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學什麽樂器合適(退休後如何過上優質生活?求答案

董乐器 2022-02-26 07:09:26

調整心態退休後學什麽樂器合適,少與人比,豁然開朗。

百度一下《人到退休方徹悟》一文。

我2005年從學校退休,至今十年,這十年怎麽過的啊? 2005年我和老伴到新疆庫爾勒探親、旅遊,買回一把維吾爾族樂器熱瓦普,就彈了起來。2012年,我會網購了,又到新疆喀什網購了一把挺漂亮的音色更好的蟒皮熱瓦普,2014年我又到新疆,在烏魯木齊國際大巴紮買了一把彈撥爾,了了我多年的心願。我在新疆兵團工作二十年,學會了彈熱瓦普,老來倒是一大樂趣。 2008年底,家裏買了電腦,我也學起來。先是看新聞、聽歌、看電影,僅僅局限于浏覽網頁,沒有互動,時間久了,就很單調,要把自己也上到網上去。你就會感到其樂無窮!慢慢地,自己摸索先注冊QQ空間,可以和網友聊天、視頻看孫子。越學興趣越大,就學著建免費的百度、新浪、優酷、搜狐、網易、土豆、酷六、56、六間房、中國原創音樂基地等博客、空間個人網頁,申請成功後,就上傳相片、制動感影集、寫日志、上論壇。沒有數碼相機,下載軟件《攝像頭錄像大師》並安裝,就可以攝像了,我真高興啊!就自拍彈熱瓦普、吉他的視頻上傳到網上,後來買了數碼相機,用數碼相機和電腦配用,自拍孫子的或旅遊的節目,上傳到網上發布,很有樂趣,已上傳視頻300多個。我愛在空間、博客日志上寫文章,已寫600多篇,有生活小事、回憶、詩歌、散文、評論、打油詩、自己弄網絡的經驗等。我還翻拍老照片,存入電子相冊,把照片上傳到百度圖片、QQ網絡相冊,還到“六間房”、“56網”做相冊視頻,我愛玩貼吧,還新建多個百度貼吧,也經常到自貢、新疆、四川、中國老年、50年代、夕陽紅等吧貼吧,至今已有259篇被加爲精品,還有些帖子被置頂,貼吧後,很快可看到回複,挺有意思。平時也常在網上練習繪畫,也好玩。我自唱、自彈、自己朗誦,下載“藍光錄音機”錄,上傳到《中國原創音樂基地》的個人空間網頁(MP3模式),人氣挺高,我有《自貢張老頭》百度文輯,看、下載的人也很多。我有自己的百度詞條,有20多個不同網站的博客。也常到新浪“微博”、“論壇”、百度“經驗”、“知道”發文。有了智能手機,玩微博、微信又很有意思。我還參加了自貢彩燈公園星海藝術團,彈熱瓦普、吉他,節日還彙演,豐富了退休生活。看到網上有的觀點不對,我也寫文章談自己的看法,要傳播正能量嘛。我退休後的生活被記者采訪,上了《四川日報》、《自貢日報》,接受多家媒體采訪。 老年人在網上可學到許多新知識,交許多新朋友,大大開闊了眼界。這就叫自娛自樂、自尋快樂,就是有煩心事,也要在苦悶中求樂!最好的藥就是要有好心情,要快樂,要天天開心。“慈禧也沒彩電看,皇帝也沒電腦玩”,我們趕上了好時代,退休了,國家每月按時把退休金打到卡上,還不斷地增加,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成果,有吃有穿,還愁什麽呢? 我除了愛彈熱瓦普、上網,還愛騎摩托,已換了叁輛,今年70了,還在騎。愛學醫、愛烹調、愛旅遊,愛與老頭聊天。這也叫老有所樂!

