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的樂器(普米族的樂器有哪些 )

董乐器 2022-03-21 04:53:05

吐蕃王朝的衰落

一普米族的樂器、赤松德贊的業績

755年(天寶十四載),赤德祖贊爲臣下謀害,子赤松德贊(742—797,《新唐書》作娑悉籠臘贊、乞立贊)繼贊普位。赤松德贊即位後,首先處死因叛逆獲罪的貴族末氏和朗氏,籍沒其財産,鞏固王室權力。隨即進一步強化奴隸制的統治,繼續推行擴展實力的戰爭,加重對屬民的剝削,使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更趨尖銳。吐蕃奴隸制社會自公元8世紀中葉起,已開始由全盛走向衰落。

赤松德贊在位期間,吐蕃王朝的職官制度有了進一步的完善,設置了九大尚論,即《新唐書》所記“尚論掣逋突瞿”。告身制度此時更趨完備。據《智者喜筵》記載,告身各等又有大小之分,大相佩大瑟瑟告身,副相和內大相佩小瑟瑟告身,內副相和整事大相佩大金告身,內小相和副整事佩小金告身,小整事佩銀鍍金告身,其下軍政官員人等,分別佩大小銀銅告身,最低一等的鐵告身,賜給作戰有功的勇士佩帶。在軍事制度上,赤松德贊在原有四如的基礎上,增置孫波如,五如下共設61東岱。東岱,即千戶所,由東本主其事。此時,吐蕃的軍政組織更加健全。另外,通恰(藏語原意爲觀察使,漢文史籍作節度使)一職也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是占領地區的高級官員。

在赤松德贊時期,佛教在吐蕃取得了更大的發展。

佛教自7世紀傳入吐蕃後,雖然得到王室的大力扶植,但與傳統的本教鬥爭激烈。赤松德贊年幼即位,貴族那囊氏掌權,那囊氏與信奉本教的大臣極力反對佛教,王朝發布禁佛令:驅逐佛教僧侶,改大昭寺爲屠宰場,將文成公主帶往吐蕃的釋迦牟尼像埋于地下,後又轉移到芒宇(今西藏吉隆縣一帶),還有一些佛寺遭到摧毀。赤松德贊成年後,力圖發展佛教,在清除了反對佛教的貴族勢力後,廢除了前此頒布的禁佛命令。請天竺寂護,蓮花生等人主持興建了首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桑耶寺(在今西藏山南地區紮囊縣雅魯藏布江北岸。建寺年代諸說不一,大致應在8世紀後半期)。首批剃度出家的7人,史稱“七試人”,都是貴族子弟,是爲藏族曆史上第一批佛教僧人。

自佛教傳入吐蕃後,與本教經曆了長期起伏多次的鬥爭。佛教在赤松德贊的大力扶植下日益得勢。爲了抵制本教勢力,佛教徒向赤松德贊提出與本教徒就教義優劣,進行公開辯論,以決勝負的建議。赤松德贊接受了這一建議,在敦喀(今西藏窮結縣境內,一說在墨竹蘇丕蔣布才宮前)組織佛教和本教的代表人物進行辯論,辯論結束後,赤松德贊宣布佛教獲得勝利,本教則被判定爲非法的宗教,凡不願放棄信仰的本教信徒,都被流放到邊遠地區,從而鞏固了佛教在吐蕃社會的優勢地位。隨後,佛教內部也展開了一場鬥爭。由于佛教主要自漢地和天竺傳入吐蕃,二地僧人分別堅持自己的觀點:漢僧持“頓悟”之見,天竺僧則主張“漸悟”,彼此互不相容,迫使赤松德贊決心以辯論解決佛教內部不同見地的鬥爭。辯論約自792年至794年間在桑耶寺進行,由赤松德贊親自監督。最後以漢地佛教失敗宣告辯論結束,天竺佛教遂在吐蕃取得獨占的合法地位。這一佛教內部的鬥爭,史稱“頓漸之爭”。

