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樂器(商周樂器文化結構與社會功能研究 )

董乐器 2022-01-20 02:40:45

第四課 楚王問鼎——商周青銅藝術

(1課時)

一商周樂器、 教材分析

1.教學目的

① 了解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的光輝成就。

② 理解青銅器如何以其造型、紋飾和銘文,體現其重大的社會作用。

2.內容結構

① 青銅器主要器類(炊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的性質、特點及其代表作品的藝術成就。

② 商後期至西周時期,和春秋、戰國時期是青銅器發展前後輝映的兩個高峰,又各自受其特定時代政治、經濟條件的制約,形成不同的時代特點。

③ 青銅器藝術成就具體體現在造型、紋飾和銘文等方面 ,青銅器中的禮器是奴隸主貴族政權、軍權、神權和財富的象征。

青銅器銘文(金文)內容具有重要曆史、文化價值,並具有很高的書法價值。

3.重點和難點

青銅器藝術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各有不同的時代特點:商代尊神重鬼的社會風尚,西周的禮樂制度,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的巨大社會變化,都對青銅器器物種類、樣式、裝飾紋飾內容、青銅器的社會性質、審美風尚發生了直接的影響。這些變化都不能孤立地從青銅器自身尋找原因。

本課程難點有二:一是學生對夏商周時代的社會曆史環境不熟悉,這段曆史文獻記載簡略,是隨著近代考古和曆史研究的進展才逐漸明晰,但仍存在著大量的疑點。

再就是,古代青銅器的名稱生僻字較多,其用途也不爲多數人所熟悉。在教學中要抓住要點,不強求學生一一詳記,主要是通過對代表性器物的分析教學生學會鑒賞古代青銅器藝術的要領。

二、教學資料

1.關鍵詞語解釋

青銅器造型 炊食器主要有:

炊器 鼎、鬲、甗。

鼎爲實足,鬲爲袋足,鬲上置甑,便是甗,用于蒸煮食物。

盛食器:簋、盨、簠、敦、豆等。

簋的造型特點是圓腹、侈口、圈足,有兩個裝飾性較強的雙耳,整體造型左右對稱,端莊、穩重。簋是盛黍、稷、稻、粱的大碗,其制造目的主要是作爲祭祀用器。西周以後,簋受到特殊重視,一些著名重器如利簋、天亡簋(朕簋)等銘文都涉及西周建國初期一些重大曆史事件。

西周後期到東周,在簋的造型基礎上又有所發展,衍化出盨、簠、敦、豆等新的器類,使器物組合出現了豐富的變化。盨的器身爲橫置的橢圓形,其流行期很短。簠是長方形,蓋、身相合,外觀有的四端成銳角,有的截去尖角成八角形影像,其造型外觀所産生的方硬、淩厲的視覺效果在青銅器造型中是罕有的。敦上下體扣合呈渾圓形。

豆是盛酢菜、肉醬(菹醢)的器物。器體如盤狀,下有稱作“校”的長柄。作爲最尊貴的青銅禮器,用鼎的大小多少代表著使用者的等級身份,到周代形成列鼎制度,成爲禮樂制度的直接體現。

酒器 商代和西周前期,酒類器皿在青銅器中占比重最大,有些器物的造型代表著這一時代最高的藝術水平。青銅酒器的造型系列主要有:

飲酒器:觚、爵、觯、角

溫酒器:斝

盛酒器:尊、罍、瓿、壺、卣、盉、鳥獸尊、兕觥、方彜

挹酒器:勺(鬥)

從外觀看,酒器造型主要有叁足器與圈足器兩種類型,這與它們的使用功能不同直接有關。叁足器一般是爲了便于在器身下部生火加溫。貯酒器下加圈足則是爲了保持重心的穩定。

飲酒器的爵與觚是酒器的兩種基本樣式,它們出現得很早,經過長時期的發展、改進,成爲中國古代青銅器中富有典範意義的造型樣式。

爵的器身作長圓或方形,前有流,後有尾,口沿上有一對立柱,體側有作爲把手的鋬,下部有叁足。一些成功的作品,其作者精心設計了流與尾的長度和傾斜角度,將雙柱加粗加高,位置後移,以求得視覺上的平衡、穩定,器腹下的叁足有力地撐開,使整個器物有一種高聳、挺拔的感覺。