我需要5位科學家發明的小故事,300字以上

“發明大王”愛迪生

電報、電話、電燈,這些東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看來是多麽的普通和司空見慣,誰也不會因此而驚奇。可是你知道這些東西對于當時的人們是多麽的至關重要和欣喜若狂嗎?人類因此而記住了它們的發明者――愛迪生。

被人們稱爲“發明大王”的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他的一生,僅是在專利局登記過的發明就有1328種。一個只讀過叁個月書人,怎麽會有這麽多發明創造呢?我想,如果你聽說過“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就一定會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強烈的好奇心。

1847年,愛迪生降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的一個商人家庭裏。很小的時候,愛迪生就顯露出了極強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兒問個不停,非要問出個子醜寅卯來。

一天,他指著正在孵蛋的母雞問媽媽:“母雞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幹嘛呀?”媽媽說:“哦,那是在孵小雞呢!”下午,愛迪生突然不見了,家裏人急得四處尋找,終于在雞窩裏找到了他。原來,他正蹲在雞窩裏,屁股下放了好多雞蛋孵小雞呢!父母看了以後,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來,又是給他洗臉,又是給他洗衣服。還有一次,他看見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就想:既然鳥能飛,人爲什麽不能飛呢?于是,他找來一種藥粉給小夥伴吃,爲了讓小夥伴飛上天空去。結果,小夥伴差點兒喪命,愛迪生也被父親狠揍了一頓。

好不容易,愛迪生長到了8歲,父母把他送進了一所鄉村小學讀書,以爲從此以後他能安安份份上學了。誰知,他仍然愛追根問底,經常把教師問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術課,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了“2 2=4”,愛迪生馬上站起來問:“老師,2加2爲什麽等于4呢?”這個問題把老師問住了,他認爲愛迪生是個搗蛋鬼,專門和老師鬧別扭,于是,在上了叁個月的課以後,愛迪生就被老師趕回家了。

愛迪生的母親是位偉大的母親。她沒有因爲獨生子被攆回來而責怪他,相反,他決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當她發現愛迪生好奇心重、對物理、化學特別感興趣時,就給他買了有關物理、化學實驗的書。愛迪生照著書本,獨自做起實驗來。可以說,這就是愛迪生搞科學發明的啓蒙教育。

長大了的愛迪生,學會了無線電收發報技術。他在斯特拉得福鐵路分局找到了一個夜班報務員工作。按規定,夜班報務員不管有事無事,到晚上九點後,每小時必須向車務主任發送一次訊號。愛迪生爲了晚間休息好,白天能鑽研發明創造,就設計了一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訊號。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

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過多次試驗,一架新式的發報機試制成功了。愛迪生望著自己發明的機器,欣慰地笑了。

應該說,愛迪生的每一項發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緊緊相聯的。在他發明了電報之後,又開始搞電話實驗。他發現傳話器裏的膜板能夠隨著說話聲音引起相應震動,就仔細觀察,並且在筆記本上做了詳細記錄。由此,一個“會說話的機器”做成了。人們聽到這個消息,都紛紛前來觀看,並稱他爲“最偉大的發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個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決條件。

不僅著名的科學家需要好奇心,我們普通人要學習知識、有所成就也需要好奇心。1991年7月,《光明日報》科技部曾對全國青少年科技小發明比賽中獲獎的118名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在“您的主要心理特征”一欄裏,92%的同學寫的是“好奇心強”。湖南零陵地區道縣一中的少年何骥,在一天到雞棚撿蛋的時候,禁不住好奇地想道:雞蛋到底爲什麽一頭大一頭小呢?是大頭先出母體還是小頭先出母體呢?爲了弄清這個問題,他每天一放學就立刻趕回家,蹲在雞棚旁靜靜地觀察,有時甚至連晚飯都忘了吃。兩個多月以後,何骥終于發現:雞蛋是大頭先出母體。爲此,他寫了論文,得到許多生物學家的稱贊。他的發現,居然是鳥類文獻中還沒有記載過的新發現。

成才需要好奇心,但是有了好奇心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夠成才。要想有成就,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種子,沒有種子就長不出參天大樹,沒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種子播種在黑土裏以後,經過人們的澆灌、培育,會逐漸地破土而出,由小苗長成棟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也一定能夠使你成爲有用之才。當代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說:“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學離不開好奇。道理很簡單,只有好奇才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可怕的是提不出問題,邁不出第一步。“正因爲好奇心如此重要,所以,許多人都把好奇心稱爲成功者的第一美德。對于一個有志成才、渴望成功的少年來說,好奇心是最寶貴的。

