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小镲(樂器小镲打法教學 )

董乐器 2022-01-19 23:33:41

鼓板樂器小镲。

基本樂器包括:鼓板(鼓板實爲檀板、單皮鼓兩件樂器,因由一人掌握,故合稱爲鼓板)、大鑼、铙钹、小鑼四件樂器。鼓板在京劇樂隊中是起指揮作用的樂器。這四件樂器,通過鼓板的指揮,大致有叁種不同配置方法:1.以大鑼爲主,铙钹、小鑼爲輔,因大鑼音響豐滿,色彩鮮明,力度強,故多用于劇中大場面活動,或表演節奏明快、情緒強烈的場合。2.不用大鑼,以铙钹爲主,小鑼爲輔,因铙钹音響悶啞,色彩暗淡,故多用于氣氛低沉,情調悲抑的劇情。3.大鑼、铙钹都不用,只以小鑼單打,因小鑼音響清淡,故多用于較爲安詳、平靜的表演。武場除以上四件基本樂器外,還包括其他一些打擊樂器,如:大堂鼓、小堂鼓,在伴奏大開打時,或文場演奏曲牌時加用,水钹、大铙,常在伴奏水戰場面時加用,有時大铙也可代替大鑼使用;小镲鍋,與小鑼配置,常爲戲中走邊及一些機警靈便的舞蹈動作伴奏;齊钹、木魚、梆子、碰鍾(撞鍾、星子)、小湯湯(很小的場鑼)等,在文場演奏曲牌時,選擇其中一些樂器做打板用,其中小湯湯是隨著曲牌旋律打花點兒用;大篩(即大型的銅鑼)常在文場吹奏大唢呐曲牌時,爲增加威武雄壯氣勢而用

誰知道盤古拉山在那裏以及資料?

網上有看到瑤族的百度問題,這個是最佳答案呢,你要是覺得好就用吧:

人口爲2134013人。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南、雲南、廣東、貴州等省也有分布,居住形式爲大分散、小聚居。使用瑤語,屬漢藏語系 苗瑤語族 瑤語支。瑤語是叁種語言的總稱,包括勉語、布努語、拉珈語。各地瑤族人的語言差別很大,往往不能互相通話。瑤族人通常能用壯語和漢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通用漢文。瑤族人的宗教信仰比較複雜,有的人信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有的人信仰道教。

瑤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民族,與古代的“荊蠻”、“長沙武陵蠻”、“莫徭”、“蠻徭”在族源上有淵源關系。瑤族自稱“勉”、“金門”、“布努”、“拉珈”、“炳多優”等 。

因不同的經濟生活、地域、服飾、頭飾,還有幾十種不同的稱謂,如“盤瑤”、“山子瑤”、“頂板瑤”、“花籃瑤”、“過山瑤”、“白褲瑤”、“紅瑤”、“藍靛瑤”、“八排瑤”、“平地瑤”、“坳瑤”、“茶山瑤”、“背簍瑤”等。稱謂中因都有“瑤”字,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瑤族。由于居住的地方自然條件不同,瑤族的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大部分從事農業生産,兼營林副業,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爲主。在國家的大力支援下,瑤族地區的經濟文化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

長鼓舞--長鼓舞是瑤族傳統的民間舞蹈,以使用長鼓作舞而得名。鼓有大小兩種,大長鼓俗稱“黃泥鼓”,瑤語“尼網雍”。最早爲祭盤王時所跳。盤王爲瑤族崇奉的始祖神。相傳盤王一日攜子上山打獵,時遇大山羊,捉之,不幸被羊踢倒,掀死于梓樹下。王妃痛極,命衆子四山搜索,殺了那頭山羊;又令用一節梓樹與山羊皮制成一面鼓,並糊以黃泥漿。在爲王追悼時,其子怒擊長鼓,其女揮巾灑淚而舞,以示報仇伸冤。此後即被沿襲下來。傳說反映了瑤族先民的狩獵生活及崇神觀念。以後隨著生産力的提高,長鼓舞又加入了新的表現內容,並不限于祭祀場合表演,同時鼓的制作也逐步趨向完善。�

大小長鼓兩頭均呈喇叭狀。小長鼓腰短,長約82.5公分,鼓頭直徑約13.2公分,羊皮蒙面用竹圈箍緊,大長鼓腰長,約有110公分,鼓頭直徑24公分,用系著鐵勾的棕繩繃緊鼓面,繩子之間插入竹片用以調節鼓皮的松緊度。鼓身均繪有飛龍飛鳳等圖案,並系有彩帶。�

“長鼓舞”打法有文、武之分。小長鼓(又名文長鼓和花鼓)動作柔和、靈巧;大長鼓(又名 武長鼓)動作粗犷有力。二者均有固定的曲調及歌詞與之相配,有統一的擊鼓節奏。一般是且唱且舞,內容多表現建房、制鼓、開山、挖地、舂米等勞動生活。舞蹈的基本動作也是從這些勞動生活中提煉出來的。“長鼓舞”在瑤族舞蹈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一般是在瑤族傳統習俗“祭盤王”和逢年過節串村走寨鬧圩場時表演,也有新屋落成及其他喜慶的日子裏跳,以示祈禱和慶賀。�

小長鼓打法各地說法不一,廣西金秀地區歸結爲兩種,一爲“36套、72層”,並有打鼓口訣。36套即36個動作,72層即每一動作換方向做兩遍。而一個動作又有“高樁、中樁、矮樁” 叁種姿態,即“高樁”鼓在頭頂上方轉動,雙腿微蹲;“中樁”鼓在腹部轉動,雙腿半蹲; “低樁”鼓在膝部轉動,雙腿全蹲。長鼓隊由十人組成,四人打長鼓(二女二男),四人打鑼鼓镲,一人吹橫笛,一人扛旗(白底、青邊,上面寫著瑤族祖傳家書“過山榜”)。長鼓隊由中門(正門)入,先拜祖宗香火,然後鼓手互拜,將鼓舉起說一些吉利話就開始打起來,邊舞邊唱“盤王歌”,二人一組輪番跳,當圍觀人多時,爲使大家看到即登八仙桌表演。二爲“十二套打法”,即用鼓點模擬找地、量地、平地、整地、扛木、鋸木、鑿木、抖木、安門、安瓦、種柱、慶功等動作。�

小長鼓的打法爲左手橫握鼓腰中部,上下翻動舞動,右手隨之拍擊鼓面,主要動作有:①“打鼓花”,分“小花”、“大花”兩種,打“小花”鼓在胸前繞腕轉動,右手拍擊兩次鼓面,雙腳左右旁靠步,並膝下蹲。打“大花”鼓在頭部上方轉動,先作“小花”動作,轉身旁靠步,並膝下蹲,再接“大花”動作。②“半蹲打鼓”,雙腳八字半蹲,旁靠步成“丁”字形,轉身時背鼓拍擊。③“圓圈鼓”,雙腳先走圓圈,靠步稍蹲,然後退步,踹腿轉身。④ “半蹲磨鼓”雙膝爲軸,帶動上身作磨轉,由下而上,同時在胸前轉手拍鼓。�

大長鼓分公鼓、母鼓兩種,因擊打時要先用濕黃泥塗糊鼓面校准鼓音,故亦稱黃泥鼓。公鼓音色高亢激越,母鼓音色渾厚洪亮,一並擊之,具有和諧效果。黃泥鼓舞以母鼓爲中心,周圍配合四支公鼓組成舞群。母鼓斜著橫背于胸前,以雙手拍擊;公鼓則豎起以左手持握,右手拍擊。舞時,以母鼓手爲軸心,公鼓手圍成外圈順時針方向跳轉。女歌手圍成內圈逆時針方向跳轉。如此循環。其中母鼓鼓點最爲重要,爲群舞節奏的樞紐,公鼓應合母鼓鼓點敲打,技巧較難。�

在廣西其它瑤族地區,長鼓舞的動作與風格又各不相同。如龍勝長鼓舞,由女子四人跳,均左手持鼓腰,手腕根據鼓的動作變化而靈活轉動。右手動作有:橫拍鼓、豎拍鼓、斜拍鼓、背拍鼓、搖拍鼓等。腳下有:前後推拉步、原地顫動、蹲扭轉、繞圈、走對角、後單腳踢鼓等。身體稍前傾或後仰、也有扭旋上身的動作。頭的方向一般隨鼓變換,與舞蹈配合自然。整個舞蹈特點柔韌有致,其中膝部自然屈伸、顫動則尤添風韻。又如富川有一種兩丈余的大長鼓,需用繩吊起,由二人輪番擊之,用以伴奏,甚有氣勢。又有賀縣一種長鼓舞,制鼓時在挖空的鼓腹內放少量小圓石子。擊鼓時鼓腹沙沙作響,既有鼓聲,又有沙錘效果,別具一格。�

長鼓舞在湖南瑤族地區亦甚流行。因當地民間樂器發達,種類不少,故常有舞樂合演的情況 。如長鼓鑼笙舞,其打法略似長鼓舞。唯加入鑼、笙等樂器作只奏不舞的配合表演。多于冬 至酬神時集聚廟堂進行。舞時,由七人面對神桌站一橫排,互相錯開,第一人打鑼,第二人 打長鼓,第叁人打鼓,第四人吹笙,第五人打長鼓,第六人吹笙,第七人吹牛角。起始吹“迎聖”曲,做“迎聖”動作;接吹“起拜”曲,做四個方位“起拜”動作;再吹“行路”曲 ,由吹牛角者領頭,圍方桌逆時針方向做“行路”動作,一圈後接吹“梅花”曲,圍方桌穿梅花,做“大、小梅花”動作。此時舞者情緒熱烈,吹起口哨,打起“哦呵”,跳起“歡鼓 ”動作,場面十分熱鬧(以上幾種不同名稱動作均爲長鼓舞擊打動作,一般不表現具體內容) 。�

此舞有時也跟著“行香”隊伍(擡神遊行),在行進途中人們圍拜神像時停下表演。�

長鼓舞在廣東連南排瑤亦甚流行。“長鼓”,瑤語稱之爲“汪嘟”(即“橫鼓”或“花鼓”)。多于當地耍歌堂盛會中表演。“耍歌堂”爲排瑤最隆盛節日,每隔叁、五年舉行一次,曆時叁天到九天,多于農曆十月十六日開始,相傳該日系盤古王妃生辰。節日期間,家家戶戶做糍粑,殺雞殺鴨,宰豬錐牛,不分男女老少,傾巢出動,遠近親友亦來觀光。在寬闊平坦的歌堂坪裏,人們除了祭祀祖先,盡情歡歌外,便是圍觀長鼓舞表演。攜鼓盛裝的青年們,頭纏紅巾,上插雉羽,在芒鑼、牛角、口呐及歌曲的配合下,隨樂起舞,歌聲悠揚,器樂齊奏,“砰蓬”、“砰蓬”的長鼓之音震動山崗,波及鄰鄉,氣氛異常熱烈。�

關于排瑤長鼓,當地流傳著一段神話,說從前有一仙女化成的瑤族姑娘到瑤山遊賞,同瑤族牧人唐冬比相戀,結爲夫婦,後來仙女被上天召回,臨別時,囑令冬比可往南山伐木造長鼓 ,于十月十六日擊之,則可升天相聚。唐冬比曆盡艱辛,戰勝險情,終于完成仙女所托,與仙女在天上團聚。從此,長鼓舞在瑤家流傳至今。�

臯瑤長鼓舞爲廣場性舞蹈。參加人數不限,二人以上成雙即可表演。多人舞隊形可成兩橫排、兩豎排、或圍成圓圈。二人舞爲雙方左側相對,方向相反,動作相同。多人舞爲一人領先半拍,其余慢半拍。在“耍歌堂”的節日裏,往往幾十人,甚至上百人一起舞動,其場面是十分壯觀的。長鼓舞一般不表現具體內容,多爲表達歡樂的情緒。

