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eg(樂器兒童畫 )

董乐器 2022-05-20 15:17:45

左右音是指一些樂器的左右聲道嗎樂器eg?你要試耳機帶嗎?

beyond:過去與今天(黑仔強混音) 專輯:《勁BAND REMIX》 試聽地址:

/?__m=mboxCtrl.playSong&__a=17752365&__o=/search||songListIcon&fr=ps||&__s=过去与今天#

beyond:送給不知怎去保護環境的人(包括我) 專輯:《命運派對》試聽地址:

/?__m=mboxCtrl.playSong&__a=7328864&__o=/search||songListIcon&fr=ps||&__s=送给不知怎去#

beyond:繼續沉醉 專輯:《繼續革命》 試聽地址:

/yinyue/1106183

97拳皇:Esaka Forever (Kyo Kusanagi) 草薙京的背景音樂 試聽地址:

/?__m=mboxCtrl.playSong&__a=19200890&__o=/search||songListIcon&fr=ps||&__s=97拳皇#

你還可以試試搜索一些 人頭音樂:

/thread-4989444-1-1.html

該論壇裏有兩個下載鏈接:

/s/1mg2u8eG

/s/1qWO7cPe

誰知到木蘭詩的策略安排,請進

教學目的

一、了解詩歌表現的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二、學習《木蘭詩》詳略得當的寫法。

叁、領會故事情節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表現方法。

四、體會民歌剛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

教學設想

一、教學中,讓學生反複誦讀,注意體會它的民歌特色。培養閱讀古代詩歌的興趣。

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指導查閱工具書,引導看注釋,熟悉課文內容。

叁、教學方法:自讀――講析――問答――練習,也可以配合電化教學進行。

四、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言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代北朝民歌《木蘭詩》。(板書課題)

1.題解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qian)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樂府詩集》所載“梁鼓角橫吹曲”爲主。這是當時北方民族一種在馬上演奏的軍樂,因爲樂器有鼓有角,所以也叫“鼓角橫吹曲”。《木蘭詩》則是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

2.背景介紹

《木蘭詩》産生的時代,當在西魏。那時正是南北朝時期南北對峙,戰爭是北朝社會一個最突出的現象,整個北朝的曆史幾乎與戰爭相終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國”的130多年中,戰爭尤爲頻繁。五六世紀間,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與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區進行過長期的戰爭。這與詩裏所寫的木蘭出征路線正相吻合。這可能就是《木蘭詩》的曆史背影。

二、指導自讀

1.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詞,要求學生利用工具書,借助課文注釋給加粗字注音並辨析其中某些字形。

機杼zh),與“抒情”的“抒”區別,“杼”,“木”旁,“抒”,“扌”旁。可汗k8 h2n。鞍鞯ji1n。辔頭p8i。濺濺ji1n ji1n,擬聲詞。胡騎j@。戎機r$ng,區別:戊,音w&、戌,音x&、戍,音sh)。朔氣shu^。金柝tu^,區別:析x9――折zh6――拆ch1i。紅妝zhu1ng,區別:狀――壯。著我舊時裳zhu$,區別:署sh(。傍地走b4ng。

2.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借助課文注釋,口頭試譯全詩,熟悉故事情節。教師行間巡視,指教。

3.指名學生說出故事內容;教師在學生試譯課文的基礎上用幻燈或投影儀打出課文翻譯的內容,同時播放《木蘭詩》原文的錄音,讓學生邊聽原文,邊看譯文,從而加深印象,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叁、研讀課文(著重明確自讀要點)

1.提問:這首詩敘述了一個什麽故事?

歸納:詩中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

2.提問:全詩在進行結構剪裁和人物描寫上始終緊扣住哪一特點?

提示:“木蘭是女郎”。

3.提問:《木蘭詩》按什麽順序安排故事情節的?全詩可分爲幾大部分?各寫出什麽內容?