無論是大發明家愛迪生的故事,還是小中學生何骥的故事,都向我們證明了一個真理:好奇心――發明家之心。

你渴望你的智慧之花早日綻開嗎?你渴望你的創造靈感早日到來嗎?那麽,就仔細地觀察生活吧!一個不熱愛生活、對周圍的一切都漠然視之的人是不會擁有一顆好奇之心的。如果你想在未來的人生舞台上做一顆明亮的星,就從現在開始邁出你成才的第一步――強化你的好奇心吧!

小笨蛋還是小神童 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叁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帶他去給醫生檢查。還好小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一句話都必須經過吃力但認真的思考。小愛因斯坦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從不做違心的或騙人的事。爲此,他受到同學們的譏笑,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誠實的約翰”。普通孩子喜歡玩帶有競爭性的遊戲,可是他卻不喜歡參加。孩子喜歡打仗的遊戲,喜歡看士兵操練,但是他卻從小到大不喜歡任何和軍事有關的東西。他是一個不想看到人類互相殘殺的和平主義者。愛因斯坦家的住房周圍有花園,他經常一個人長時間地蹲在花園角落的灌木叢裏,用手撫摩著小葉片或者凝視著匆匆跑動的螞蟻。他很小就喜歡冥想,想了解大自然的奧秘。一次,在依薩爾河岸野餐時,一位親戚說,小愛因斯坦很嚴肅,當其他的孩子都在互相玩耍、逗樂時,他卻獨自坐著看湖的對岸。母親玻琳深情的爲自己的孩子辯護:“他是沉靜的,因爲他在思索。等著吧,總有一天他會成爲一個教授!”那位親戚感到可笑,但也理解母親的心情。教授!在人們的心目中,只有那些聰敏的人才有可能得到這個榮譽的稱號,這個連話都說不好的笨孩子能成爲一個教授嗎?在四、五歲時,愛因斯坦有一次臥病在床,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當他發現指南針不斷地指著固定的方向時,感到非常驚奇,覺得一定有什麽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現象後面。他一連幾天很高興的玩這羅盤,還糾纏著父親和雅各布叔叔問了一連串問題。盡管他連“磁”這個詞都說不好,但他卻頑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針爲什麽能指南。這種深刻和持久的印象,愛因斯坦直到六十七歲還能鮮明的回憶出來。 愛因斯坦在念小學和中學時,一般功課屬平常,唯有數學成績遠在全班同學之上。由于他舉止緩慢,不愛同人交往,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對他是那麽厭惡,曾經公開罵他:“愛因斯坦,你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而且因爲怕他在課堂上會影響其他學生,竟想把他趕出校門。 愛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電器工廠裏專門負責技術方面的事務,而愛因斯坦的父親則負責商業的往來。雅各布是一個工程師,自己就非常喜愛數學,當小愛因斯坦來找他問問題時,他總是用很淺顯通俗的語言把數學知識介紹給他。 有一天愛因斯坦跑來問叔叔:“什麽是代數”?叔叔就這樣解釋:“在算術中有很多問題不容易解決,要算又很難。而代數是一門'快樂'的數學,能很容易的幫人們解答困難的計算。我們把我們不知道的數叫著X,然後來捕捉它。你把它當作已知道的東西,建立一些關系,最後你就可以容易地得到它了。”然後叔叔給了他一本有代數問題的小冊子,愛因斯坦很快就學會了解決裏面的問題。 有一次雅各布叔叔給他講了幾何中一個很美麗的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任何直角叁角形的長邊平方一定等于兩短邊平方的和。叔叔沒有告訴他這個定理的證明,但是愛因斯坦在畫了許多直角叁角形後發現這關系一直成立,感到非常的驚奇。 父親的生意做得並不好,但卻是一個樂觀和心地善良的人,家裏每星期都有一個晚上要邀請來慕尼黑念書的窮學生吃飯,這樣等于是救濟他們。