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考研輔導班(舞蹈類研究生學校)

小乐 2021-10-18 14:12:40

  原標題:北京舞蹈學院考研輔導班西方現代舞史綱名詞解釋

  第一章 現代舞概述

  現代舞

  現代舞是19世紀末在歐美興起的舞蹈流派。

  主要美學觀點是反對古典芭蕾因循守舊,脫離現實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形式主義傾向,主張擺脫古典芭蕾過于僵化的動作程式束縛,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動作抒發人的真情實感,強調舞蹈要反映社會生活。

  美國現代舞經歷了自由舞、早期、古典、后現代、后后現代五個時期,德國經歷了新舞蹈、舞蹈劇場兩大時期。

  古典現代舞

  古典現代舞是美國現代舞發展史上的第三個時期,旺盛期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紀50年代末期,高峰期出現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的20世紀40年代。

  主要標志是美國現代舞發展到這個時期,在理論與實踐這兩個方面均已形成了體系化的成果,主要表現是以“收縮-放松”為原理的“格萊姆技術體系”和易“倒地-爬起”為動作原理的“韓芙麗-韋德曼技術體系”。

  后現代舞

  后現代舞是美國現代舞發展史上的第四個時期,是20世紀60年代初在美國紐約出現的一種現代舞蹈風格。

  主要特征是在美學觀念、動作技術、創作方法等各方面,與前輩舞蹈家建立起來的整個“古典現代舞”背道而馳。

  動作主要來自于日常生活,風格多種多樣,作品常常只采用少量動作,一邊言簡意賅地傳達相關信息。

  代表人物有默斯·坎寧漢、崔氏·布朗等。

  后后現代舞

  后后現代舞是美國現代舞史上的第五個時期。

  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依然生機勃勃,其最大的特點是舞者對任何主義的美學概念不再感興趣,而是對所有前人的藝術遺產采取“拿來主義”的態度,提倡融會貫通的美學思想,因此,在作品上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豐富多樣,而在現代舞蹈史上可謂是集大成的階段。

  這個時期涌現出來的旗幟性標志不再是以個人風格出現的舞蹈家,更多的是以集體智慧亮相的舞蹈團。

  舞蹈劇場

  舞蹈劇場誕生于德國,是德國表現派現代舞在20世紀中后期的一個分支,其主要的特征是在技術和美學上,均與歐洲學院派古典舞分道揚鑣。

  共有兩大流派,一派強調舞臺乃至生活的戲劇性,代表人物有皮娜·鮑西等,舞蹈具有濃重的表現論和模仿論的美學意味;另一派以“純舞蹈”的探索為主,舞蹈帶有鮮明的“形式論”的美學印跡和拉班動作理論的影響。身體劇場

  身體劇場是當代西方舞壇上一種極力強調身體張力和表現力的舞蹈樣式,由新西蘭舞蹈家紐森首創,代表性的舞團是他在1986年創辦的DV8身體劇場。

  這種舞蹈樣式在動作上最突出的特點是堅決地拋棄了古典芭蕾的模式,從日常生活與“接觸即興”中大量挑選和發展動作,并通過反復和有選擇的強調形成某種嶄新的程式。

  先鋒派舞蹈

  先鋒派舞蹈又譯作“前衛舞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實驗舞蹈”的同義詞。

  廣義上指在不同時代、不同時期引領新潮流的舞蹈,狹義上則指美國現代舞蹈家坎寧漢在1960年之后,毅然與當時稱為正統的格萊姆以及她的心理刻畫式舞劇的主潮分道揚鑣,借助于中國《易經》“以變為本”的哲學思想和搖簽落地的操作方法而開創的“純舞蹈”。

  第二章美國“自由舞”時期與“早期現代舞”時期

  自由舞

  自由舞是美國現代舞發展史上的第一個時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具有“現代舞之母”盛譽的舞蹈家伊莎多拉·鄧肯。自由舞主要是指從古典芭蕾對身心的束縛中取得自由。

  現代舞史上的“自由舞時期”,時間從1899年鄧肯首次登臺起到1927年她意外身亡為止。伊莎多拉·鄧肯

  鄧肯是美國著名的現代舞蹈家,美國現代舞的先驅人物,被譽為“現代舞之母”。

  她主張“最自由的身體內蘊含著最高的智慧”,認為芭蕾違反了大自然的規律,束縛甚至扭曲了人類美好的肉體和心靈。她以大自然的造物和古希臘雕塑為靈感,根據世界名曲和時代變遷隨心舞蹈,并以“自由舞”的形式開現代舞之先河。代表作有《肖邦的華爾茲》、《馬賽曲》等等。