由爵的造型衍生出角、斝、盉等器類。角與爵形式基本相同,其區別在于角的前後都是尖尾形,沒有立柱,有的有蓋,外觀比爵更輕盈。

斝是大型溫酒器,平口,無流與尾,但保留著雙柱。

觚在酒器中是數量最多的飲器,其造型特征爲喇叭形口,下與器腹通連。腹下的圈足敞開,與器口形成相對接的兩個圓錐體,造型修長,優美,在酒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尊,與觚的造型手法類似,而體量巨大,有方尊與圓尊兩種,商、周青銅尊中有不少非常傑出的作品。

罍與尊配合使用,都是大型盛酒器,造型相近,罍爲了貯酒,不使酒揮發,口部爲歛口並加蓋。器腹很深,有兩耳和面鼻,以便于系繩、扛擡,也有方、圓之不同。此外,還有瓿,形似圓罍而形體較矮,寬肩。

盛酒器還有壺、卣等,皆爲圈足器,也都有方、圓兩種基本形式。壺的造型特點是束頸、鼓腹,頸兩側有耳,有的口上有蓋。壺也是盛水器,其流行時間很長,造型變化豐富,各時期都留下一些精美的代表作,並對後世工藝美術的造型設計有廣泛、深遠的影響。

卣用于盛用黑黍香草釀制的酒,主體部分如壺,有一個提梁,通常被稱作提梁卣,卣的造型也十分豐富。

歸入酒器系列的還有方彜、兕觥、鳥獸尊等。方彜形體如房屋,蓋子有如五脊屋頂,其上有一個捉手。兕觥有鋬和圈足,蓋子多做成立體的虎、象、鳥等動物形象,兕觥和鳥獸尊的造型都淵源于原始社會的鳥獸形陶器,在商周時期,成爲重要的酒類禮器。它們通常被作爲古代雕塑作品的一部分而受到特別的重視。

水器 水器主要有供沃盥之用的盤、匜,和盛水用的盂、鑒、、缶等。缶,也用于盛酒。盤與匜共用于起居活動場合。盤,一般爲圓形,淺腹,有雙耳,下爲圈足或叁足。盤底多以龍、魚、龜等水族動物爲飾。盤在青銅器中也居于重要位置,如西周時代的牆盤,逨盤等都是琢有長篇銘文的重器。匜形如瓢狀,前有流,後有鋬,下有足,也有不加足的,取其輕便實用。

盂和鑒多爲大器。盂,深腹,有兩耳,圈足,造型莊嚴、瑰麗。鑒,大口、深腹、有耳。大鑒可用于沐浴。有的用于盛冰,以防食物腐爛,稱爲冰鑒。

樂器 古代樂器至周代而大備,青銅樂器主要是鍾類打擊樂器,依性能、造型、使用方法之不同,有铙、钲、铎、鍾、镈等。周代中期以後,編鍾流行,由叁枚一套發展到數十枚。戰國早期曾侯乙墓所出編鍾共64枚。編鍾音域寬廣,音質良好,可以演奏複雜的多聲部樂曲。

由作爲叁代青銅器之總稱的“鍾鼎”一詞可以看出古人對于鍾一類器物的特殊重視。商代有一些形體巨大的铙,是口部朝上敲擊的。鍾的造型在首先服從于發音功能的前提下,也十分重視外觀的審美效果。很多作品在紐和舞的部位鑄出精美、生動的鳥獸形象。有的在钲和鼓部刻出長篇銘文,賦予莊重的紀念性質。

商代還鑄造過模皮木腔鼓的銅鼓。已知的兩件,一件出土于湖北崇陽,一件在日本。

在少數民族地區,春秋以後流行的青銅樂器有銅鼓和錞于。

兵器 兵器造型主要服從于實戰的需要,但在長期不斷發展、改進、定型化的過程中,也自然地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審美表現,例如,造型的對稱、輕捷,流線形的刃部輪廓等,對其他工藝設計也有啓迪作用。

青銅兵器主要有格鬥用的戈、矛、戟、殳、铍、钺、戚、刀、劍等,遠射用的箭镞、弩機和甲胄等防護裝具。其中有一些爲諸侯,將帥專用的戈、劍等,常有特殊的藝術加工。钺在諸兵器中居于受尊崇地位,商代發現于殷墟、益都等貴族大墓的钺飾有虎噬人、镂空獸面等形象,是貴族軍事權勢的象征。

