數十人公開演奏,極一時之盛。11年去北京,先後在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和北京藝術專門學校執教。爲溝通中西樂理,豐富演奏藝術,發揚祖國民族音樂的特長,于17年創辦國樂改進社,主編《音樂雜志》。以二胡爲中心,開展演奏、創作、教學研究活動。廣泛搜集民間樂曲,京昆小曲,請街頭雜耍藝人到院中一起吹奏,記下曲調,譜作新聲,改進民族器樂二胡、琵琶。借鑒歐洲小提琴的教學方法,創作一批二胡和琵琶練習曲,使二胡、琵琶的教學規範化、科學化。並對我國傳統的工尺譜作了比較科學的改進。18年,曾爲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霸王別姬》等記錄唱腔曲譜,翻成五線譜,寫出《梅蘭芳歌曲譜》,開創京劇唱腔固定成譜的先河。19年12月,劉天華在北京飯店大廳舉行音樂會,把中國民族音樂介紹給中外音樂家和音樂愛好者,演奏代表作二胡曲《良宵》、《光明行》、《空山鳥語》和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每當一曲終了,全場掌聲雷動。21年5月31日,去北京天橋聽寫鑼鼓經,不幸染上猩紅熱,治療無效,于6月8日去世。

劉半農〈1891一1934〉男,漢族。原名壽彭,後改名複,初字半侬,時用瓣秾,後改字半農,以字行,號曲庵,筆名有寒星等,曾用過化名範奴冬女士。詩人、雜文家、語言學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和我國現代民間文藝的拓荒者。 1891年5月27日,劉半農出生于江蘇省江陰縣城內一個塾師家庭,四歲時從父識字。六歲入塾,1903年入翰墨林小學,接受新式教育。1907年,他以江陰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常州府中學堂。中學時,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讀書之余,開始從事寫作和翻譯。畢業前一年時,因故退學,曾在家鄉翰墨林小學短期任教。1911年夏,與同縣女子朱惠結婚。辛亥革命後,到革命新軍中擔任文牍工作。後因不滿軍內混亂,回到江陰。 1912年春,劉半農到上海,以賣文爲生。先在新劇團體開明社任文字編輯,亦參加演出,並編譯了劇本《好事多磨》。接著,他又到一家小報館從事編校工作。1913年,劉半農到中華書局任編譯員。發表了大量的小說、劇本、雜文等。1916年,劉半農開始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和著譯作品,他是第一個在《新青年》上發表新詩和隨感錄的人,有著民主主義色彩和啓蒙的作用。1917年5月發表的《我的文字改良觀》,從文字的界說談起,就散文、韻文、文章形式多方面提出了改良意見,在文學理論上作出了獨特的貢獻。1917年秋,劉半農到北京大學任教,先後擔任法科和理科的預科教授,講授模範文和文法通論。與此同時,他開始寫新詩,並創造性地將方言與民歌體引入詩歌創作。1917年底,與胡適、周作人等成立了北大文科國學門研究所小說科研究會,劉半農先後演講了“通俗小說之積極教訓與消極教訓"、“論中國之下等小說",要求創造平民派新小說。在劉半農的倡議下,1918年2月1日,《北大月刊》發布了《北京大學征集全國近世歌謠簡章》。數年內征集到歌謠好幾千首,從1918年5月20日起至1919年5月22日止,《北大 月刊》上陸續刊載了征集民歌一百四十八首,由劉半農負責鑒訂,其余歌謠,後來由《歌謠》周刊登了很大一部分,爲推進文學革命的發展,劉半農與錢玄同曾于1918年用苦肉計的辦法寫了有名的“雙簧信"。1919年7月,劉半農回江陰,采集了《江陰船歌》二十首。年底,出版《中國文法通論》。 1920年2月,劉半農到歐洲留學。先在英國倫敦大學學習,1921年夏轉入法國巴黎大學。在 國外,他研習實驗語言學,致力到漢語聲調研究。1924年,出版了《回聲實驗錄》,科學地解決了回聲是什麽的問題。在巴黎期間,用了半年時間抄錄巴黎國家圖書館所藏我國敦煌寫本中有關曆史、文學、民間文藝、語言等方面的資料寄回中國,供學界研究。