赤松德贊極力發展佛教的原因,一方面是爲了王室集中政治上的權力,削弱貴族和地方豪酋的勢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爲當時吐蕃社會的封建因素迅速增長,導致吐蕃奴隸制度的矛盾日益加劇,平民和奴隸的負擔加重,貧富分化的趨勢突出,被統治階級的起義事件迭有發生。顯然發展佛教,在緩和階級矛盾,抑制世俗貴族的權勢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史實證明;赤松德贊發展佛教取得了一定的預期效果。 二、清水會盟

783年(唐建中四年),唐朝和吐蕃在清水(今甘肅省清水縣西北)會盟,重新劃定雙方邊界。

唐德宗李適于779年承襲帝位,此時唐蕃雙方都有息戰求和的願望。這是清水會盟的曆史背景。

吐蕃軍自長安西退後不久,又聯合回纥軍攻唐。唐將郭子儀在764—765年(唐廣德二年至永泰元年),先後挫敗吐蕃與回纥聯軍于奉天(今陝西省乾縣)和泾陽(今陝西省泾陽縣)。

767年(唐大曆二年)四月,唐蕃再度和盟于長安興唐寺。先是765年叁月,唐蕃于興唐寺和盟,十月,吐蕃即背盟,聯合回纥軍攻唐泾陽。767年四月和盟後,九月,吐蕃又背盟,圍攻靈州(今甯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遊騎至潘原、宜祿(均在今陝西省長武縣境內),郭子儀率重兵在長安以西嚴備。不久,唐軍破吐蕃軍于靈州,明年,吐蕃軍又攻靈州,進逼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又被唐軍擊退。

779年(大曆十四年),南诏王閣羅鳳卒,孫異牟尋立。冬十月,吐蕃軍與南诏軍會合10萬之衆,分兵叁路,攻唐劍南道(今四川省劍閣縣以南、長江以北,治成都)。此時南诏已成爲吐蕃屬國,南诏被迫出兵是爲了替吐蕃取得蜀地作爲“東府”,俘獲的工伎都送往吐蕃的首府邏娑城(邏些異稱,即拉薩市),而且還要向吐蕃納歲賦一缣。唐將李晟率兵破蕃诏聯軍于大渡河外,聯軍死八九萬人。異牟尋退守羊苴城(今雲南省大理市)。吐蕃爲了安撫剛剛即位就在軍事上遭到挫敗的異牟尋,封他爲“日東王”。

自吐蕃軍攻陷成都到清水會盟之前,唐蕃之間處于較長時期的和戰不定的形勢。唐朝在兵力上的弱點,以及諸藩鎮擁兵自保,不聽朝廷調動,使吐蕃得以利用時機,以與唐和盟掩蓋其占地掠民的目的。 779年八月,唐德宗即帝位叁個月後,派太常少卿韋倫入吐蕃,送還戰俘500余人。韋倫抵吐蕃時,赤松德贊已獲悉劍南蕃诏聯軍戰敗,遂熱情地接待了韋倫,並說:“我乃有叁恨:不知天子(代宗)喪,不及吊,一也;山陵不及赙,二也;不知舅(德宗)即位,而發兵攻靈州,入扶、文(今甘肅省文縣),侵灌口(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叁也。”赤松德贊複遣使隨韋倫朝唐,德宗李適再一次派韋倫赴吐蕃送還在劍南戰役中吐蕃被俘人員。赤松德贊見到韋倫重來蕃地,並再次送還戰俘,“歡甚,授館,作聲樂,九日留”,又派其相論欽明思等50余人隨韋倫朝唐,獻方物。

781年(唐建中二年),德宗派遣殿中少監崔漢衡、判官常魯出使吐蕃。赤松德贊提出以靈州迤西的賀蘭山劃界,雙方派員在邊境會盟,並要求唐朝派佛教高僧入蕃講經,德宗答允了吐蕃的會盟要求,並應吐蕃之請,派遣高僧良琇、文素去吐蕃,“一人行,二歲一更之”。經唐蕃雙方約定,783年(建中四年)正月在清水會盟。