還有一些銅鑲玉的兵器,華貴非凡,是專門作儀仗之用而非實戰兵器。

此外還有青銅工具、農具、車馬器、度量衡器、玺印、符節、貨幣等。其中玺印、車馬器和日用器物中的銅鏡、帶鈎、燈具、器物支架等,在東周以後有突出的發展,有的作品在設計意匠和制作工藝上代表了這一時代青銅器藝術的高水平。

青銅器紋飾 青銅器藝術所具有的強烈的感情因素主要來自那些爲商周時代所特有的裝飾紋飾。從饕餮、夔龍、鳳鳥等紋飾可以見出它們與原始社會陶、玉器紋飾的淵源關系。在青銅器藝術中,它們被熔鑄,重構成充分體現奴隸制社會精神面貌的新形象,與造型結合,所産生出的精神威懾力度是早先的藝術所不能比擬的。

饕餮·夔龍·鳳鳥 商代工匠藝術家成功地創造了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青銅器紋飾——饕餮紋。在商代社會生活中,它無所不在。

饕餮紋名稱出自《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主要特征是它的主體部分爲正面的獸頭形象,兩眼非常突出,口裂很大,有角與耳。有的兩側連著爪與尾,也有的兩側作長身卷尾之形,實際上是由兩條夔龍紋以鼻梁爲中心,側身相對組成的,夔龍紋也是當時流行的一種紋飾。多用作輔助花紋。

饕餮紋的鼻、角、口部變化很多,從角、耳的不同形態可以認出其生活原型多是牛、羊、虎等動物。牛、羊是祭祀活動的主要“犧牲”。

饕餮紋多施加在器物的主要裝飾部位,以柔韌的陰線刻出,或作陽線凸起。構圖豐滿,主紋兩側以富于變化的雲雷紋填充,具有陰陽互補之美。

饕餮紋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到東周以後再度流行,但已失去原先的主導地位和獰厲色彩,而成爲華美的裝飾。

與饕餮紋同時流行的還有夔龍紋、蟠龍紋、鳳鳥紋、蟬紋、蠶紋等形象紋飾以及圓渦紋、四瓣花紋、勾連雷紋、聯珠紋等幾何形紋飾。

夔龍紋通常指那種長身弓起,頭上有角的側面龍形圖像,有的腹下有鳍形足,有的沒有。其變化很多,使用靈活。有時作饕餮紋兩旁填充空白的輔助花紋。也可單獨構成連續排列的裝飾帶,夔龍紋與圓渦紋相間排列的二方連續圖案,被稱爲火龍紋。

裝飾于盛水的青銅盤內的龍紋,頭作正面形,有兩角,身軀蟠蜷,布滿鱗紋。

周代青銅器中有一種卷身龍紋,有長鼻,身軀彎卷成圓形,是周民族特有的一種重要紋飾。

鳳鳥紋也是商周兩代共有的青銅器紋飾,有其發展衍變中出現的變異具有斷代的意義。稱爲鳳鳥紋的一類,頭有華冠,有的有角,尾羽紛披,常用于主要的裝飾面。商晚期至西周時期流行長尾的鳥紋和小鳥紋,多用于裝飾帶或作輔助性紋飾。

比較特殊的是鸱鸮紋。由于鸮類有面盤和毛角,很容易辨識出來。鸮在後世被視爲不祥之鳥,然而在商代的紋飾和鳥獸尊中卻很常見,例如,婦好鸮尊。不但整體造型爲鸮形,其尾部也裝飾著鸮紋,作展翅飛翔之狀。對于鸮類的鍾愛包含了爲後世所不知曉的特定時代的宗教觀念。

竊曲紋·波紋·蛟龍紋 西周中期以後,逐漸抽象化,形成一種新的主導性的紋飾:竊曲紋。其名稱也是據《呂氏春秋》:“周鼎有竊曲,狀甚長,上下皆曲,以見極之敗也。”(《離俗覽》)竊曲紋的基本特征是一個橫置的S形,正符合于“上下皆曲”的特點。

竊曲紋由鳥紋、龍紋衍化而來的痕迹是很明顯的。試將一部分鳥紋加以排比,可以推測出它向竊曲紋衍化的具體過程,較早的鳥紋在翅膀後邊接連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後來這個尾巴與軀體分離開來,成爲一個彎卷的抽象紋飾,再後,鳥身部分也抽象化了,卻保留著原先的一根長長的羽毛,最後,這根羽毛也消失了,形成了典型的竊曲紋。