歸納;以故事發生、發展、結局的時間爲序;詩的正文可分爲叁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l~3段),敘述木蘭的身分,交代從軍的緣由,以及寫木蘭出征前的准備工作和征途上的見聞、感受。

第二部分(第4段),寫木蘭萬裏長征、十年轉戰凱旋的生活。

第叁部分(第5~6段)寫木蘭歸來見天子,功成不受賞,請求還故鄉,以及爺娘姊弟迎接木蘭、木蘭和親人團聚的情形。

最後一段是附文,以兔爲喻,贊美木蘭。

4.教師在理清課文情節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木蘭的形象意義。(可引導學生邊看課文中插圖或看制成的幻燈圖片,邊聽老師講。)

教師講析:全詩敘述了木蘭女扮男妝、代父從軍、還朝辭賞、回到故鄉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北方人民矯健尚武的精神,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純樸、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和不慕名利的優秀品質。

木蘭,相傳姓花,花木蘭已成了家喻戶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她是一個勤奮織布的普通姑娘,但當戰爭到來的時候,竟自勇敢地承擔起一般婦女所不能承擔的代父從軍的任務。從這一壯舉中,可以看出木蘭深明大義,既體貼父母的困難,又考慮到國家的需要。買了“駿馬”“長鞭”,經曆黃河黑山,北到燕山朔野,萬裏長征,十年轉戰。凱旋歸來後,木蘭不但不貪功圖賞,而且鄙棄功名利祿,這種氣概是何等的磊落軒昂。在爹娘姊弟的熱烈歡迎的歡愉氣氛中,她“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理雲鬓”“帖花黃”,一旦恢複女兒裝時,同行的夥伴才驚訝的認出這個十年征戰,功勳卓著的“壯士”,竟是一個“女郎”。這個喜劇性撲朔迷離的傳奇故事,無不烘托出純樸、天真、活潑、機智的女子形象來。這個美的化身,也正是人民群衆所喜愛的巾帼英雄。

5.提問:這首詩在敘事上的詳略得當體現在哪些地方?

歸納:詳寫第2、第3、第4、第6段,即對木蘭的從軍緣由、戀別、辭官和還家都寫得比較詳細。這是因爲作者緊扣住“木蘭是女郎”的身分特征和性格特征去精心剪裁安排詳略的。凡有助于突出這一特征,更好的表現主題的,則鋪寫不厭其煩,反之則惜墨如金。如對曆時十年的戰鬥生涯(第4段),僅有“萬裏赴戎機”以下六句,還有出征前的准備(第3段開頭四句)也寫得比較簡略,詳略搭配得當,正是爲塑造木蘭這一巾帼英雄形象服務的,爲全詩主題服務的,也是這首詩在寫作上的一個顯著特點。

6.提問:什麽叫對偶的修辭方法?什麽叫排比的修辭方法?(要求學生看課文後練習叁、四,從課文中找出原句並用浪線畫出來,閱讀體會它的好處。)

歸納:把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或基本相等)的兩個短語、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稱的排列在一起,表達相似、相反或相關的意思,這種修辭方法叫對偶。如:“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排比,由幾個(叁個或叁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短語、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來組成。無論敘事、議論、抒情,都可以用這種修辭方法來加強語勢,或表示逐層深入。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鞯,南市買辔頭,北市買長鞭。”

7.學生齊讀畫出來的對偶句、排比句,體會它的表達效果。

四、布置作業

1.翻譯下列句子,解釋詩句中加粗的字詞:

(1)願爲市鞍馬

(2)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3)旦辭黃河去

(4)萬裏赴戎機

(5)關山度若飛

(6)出郭相扶將

2.做練習叁。(參考答案:1.強調木蘭關心國難;2.英雄果敢、機智的行動;3.4.英雄殺敵心切,行動快速;5.父母厚情相迎;6.英雄自豪之詞。)