  《馬賽曲》

  《馬賽曲》是一個女子獨舞,是美國現代舞歷史上自由舞時期的代表作。編導:鄧肯。1915年首演于法國巴黎。

  鄧肯在這個作品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她對那些被壓迫者揭竿而起,勇敢推翻舊制度斗爭的天然同情。作品是對波蘭和法國戰爭期間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歌頌。

  早期現代舞

  早期現代舞是美國現代舞發展史上的第二個時期,重要代表人物是有“美國舞蹈第一夫人”之稱的露絲·圣丹尼斯和“美國舞蹈教育之父”泰德·肖恩夫婦。這個時期從時間上界定是在1915年到1932年之間。

  露絲·圣丹尼斯

  圣丹尼斯是美國著名的現代舞蹈家,美國現代舞的先驅,被譽為“美國舞蹈的第一夫人”。1914年,她與肖恩結婚,翌年創辦了丹尼斯-肖恩舞蹈學校,培養了格萊姆、韓芙麗、韋德曼等眾多美國乃至世界現代舞的大師。1931年圣丹尼斯與肖恩分居,不久后,學校解散。她一生創作了大量東方情調的舞蹈作品,代表作有《拉達》、《眼鏡蛇》、《白玉觀音》等。

  泰德·肖恩

  肖恩是美國著名的現代舞蹈家,美國現代舞的先驅,被譽為“美國舞蹈教育之父”。

  1914年,他與圣丹尼斯結婚,翌年創辦了丹尼斯-肖恩舞蹈學校,培養了格萊姆、韓芙麗、韋德曼等眾多美國乃至世界現代舞的大師。1931年肖恩與圣丹尼斯分居,不久后,學校解散。他的作品注重理性分析與動作技術,豐富發展了男子舞蹈,代表作有《阿多尼斯之死》等。

  第三章美國“古典現代舞時期”

  收縮——放松

  “收縮-放松”是美國現代舞最重要的技術體系的動作原理和簡稱。

  其基本特點包括對呼吸的能動把握、對脊柱靈活性的訓練、腹肌痙攣般的“收縮-放松”,以及三者間協調作用產生的表現力,是現代舞賴以生存的基本原理和表情之一。

  由美國古典現代舞大師格萊姆發展,其動作原理曾受德國現代舞大師魏格曼“緊張-遲緩”原理的啟示。

  倒地——爬起

  “倒地-爬起”是美國現代舞最重要的技術體系的動作原理和簡稱。

  作為在編舞過程中能動把握力度的一種方法,“倒地-爬起”的基本過程為產生于失衡階段與相對平衡階段這兩極之間相互作用的統一,而實際上則存在三個部分:倒地、爬起和暫停,暫停是對爬起達到最高處時的一種控制。這個技術體系由美國古典現代舞大師韓芙麗發展出來。

  機遇編舞法

  機遇編舞法是后現代舞的基本創作觀念和方法之一。

  創始人是美國現代舞大師坎寧漢,其核心的“非確定性”思想和“投擲硬幣”的方法來源于中國古代哲學經典《易經》“以變為本”的宇宙觀和“搖簽落地”的方法論。機遇編舞法可以被看做是編導家在編舞過程中遇到障礙后的一種解決辦法,雖然操作起來繁瑣費時,但能有效避免編導家的重復。

  瑪莎·格萊姆

  格萊姆是美國著名的現代舞蹈家、美國現代舞的奠基人、“格萊姆技術體系”的創始人。格萊姆長達70年的創作生涯中,公演了180部作品。分別形成三大類別:1.表現美國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作品,如《阿帕拉契亞的春天》等;2.表現人類各種心理矛盾沖突的作品,如《闖入迷宮》等;3.謳歌人類生命中那些具有永恒價值東西的作品,如《天使的歡樂》等。

  多麗絲·韓芙麗

  韓芙麗是美國著名舞蹈家、美國現代舞的奠基人、美國現代舞第二代的重要代表人物。韓芙麗創立了以“倒地-爬起”為基本原理的韓芙麗技術,后由學生林蒙繼承與發展為“林蒙技巧”。教學上,她善于用科學的方法解放學生的肢體和創造力。

  創作上,她較少采用戲劇性的故事情節,更多地運用抽象概括的動作,喚起舞者與觀眾的情緒,代表作有《新舞蹈》等。

  查爾斯·韋德曼

  韋德曼是美國著名現代舞蹈家。

  1928年與韓芙麗共同建立了舞蹈團,并創作和演出了大量舞蹈,代表作有《返祖現象》、《電影》、《爸爸是個消防員》等。此外,還為百老匯歌舞劇創作了許多新鮮別致的舞蹈。