竊曲紋適應性很強,可以隨機變化,裝飾于器物各種不同的部位,以竊曲紋構成的裝飾,一般不刻雲雷紋的地紋。

與竊曲紋同時流行的抽象紋飾還有重環紋、垂鱗紋等,重環紋多以長圓和圓形圖像連續排作爲裝飾帶施加于器物口沿或圈足部分。垂鱗紋像水族動物身上的鱗片,作交錯排列飾于水器之上。

波紋(環帶紋)是一種寬大而流暢的曲線紋飾,形象活潑而流暢。西周頌壺腹部裝飾的蛟龍紋與波紋配合使用。以浮雕手法制作的蛟龍紋飾蜿蜒成大波浪形,依壺體正側、寬窄的不同而有起伏升降的變化。

蟠螭紋·蟠虺紋 流行于東周時期。虺是小蛇,由糾屈蟠繞的小蛇組成圖案,以印模制造方法,用一個單位紋樣作四方連續的排列組合,構成器身上的大面積裝飾,産生類似織錦般的華美效果,其形體較大的稱爲蟠螭紋。

東周時期由于青銅鑄造技藝的精進,出現異常豐富的紋飾樣式,有的並嵌錯金銀或玉石材料,使青銅器形成多色彩的表現效果。

2.美術作品

(商)司母戊鼎(青銅,通高133厘米,橫長110厘米,寬78厘米,重875公斤。1939年3月河南安陽市武官村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爲商王武丁祭祀其母戊制作的大型禮器,鼎腹長方形,立耳,柱足,造型宏偉,爲古代青銅器的代表性作品。鼎腹四面以饕餮、夔龍爲邊飾,以雲雷紋爲地,中心留出大面積空白,兩耳外側飾相對的兩立虎,共銜一人頭,柱足上端飾饕餮紋,下有叁弦紋。腹內壁有“司母戊”叁字銘文,或釋爲“姤母戊”。也有人認爲是商王文丁爲祭祀其母戊(武乙配偶)而制作的。

(商)杜嶺方鼎(青銅,高100厘米,重82.4公斤,1974年河南鄭州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或稱“獸面紋乳丁方鼎”。出自窖藏,同時出土的共有一對。器腹呈方鬥形,深腹、折唇,雙耳立于口沿上,折成溝槽,柱足,中空。鼎腹四面各飾一圈U字形乳丁紋。在上部約1/3處加飾一道饕餮紋。將腹部正中的空白分割成兩部分,鼎足上部飾饕餮紋,下部飾叁道弦紋。造型厚重,但整體比例和局部處理有未臻完善處,饕餮紋由單線構成,無底紋,均表現出商代早期青銅器制作的特點。

(西周)大盂鼎(青銅,鼎高101.9厘米,重153.5公斤,有銘文291字,出土于陝西省岐山縣禮村,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銘文記載周康王二十叁年對貴族盂的策命,周王賞賜給盂奴隸1079人,是研究西周社會制度的重要材料。

大盂鼎銘文字體端莊茂樸渾厚,行次規整,是金文書法藝術中的典範。

(西周)利簋(青銅,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公斤,1976年陝西臨潼出土,臨潼縣博物館藏)

造型莊重,雙耳下有垂珥,圈足下置方禁。器身飾饕餮、夔龍紋。腹內底有銘文4行32字,記貴族利在武王伐纣獲勝後第八天受賞制造此器,爲西周有確切年代可考的最早的一件青銅器。

四羊尊(青銅,通高58.3厘米,口長52.4厘米,重34.5公斤,傳湖南甯鄉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造型雄奇、瑰麗、形體巨大、紋飾精細,色澤黝黑、銅質精純。其設計的著力處在尊的肩部和腹部的四龍與四羊。羊裝飾在尊腹四隅,羊頭突出于器表,肩、腹部裝飾高冠的鳥紋。設計者注意到多角度的觀賞效果,巧妙地解決了羊身與腿部的關系。從尊的轉角處看,每只羊都露出前蹄,仿佛從尊的內部向四方走去。而從四面看,相背的兩只羊,腹部相連,又仿佛每只羊都是有前後蹄的,避免了殘缺的感覺。