清水會盟是唐蕃之間的一次重要會盟。唐朝派隴右節度使張镒等7人爲會盟使,吐蕃以大相尚結贊爲會盟使。清水會盟的主要內容是劃定雙方邊界:將黃河以北的賀蘭山區劃作“閑田”,駐守在閑田內的雙方兵將,維持現狀,不得相互進攻;雙方均未駐防的閑田,也維持現狀,“不得新置(兵將),並築城耕種”;黃河以南自六盤山、隴山,沿岷江、大渡河南抵磨些諸蠻(今雲南省西北部)劃界,以東屬唐,以西屬吐蕃。會盟後,唐蕃又分別在長安和邏些會盟,旨在確認清水會盟的合法性。然而,清水會盟後不久,又發生了平涼劫盟的事件。

叁、平涼劫盟

清水會盟確定了唐蕃邊界後,吐蕃在軍事方面的優勢明顯地超過唐朝。唐朝由于內亂頻仍,對吐蕃一直處于守勢。清水會盟當年(783)的十月,唐朝發生了“朱泚之亂”,叛臣朱泚攻占長安,德宗出走奉天。吐蕃尚結贊請求出兵助唐收複長安。德宗派崔漢衡出使吐蕃,同意吐蕃出兵,唐朝“許成功以北庭、伊西(今新疆北部)與之。”784年(唐興元元年)四、五月間,唐蕃合兵擊破叛軍于武功(今陝西省武功縣)。此時吐蕃軍因氣候炎熱,加以疾疫流行,撤兵西去。唐軍收複長安。吐蕃軍並未參與徹底平定朱泚之亂。唐朝遂以此爲借口,不答應給吐蕃以北庭、伊西等地,只應許厚給缯帛。尚結贊對唐朝食言毀約深表不滿,決計報複,並准備乘機除掉唐朝鎮守西北地區的叁大將領。他認爲“唐之名將,李晟與馬燧、渾瑊耳,不去叁人,必爲我憂”。發生于787年(唐貞元叁年)五月的平涼劫盟事件,就是尚結贊報複唐朝和企圖除掉唐朝叁將的具體行動。

吐蕃于786年(貞元二年)九月,越泾、隴(今陝西省隴縣)、邠、甯(今甘肅省甯縣)等州,進兵至鳳翔(今陝西省鳳翔縣)。李晟擊退進犯蕃軍,十月,再挫蕃軍于摧沙堡(今甯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西北)。尚結贊既不斷遣使向唐求和,又派兵攻取鹽(今甯夏鹽池縣北)、夏(今陝西省橫山縣西)二州。唐德宗擔心將帥生事邀功,力主罷兵而與吐蕃和盟。十二月,罷李晟兵權。翌年(787年)叁月,吐蕃又遣使求和,唐將韓遊瓌覺察到吐蕃求和的反常:“吐蕃弱則求盟,強則入寇,今深入塞內而求盟,此必詐也”,但是德宗仍然主和,甚至還想聯合吐蕃,共擊回纥,答應與吐蕃和盟。德宗命崔澣見尚結贊,尚結贊以歸還鹽、夏二州,表示求和“誠意”,還提出請唐朝派渾瑊主盟的要求。唐朝答應派渾瑊爲會盟使,崔漢衡爲副使。會盟地點幾經磋商,最後決定在平涼(今甘肅省平涼市)。