其中有一對來自立陶宛的猶太兄弟麥克斯和伯納德,他們都是學醫科的,都喜歡閱讀書籍,興趣廣泛。他們被邀請來愛因斯坦家裏吃飯,並和羞答答、長著黑頭發和棕色眼睛的小愛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麥克斯可以說是愛因斯坦的“啓蒙老師”,他借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學普及讀物給他看,看完後就和愛因斯坦討論,並且再繼續提供給他新的讀物。麥克斯點燃了愛因斯坦自學的興趣火花,還不斷地輔導他。 麥克斯在愛因斯坦十二歲時給了他一本施皮爾克的平面幾何教科書,一下子攫取了愛因斯坦的心靈。愛因斯坦晚年時回憶這本神聖的小書時說:“這本書裏有許多斷言,比如,叁角形的叁個高交于一點,它們本身雖然並不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證明,以致任何懷疑似乎都不可能。這種明晰性和可靠性給我造成了一種難以形容的印象。” 這時愛因斯坦又想起了畢達哥拉斯定理,于是想要獨立證明這個定理。他花了叁個星期最後找到一個方法,就是從直角叁角形最長邊所面對的頂點作這邊的垂直線,于是把叁角分成相似叁角形,由此很容易證明這個定理。雖然這是一個古老得有二千多年曆史的定理,但是愛因斯坦經過一番努力總算得到了結果,他第一次體會到科學發現時的欣喜。 麥克斯每星期來時,都會幫他改一些習題,並且輔導他作一些較難的問題。過不久又引導他學習高等數學,十叁歲時他已自學微積分了。當他的同班同學爲那些平面幾何簡單問題和循環分數而皺眉頭時,愛因斯坦靠自學已經進入到無窮級數這些美麗神奇的“無窮世界”去了。 很快小愛因斯坦的數學程度超過了讀大學的麥克斯,比他大十一歲的醫科大學生再也跟不上這個十二、叁歲的小孩子了。爲了以後有共同談話的話題,麥克斯開始借哲學書給他看,愛因斯坦在十叁歲就能看懂康德的《純理性批判》。這是一本對許多成人來說都算是枯燥艱深的書。這時候愛因斯坦閱讀的書就是數學、物理和許多哲學家的書。他不看小說,唯一的消遣就是拉小提琴。 麥克斯認爲他已發現了一個神童,他說:“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或哲學家,將從愛因斯坦身上成長起來。” 電燈的發明 燈是人類征服黑夜的一大發明。19世紀前,人們用油燈、蠟燭等來照明,這雖已沖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類從黑夜的限制中徹底解放出來。只有發電機的誕生,才使人類能用各色各樣的電燈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變爲白晝,擴大了人類活動的範圍,贏得更多時間爲社會創造財富。 真正發明電燈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國發明家愛迪生。他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小學未讀完就辍學,在火車上賣報度日。愛迪生是個異常勤奮的人,喜歡做各種實驗,制作出許多巧妙機械。他對電器特別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明電機後,愛迪生就決心制造電燈,爲人類帶來光明。 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前人制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後,制定發詳細的試驗計劃,分別在兩方面進行試驗:一是分類試驗1600多種不同耐熱的材料;二是改進抽空設備,使燈泡有高真空度。他還對新型發電機和電路分路系統等進行了研究。 愛迪生將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逐一地試驗下來,唯獨白金絲性能量好,但白金價格貴得驚人,必須找到更合適的材料來代替。1879年,幾經實驗,愛迪生最後決定用炭絲來作燈絲。他把一截棉絲撒滿炭粉,彎成馬蹄形,裝到坩鍋中加熱,做成燈絲,放到燈泡中,再用抽氣機抽去燈泡內空氣,電燈亮了,竟能連續使用45個小時。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批炭絲的白熾燈問世了。