尊口敞開,棱形方唇由尊頸四壁與八道很長的扉棱承托起,扉棱由口部直貫到器足,對尊整體造型的完整統一和外觀變化起著重要的作用。

(商)龍虎尊(青銅,高50.5厘米,口徑44.7厘米,重約20公斤,1957年安徽阜南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商代青銅器中的典範作品之一,造型完美,腹部以扉棱爲界,飾叁組虎噬人紋飾,肩部飾叁條浮雕遊龍,龍首作圓雕突出于器表。又各有小龍追逐于其後,圈足飾饕餮紋,天地紋。紋飾以浮雕、圓雕、線刻相結合,器物造型與紋飾達到完美的結合。

(商)婦好鸮尊(青銅,通高45.9厘米,重16.7公斤,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兩件,成對,造型奇偉,紋飾繁麗)

器物整體造型爲鸮形,但頭部作饕餮,有刻著夔紋的高冠,頭後開半圓形口,其上置蓋,蓋上飾饕餮紋,並有立體的夔逐鳥的捉手。喙方厚,正面飾蟬紋。

尊的頸部飾一身兩首的變形夔紋、饕餮紋。腹部正中飾一大蟬,兩側爲由蛇軀構成的雙翼。背部鋬下飾一展翅飛翔的鸮紋。

口下內壁有“婦好”銘。

(商)象尊(青銅,高22.8厘米,長26.5厘米,重2.57公斤,1975年湖南醴陵獅形山出土,湖南省博物館藏)

出土于山坡上,可能是祭祀山川後埋祭的禮器。通體作象的造型,失蓋,鼻端有孔,與腹相通。全器有11種動物裝飾紋飾,制作精美。鼻端作鳳首形,上伏一虎,正與象額的兩只蟠虺相對,周身遍飾饕餮、虎、夔龍、鳳鳥等圖像。主次分明,繁簡得宜。

(西周)折觥(青銅,通高28.7厘米,長38厘米,重6.7公斤,1976年陝西扶風莊白家出土。周原文物管理所藏)

西周前期重要代表性作品,制作精致華美。蓋前端爲垂角獸首,後端作饕餮,兩側飾夔龍紋,蓋上扉棱前端作相隨的兩獸首,器周身飾饕餮紋、夔龍紋,中線及四隅有勾狀扉棱。觥鋬上爲獸首,中部爲鳥形,下垂象鼻。蓋器同銘各40字,記作冊折受周王之命贶贈望土于相侯,受賞青銅與臣,鑄器以祀父乙。

(夏)鑲嵌綠松石饕餮紋銅牌(青銅·綠松石,長14.2厘米,寬9.8厘米,1981年出土于河南偃師二裏頭。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隊收藏)

出自一個較大的墓,位于墓主人胸、腰之間,牌飾兩側各有兩個穿孔鈕,應是縫在衣服上的裝飾物。墓主人身體周圍還有綠松石管飾、玉飾、漆器等,顯示出其不同一般的貴族地位。

牌飾以不同形狀磨制工巧的綠松石鑲嵌成饕餮紋,用簡括有力的凹線勾勒出形象,雙目圓凸,很生動,圖形陰陽互補,繁簡得宜。

同類作品已發現數件。饕餮形象略有差異,更與後來流行的圖像有明顯不同。

(春秋)立鶴方壺(青銅,通高118厘米,寬54厘米,重64.28公斤,1923年河南省新鄭縣出土,共兩件:一件藏河南省博物館,一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造型仍爲西周後期以來流行的方壺樣式,但遍飾器身的各種裝飾造成了瑰麗的效果,反映了審美觀念的重要變化。壺蓋上部爲兩重骈列的蓮瓣形裝飾,蓋心有一只展翅欲翔、形象生動寫實的立鶴,被學術界認爲是春秋時代精神的象征。戰國以後,青銅壺蓋以立鳥爲飾的漸多,立鶴方壺爲此類器物中已知的最早實例。

(戰國)曾侯尊盤(青銅,尊通高30.1厘米,口徑25厘米,重9公斤。盤通高23.5厘米,口徑58厘米,重19.2公斤。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戰國前期代表性作品,出土時尊置于盤中,或應稱盤尊。

尊的本體部分用渾鑄法鑄成,口部用失蠟法制成透空的附飾,內層爲镂空網狀結構,外層由細密的銅梗相互勾連,構成撲朔迷離的蟠虺紋飾,尊的腹、足部分還焊接有形態飛動的8條雙身龍。