787年(貞元叁年)五月十五日,唐蕃會盟于平涼。尚結贊預先埋伏騎兵于盟壇西部,做好劫盟的准備,渾瑊在出發前,李晟警告他,此次會盟非比尋常,必須嚴加防備;但是唐德宗卻命令渾瑊,不要猜疑對方,要表示出會盟的誠意。致使渾瑊首鼠兩端,莫衷一是。會盟開始前,渾瑊等人應尚結贊之請,入幕更著禮服,此時,吐蕃伏兵在擊鼓的號令下,從四面蜂擁而至,渾瑊覺察後果斷地只身從幕後逃出,乘馬突圍,唐朝會盟官員自崔漢衡以下60余人,皆被扣押。此次劫盟突襲事件,唐軍死500余人,被俘1000余人。尚結贊又乘勝大掠鄰近諸州縣,然後退至清水縣境內。 平涼劫盟事件後,唐德宗深悔堅持與吐蕃和盟的失誤,爲尚結贊求和說項的唐將馬燧,也被唐德宗罷免了軍權。尚結贊除掉唐朝西北叁將的企圖終于得逞。然而,此後30余年唐蕃之間未能和盟,直至公元821年(唐長慶元年、吐蕃彜泰七年)再度和盟。

四、吐蕃與南诏解盟

南诏王異牟尋自779年劍南戰役受挫後,國勢日衰。他既擔心唐朝的進一步攻擊,又懼怕吐蕃的吞並。由于吐蕃連年與唐作戰,又想爭奪對西域的霸權,而與回鹘、大食爲敵,戰線拉得過長,以致財源枯竭,兵力不足。爲此,吐蕃加緊了對本部和屬部的剝削,南诏也深受吐蕃統治之苦,因而加深了雙方的矛盾。 異牟尋之師漢人鄭回,極力勸說異牟尋俟機歸唐,異牟尋早已對吐蕃不滿,經鄭回的勸說,也有背蕃歸唐的想法。

788年(貞元四年)四月,異牟尋委托東蠻鬼主骠旁、苴夢沖、苴烏星朝唐,轉達了異牟尋背蕃歸唐的意願。唐朝熱情地接待了骠旁等人,並厚予封賞。十月,吐蕃發兵10萬,准備攻打西川,同時征調南诏兵協同作戰。異牟尋此時雖已有歸唐之志,但還不敢公開背叛吐蕃,也出兵數萬人屯于滬北(滬水之北)。

唐劍南節度使韋臯深知異牟尋心懷猶豫,致書異牟尋,鼓勵他早下背蕃歸唐的決心。但此事被吐蕃察覺,于是吐蕃對南诏産生猜疑,加以韋臯派間諜離間蕃诏關系,吐蕃責令南诏送大臣之子以作人質,蕃诏關系遂公開惡化。但吐蕃仍未放棄對南诏的控制,既有誘惑拉攏,也有武力脅迫,旨在斷絕南诏與唐朝的聯系。

789年(貞元五年)二月,韋臯致書異牟尋,勸他速作定奪。此後韋臯又數次致書異牟尋,均未收到回音。791年(貞元七年)六月,韋臯派遣原來閣羅鳳使唐人員、當時做唐朝討擊副使的段忠義,攜韋臯的招谕書信及唐德宗的敕書返回南诏。

吐蕃得知唐朝派使者到南诏的消息後,也派使者到南诏,責難異牟尋私結唐朝,破壞聯盟關系。異牟尋欺騙吐蕃使者:唐使原是南诏人,韋臯聽其返回,並無他謀。爲了消除吐蕃的疑慮,異牟尋將段忠義執送吐蕃,請吐蕃訊問處置。但是吐蕃仍不放心,繼續向南诏索取大臣之子,送往吐蕃以作人質。已經惡化了的蕃诏關系更趨緊張。

此時,勿鄧酋長苴夢沖潛通吐蕃,爲了反對與唐朝交好,他隔斷了南诏使臣朝唐的道路。韋臯于792年(貞元八年)二月,派兵執殺苴夢沖,重新打開內地通往南诏的道路。唐朝的兵力與南诏的接近,更引起吐蕃的猜忌,“每雲南(南诏)兵至境上,吐蕃辄亦發兵,聲言相應,實爲之備”。

