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常用樂器(戲曲伴奏樂器 )

董乐器 2022-04-28 22:29:55

戲曲的分類

單弦

單弦,原爲八角鼓中的一種演唱形式,以一人操叁弦自彈自唱而得名。清乾隆戲曲常用樂器、嘉慶年間興起,1880年前後旗籍子弟隨緣樂(本名司瑞軒)自編曲詞在茶館裏演唱,逐漸形成獨立的曲種。嘉慶九年(1804)華廣生編訂的《白雪遺音》卷3中《酒鬼》篇,是現存最早的單弦曲詞。單弦曲牌衆多,曲調豐富,反映現實生活。自隨緣樂以後,産生了德壽山、全月如、榮劍塵、常澍田、謝芮芝等名家,推動了單弦藝術的發展。單弦有兩種演出方式:①自彈自唱;②一人站唱,以八角鼓敲擊節拍,另一人操叁弦伴奏,原稱“雙頭人”。單弦的曲目,前期主要是反映清代北京社會生活風貌的,如《窮大奶奶逛萬壽寺》、《青草茶館》等,也有由戲曲故事改編的,如《羅鍋兒搶親》、《合缽》等。隨緣樂以後,則多根據《聊齋志異》、《今古奇觀》、《水浒》等小說改編,如《續黃粱》、《胭脂》、《杜十娘》、《翠屏山》等。

岔曲

岔曲,八角鼓、單弦的主要曲調,用作曲牌聯套體的曲頭和曲尾,同時也可以單獨演唱。清乾隆年間興盛。分平岔、慢岔、起字岔、垛字岔、西岔、數岔等多種曲調,內容多是摹擬女性第一人稱口吻的情歌。有一人獨唱和二人分飾正旦、小旦對唱兩種。岔曲的音樂結構,基本句式是六句體,也可加襯句、數子擴展至數十句。曲詞多采取詠贊體,以抒發意興。岔曲演唱方式還有“群曲”,曲調流傳的有蕩韻、別韻、脆岔、平岔、起字岔、長岔、數子岔、琴腔(又叫趕板)等。

八角鼓

八角鼓 清代盛行的曲藝曲種。又稱單弦牌子曲。以演唱者所用的擊節樂器八角鼓而得名。自乾隆末年以後,盛行于滿族旗籍子弟中間,多組織票房,編詞演唱以爲自娛。旗籍子弟演唱的八角鼓包括5種演唱形式:①岔曲。②群曲,由多人齊唱、輪唱,有鼓、板、鑼、钹和弦樂伴奏。1949年後,曾對這種形式加以改革,由多人亦歌亦舞演唱,稱爲“單弦聯唱”。②拆唱八角鼓,由演員分飾正、醜腳色。一般以3人演唱的節目爲多。因其演唱近于戲曲,俗稱“八角鼓帶小戲”。④單弦。⑤雙頭人,演唱內容與單弦相同。由兩人共操一擔叁弦,一人按弦,一人彈撥,同時輪唱曲詞。

太平鼓

太平鼓 明清兩代開始在京西宛平縣盛行的一種帶鐵柄的橢圓形單面鼓。鼓面用羊皮或高麗紙制成,形如芭蕉扇,柄下有3個麻花狀鐵圈,其中一串帶有鍛制的鐵環。表演時邊舞蹈邊擊打鼓面,可單人或數人表演,也可幾十人至上百人集體表演。太平鼓分文鼓、武鼓和花鼓叁種。武鼓揉入武術技法,動作難度大。文鼓則以演唱民間小調爲主。

快板書

快板書,曲藝曲種。由數來寶演變而成。因用兩塊大竹板兒(大板兒)和開塊小竹板兒(節子板兒)得名。大小竹板兒合稱爲“七塊板兒”。李潤傑將評書和相聲的藝術手法融合到快板藝術中,豐富了數來寶原有的句式和板式,形成普遍流傳的快板書。快板書在七言對偶的基本句式之外,增添了單甯垛、雙甯垛、叁字頭、四字聯、五字垛等句式,以及重疊、連疊句的長句式。隨著句式的豐富,七塊板兒的運用也有了新的演變。例如大小板兒的混合連奏多用于開書板兒和段落之間的過渡,說書中間的擊節和烘托則多以節子板兒爲主,以大板兒爲輔,而大板兒又成爲摹擬事物、輔助表演的道具。快板書的代表曲目有《千錘百煉》、《劫刑車》、《巧劫獄》、《熔爐煉金鋼》和《叁打白骨精》、《火焰山》等。