1879年除夕,愛迪生電燈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燈火通明。 爲了研制電燈,愛迪生在實驗室裏常常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連續幾天試驗,發明炭絲作燈絲後,他又接連試驗了6000多種植物纖維,最後又選用竹絲,通過高溫密閉爐燒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絲,裝到燈泡裏,再次提高了燈泡的真空度,電燈竟可連續點亮1200個小時。電燈的發明,曾使煤氣股票3天內猛跌百分之十二。 繼愛迪生之後,1909年,美國柯進而奇發明了用鎢絲代替炭絲,使電燈效率猛增。從此,電燈躍上新台階,日光燈、碘鎢燈等形形色色的燈如雨後春筍般登上照明舞台。 燈使黑暗化爲光明,使大千世界變得更光彩奪目,絢麗多姿. 愛問爲什麽的孩子愛迪生 1847年2月11日,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個叫米蘭的小鎮上,一個長著圓臉蛋、藍眼睛、淡色的頭發的小男孩降生了。男孩長得很秀氣,跟媽媽像極了。但男孩的身體卻很單薄,一副弱不經風的樣子,嬌嫩得讓人心疼,可他的腦袋出奇的大,讓人擔心長大了自己的脖子都頂不動。 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聞名世界的“發明大王”托馬斯・阿爾伐・愛迪生。愛迪生祖居荷蘭,父親山墨爾是個勤勞耕作的農民,母親當過鄉村教師。他在家中排行第七,是最小的一個孩子,因此備受媽媽的寵愛。 愛迪生從小體質比較弱,叁歲以前的一千多個日子,他不知得過多少次病,不知哇哇大哭過多少回,媽媽又是擔心,又是著急,整天坐立不安。後來在媽媽耐心周到的照料下,愛迪生的身體一天天壯實起來。 愛迪生體質雖弱,卻愛動腦筋。他的好奇心特別強,老愛問爲什麽,看見想不明的事情就問,問了就轉著眼珠想。 “爲什麽鍋上冒蒸氣?”“爲什麽凳子四條腿?”“金子是什麽?”父親常常被兒子的問題弄得張口結舌。 小愛迪生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興趣得到了媽媽的充分肯定。媽媽當過小學的教師,她知道,好奇是打開神秘知識寶庫的一把萬能鑰匙,沒有好奇心的孩子成不了大器。所以每當愛迪生問她爲什麽時,媽媽總是微笑著,細心地開導他,把其中的道理講給他聽。這個時候,愛迪生總是歪著大腦袋,睜大眼睛聽著,聽完後,還會有一大堆新的“爲什麽”從他的頭腦中冒出來。 愛迪生不僅愛問爲什麽,而且什麽事都想親自試一試,也鬧過不少笑話。 四歲的時候,有一次,他和小夥伴們一起在大樹下玩兒,不知是誰發現了樹杈上有一個馬蜂窩。 “窩裏到底是什麽樣子的?”大家都搖搖頭。 “不如我們把它捅下來瞧一瞧,好不好?”愛迪生向小夥伴們建議說。 “大馬蜂會蟄人的,要捅你去捅!”小夥伴們都躲得遠遠的。 愛迪生一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奧秘,于是找來一很長樹枝,硬是把馬蜂窩給捅了下來。頓時,一群大馬蜂都向愛迪生湧來。片刻之間,愛迪生已被馬蜂蜇得滿臉紅腫,幾乎連眼睛都睜不開了,即使這樣,他還要把蜂巢的構造看清楚。 還有一次,那是六歲的時候。一天早飯後,媽媽正在做針線活兒,愛迪生“咚”一下撞開了門,連跳帶蹦跑進來了,嚇得媽媽把手都紮了。 愛迪生氣喘籲籲地問:“媽媽,大母雞趴在雞蛋上做什麽呀?” 媽媽笑著說:“在孵小雞呀。雞媽媽就是用自己的體溫、用自己的身體一天天將雞娃娃孵出來的。” “噢,原來是這樣,太有趣了。”愛迪生拍拍大腦袋,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推開門出去了。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也不見愛迪生的蹤影。媽媽很著急,一家人四下尋找。一直到傍晚時分,大家才發現這個小家夥竟然在院雞舍旁邊做了個“窩”,裏面放了幾個雞蛋,他正小心翼冀地趴在雞蛋上,一動也不動。 媽媽看他專心致志的樣子問:“孩子,你在做什麽呢?”“我在孵小雞呢!”他一本正經地回答。 一家人笑得前仰後台,想不到他居然餓著肚子,從早到晚趴在雞蛋上,整整“孵”了一天。