3.課後背誦並默寫《木蘭詩》。

,木蘭在對著門在織布。聽不到織布的聲音,只聽見姑娘的歎息聲。 問木蘭在想什麽,在思念什麽呢?(木蘭回答道)木蘭沒有想什麽,也沒有思念什麽。昨夜我看見軍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規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冊很多卷,上面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沒有兄長,願意爲此去買鞍馬,從此替代父親去應征。 在市集裏四處去購買駿馬,鞍鞯,辔頭和長鞭。早上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的流水聲。早上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人的戰馬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裏,奔赴戰場,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清冷的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鐵甲戰袍。征戰多年,經曆很多戰鬥,許多將士戰死沙場,木蘭等幸存者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論功行賞)。木蘭被記了很大的功勞,賞賜了很多財物。天子問木蘭想要什麽,木蘭不願做官,只希望騎上一匹千裏馬,返回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外城來迎接木蘭;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准備殺豬宰羊。(木蘭回到家裏)打開東邊的閣樓門,坐在西邊內房的坐榻,脫去我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對著窗子整理像雲一樣柔美的鬓發,對著鏡子在額上貼好頭上的金片(舊時女子的裝飾物)。出門去見同去出征的夥伴,夥伴們都很吃驚地說:我們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姑娘。 把兔子耳朵拎起時,雄兔的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的兩眼時常眯著。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著跑,怎能分辨得出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注釋 ① 唧唧(j ī j ī):織布機的聲音。 ②當戶織 :對著門織布。 ③機杼(zhù)聲:織布機發出的聲音。杼:織布梭(suō)子。 ④惟:只。 ⑤何所思:想什麽。 ⑥何所憶:思念。 ⑦ 軍帖:軍中的文告。 ⑧可汗(kè hán)大點兵:皇上大規模地征兵。可汗,我國古代一些少數民族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⑨ 軍書十二卷:征兵的名冊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確指。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與此相同。 ⑩ 爺:和下文的“阿爺”同,都指父親。 ⑾ 願爲市鞍馬:爲,爲此。市,買。鞍馬,泛指馬和馬具。 ⑿ 鞯(jiān):馬鞍下的墊子。 ⒀辔(pèi):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繩。 ⒁ 濺濺(jiān jiān):水流聲。 ⒂旦:早晨。 ⒃胡騎(jì):胡人的戰馬。 胡,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⒄ 啾啾(jiū jiū):馬叫的聲音。 ⒅萬裏赴戎機:不遠萬裏,奔赴戰場。戎機,戰爭。 ⒆ 關山度若飛: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度,過。 ⒇朔氣傳金柝: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朔,北方。金柝,古時軍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Ⅰ) 鐵衣:铠(kǎi)甲,古時軍人穿的護身符裝。 (Ⅱ)天子:指上文的“可汗” (Ⅲ)策勳十二轉:記很大的功。策勳,記功。十二轉爲表示多數,非確指 (Ⅳ)賞賜百千強:賞賜很多的財物。強,有余。 (Ⅴ) 問所欲:問(木蘭)想要什麽。 (Ⅵ)不用:不願做。 (Ⅶ)上書郎:尚書省的官。尚書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國家政事的機關 (Ⅷ) 願馳千裏足:希望騎上千裏馬。 (Ⅸ)郭:外城。 (Ⅹ)扶將:扶持。 (Ⅺ)紅妝(zhuāng):指女子的豔麗裝束。 (Ⅻ) 著:通“著”,穿。 一雲鬓(bìn):像雲那樣的鬓發,形容好看的頭發。 二 帖花黃:貼,“帖”通“貼”。花黃,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物。 叁.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據說,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眯著,所以容易辨認。撲朔,動彈。迷離,眯著眼。 四.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著跑,怎能辨別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傍地走,並排跑。字詞句: A.字音:機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pèi〕頭 鳴濺濺〔jiān〕 金柝〔tuò〕 阿姊〔zǐ〕 霍霍〔huò〕 可汗〔kè hán〕 貼:軍帖〔tiě〕;貼〔tiē〕黃花;字帖〔tiè〕 通假字: ①.對鏡帖花黃:“帖”通“貼”,貼,粘貼。 古今異義: ①.爺:古義指父親,eg:卷卷有爺名;今指爺爺,即父親的父親。 ②.走:古義爲跑,雙兔傍地走;今義行走。 ③.