韋臯于792年十二月,再次致書異牟尋,表明了欲與南诏共同驅逐吐蕃,然後在邊境上築大城一座,彼此派兵相保,永同一家。此時異牟尋背蕃歸唐之意已決,793年(貞元九年)五月,異牟尋遣使分叁路到成都去見韋臯,“上表請棄吐蕃歸唐,並遺臯帛書”,韋臯當即護送南诏使臣至長安,德宗賜異牟尋诏書,還命令韋臯派人到南诏對異牟尋進行撫慰。 794年(貞元十年)正月,唐使崔佐時與南诏王異牟尋會盟于陽苴城附近的點蒼山。盟文表明南诏歸順唐朝,與唐共同討伐吐蕃;南诏地方事務,唐朝軍隊不要幹預;南诏歸還原來唐朝管轄的地段,以鐵橋爲界,各守本土。會盟畢,異牟尋斬吐蕃使者,廢吐蕃所立的封號。吐蕃與南诏的結盟關系至此結束。

五、牟尼贊普與赤德松贊的興佛

南诏與吐蕃決裂後不久,赤松德贊于公元797年去世,其長子牟尼贊普(762—798,《新唐書》作足之煎)繼贊普位。牟尼贊普與其父同樣實行扶植佛教的政策。史載,他曾強迫所屬臣民,向佛教寺院布施財物,前後發布過叁次平均屬民財富的命令,都未能解決社會上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的矛盾。牟尼贊普強制推行的“叁均財富”,直接觸犯了貴族奴隸主的經濟權益。他在位不滿二年,即被代表貴族利益的母後側繃氏毒殺。牟尼贊普的被害,表明了吐蕃奴隸主階級內部鬥爭趨于激化的事實。當時,吐蕃社會中的奴隸,被剝削、受奴役的程度更爲深重。平民也經不起兩極分化的沖擊,有很多人下降爲奴隸。到公元8世紀末葉時,吐蕃社會的階級矛盾和鬥爭,已明顯日益加劇。

798年(貞元十四年),牟尼贊普的幼弟赤德松贊(764—815,藏文史籍又稱賽那累),在其師僧娘·定埃增桑布的協助下,即贊普位。赤德松贊時,佛教僧侶在王朝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在政治上擁戴贊普登位,爲贊普排解疑難,深受贊普的信賴。娘·定埃增桑布由于擁戴赤德松贊有功,成爲掌握吐蕃朝政的中心人物,唐人稱之爲“缽闡布”(一作缽掣逋)。《新唐書》稱“缽闡布者,虜浮屠豫國事者也”;《冊府元龜》稱之爲“國政蕃僧”。足見其政治地位之顯赫。赤德松贊爲了表達他弘揚佛教的意願,以及對娘·定埃增桑布的崇敬,曾先後兩次授予娘·定埃增桑布盟書誓文。赤德松贊還作出贊普從幼年到即位,要跟隨高僧學習佛法,吐蕃全境臣民都必須信奉佛教,禁止以任何手段對佛教誹謗中傷,以及優禮僧人等多項規定。在赤德松贊晚年(814),又下命令厘定翻譯佛經的統一語詞,爲吐蕃文字的規範化和譯經的系統化奠定了基礎。

吐蕃自與南诏決裂,其南線軍勢減弱。799年(貞元十五年),吐蕃以5萬之衆擊南诏及嶲州(今四川省西昌市),遭到異牟尋和韋臯的有力抵抗,兵敗西退,吐蕃南線將帥、屬部又接連降唐。爲了擺脫困境,吐蕃在北線攻唐靈、鹽二州,攻入麟州(今陝西省麟遊縣)。801年(貞元十七年),唐德宗令韋臯攻吐蕃南線所據維(今四川省理縣東北)、雅二州,以牽制吐蕃,異牟尋也積極配合唐軍出擊。吐蕃遣大相兼東鄙五道節度使論莽熱領兵10萬救維州,又大敗,士卒死過半,論莽熱被俘。