就是如此濃厚的興趣以及超人的耐心,成了愛迪生一生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愛迪生得知母雞在孵小雞時,學著母雞的樣子蹲在草堆裏孵小雞。這個可笑的行爲充分體現了他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敢于實踐的優秀品質。 一 愛迪生在幾十年間幾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愛迪生在七十五歲的時候,還每天准時到實驗室上班。有個記者問他:“愛迪生先生,你打算什麽時候退休呢?”愛迪生爲難地說:“糟糕,這個問題,我活到現在還沒有來得及考慮呢!” 二 愛迪生未成名前是個窮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見他,關心地說:“看你身上這件大衣破得不象樣了,你應該換一件新的。” “用得著嗎?在紐約沒人認識我。” 愛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幾年過去了,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有一天,愛迪生又在紐約街頭碰上了那個朋友。“哎呀”,那位朋友驚叫起來,“你怎麽還穿這件破大衣呀?這回,你無論如何要換一件新的了!” “用得著嗎?這兒已經是人人都認識我了。” 愛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叁 1862年8月,一天早晨,愛迪生正在某個小車站上賣報。猛一擡頭,只見一個叁四歲的小男孩蹲在鐵軌旁玩石子,一列貨車正朝他飛馳而來。愛迪生“哎呀”一聲,扔下報紙,奮不顧身地沖下站台,一把搶出小孩。這時候,火車擦著他的耳朵呼嘯而過。好險哪!愛迪生抱著小男孩摔倒在鐵軌旁,他的臉和手被劃破了,然而,孩子得救了。 小男孩的爸爸叫麥肯基,是這個站的站長,他是一位優秀的報務員。麥肯基親眼看到這驚險的場面,感動得話都說不連貫了:“謝……謝謝,謝謝你救……救了我的孩子!” 愛迪生卻毫不在意地笑了笑,他從地上撿起報紙,拍打拍打身上的灰土,登上火車就走了。 第二天,當愛迪生乘坐的火車進站的時候,麥肯基早已在站台上等候著了。他十分誠懇地對愛迪生說:“我沒有什麽可以酬謝你的。聽說你對電報很有興趣,要是你願意,我可以教你收發報技術,使你成爲一名報務員。”這番話正說在小愛迪生的心坎上。他高興地接受了麥肯基的好意,跟著他學習收發電報的技術。 愛迪生學習很專心,進步很快。才叁個月的工夫,他收發電報的技術已經很熟練,麥肯基推薦他擔任了火車站的報務員工作,這次非常意外的學習機會,爲愛迪生以後進行的偉大發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科學家愛因斯坦 (1879-1955) 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自然科學家,物理學革命的旗手。1879年 3月14日生于德國烏耳姆一個經營電器作坊的小業主家庭。一年後,隨全家遷居慕尼黑。父親和叔父在那裏合辦一個爲電站和照明系統生産電機、弧光燈和電工儀表的電器工。在任工程師的叔父等人的影響下,愛因斯坦較早地受到科學和哲學的啓蒙。1894年,他的家遷到意大利米蘭,繼續在慕尼黑上中學的愛因斯坦因厭惡德國學校窒息自由思想的軍國主義教育,自動放棄學籍和德國國籍,只身去米蘭。1895年他轉學到瑞士阿勞市的州立中學;1896年進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師範系學習物理學,1900年畢業。由于他的落拓不羁的性格和獨立思考的習慣,爲教授們所不滿,大學一畢業就失業,兩年後才找到固定職業。1901年取得瑞士國籍。1902年被伯爾尼瑞士專利局錄用爲技術員,從事發明專利申請的技術鑒定工作。他利用業余時間開展科學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學叁個不同領域中取得了曆史性成就,特別是狹義相對論的建立和光量子論的提出,推動了物理學理論的革命。同年,以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取得蘇黎世大學的博士學位。