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撥絲弦樂器(絲弦樂器專賣 )

董乐器 2022-06-24 16:27:47

綏米唢呐了解一哈 綏米說的是綏德和米脂兩個縣 安塞的腰鼓

  陝西的民族民間器樂種類,除流傳于西安市及所屬長安、固至等縣的著名的西安鼓樂以外,在全省範圍內影響廣泛的樂種是鑼鼓樂,特別是陝南的安康地區和整個關中地區。陝西鑼鼓樂的曆史無可稽考,據傳,至少流傳100—200年。  根據演奏的性質,陝西鑼鼓樂可分爲伴奏鑼鼓、清鑼鼓和表演鑼鼓叁類。陝北多爲伴奏鑼鼓,關中一帶以表演鑼鼓和清鑼鼓見長,陝南以伴奏鑼鼓和清鑼鼓顯現其特色。  伴奏鑼鼓 以伴奏社火節目爲主,如陝北的秧歌、跑旱船,關中的獅子、龍燈、早船、高跷,陝南的彩蓮船、小場子等,陝南的薅草鑼鼓和“喪鼓子”亦屬伴奏鑼鼓。  清鑼鼓 也常在年節喜慶時演奏,但它不帶任何表演動作,也不爲社火節  目伴奏,而是純鑼鼓樂器合奏,如分布在西安市及郊縣的50多個銅器社就屬于  這一類。  表演鑼鼓 是指演奏者同時作各種簡單舞蹈動作的鑼鼓樂,舞蹈的表演者  就是各樂器的演奏者。如“牛拉鼓”、“百面鑼鼓”、“轉鼓”、“德行鼓”等幾乎每一種表演鑼鼓都有一段傳說故事。  陝西鑼鼓樂所用樂器各地有所不同。關中的,分粗銅器爲主的和細銅器爲  主的兩種。粗銅器形大聲威,多用于行樂或作儀仗、或在廣場演奏,最基本的編制是大鼓一面、鑼一面、镲兩付,但實際演奏中常常根據需要增加件數。如乾縣的《蛟龍轉鼓》,要用鼓7面、鑼6面、铙14付彈撥絲弦樂器;韓城的“百面鑼鼓”要用幾十面鑼,幾十付镲;還有的樂隊采用特大的鼓或鑼,如鹹陽市的“牛拉鼓”所用大鼓高1000毫米,鼓面直徑1300—1500毫米,用牛拉車(今都裝于拖拉機或汽車上),供2—4入同時敲擊。  以細銅器爲主組成的樂隊常用樂器爲鼓1人(兼指揮),雲鑼6—8人,馬鑼2  人,大鑼1—2人,铙4—6人,小鑼、小镲、碰鈴、梆子各2人,以上後4種樂器  習慣稱小八件。  陝北和陝南鑼鼓樂使用的樂器不以粗細區分。陝北的樂隊——般最多10人左,右,常規樂器有大鼓、钹、小鉸和乳鑼,陝南使用樂器有柿餅鼓、蘇鑼、蘇钹和小鑼(勾鑼)等。

求助:鋼絲弦古筝是什麽時候出現的?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記載:“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築,秦蒙恬改于十二弦,變形如瑟,易竹于木,唐以後加十叁弦。”因爲現代筝改良後使用鋼絲弦古筝.

「弦」目前常用筝共有二十一根弦,靠近演奏者的第一弦是筝的最低音,第二十一弦上的按音所升高的小叁度音是筝的最高音。在用弦上,根據不同的需要,而將銅絲弦、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以及其他種弦加以適當的配置。由于用途、風格和習慣的不同,在配置方法上也有不同。有以鋼絲弦爲主,適當配置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的;也有以尼龍纏弦爲主,適當配置鋼絲弦的;也有全部用尼龍纏弦或絲弦的。鋼絲弦音色明亮,纏弦音色渾厚。 說明:在制弦專業上,把鋼絲弦稱爲裸弦(裸弦是與纏弦相對而言的),把有外包纏皮的弦稱爲纏弦。纏弦的弦蕊,一般采用鋼絲弦做蕊。早在戰國時期,古筝就在秦國一帶流行,所以又有秦筝之稱。在後來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古筝也隨著曆史的變遷而變化、發展。最初的古筝是從戰國時期一種竹制的五弦樂器衍變而來的,到秦漢時期發展爲十二弦,唐宋時期十叁弦,元明時期十四弦,清代十六弦,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逐漸增加到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叁弦直至二十五弦,到七十年代,又出現了轉調古筝。筝弦也由絲弦改爲鋼絲弦、尼龍弦等,這樣,古筝的音域和其表現力就更加寬廣更加豐富了。

上一篇:魯道夫樂器(魯道夫健骨堂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