京韻大鼓

京韻大鼓,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發展而來,形成于京律兩地。河南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制新腔,專唱短篇曲目。稱京韻大鼓。與劉寶全同時並起的藝人有張小軒、白雲鵬。京韻大鼓在五四運動時期,曾出票友張雲肪等人編寫廠一些新曲目,由白雲鵬、崔子明等人演唱。崔子明創滑稽大鼓,成爲京韻大鼓的一個支派.唱腔以一板叁眼的慢中板和有板無眼的緊板爲主,必要時穿插一些一板一眼的板式,基本腔調有平腔、高腔、落腔、甩腔、起伏腔。起伏腔是“劉派”唱腔的主要創造,包括有各種長腔、悲腔、花腔。此外.京韻大鼓具有半說半唱的特色。韻白(包括在板眼節奏之內的韻白和沒有板眼節奏的韻白)在演唱中也占重要的位置,與唱腔銜接自然。主要伴奏樂器爲大叁弦與四胡,有時佐以琵琶。演員自擊鼓板掌握節奏。傳統曲目有《單刀會》、《戰長沙》、《博望坡》等數十段,以及由劉寶全、白雲鵬等人整理的《長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罵城》等數十段。

梅花大鼓

梅花大鼓,又名梅花調。20世紀初葉以來流傳于京、津兩地。脫胎于清末流傳在北京北城一帶的“清口大鼓”。句式基本上爲七字句,偶爾加叁字頭,快板中有時有五字句,有時也依據內容穿插長短句的曲牌。多爲一人演唱,有的傳統節目如《湘子上壽》,新編節日《秋江》、《張羽煮海》等也可以二人對唱。演員自擊鼓板.伴奏樂器有叁弦、四胡、琵琶以及揚琴等。梅花大鼓傳統曲日中有不少取材于《紅樓夢》,如《探晴雯》、《勸黛玉》、《黛玉悲秋》、《黛玉葬花》、《寶玉探病》等。此外還有《鴻雁捎書》、《摔鏡架》、《目連救母》等,新編曲目有《繡紅旗》、《江姐進山》、《千裏堤送別》、《半屏山》、《悲壯的婚禮》、《二泉印月》等;

北京琴書

北京琴書,前身是清代流行于河北安次縣一帶及北京郊區農村中的五音大鼓,以叁弦、四胡、揚琴等樂器伴奏。19世紀末葉逐漸有藝人到京、津兩地演唱。20世紀30年代,演員翟青山在廣播電台播唱時,只有一台揚琴伴奏,稱爲“單琴大鼓”。1949年,因演員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定名爲北京琴書,用四胡伴奏。板式用一板叁眼。早期以說唱長篇大書爲主,有《叁國演義》、《回龍傳》等lO余部。現在多以演唱短篇唱段爲主。經過整理的傳統曲目有《楊八姐遊春》、《鞭打蘆花》等。

北京曲劇

北京曲劇,由八角鼓發展而來的戲曲劇種。原稱曲藝劇,1952年經老舍提議改稱現名。在向舞台表演藝術過渡中,吸取了戲曲、話劇的形式。50年代初,成立北京曲藝團,排演過現代戲《柳樹井>以後又排演了《楊乃武與小白菜》,並攝制成電影。1979年北京曲藝團改名北京曲藝曲劇團。著名曲劇演員有:魏喜奎、孫硯琴、李寶岩、佟大方等。