1908年兼任伯爾尼大學編外講師,從此他才有緣進入學術機構工作。1909年離開專利局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語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1912年任母校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教授。1914年,應M・普朗克和W・能斯脫的邀請,回德國任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直到1933年。1920年應H・A・洛倫茲和P・埃倫菲斯特(即P・厄任費斯脫)的邀請,兼任荷蘭萊頓大學特邀教授。回德國不到四個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投入公開的和地下的反戰活動。他經過8年艱苦的探索,于1915年最後建成了廣義相對論。他所作的光線經過太陽引力場要彎曲的預言,于1919年由英國天文學家A・S・愛丁頓等人的日全食觀測結果所證實,全世界爲之轟動,愛因斯坦和相對論在西方成了家喻戶曉的名詞,同時也招來了德國和其他國家的沙文主義者、軍國主義者和排猶主義者的惡毒攻擊。1933年1月納粹攫取德國政權後,愛因斯坦是科學界首要的迫害對象,幸而當時他在美國講學,未遭毒手。3月他回歐洲後避居比利時,9月9日發現有准備行刺他的蓋世太保跟蹤,星夜渡海到英國,10月轉到美國普林斯頓,任新建的高級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1940年他取得美國國籍。 1939年他獲悉鈾核裂變及其鏈式反應的發現,在匈牙利物理學家L・西拉德推動下,上書羅斯福總統,建議研制原子彈,以防德國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美國在日本兩個城市上空投擲原子彈,愛因斯坦對此強烈不滿。戰後,爲開展反對核戰爭的和平運動和反對美國國內法西斯危險,進行了不懈的鬥爭。 1955年 4月18日因主動脈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頓。遵照他的遺囑,不舉行任何喪禮,不築墳墓,不立紀念碑,骨灰撒在永遠對人保密的地方,爲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爲聖地。 蘋果與萬有引力 ――牛頓的故事 依撒克・牛頓(1642-1727)英國科學家。他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建立經典力學的基本體系,在光學、熱學、天文學方面都有創造性的貢獻,在數學方面又是微積分的創始人之一。 叁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位青年坐在花園裏觀賞月亮。他仰望那鑲著點點繁星的蒼穹,思索著爲什麽月亮會繞著地球運轉而不會掉落下來。忽然,有個東西打在了他的頭上,這並不很重的一擊,把他從沉思中驚醒。他低頭一看,原來,是一只熟透的大蘋果從樹上掉落下來。他撿起蘋果,又一次陷入了沉思:爲什麽蘋果不落向兩旁,不飛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這一定是地球有某種引力,把所有的東西都引向地球。青年眼睛一亮:蘋果是這樣,月亮也是如此,月亮一定是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做高速運轉。因爲有引力,使它不能遠離地球;因爲有速度,使它不會像蘋果一樣掉落下來……夜漸漸地深了,青年手中拿著蘋果,開心地笑了。他就是發現萬有引力的英國科學家牛頓。這一年,他才24歲。 牛頓,1642年12月25日出生在英國。他爸爸是個自耕農,在他出世前兩個月就死去了。他兩歲起就跟著年邁的祖母過著貧困孤苦的生活。 牛頓在12歲的時候進入格蘭鎮小學讀書。他從小就非常熱愛科學,經常制造一些靈巧的小機械。他自己制作了一個小巧的水鍾,是仿照沙漏的作法制成的。用一個小水池,使池中的水緩緩流出,水面逐漸降低,水面上的浮標就跟著逐漸下降,于是帶動指針轉動,指示時刻。 放風筝,是孩子們都喜愛的遊戲。