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聲的樂器(像鍾聲一樣的敲打樂器 )

董乐器 2022-05-03 16:07:58

鍾鍾聲的樂器,在中國古代是一種金屬撞擊器。通常作爲一種軍事或宗教建築的附設器具,用于報時或召集人群、發布消息等。宮廷所用的鍾都刻有銘文,以祈求天神保佑。

青銅鍾是周代的主要打擊樂器。常以編鍾的形式組合成套,少則叁枚,多則十數枚,如著名的曾侯乙編鍾。

鍾有兩類:有柄者稱爲甬鍾,懸挂時鍾體傾斜;無柄,舞上有鈕者稱鈕鍾,懸挂時鍾體正。曾候乙墓出土的全套編鍾六十四件,其中甬鍾四十五件,鈕鍾十九件。

現代的鍾是計時裝置,可以稱爲計時儀器,是從水鍾、沙漏、日晷、擺鍾發展而來的

從實際用處看古代的是樂器 現代的是表

李斯特的鍾速度應該怎麽掌握?急急急急!

鍾是一首相當難的曲子,對基本功的要求極高,建議先把《車爾尼740》先好好練熟,再做練習。

額....

8分之6,它的含義是:以八分音符爲一拍,每小節有六拍,具體說是前叁拍爲一個小單位,後叁拍爲一個小單位,演奏起來是像四叁拍子的感覺。強弱感覺應該是強、弱、弱、次強、弱、弱。快慢要根據所演奏曲目的要求,多數時候要比四叁拍快一些。

《鍾》, 作于1834年,鋼琴獨奏曲,升g小調,稍快板,6/8拍。由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根據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鍾》改編。這是李斯特爲獻給德國鋼琴家克拉拉、舒曼而作的鋼琴曲集《帕格尼尼主題大練習曲》六首中的第叁首。據記載,1831年3月李斯特在巴黎聽了帕格尼尼的音樂會之後,對他精湛高超的創作和演奏技藝驚歎不已,決心要成爲鋼琴上的帕格尼尼。翌年他創作了全名爲《依據帕格尼尼的“鍾”而作的華麗的大幻想曲》。《鍾》即以此曲爲基礎而寫成。樂曲基本上采用叁段體曲式。由于運用了多次主題變化和反複,因此也具有變奏曲和回旋曲的特點。

樂曲一開始,經過簡練的前奏,很快在高潮音區出現了“鍾的主題”鋼琴高音區清脆悅耳的音色和泛音奏法形成短促有力的音響,組成了一連串生動逼真的小鍾的鳴響。由于鋼琴高音區的音色比小提琴更易于模仿鍾聲,因此鍾聲的效果更加明顯。接下來的主題(1=b4/6) 繼續用鋼琴高音區的音色特點,奏出了不同節奏的鍾聲。這兩個主題交替變奏形成了高難度的輝煌華麗的段落。最後樂曲運用舞曲的體裁特點,在熱烈歡快的歌舞氣氛中結束。演奏時間約4分鍾。

《鍾》這首樂曲又譯成《康派涅拉》,是李斯特根據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調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的主題改變的鋼琴獨奏曲(第叁樂章(“鍾聲回旋曲”)的主題)。寫成一首鋼琴幻想曲,後來成爲《六首帕格尼尼大練習曲》(作品67)中的第叁首,題作《鍾》。這首鋼琴曲描繪的鍾聲鮮明、逼真,尤其鋼琴高音部的音響,是任何樂器也無法相比的。李斯特改編的《鍾》是升G小調,6/8拍,前面有兩個小節的前奏,由左右手交替演奏,兩個音之間相隔八至十六度,用來模擬鍾聲。這首樂曲速度很快,相隔的十幾度的跳躍演奏起來很困難,《鍾》就是通過這種音與音之間的大跳模擬鍾聲的。用變奏的手法淋漓盡致地發揮了華麗的演奏技巧和鍾聲的效果。全曲的基本結構是叁段式,因各個段落多次變化反複而具有變奏曲和回旋曲的特點 。

《鍾》用回旋曲式寫成,主題每次出現都變換一種新的演奏手法,充分發揮鋼琴演奏的技巧。李斯特改編的《鍾》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協奏曲《鍾》篇幅要短,由于主題多次出現,給人印象很深刻。《鍾》這首樂曲是鋼琴家們經常在音樂會上演出的曲目,因爲,它可以充分表現出演奏家的高超技巧。贊同136| 評論

開頭170-180,中間432輪指開始150-160,電鈴快就完了,雙手大跳開始170-180,最後主旋前八度左右手交替上行200-240,最後主旋210-260,結尾雙手八度200-240。

上一篇:竹制打擊樂器(吳曉輝問:我國民族器樂按照演奏方法和發聲特點可以分爲哪四類?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