1925年,劉半農以其著作《漢語字聲實驗錄》、《國語運動略史》和自制的測音儀器參加考試,獲得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並被推舉爲巴黎語言學會會員。《漢語字聲實驗錄》被列爲巴黎大學語言學院叢書之一,並獲1925年康士坦丁·伏爾內語言學專獎。 1925年秋,劉半農回國,任北大國文系教授,講授實驗語言學,創辦語音樂律實驗室。劉半農是當時中國唯一從事語音樂律研究的專家。同年冬,劉半農回江陰,采集到短歌叁、四十首,長歌二首。1926年4月,出版了詩集《瓦釜集》,收所寫民歌體詩作二十二首,采錄民歌十九首,6月, 出版詩集《揚鞭集》,收新詩九十八首。回國後,劉半農還翻譯出版了《國外民歌譯》第一集〈含各國民歌八十首〉、《茶花女》等作品,校點了《何典》、《西遊補》等古典文學作品;出版了我國第一部研究攝影藝術的著作《半農談影》,1927年秋,劉半農被聘爲中法大學中文系主任, 1928年6月,與人發起成立了北京文物臨時維護委員會,1928年秋,被聘爲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又任研究所民間文藝組主任。1928年冬,開始對中國俗曲作采訪、收集、整理和編目的工作。1929年春,重返北大任教,兼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委員會委員、《國學季刊》編委等職。 是年秋,兼輔仁大學教務長及高中部主任。1930年5月,兼任北平大學女子學院院長。10月,被選爲北京大學評議會評議員。同年,翻譯出版了法國保爾巴西著的《比較語音學概要》,與李家瑞合編了《宋元以來俗學譜》,校改劉北茂翻譯的《印度寓言》等。從1931年8月起,爲劉半農任北大研究教授,辭去校外職務。同年,審閱李家瑞編的《北京俗曲略》。1932年,北大成立研究院,改國學門爲文史部,劉半農兼任主任。這年,校改了劉育厚譯的《朝鮮民間故事》,與李家瑞合編了《中國俗曲總目稿》,發表語音學論文多篇。1934年,出版《半農雜文》第一集,收文四十五篇。 1934年夏,劉半農與白滌洲等人去西北考察方言,收集綏遠民歌,不幸染病,于7月14病逝于北京。1935年出版遺著《半農雜文》第二集,收文四十九篇,1937年出版譯著《蘇萊曼東遊記》〈與劉小惠合譯〉。 劉半農一生,對中國現代文學和語言學,作出了富有個性的貢獻。在新文學創作、民間文學、戲劇改革、古典文學校點與考證、實驗語音學、文字改革、辭書建設、語法研究、樂律研究、文物考古、攝影藝術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他的活動與貢獻,已被載入現代文學和語言學的史冊。 劉半農在中國現代民間文藝學史上,留下了前驅者的足迹。 一、現代民間文藝學的最初倡導者 1918年1月,劉半農曾作《通俗小說之積極教訓與消極教訓》的演講。1月底的一天,劉半農對沈尹默說:“歌謠中也有很好的文章,我們何妨征集一下呢?"沈尹默表示贊同。第二天,劉半農將擬好的章程交給北大校長蔡元培,蔡元培批交文牍處,2月1日的《北大月刊》發布了劉半農草擬的《北京大學征集全國近世歌謠簡章》,引起強烈反響。“中國征集歌謠的事業,從此開場了”。歌謠學運動的興起,使全國許多報刊也注意起民歌來。隨後,相繼出現了顧颉剛、鍾敬文、魏建功等早期民間文藝學者搜集和研究民間文藝的大批成果。1919年,劉半農親自采集《江陰船歌》二十首。1925年,又到江陰采集到民歌數十首。1928年,劉半農任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民間文藝組主任時,曾提出對歌謠俗曲、傳說故事、諺語謎語、切口語、叫賣聲的研究計劃。以後,又率領李家瑞等人收集整理俗曲,于1932年出版了《中國俗曲總目稿》,收錄了十一省區的六千多種俗曲曲目。劉半農是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最早倡導民間文藝,親自搜集民間歌謠的學者之一,“既崇活語,首集歌謠,中國近代采錄民衆文藝之風,自先生開之"〈魏建功語〉。