但:古義爲只,副詞,eg: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今常用作轉折連詞。 ④.郭:古義爲外城,eg:出郭相扶將;今僅用作姓氏。 一詞多義: 市:a.集市,eg:東市買駿馬;b.買,eg:願爲市鞍馬。(名詞作動詞。我願意爲此去買鞍馬。) 買:a.買(東西), eg:東市買駿馬;b.雇,租,eg:欲買舟而下。 願:a願意,eg願爲市鞍馬;b希望,eg願馳千裏足 詞語活用: ①.“何”疑問代詞作動詞,是什麽。問女何所思 ②.“策”名詞作動詞,登記。策勳十二轉 ③.“騎”動詞作名詞,戰馬。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省略句:願爲市鞍馬。(願爲‘此’市鞍馬”,“此”指代父從軍這件事。) 願意爲此去買鞍馬。 ②. 倒裝句:問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裝。賓語前置。) 問一聲閨女想的是什麽? ③.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木蘭)不遠萬裏奔赴戰場,跨越關山嶺(疾行)如飛。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 寒冷的月光照射著铠甲。將軍(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壯士(轉戰)多年(凱旋而)歸來。 ④.當窗理雲鬓,對鏡帖花黃:對著窗戶,梳理著烏雲般(美麗)的頭發,對著鏡子(在前額)貼上花黃。[編輯本段]相關背景 作者資料 《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 郭茂倩,字德粲(《宋詩紀事補遺》卷二四),郓州須城(今山東東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勸傳》)。勸孫,源明子。神宗元豐七年(一○八四)時爲河南府法曹參軍(《蘇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銘》)。編有《樂府詩集》百卷傳世,以解題考據精博,爲學術界所重視。 《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鄉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本文約作于北魏遷都洛陽以後,中經隋唐文人潤色。 關于花木蘭身處年代的說法,主要是兩種說法: 第一: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間。 第二:隋恭帝義甯年間,突厥犯邊。 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年,屢建功勳,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唐代追封爲"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一首北朝樂府民歌。它産生的時代衆說紛纭,但從曆史地理的條件可以判定事和詩可能産生後魏,這詩産生于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後代文人潤色的痕迹,但基本上還是保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 《樂府詩集》是最完備的一部樂府歌辭總集,其中的民歌,較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民,分南歌、北歌兩大部分。南歌,即南朝民歌,注重抒情,語言浮華,用詞細膩,風格委婉。北歌,即北朝民歌,題材廣泛,格調雄頸、熱烈、質樸。 《木蘭詩》與南朝民歌中的《孔雀東南飛》合稱長篇敘事詩雙璧。 樂府詩的簡介 繼《詩經》《楚辭》之後,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叫做“樂府”,它曾大放異彩,成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産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並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見政治得失。我國的采詩制度有著悠久的曆史,《夏書・胤征》已有采詩的記錄。流傳至今的《詩經》,當初就要算是一部官方頒布並爲社會認可的標准選本。春秋以後,禮崩樂壞,征戰不休,采詩制度無法貫徹。到了秦代,統一時間短,百廢待興,雖然已有樂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沒有采詩之實。漢承秦制,經濟凋敝,樂府機關也只能習常肄舊,無所增更,勉強維持而已。經過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到漢武帝時,國力變得大爲雄厚,乃擴大樂府的規模,采詩夜誦。到東漢,采詩成爲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武帝曾“廣求民瘼,觀納風謠”,和帝則派遣使者“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采風謠”。此種風尚,在南北朝皆相沿襲。蕭梁時,社會上已經把“樂府”從官署的名稱轉變而爲詩體。劉勰《文心雕龍》于《明詩》之外,另有《樂府》專章。昭明《文選》、徐陵《玉台新詠》也都開辟了《樂府》專欄。其中既有文人詩歌,又有民間歌詩,亦即凡是合過樂能夠歌唱的歌詩,統統稱爲“樂府”。在這兩類詩歌中,民間歌詩是精華所在,並且文人歌詩還是在民間歌詩的甘露滋潤下萌發並壯大起來的,所以我們對民間歌詩應給以高度重視。 北朝于戰亂間隙所奉行的采詩制度,與兩漢一脈相承。保存在郭茂倩《樂府詩集・梁鼓角橫吹曲》中的北朝樂府民歌,有的是用漢語創作,有的則爲譯文,雖然只有六七十首,卻內容深刻,題材廣泛,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與南方民歌的細膩委婉清秀大相異趣,顯示出北朝的粗犷豪放的氣概,呈現出另外一種風情民俗的畫卷。由于北方各族統治者長期混戰,反映戰爭的題材就要多些,有描寫戰爭和徭役帶給人民苦難的,有歌頌剽悍的尚武精神的。特別是《木蘭詩》,滿懷激情地贊美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是個傳奇人物,與《孔雀東南飛》一起,被譽爲樂府民歌中的“雙璧”。