聰明的小牛頓更玩出了新花樣:一天晚上,他把一只紙燈籠系在了風筝上放到天空。許多看見了空中風筝的人,都叫起來:“彗星!”當人們知道天空中閃亮的是風筝上的燈籠,才恍然大悟了。 牛頓是個意志堅強的孩子。在學校裏,當他受到大同學的侮辱時,他總是拼命反抗。他常說:“無論做什麽事情,只要肯努力奮鬥,是沒有不成功的。”正是這種頑強的精神,帶領牛頓登上科學群山那一個又一個巅峰。 牛頓在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時,常常會忘記自己和別人的存在,陷入一種“癡迷”的狀態。 有一次,他請朋友到家裏做客。當他走出房門去拿酒時,忽然想起關于月球軌道的運算,于是就把請客的事忘到了九霄雲外,自顧自地忙著計算起來。朋友知道牛頓的脾氣,只好自己吃掉了盤子裏的雞,把骨頭吐在了桌子上。牛頓終于計算完了,這才想起請客的事。走回桌前一看,雞只剩下了骨頭,他恍然大悟地說:“我以爲我還沒有吃飯呢,原來已經吃過了。” 盡管牛頓在科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卻仍然十分謙虛。他曾這樣說過:“如果我所見的比笛卡爾(法國17世紀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要遠一點兒,那是因爲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緣故。” 在英國烏爾索普牛頓老家的花園裏的那棵蘋果樹,一直被精心地保護著。1820年,這棵樹死後,被分成好幾段,分別在英國皇家學會等處保存了起來。這棵與科學結緣的蘋果樹,不僅留有牛頓嚴謹學風的印記,更流傳著牛頓謙遜的美德。 天才少年――比爾・蓋茨 美國人比爾・蓋茨靠著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裏,魔術般地把900美元變成139億美元,讓世人大吃一驚。有人說,蓋茨和他的微軟公司將會改變整個世界。 1955年10月28日晚,可愛的小蓋茨出世了,盡管當時沒人能預見到這孩子將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但大家對他備加喜愛。蓋茨非常愛讀書,當別的孩子還沉迷于電視卡通片時,他已學會像大學者一樣獨坐房裏翻閱父親的藏書了。他成天泡在書堆裏,有時可以幾個小時一動不動地翻看厚厚的《世界圖書百科全書》。 小蓋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動。還是在嬰兒時,他就喜歡讓搖籃長時間不停地晃動,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還是喜歡不停地搖晃,這幾乎成了美國婦孺皆知的蓋茨特征。他七八歲時,母親擔任社區服務工作,經常帶他到學校裏去給學生講解西雅圖的曆史,蓋茨總是坐在前排極爲專心地聽講,這時好動的習慣卻一點兒也找不到了。 蓋茨從小志向遠大。上四年級時,他就對自己的好友說:“與其做一株綠洲中的小草,還不如做一棵禿丘上的橡樹。” 他和許多孩子一樣,夢想成爲人中豪傑。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無論是演奏樂器還是寫作文,一概都認真完成,就是花很長時間,也要盡力爭第一。一次,老師讓每人寫一篇故事,不超過20頁即可,他卻寫了100頁。蓋茨善于思考,喜歡創新。他覺得人人都應有自己的創造發明。 他也像許多美國孩子一樣,當過童子軍。長途行軍時,別的孩子叫苦連天,蓋茨磨破了雙腳,鮮血直流,他卻忍著傷痛和疲憊,堅持到底。 蓋茨生于名門世家,但父母卻不過度奢華。在母親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飯、出遊,包括孩子們的穿衣都井井有條。家庭這種嚴謹、精細的作風自然而然也影響了比爾・蓋茨,養成他節儉的習慣。 “時間”和“觀念”是蓋茨最注重的兩個條件。在他的讀書筆記中清楚地記下這樣一句座右銘:“機會加時間等于金錢。”自從他在中學就讀後,便迷上了計算機,從此蓋茨與計算機結下了不解之緣。

上一篇:眉山學樂器(蘇轼被貶黃州後寫過哪些詞
下一篇:石家莊樂器批發(石家莊樂器批發市場在哪 )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