現代中國民間文藝學的興起與蓬勃發展,是與劉半農這位早期倡導者分不開的。他在引導人們把眼睛往下看,從沃土中去發現璞玉方面作出的貢獻是不能低估的。 二、肯定民間文藝的價值,注重吸收民間文藝的營養,是新文化運動中最先民歌格調進入新詩的作家。 在1918年所作的《中國之下等小說》的演講中,劉半農即肯定了鼓詞、寶卷、唱本等民間文藝、通俗文藝的價值,要求描寫民衆生活、吸取民間文藝和通俗文藝的營養,創造平民文藝。在27年發表的《國外民歌譯》自序中,劉半農說他之所以喜愛民歌,是因爲他“愛闊大,不愛纖細,愛樸實,不愛雕琢,愛爽快,不受膩滯,愛隽趣的風神,不愛笨頭笨腦的死做"的氣質所決定的。他認爲歌謠是最純潔的文學,是自然的天簌,是被廟堂士大夫汙染最少的文學,又認爲:“歌謠之構成,是信口湊合的,不是精心結構的"。這樣,民歌便于自由抒發情感。而這“正是文學上最重要的一個要素"。這些理解,在當時是相當進步、也相當深入的。劉半農除撰寫文章贊美民間歌謠外,還親自搜集民歌,又不斷利用方言和民歌體來創作新詩。1919年,他嘗試著用江陰方言寫“擬兒歌",1920年,他又以江陰方言和“四句頭山歌"的聲調寫“擬民歌",1924年,以北京方言寫“擬擬曲”。在1925年出版的《瓦釜集》中,收入了作者創作的民本詩作二十二首和收集的民歌十九首。劉半農非常尊重和喜愛群衆喜聞樂見的民間文藝形式,充分肯定了民歌中存在自生命力和可以利用的東西,想以此來發展新詩,在《瓦釜》序言中說:“集名叫做《瓦釜》,是因爲我覺得中國的‘黃鍾’,實在太多了......,因此我現在做這傻事:要試驗一下,能不能盡我的力,把數千年來受盡侮辱和蔑視,打在地獄底裏而沒有呻吟的機會的瓦釜的聲音,表現出一部分來。"劉半農的新詩和擬民歌、擬兒歌等,不只是在語言上更通俗更近口語化,在形式和風俗上,也更多地吸取了民間口頭文學和群衆創作的乳汁,作爲他自己作品的血肉和生命了。劉半農是一個熟悉民間文藝的作家,他做詩所采用的方言和民歌、兒歌等,是幼年在母親懷裏就學會了的,從小受到民間文藝的熏陶。《瓦釜集》中的詩篇,不論藝術成就如何,至少替有心學習民間文藝和俗文學的人們,提供了一些寶貴的借鑒。並且,他將中國民歌引入詩壇,其意義本身絕不止于民間文藝和民俗學範圍。“民歌格調而爲詩人采取者,清季黃遵憲以後第一人也”〈魏建功語〉。“你是在中國文學上用方言俚調作詩歌的第冉人,同時也是第一個成功者。你在 陰方言與‘四句頭山歌調’兩重限制之下,而能很自如的寫一些使人心動的情歌,使人苦笑的滑稽歌,使人不忍卒讀的女工歌,使人潇然神往的車夜水歌,你的頗大的文藝天才,使我不得不承認是一個詩人"〈渠門語〉。 叁、收集整理俗曲,與人合作編成《中國俗曲總目稿》。 劉半農所指的俗曲,是指帶有樂曲的民間文藝作品。他在《中國俗曲總目稿》序中說:“歌謠與俗曲的分別,在于有沒有附帶樂曲。不附樂曲的如‘張打鐵,李打鐵",就叫做歌謠,附樂曲的如‘五更調’,就叫做俗曲。所以俗曲的範圍是很廣的:從簡單的叁句五句的小曲起,到長篇整本,連說帶唱的大鼓書,以至于許多人合同始演的蹦蹦戲,中間有不少的種類和等級",1925年,劉半農從法國回到北京,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孔德學校發現了一大堆東王府曲本。後來,他率領李家瑞等人收集全國俗曲,著手編一本《中國俗曲總目》。後覺得所收集的俗曲只是中國全體俗曲的一部分,爲便于將來增補或重編,于1932年將收集的六千多種俗曲編爲《中國俗曲總目稿》〈與李家瑞等合編〉。《總目稿》含河北、江蘇、廣東、四川凡十一省的俗曲目,每曲抄錄開首二行,以見內容之一斑。《中國俗曲總目稿》是一部民間文藝工具書,所收民間文藝作品規模,是前所未有的。 除此,劉半農還從事外國民歌的翻譯,所譯《國外民歌譯》第一集,使中國人民對世界民謠有一個比較性的認識,對于民間文藝學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弟弟劉天華,拉二胡的

上一篇:樂器詞源(知己之交,高山流水中俞伯牙演奏的是什麽樂器?
下一篇:天津的樂器行(天津哼韻樂器公司的薩克斯怎樣?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