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學習(聲樂學多久才能學出來)

小乐 2021-10-20 10:13:11

  語言和音樂都是高校美育的重要載體,而語言音樂學是語言學和音樂學融合的交叉學科,揚州大學音樂學院近幾年十分注重語言音樂學的應用和推廣,開辟了高校美育的新路徑。

  何為語言音樂學

  語言音樂學,是指借鑒現代語言學、音樂學方法,從唱詞語音切入,主要應用于全人類不同語言聲樂作品的學習、教研與審美的方法。揚州大學音樂學院近年引進語言音樂學教學方法,以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的《語言音樂學基礎》為主要教材,運用“雙音唱譜”,即唱詞國際音標記錄的語音,與旋律音高相結合的形式,幫助學生準確記錄無法用漢語拼音記寫的唱詞語音,了解我國和世界語言的宏觀現狀,架起學習非普通話聲樂作品的橋梁,引領學生體驗各類作品語音美、旋律美和意蘊美。

  賦能音樂新的審美生命力

  語言是歌唱的聲音載體。歌唱的整體美感呈現,是個體內在的語感、樂感、對作品人文精神的理解,與外在歌唱表演技法的協調綜合。選擇以怎樣的音色、語氣、情感來演唱,就會產生相應的審美效果。傳統民歌、地方戲曲、說唱等諸多經典民族聲樂作品,因多元語言的門檻而在以往的高校音樂課堂難以涉獵,對此,我們本著立足母語、充分拓展不同語言特色的教學原則,每學期之初,先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摸底調查,甄選出精練曲目,再逐步引入其他語言作品,從不同的語音對比中,引導學生聚焦多元語音美和文化美,掌握歌唱審美與學習方法,提升學生興趣和學習獲得感。

  涵育方言聲樂作品之美。考慮到我院學生主要來自蘇、魯、湘、鄂、皖、冀、貴等諸多省市地區,為了讓學生體驗豐富的地域文化,我們選擇教學曲目時,從傳統課堂以普通話唱詞為主的歌唱審美,轉向多元語言和地域風格的藝術審美。

  在百年校園的梧桐樹下哼唱揚州民歌,是許多揚大學子的心愿。為此,我們帶領學生參觀揚州風景名勝,奔赴“中國民歌之鄉”邵伯、高郵等地采風,實地觀摩“栽秧號子”的歌隊表演與講解。教唱《拔根蘆柴花》等揚州民歌時,運用語言音樂學方法,展現江淮官話特色。學生們在作品的方言風味、勞動韻律、領唱和齊唱表演互動中,融入對揚州文化的集體記憶,通過課堂展演和音樂會直播等形式,與校園師生及不同行業、層面的觀眾形成美育互動。

  除揚州民歌外,我們還組織學生學習其他方言聲樂作品,如蘇州評彈《蝶戀花·答李淑一》、粵語歌曲《上海灘》、京歌《梨花頌》等,從中國民歌、地方戲曲語言的聲母、韻母、聲調把握中,體會唱詞與旋律水乳交融的音樂美、語言美,增強音樂鑒賞與表演能力。

  涵育少數民族聲樂作品之美。少數民族民歌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多元音樂文化的寶庫。我們經過多年實踐發現,通過本民族母語作品的學習,強化和延伸每一個學生的個性表演風格,是非常好的途徑。我們將少數民族歌曲教習納入課程,從少數民族學生熟悉的家鄉民歌入手挑選曲目,學生能迅速掌握歌唱語言要點。

  為豐富教學內容,我們先后赴云南、貴州、海南、新疆等地采風,獲得了豐富翔實的少數民族民歌一手材料,并申請獲批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和校級教改課題,將語言音樂學科研成果直接引入音樂課堂,通過教授苗族《飛歌》、傈僳族《趕豬調》、彝族《阿依芝芝姑娘》、哈薩克族《瑪依拉》等作品,使學生感受少數民族歌曲的語言美、唱腔美和舞姿美,體驗絢爛多姿的少數民族文化風情,提升了學生探索少數民族歌曲的興趣和演唱能力。

  涵育外國語言聲樂作品之美。在多元世界民族音樂學習層面,語言音樂學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從原來被動模糊的語音模仿,轉向主動精準的國際音標記寫與發音。為此我們挑選不同語系背景下的世界經典民歌,如印歐語系、阿爾泰語系等歌曲,讓學生清晰感受日語《櫻花》的高低聲調、韓語《阿里郎》的閃音、意大利語《小嘴》的舌顫音、英語《斯卡布羅集市》和德語《威尼斯船歌》的清濁音在歌唱中的美感傳遞,提升運用語言音樂學的專業自信和學習動力,演唱時配以當地自然人文圖片,充分領略作品蘊含的文化美,使心靈乘著歌聲的翅膀飛向詩和遠方。

  如何助益高校美育

  語言音樂學方法的引入,讓學生突破語言屏障,準確領會來自不同地域、民族、國家語言歌曲的魅力,將作品語言美、旋律美、文化美,內化為心靈美和人格美,提升了音樂文化素養和道德涵養,有效拓展了大學生音樂人文素養,有力助益了高校美育。

  一是有助于培養高校學生的文化主體意識。語言音樂學的課堂教學選曲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學生潛在語言個性與優勢,鼓勵其對家鄉傳統聲樂作品的采風學習和演唱展示,樹立了學生的文化主體意識,增強了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拓展了美育空間。

  二是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師的美育創新能力。語言音樂學賦予教師廣闊的美育教研創新實踐空間,可通過音樂課堂教學、作品展演、課題研究等多種形式,提升其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美育創新力。

  三是有助于創造積極多元的高校美育氛圍。語言音樂學能充分挖掘和調動高校各地域各民族和外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豐富高校美育形式、內容與傳播載體。

  (作者馮凌燕系中央音樂學院博士、揚州大學碩導。本文系揚州大學教改課題《語言音樂學方法在高校民族聲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YZUJX2018-25B]、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語言音樂學視域下的云南少數民族民歌“腔形態”研究》[17CD190]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1年09月07日第9版

  作者:馮凌燕

上一篇:鬼音樂器(鬼聲音樂器)
下一篇:專業舞蹈培訓(專業舞蹈培訓學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