北京皮影

北京皮影又稱燈影。以驢皮、羊皮等材料制成各種人物、景物、動物、道具等,用燈光在幕布後襯出這些影象,配上音樂、唱詞,由提影人操縱表演。北京皮影分東城和西城兩派。東派由灤縣、樂亭傳入,影戲班在東四一帶活動。西派傳說是明代由涿州傳入北京,班社集聚在宣武門至新街口一帶。清初皮影作品,頭臉全靠單線表現性格和身份,武將如古時壁畫。清中葉後,京劇影響了皮影造型,出現了生、旦、淨、醜臉譜形象。20個國家的博物館收藏有北京皮影的人物、布景等藝術制品。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河北澤戲曲劇種。清道光年間形成。曾稱京梆子、直隸梆子、衛(指天津衛)梆子、秦腔。1952年定今名。清中葉,山陝梆子流入河北,經音隨地改的衍變而成。從鹹豐、同治年間到20世紀20年代末,在京興盛。重要的班社先後有:瑞勝和、源順和、慶順和、玉成班、寶勝和、義勝和、永順和、祟慶班、吉利班、祟雅社、奎德社等。名演員有梁宗旺(達子紅)、田際雲(想九霄)、吳毓順(小茶壺)、郭寶臣(元元紅)、侯俊山(十叁旦)、楊寶珍(楊娃子)、薛固久(十二紅)、孫培亭(十叁紅)、何景雲(何達子)、崔德榮(靈芝草)、魏連升(小元紅),以及女演員趙佩去(小香水)、鮮靈芝、劉喜奎、金玉蘭、王瑩仙(金剛鑽)、秦風雲、李桂雲等。光緒中葉,與二簧同班在京演出(叫“兩下鍋”),一度出現梆簧合作演出的風氣。1960年,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成立,代表性劇目有《秦香蓮》、《蝴蝶杯》、《拾玉镯》、《白毛女》等。河北梆子唱詞及念白的發音,早期雜有山陝音調,自20世紀初楊韻譜的奎德社始,逐漸改以北京語音爲基礎。念白雖與京劇相近,但不念“上口字”。腳色行當分類和其表演程式,大體與京劇相同。生行中以須生爲主,唱做並重。旦行中的青衫(又名青衣)以唱爲主;花旦重做功說白。刀馬旦文武並重。花臉多用假嗓,只有淨生行(包括大淨生與二淨生)與京劇不同,兼用生、淨兩行表演程式。各行當均有自己特定的傳統唱腔。生腔蒼勁悲壯,旦腔高昂激越,淨腔粗犷豪放,醜腔戲谑跳躍。其中,生旦行的唱腔較豐富多樣。唱腔音樂,主體板式有大慢板、小慢板、二六板(包括正反調)、流水板、減板、哭板。輔助板式有導板、大起板、尖板、搭調、哭頭(麽二叁)、留板、鎖板等。主要伴奏樂器有板胡、笛、梆子、笙。打擊樂器的鑼鼓借鑒京劇,打法大體相同。

十不閑蓮花落

十不閑蓮花落,流行于京、津、河北等地。蓮花落,一作蓮花樂,源于唐、五代時的“散花樂”,最早爲僧侶募化時所唱的宣傳佛教教義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間。清乾隆以後,出現了職業藝人,同時滿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愛好者,遂與民間流行的另一藝術形式“十不閑”合流,成爲民間花會形式之一“天平會”,曲種名爲“十不閑蓮花落”,又稱“十不閑”或“蓮花落”。內容多爲寫景抒情和演述民間故事的俗曲。演出時,先由全體人員敲擊十不閑的打擊樂器,做舞蹈動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調,做爲序曲,然後演唱蓮花落節目。演出形式有單曲、彩唱兩種。單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詞采用敘述體;彩唱是由歌者二、叁人,分飾爲旦、醜兩種腳色,分包趕角,略如戲曲,重插科打诨,以資笑樂。蓮花落在民間,由于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別之分。凡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組織,稱爲“清門”;職業藝人的班社則稱爲“渾門”。這兩派又統稱“小口蓮花落”,以別于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蓮花落的曲調比較簡單,只有上下句。常用板眼有“慢叁眼”、“垛板”、“散板”等。腔調有“平調”、“悲調”之分,另外有“哭柳”、“雲裏翻”、“海底撈月”等特定曲調。通常一段唱腔開始時,必先有一“摔鬥”,也叫“喊落”。清末民初的蓮花落著名藝人,有抓髻趙、奎星垣等。

上一篇:小樂器改進(老人自學叁種樂器同奏,他身上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