  1945年,他獨自建立了舞蹈學校并在此基礎上于1947年創立了自己的舞蹈團,創作了《男女間的戰爭》等作品,其主要特征是以輕松的諷刺口吻抨擊時弊。

  海倫·塔米麗絲

  塔米麗絲是美國著名現代舞蹈家,20世紀40年代美國現代舞六巨頭之一。

  她的三部最佳保留劇目分別是《還得多久,兄弟們》、《前進》、《自由之歌》,作品《城北中央公園》使她進入創作的黃金時代。

  1946年的歌舞劇作品《水上舞臺》標志著她的編舞生涯開始走向鼎盛時期。塔米麗絲的作品帶著強烈的批判現實傾向和鮮明的美國主題與風格。

  萊斯特·霍頓

  霍頓是美國著名現代舞蹈家。

  1934年創建了自己的舞蹈團開始從事專業創作,代表作有《莎樂美》、《春之祭》等霍頓強調要發揮舞蹈的可交流性,因此要重視姿態的正確性和動作的特性。

  1948年,他在洛杉磯修筑了一座永久性的、專供現代舞使用的小型劇場以及自己的舞蹈學校。他在此不僅發展出了影響深遠的“霍頓技術”,還培養出大批現代舞的中堅力量。

  埃里克·霍金斯

  霍金斯是美國著名現代舞蹈家。

  1935年加盟美國芭蕾舞團作舞蹈演員并且還在芭蕾大篷車演出團登臺表演。1938年被格萊姆相中,從而開始了與她為期13年的合作,并稱為了格萊姆的丈夫。

  1951年霍金斯創建了自己的舞團,他的動作風格自然流暢、一氣呵成并最終形成了一套訓練體系——“動作的標準理論”。代表作有《開眼》、《子夜的形態》、《黑湖》等。

  《空間點》

  《空間點》是個群舞,屬于美國古典現代舞時期代表作,也是20世紀80年代坎寧漢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由默斯·坎寧漢舞蹈團于紐約首演。編導:坎寧漢。

  作者在這個舞蹈中關注的是動作在空間中的“量”的變化。由于使用了“機遇編舞法”以及“不依次順行”的方式,讓觀眾隨時保持著對舞蹈動作本身的新鮮感,確保了觀眾的注意力集中于舞蹈上。

  《海濱廣場》

  《海濱廣場》是個群舞,是美國古典現代舞時期的代表作。由保羅·泰勒舞蹈團于1975年首演于華盛頓。編導:泰勒。由于作品使用的是古典名曲,所以作者沿用了A-B-A的三段體結構。這個作品從服裝設計到舞臺設計都透露出明亮、和諧、優美,尤其是舞蹈設計熱情奔放、清新自然、和諧流暢,這種藝術特色也是泰勒在20世紀70年代后深受歡迎的重要原因。《摩爾人的帕凡舞》

  《摩爾人的帕凡舞》是出獨幕舞劇,由霍塞·林蒙舞蹈團于1949年在康乃迪克首演。編導:林蒙。該劇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奧賽羅》,簡明扼要地交代了線索,雖然舞劇只用了4個人物,但是由于編導的創造力和身兼直言的表現力,傳達出了強烈的悲劇性張力,同時,它所具有的小型、輕便、莊嚴、高貴等特點,也使該劇成為很多舞團不斷復排演出的原因。

  《啟示錄》

  《啟示錄》是個組舞,是美國古典現代舞時期的代表作。由艾爾文·艾利舞團于1962年首演。編導:艾利。

  作品以黑人靈歌為背景,由《朝圣者的悲傷》、《耶穌賜予我的那種愛》、《行動起來,基督徒們,行動起來》三部分組成,以黑人特有的原始沖動與爵士動律為特點,廣泛吸收了芭蕾的線條美和現代舞的力度美,成功表現了黑人的昂揚樂觀、積極進取的精神。

  第四章美國“后現代舞時期”

  崔氏·布朗

  布朗是美國著名的現代舞蹈家。

  1958年,她在波特蘭的里德學院創辦舞蹈系,實驗了自己對動作的種種想法,豐富了傳統的“即興編舞法”,并發展出“放松技術”。1970年,她創辦了自己的舞蹈團,推出實驗性的“純舞蹈”。她的作品既不表現任何思想情感,也不完成任何具體任務,而是展示人體動作隨心所欲的審美價值和自身魅力,代表作《樓頂作品》等。

  9

  第六章德國現代舞的發展

  人體動律學

  人體動律學又稱“空間和聲學”,是關于人體動作的科學分析和藝術研究的一門學科,產生于19世紀中葉的歐洲,魯道夫·拉班極大地促進了這個學說的完善。

  他創造性地從人體動作的時空、肌肉能量等要素入手,旁及多個領域進行了深層的、綜合的研究。該學說論證了人體動作構成要素,發現了動作間固有的協調關系,并發展出了一套動作記錄術“拉班舞譜”。