漢魏六朝樂府是中國文學史上一支奇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直接影響了我國詩壇的面貌。它不僅開拓出了五言詩的新領域,而且對七言詩、歌行體以至律絕,都起了橋梁的作用。 (摘自陳緒萬、尚永亮主編《漢魏六朝樂府觀止》,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詩歌鏈接 我國北方民風彪悍,不少婦女同樣豪邁尚武,北魏時期的李波小妹英勇善戰,十分著名,當時流傳著一首《李波小妹歌》: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霜,婦女尚如此,男兒安可逢? 可見作爲北方樂府民歌代表作的《木蘭詩》,是有著一定的生活依據的。[編輯本段]整體把握 《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開頭兩段,寫木蘭決定代父從軍。詩以“唧唧複唧唧”的織機聲開篇,展現“木蘭當戶織”的情景。然後寫木蘭停機歎息,無心織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問一答,道出木蘭的心事。木蘭之所以“歎息”,不是因爲兒女的心事,而是因爲天子征兵,父親在被征之列,父親既已年老,家中又無長男,于是決定代父從軍。 第叁段,寫木蘭准備出征和奔赴戰場。“東市買駿馬……”四句排比,寫木蘭緊張地購買戰馬和乘馬用具;“旦辭爺娘去……”八句以重複的句式,寫木蘭踏上征途,馬不停蹄,日行夜宿,離家越遠思親越切。這裏寫木蘭從家中出發經黃河到達戰地,只用了兩天就走完了,誇張地表現了木蘭行進的神速、軍情的緊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緊張的戰爭氛圍。其中寫“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之聲,還襯托了木蘭的思親之情。 第四段,概寫木蘭十來年的征戰生活。“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概括上文“旦辭……”八句的內容,誇張地描寫了木蘭身跨戰馬,萬裏迢迢,奔往戰場,飛越一道道關口,一座座高山。“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描寫木蘭在邊塞軍營的艱苦戰鬥生活的一個畫面:在夜晚,凜冽的朔風傳送著刁鬥的打更聲,寒光映照著身上冰冷的铠甲。“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概述戰爭曠日持久,戰鬥激烈悲壯。將士們十年征戰,曆經一次次殘酷的戰鬥,有的戰死,有的歸來。而英勇善戰的木蘭,則是有幸生存、勝利歸來的將士中的一個。 第五段,寫木蘭還朝辭官。先寫木蘭朝見天子,然後寫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再說到木蘭辭官不就,願意回到自己的故鄉。“木蘭不用尚書郎”而願“還故鄉”,固然是她對家園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兒身。天子不知底裏,木蘭不便明言,頗有戲劇意味。 第六段,寫木蘭還鄉與親人團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別、年齡的舉動,描寫家中的歡樂氣氛;再以木蘭一連串的行動,寫她對故居的親切感受和對女兒妝的喜愛,一副天然的女兒情態,表現她歸來後情不自禁的喜悅;最後作爲故事的結局和全詩的高潮,是恢複女兒裝束的木蘭與夥伴相見的喜劇場面。 第七段,用比喻作結。以雙兔在一起奔跑,難辨雌雄的隱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十二年未被發現的奧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一千多年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 這首詩具有濃郁的民歌特色。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簡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詩中以人物問答來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以衆多的鋪陳排比來描述行爲情態,神氣躍然;以風趣的比喻來收束全詩,令人回味。這就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編輯本段]問題研究 1.“唧唧複唧唧”究竟是什麽聲音? 對此曆來說法不一。大致有叁種:織機聲、歎息聲、蟲鳴聲。 ① 織機聲。如果理解爲織機聲,將有如下情境。詩歌一開始,就出現不停不息的織機聲,人未出場聲先聞。然後才交代這是木蘭正在對門而織,一個勤勞的姑娘形象躍然紙上。但織著織著,有節奏的織機聲聽不到了,傳來的是一陣陣長籲短歎。這究竟是爲什麽?木蘭啊,木蘭,是什麽事兒讓你如此發愁呢?于是轉入後面的情節。這樣的理解當然是合情合理的。 ② 歎息聲。有學者對此做如下解讀:“當戶而織,說明木蘭是一個勞動女性,而不是侯門小姐。本應該聽到她的織布的聲音,但聽到的卻是‘唧唧複唧唧’的歎息聲。一個‘唧唧’就已經說明是在歎息了,又重之以‘複唧唧’,作者還覺得意猶未足,最後又‘惟聞女歎息’,作者這樣反複強調,是要告訴我們木蘭的憂思之深,木蘭是停機長歎,而不是邊織邊歎。作者沒有寫木蘭的愁容,也沒有寫木蘭停機長歎的舉動,作者只是繪聲,通過接連不斷的聲聲歎息,刻畫出一個充滿憂愁苦悶的木蘭女的形象。”(張燕瑾《繁而有味,簡能傳神――讀〈木蘭辭〉》,《漢魏六朝詩歌鑒賞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 ③ 蟲鳴聲。如果將“唧唧”理解爲蟲聲,在我們眼前就會出現這樣一幅畫面――夜深人靜,四下阒無人聲,只有蟲兒在夜幕中“唧唧”鳴唱。接著再寫木蘭姑娘正對門坐在織機旁織布,可是她爲什麽手握織機不織布,卻坐在那兒長籲短歎呢?四野的蟲聲與木蘭的歎息聲交相應和,渲染出一個女孩兒將要做出一個重大決定之前的心境和氣氛。總之,詩無達诂,合乎情理合乎文意即可。 2.“問女何所思,問女

上一篇:下沙學樂器(下沙樂器培訓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