祭祀舞--瑤族敬奉盤王的習俗,淵源甚早。晉幹寶《搜神記》中已有“用糁雜魚肉,叩槽而號,以祭瓠父”的記載。相沿至今仍未絕迹。如舊時瑤族,家家供其本主,片肉醇酒,必享王而後食。且兼信多神,各地社廟香火終年不斷,請神驅邪活動頻繁。這種祭祀儀式常由師公、道公主持。其中舞蹈稱師公舞、道公舞,細目甚多,且因地而異。

師公舞有“殺吊豬”流傳廣西金秀地區。系多年舉行一次的隆重祭典“做洪門”中的組舞之一。其程序如下:師公圍繞吊起的豬籠作法畢,複由手持法劍、利棍的師公環繞籠邊起舞。邊刺豬的喉部,使之怪叫,最終將豬殺死,肉分與衆人炙食,以表示除了獸害。舞者腿部基本動作爲曲蹲旁點步,雙手握棍變換不同方向而舞。�

又有女遊舞,亦系“做洪門”組舞之一,敘說神話中龍王的叁女兒被洪門盛會的鼓聲引動,于是浮出水面扮作一個秀麗的瑤族少女加入其中,並隨歌歡舞,與衆共享娛神之樂。舞者時而伏地晃身,時而立起抖肩,節奏由慢到快,動作先柔後剛,層次分明,形象生動。�

另有流行金秀一帶的捉龜舞。原系傳統祭典“盤王舞”中的組舞之一。瑤族將龜視作吉祥物,此舞即表現捉龜供神的全過程。由師公四人手執小镲圍作一圈共同進行。其順序爲:一察看、二圍篼、叁戳引、四捉龜、五翻倒、六破肚、七洗淨、八砍、九煎、十鏟起、十一擺設、十二供神、十叁分吃、十四折網。舞蹈動作靈敏輕捷,諧谑含趣。多以碎步慢跑,做對角交叉動作。每組動作雙膝均按節拍屈伸。完成一組動作後皆有收尾。�

又有“走潮”流行湖南江華縣。舞者最少爲十二人,多者不限。舞時隨鑼鼓前導,動作有“穿四方”、“穿十字”、“穿五點梅花”、“穿葫蘆”,以及“鯉魚上灘”等。“鯉魚上灘”爲叁人一組,彼此跳來跳去互換位置。此舞多于喪事上由師公領跳,余者各持鈴兒、旗、紙花等物隨後。�

又有“藤拐舞”流傳廣西上林縣。道具爲一5尺長藤條,纏以彩紙,兩端系小銅鈴及紙花。 �

傳說在古代戰爭中,當瑤族祖先遭受覆滅的危急時刻,其中一人曾于峭壁上攀藤而下,幸免于難,後人遂將此長藤視爲一種神物。另外又有以藤拐喻天上彩虹,象征吉祥的說法。舞時,師公用右腳踩藤拐下端,上端從右臂後彎上肩部,用右手執著,對神龛叁叩,然後在鼓樂伴奏下,以一步跳單扛腿,雙手執藤拐兩端,按節拍晃動于左、右,圍圈而跳。每至一角即在原地左、右各晃叁次,表示“拜禱”。拜過四方後,速奔入內室,轉而背出另一戴面具扮“盤王”(或其它神)的師公。舞者將藤拐扛于右肩,其余動作如前。將“盤王”安坐于堂中後,便下拜敬酒。隨即吟唱一歌,歌詞多爲表達奉獻心願。同時圍繞盤王扮演者跳一段縫衣舞,模擬紡織、染布、洗灑、裁剪、穿針、縫衣、釘扣種種動作。最後爲“盤王”披上衣衫,背還內室。�

又有傘舞,流行湖南江華縣,傳說盤王出祖穴千家洞後,帶領他的族民飄湖過海,中途遇大風雨,盤王以傘抵禦,遂相安無事。後即據此制舞,以贊盤王神威。此舞多由師公在喪祭日表演。舞者左手撐傘,右手握折扇而跳,有身旁轉傘、繞八字傘、繞半邊傘、提腿繞傘、碎步轉傘、轉身背傘等動作。有唢呐鑼鼓伴奏。�

道公舞爲祭奠場合及打“冷齋”時所跳。瑤族辦喪,年高壽終者多請道公做道場(瑤語稱“波逃”)。全寨各戶均有代表參加,禮儀甚爲隆重。其中有轉燈舞,原爲瑤族集體朝拜儀式“做功德”中的組舞之一,多在金秀流傳。表演程序共分兩段。�

第一段:棺木旁置油燈若幹,首席道公身著寬大的繡有諸佛的黑布道袍,戴八卦帽,手持一根長約一米的白幡立于柩前,邊歌邊舞。歌詞多爲守喪禱祝、超度亡魂的內容。首先在原地顫動。上身反複前傾俯身,作似拜非拜的動作,然後繞棺而舞。兩手按節拍分別向左右揚幡,上身隨著自然擺動。死者的直系晚輩白服弓身隨道公緩進,悲歌陣陣,繞棺數周。第二段 :當夜祭祀活動接近尾聲的舞蹈。由首席道公手持白幡引路,其它道公各持一種打擊樂器在急速的叮當敲打聲中配合緊隨。舞步多用碎步繞棺慢跑。有時往返穿行,有時左右自行旋轉,有時兩人相對左右晃動而舞。形成一種既嚴肅又熱烈的場面與第一段的悲戚情緒形成鮮明對比。�

在各種祭祀活動中,均設有香案,並有進香舞,爲燒香時道公所跳。如金秀“進香舞”兩種跳法,第一種:舞步有前靠步、左右靠步,靠步時雙膝柔和屈伸;左右側靠步時,分別向左 右前側斜跨半步,挺胯收攏後腳同時屈膝。手部動作有雙手舉香過頭、雙手持香至胸前、屈膝俯身下拜,雙手向後分香。舞步按四個方位行進,最後面對香案走叁步插香于爐中。第二種:左手持香,右手搖鈴。起步時上身前俯,向外搖鈴,腿部一前一後伸直,複向前並攏曲膝,上身後仰,向裏搖鈴。如此踏鬥步罡,走叁角線,以示四方諸仙受香。� 祭祀場合中另有流行金秀的雷王舞(雷王爲瑤族信奉的一個執掌雷電的凶神惡煞)。舞時場上供甘王神像(瑤族的另一最大神)。舞者戴著雷神的面具,雙手呈“叁指掌”(拇、食、小指伸直),在不停的跳動中上下舉動,突然顫抖著拉開,伴之聲嘶力竭的喊叫,象征電閃, 又猛然向下劈手蹲轉,表示雷劈。大有威焰逼人不可一世之概。�

又有白馬舞流行于大瑤山所轄山區羅運、古陳一帶。相傳白馬姑娘自幼父母雙亡,惟有兩兄。受盡當地一土霸欺壓,家中聘一拳師教授武藝。因師傅不教女子,姑娘只得在屋頂偷看,由兄長幫助暗中苦練。武藝學成,拳師索取酬金,兩兄因手頭困乏,便請師傅稍候幾日,等他們將土霸殺了,奪回産業再行償付。說罷即騎馬而去。其妹恐兄長有失,也借了一匹白馬追蹤前去。不料兩兄已被土霸殺死在路邊。姑娘又悲又恨,例策馬直搗奸窩。經過殊死搏鬥,終于殺死了土霸,自己也受了重傷,回到村裏便死了。村民慶幸土霸被除,爲悼念女英雄編成此舞。主要動作有“跪步亮相”、“十字步”、“前點步”、“旁靠步”、“丁字步” 、“轉身”。手部動作較多,有“單托掌”、“繞腕”、“翻掌”、“拉山膀”、“側身跳打腿”等。� 又有跳師舞,流傳金秀邊遠山村。舞蹈取材于一故事:有一對青年男女相戀,女已應許對方的求婚。因男貧女富,女方父母雖企圖阻撓,見女意堅定,只得暫允,但要對方于婚前做叁件事:一從屋頂跳到地面有人撐著的棉絮上。二是用一根一丈長的竹杆,從一丈遠的地方穿進棉中。叁不准用五指端起斟滿酒的酒杯。由于對方聰明勇敢,所以馬到成功,最後以新人雙雙拜堂,于神案前焚香謝恩結束。分獨舞、雙人舞及多人舞。伴奏與長鼓舞同,並有山歌及當地一種稱“木葉”的樂器伴奏加入其中。道具爲一米多長、十公分粗的木棍,舞者拿木棍,左右手交換、或橫放肩上而舞,或豎棍轉身,以腿提棍突蹲(表示“過界”,即艱難痛苦的考驗已過的意思)。以及富于特色的叁角形手勢,即收回中指和無名指,其余叁指直升不收,即爲故事中“拿酒杯不用五指送”的動作,手勢變換多姿,靈巧利落。腳下有:“單腿曲蹲”、“左右側轉身”、“慢步回旋”等動作。

習俗舞--瑤族除長鼓舞外,另有銅鼓舞亦甚有名。多于祭祀、禳災、葬儀、豐年中表演。流行于廣西都安、南丹、東蘭等地及貴州瑤族地區。�

都安等地瑤族每年五月二十九日爲“達努節”,系思念雙親的節日。屆時于曬場搭起木架,朝南挂上八面銅鼓,于大皮鼓銅鼓之間置一壇酒。大皮鼓由師公司鼓,背後派五人各執一長木樁,大皮鼓兩旁守二人持芭蕉葉爲擊鼓者扇風助興,另四人持篩箕(或藤拐)。師公唱祝福歌畢即開壇取酒,用指點酒向天彈去,複向四方潑灑于地,表示敬祖先。而後擊鼓起舞。�

打皮鼓者爲雙手執錘,每次擊鼓,先將鼓錘在頭部或腋下或胯部或腦後自擊一次。腳多以“小顫跳”,動作敏捷輕巧,以下腰、側身、轉圈,甚至跳上鼓面動作,或圍鼓轉圈擊鼓而舞。二人持芭蕉扇緊隨之轉動,腳步與打皮鼓者相同。唯手左、右、上、下翻舞,給打皮鼓者作“扇涼”狀。十分風趣。�

銅鼓節奏,隨皮鼓節奏而定。銅鼓分爲一公一母,公鼓大小爲母鼓的一半。其聲铿锵明亮,母鼓音色渾厚,擊時將公母二鼓相隔尺許,鼓面相對立于架上,右手執錘擊鼓面中、旁部位,左手持小木棍擊打母鼓腰身。另有一人持木桶配合司鼓。兩者均無舞蹈,只是伴奏。�

持木樁的舞蹈,雙手垂直持木樁上下作舂米狀或垂直木樁作左右晃動舂米的動作,雙膝顫動,腳左右移步,按節奏喊叫:“嗚――餵!”�

持篩箕的舞蹈,以單拉腿跳,圍繞打皮鼓者轉圈,舞步與《藤拐舞》相同,雙手持箕作敬請動作,篩箕內放叁牲供品、糍粑、糯飯等物。�

又有草龍舞流行于湖南江華。草龍用稻草紮成,長二丈,寬半尺,厚一寸。一人舞珠前引,九人舞龍,鑼鼓唢呐伴奏。多由兒童于春節期間表演。又有流行江華、蘭山等縣瑤族地區的香龍舞。由五或七人表演。以稻草紮成把子,上插香火,黑夜作舞,可從香火的擺動中看出龍形的動作變化,名稱有耍四方、穿柱等

參考資料:/question/1762404.html

上一篇:彈樂器配件(樂器配件批發市場 )
下一篇:中國樂器及代表名曲(年齡大的孩子學樂器,應學哪種好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