  拉班舞譜

  拉班舞譜由魯道夫·拉班創制,正式發表于1928年。

  由上向下閱讀,以不同的符號表示人體、方向、高度、時間、腿的重心、腿的姿態、手的姿態、身體的姿態、頭的姿態等。縱向看表示按節拍進行的舞蹈動作,橫向看表示每拍中身體各部位的配合。

  由于此譜以人體動律學為基礎,可以科學嚴謹地記錄動作與節奏的變化,具有精確性和靈活性,因此被廣泛應用。

  魯道夫·馮·拉班

  拉班是歐洲現代舞蹈家、舞蹈理論家,歐美現代舞的先驅。

  1901年,在慕尼黑創辦舞蹈學校,培養出了瑪麗·魏格曼、庫特·尤斯等卓越的現代舞蹈家,并開始形成現代舞的中歐學派。

  作為現代舞理論家,拉班撰寫并出版了《編舞》、《舞譜》、《現代教育舞蹈》等多部專著以及自傳《為舞蹈而生》。他最大的貢獻在于他的人體動作的科學研究以及拉班舞譜的創立。

  瑪麗·魏格曼

  魏格曼是拉班早期舞蹈理論的主要實踐者和檢驗者,德國表現派舞蹈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人物。1913年隨拉班深造,1914年舉辦了個人作品發表會,并逐漸發展完善了即興舞蹈和無音樂舞蹈。1920年創辦舞蹈學校,培養了眾多現代舞蹈家。

  她認為空間、時間與能量是賦予舞蹈以生命活力的三大要素,代表作品有《女巫》、《節日》及理論著作《舞蹈的語言》等。

  《女巫舞》

  《女巫舞》是個女子獨舞,屬于德國現代舞的早期代表作。編導、表演:瑪麗·魏格曼。首演于1914年。

  作品揭露了那些常在人類文明的外表低弱下去時才迸發出來的生理本能和邪惡的渴望。舞蹈中,魏格曼通過粗野的造型、面具,及怪異的動態,昏暗的背景與炫目照亮著前景的舞姿間的對比,創造出了一個令人激動的舞蹈角色,揭示了人的本能與文明的沖突。

  庫特·尤斯

  尤斯是德國現代舞蹈家。

  1922-23年向拉班學習。1926年赴維也納和巴黎深造古典芭蕾。1924-27年與里德合作,共同發展訓練、技巧與體系。1927年擔任福克旺學校舞蹈系主任,翌年建立福克旺劇場。1933年被納粹迫害,逃往英國,1949年重返德國。此后致力于學校的教育,同時重建舞蹈劇場并在各地講學。代表作有《13號房間》《仲夏之夜》、《綠桌》等。

  皮娜·鮑希

  鮑西是德國現代舞蹈家,德國舞蹈劇場創始人。

  跟隨現代舞大師尤斯學習舞蹈,并參與了大量福克旺舞蹈團的演出。19歲赴美國進行舞蹈學習。1963年返回德國。自1973年起,她一直出任烏珀塔爾舞蹈劇場的藝術總監兼首席編導家,1975年后她的創作進入了巔峰期,——創作了三十余部大型作品,其中重要的代表作有《春之祭》、《藍胡子》、《交際場合》等。

  《綠桌》

  《綠桌》是一出八場現代舞劇,副標題為《死神之舞》,可謂德國現代舞歷史上最具國際影響的大型舞劇。1932年首演于巴黎“首屆國際編舞大賽”并獲得金獎。編導:庫特·尤斯。

  舞劇誕生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不僅充分表現出了編導家對二戰在即的政治敏感,同時大膽揭露出列強在象征和平的“綠桌”旁瓜分世界的骯臟內幕,表現死神面前人人平等的主題。

  《穆勒咖啡廳》

  《穆勒咖啡廳》是個群舞,是德國現代舞歷史上舞蹈劇場時期的代表作。1978年由烏珀塔爾舞蹈劇場首演。編導:皮娜·鮑西。

  整部作品反差強烈,高潮迭起,僅用了三男三女6位舞者。皮娜在這部作品中,著意以荒謬的手法、粗獷的動作,把人性最深處的人的隱私以及虛假的兩性關系淋漓盡致地呈現了出來。

  才思教育祝您考研順利!

  如果小伙伴有什么需要解答的考研問題都可以給咱的微信公眾號發消息哦~

  微信公眾號:BDA北舞考研助手

  關注小編微博:MFA藝術碩士考研助手,每天也會不定時發布考研相關資料和信息哦!

  北京舞蹈學院考研答疑群:527952448,還有老師為你解答有關考研的問題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上一篇:舞蹈培訓(舞蹈培訓加盟哪家好)
下一篇:西安電子琴培訓(西安電子琴培訓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