赤德松贊爲了挽救敗局,竭力發展佛教,以鞏固王室集權,緩和階級矛盾。他重用缽闡布執掌朝政,缽闡布力主與唐言和。

804年(貞元二十年),吐蕃遣論乞冉及僧人南撥特計波等54人使唐。可見此時僧人在吐蕃王朝中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810年(唐元和五年),唐憲宗李純敕書缽闡布·娘·定埃增桑布,對他“輔贊大蕃,葉和上國”,“思安邊陲”,“令息兵甲”,備加稱贊;對吐蕃提出歸還唐朝安樂(今甯夏回族自治區中衛縣境)、秦(今甘肅省天水市)、原(今甯夏固原縣)叁州之議,深表贊許,並望早日交割。到赤德松贊晚年,唐蕃關系由于缽闡布的掌政而有了很大的改進。

六、長慶會盟

815年(唐元和十年),赤德松贊去世,子赤祖德贊(藏文史籍又作熱巴堅,《新唐書》作可黎可足)繼贊普位,年號彜泰。赤祖德贊以崇佛的登峰造極而著稱于史。他制定了一人出家爲僧,由七戶臣民負責供養的制度,還制定了以惡指指僧者斷指,以惡目視僧者剜目的嚴刑峻法。他頂禮僧人,廣建寺院,王朝政務由僧人缽闡布主管。爲了繼續鞏固王室集權,抑制貴族的勢力,赤祖德贊多次遣使赴唐,請求和盟。

821年(唐長慶元年、吐蕃彜泰七年)十月,唐蕃會盟于長安西郊。吐蕃會盟專使爲禮部尚書論讷羅。唐朝派丞相崔植、王播、杜元穎等17人與盟。822年(長慶二年、彜泰八年)五月,唐朝和盟專使、大理寺卿劉元鼎率領使團去吐蕃,與吐蕃以缽闡布·勃闌伽允丹爲首的官員在邏些東郊會盟。會盟前,赤祖德贊接見並宴請劉元鼎等唐使。會盟由缽闡布升壇主盟,依慣例,與盟人員都要履行歃血的儀式,缽闡布因是僧人,不歃血,只飲郁金水爲誓。會盟畢,吐蕃遣使隨劉元鼎至長安,又派人到大夏川(今甘肅省大夏河)召集東道將領100多人宣讀盟文,要求他們信守不渝。

823年(長慶叁年、彜泰九年),唐朝和吐蕃分別在長安和邏些建碑,刻盟文及與盟人名于其上以紀其事(按,現只存唐蕃會盟碑一通,在今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大昭寺前。長安碑已不存)。雙方在盟文中重申“和同爲一家”的舅甥親誼,決心今後“社稷葉同如一”,“各守本境,互不侵擾”,“煙塵不揚”,“鄉土俱安”。還規定了唐蕃雙方人員往來路線和供應辦法等具體事項。在現存唐蕃會盟碑的背面,還記述了唐蕃和盟關系的始末:對唐朝文成、金城公主先後嫁到吐蕃,唐蕃間長期和戰不定的形勢作了回顧;對極力主張與唐和盟的赤祖德贊作了充分的肯定。此次會盟在客觀上使吐蕃社會得到了暫時的安定,吐蕃的經濟、文化又有了一定的發展。另一方面,對唐蕃雙方人民而言,會盟反映了他們想望結束戰爭的共同願望,符合他們的共同利益。自706年至822年的100多年間,吐蕃與唐朝共會盟8次,此次會盟是第8次,即最後一次會盟,史稱“長慶會盟”,亦稱“甥舅和盟”。

之前發錯了一段話,現在分不夠不能刪除回答,只好這樣傳上來。

上一篇:長筒喉管樂器(長筒喉管樂器誰會吹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