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大管價格(樂器大管的吹法)

小乐 2021-10-18 12:12:39

  很多中產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一直秉承著追求完美,琴棋書畫必須樣樣精通。前一陣有一位媽媽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表了這樣的言論,也引起了不少的爭議。

  

  她在某個商場里面看到一個某團的外賣員,正在熟練地彈著鋼琴。媽媽頓時覺得心里有一種難受的感覺,她聯想到自己的女兒,感到她的孩子最終也可能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白領,相比之下多了一個會彈琴的技能而已。

  

  看到這些話,很委取安多家長是不是覺得很扎心。特別是那些從小就將孩子送到各種各樣的音樂機構去學習樂器的,孩子們通過不斷的努力考級,如今唯一的用途只能偶爾在學校的拜年晚會上露個臉統融,這關華有時候甚至連上臺的機會都沒有。

  很多孩子有被逼學樂器的童年,而這種童年的陰影也會逐漸轉化成孩子的一種負面情緒,持續一生。學音樂學樂器,到底是為了讓孩子得到情操的陶冶或者說學有一技之長,還是說家長的面子?

  說到陶冶情操,可不僅僅是媽媽們的專利,但凡看到興趣班的專業老師在各種各樣教學時都會提出音樂不僅僅是對孩子情操的陶冶,更是讓孩子形成對美的感知力。聽起來似乎也很有道理,但更為現實的是孩子學一門樂器,到底花了多少錢?

  

  學樂器“貴”是它最大的一個特征,而且這種貴不是普通的貴,真的是非常貴,按時間來算錢。普通的樂器老師一節課45分鐘,最低的價格也要200~300元。學樂器花錢就如流水一般。若碰到出名一點的老師,1000~2000元一節課還不算,關鍵是不一定能夠排上隊。

  

  除此之外,樂器本身的價格也是讓人汗顏,一個薩斯薩克斯管3000~4000元,一把小提琴5000~8000元,一架鋼琴直接上萬。好的還有更好,貴的還有更貴。

  前陣子,我國有部分地區宣布準備將音樂也納入中考的成績,而當時很多家長就站起來反對,理由是:如果家庭條件不好,那么怎么去學音樂呢?真的很現實。

  

  孩子的音樂夢想不僅是折騰孩子,更是折騰家長。每每到了晚上八九點鐘,孩子做完了學校的作業,接下來,整個樓里就會傳出各種各樣的演奏聲,有鋼琴聲,打鼓聲,小提琴聲,真可謂是此起彼伏,連綿不斷,與此同時還伴隨著家長的訓斥聲和孩子的哭聲。

  學習樂器的家庭,幾乎把一家人很多的金錢,時間,精力,全部用到了音樂的學習中,而這樣的藝術熏陶對于大部分的孩子來說意義何在?更何況很多家長其實心知肚明,自家的孩子在音樂方面真的是沒有什么天賦的。

  大部分的樂器都是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夠掌握其技能。兒童可能一開始對樂器比較感興趣,因為它能發出比較敏感的聲音,但是一旦練上手,枯燥、乏味,將原本快樂的童年全部打破。

  

  原本寫完作業的小伙伴們就可以自由自在的玩,可是要學樂器的小朋友,接下來還會在樂器前、樂譜前,至少坐上1~2個小時。

  很多父母也曾經抱怨,樂器是孩子自己選的,但是接下來的幾年就好像變成家長選的一樣,為了練習樂器,家里天天鬧得雞飛狗跳,家犬不寧,孩子不想學,家長逼著學,親子關系也不那么融洽了。

  孩子樂器考級一旦考過了中級之后,接下來的音樂路更變得騎虎難下,再堅持一下,路到底還有多遠,不堅持前功盡棄。

  堅持到底,換來的是什么?一紙證書。學樂器的路上到底有沒有陶冶情操暫且不說,但是面對著無盡的考級以及各種各樣的所謂的內部表演,家長們的執著要遠遠要大于孩子的執著。

  

  隨著樂器被全國中小學生的青睞,各種各樣的相關費用也水漲船高。教學要錢,陪練要錢,樂器要錢,考級要錢,甚至有些表演也要交錢。

  樂器的種類也被廣大家長進一步拓展,你學鋼琴我學小提琴,你學大提琴我學豎琴。你學嗩吶我學二胡。這種優越感可能并不在孩子的身上,而是更多地在家長身上,因為家長知道樂器越偏,學的人就會越少,而相對競爭就會越小,孩子越容易出成績。

  在我們身邊通過鋼琴10級或者演奏級的普通人其實并不少,很多人都會用著仰慕的眼光看著這些孩子,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孩子都通過了等級考試,可能10級或者演奏級在常人看來,也就是學鋼琴必須考過的級別。

  

  父母們認為學習樂器總會給孩子多一個機會,萬一萬一派上用場了呢。對于被樂器折磨過的80后90后甚至00后。練習樂器時的枯燥乏味,跟父母之間的吵架考級考試前的心情激動,演出前的胸有成竹可能都已經成為了回憶。

  

  但是學樂器對于大多數人的意義就在于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但最后真的沒有派上什么大的用場。

  你身邊學樂器的人如今怎么樣了?有沒有憑借著樂器超越了常人?

  舉報/反饋

上一篇:樂器鎖吶(樂器嗩吶什么價)
下一篇:表演學習(表演訓練法)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