盤的設計、鑄造手法與尊相類,高出口沿的4個長方形透雕附飾也是用失蠟法鑄造的。

尊、盤有“曾侯乙作持用終”銘文,盤底銘文殘存“曾侯之口口”六字,可知原爲曾侯所作器。

(春秋)越王勾踐劍(青銅,通長55.7厘米,1965年湖北望山1號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劍首內鑄十一道極細的同心圓圈,劍格正面用藍色琉璃,背面用綠松石鑲嵌出美麗的花紋,劍身滿飾菱形暗紋,近格處有鳥篆銘文“越王鸠淺(勾踐)自乍(作)用(劍)”8字。

3.有關論述

古代文獻中有關青銅鼎起源之傳說的記述

⊙ (東周定王元年(B.C.606))

《左傳·宣公叁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協于上下,以承天休。

桀有昏德,鼎遷于商,載祀六百。商纣暴虐,鼎遷于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蔔世叁十,蔔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搜尋青銅器藝術之美

⊙ 李 松

青銅器藝術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夏商周時代的青銅禮器、樂器和各種青銅制品的審美表現。

數量巨大的中國古代青銅器遺存主要來自地下的發現,其中有些是古代發現保存至今的,也有很多是近世經過科學考古發掘的出土物,後者對于幫助我們了解古代青銅器藝術的總體面貌和發展演變情況具有更爲重要的認識價值。

古人把貴重的青銅器掩埋于地下,是由于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種情況是祭祀之後埋于地下的(如山川之祭的埋祭);一種是在戰亂之時,把家族的祭器和財物埋入地下的窖穴,例如,陝西周原地區曆年發現的許多窖藏青銅器,就是西周末年社會動蕩之時西周貴族之家逃離之前埋下的,後來他們未能再歸故土,這些掩埋物便成爲無主的財物一直存留下來。更多的情況是貴族人物死後的隨葬品,一個墓室內衆多的隨葬青銅器和其他物品,常常可以比較集中地綜合展示一個特定曆史時期的藝術面貌和水准,並具有斷代研究的價值。可惜曆代盜墓之風甚熾,能夠完整保存下來的大墓隨葬物的數量不是很多。從西漢時期,便有出土叁代青銅器的文獻記載。《漢書·武帝紀》: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得鼎汾水上,在當時被視爲國之祥瑞,“赦天下,大酺五日”,並因此而改元。西漢距商周時已相隔十幾個世紀,由于社會環境的變遷,漢代人對商周時期青銅器藝術的了解已有很大局限。對于古代青銅器的研究是一個長期的學術積累過程,宋代和清代的金石學家都曾經作出過重要的貢獻。宋代青銅器的大量出土與收藏,形成青銅器研究的盛期,出現了呂大臨《考古圖》、王黼《博古圖》等專門的著錄書。現在應用的青銅器器類和紋飾名稱,大部分是宋代學者考訂的,但其中也有不少謬誤。清代學者也 留下大量有關青銅器的著錄和研究著作。

對于夏商周青銅器藝術發展面貌的全面了解與微觀把握,主要應歸功于自1928年對安陽殷墟進行科學發掘以來的曆年重要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近代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在繼承前人學術成果的基礎上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對于重要墓葬和窖藏青銅器的個案研究、綜合研究,特別是斷代研究上,爲美術史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當代人對于夏商周青銅器總體面貌、器物種類、造型與紋飾衍變規律、青銅器藝術發展的脈絡之了解的全面性和准確性上,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而地下考古還不斷有新的、驚人的發現,人們的認識也不斷在更新、擴展,使得青銅器藝術的研究成爲一個具有廣大開拓前景的學術研究領域。

從美術史的角度研究青銅器藝術的審美表現和其中體現的藝術規律,比之對青銅器其他方面,例如,銘文的研究要晚得多,學術積累也較薄弱。郭沫若《彜器形象學試探》(1934年,見《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可以說是青銅器藝術研究的開篇之作。

中國青銅器藝術發展的過程與同時期的冶金鑄造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青銅是紅銅與錫或鉛的合金。紅銅加入錫(鉛)之後,熔點降低,硬度增強,成爲青銅。青銅具有良好的塑性,很高的耐磨性和化學的穩定性。古代匠師在創作實踐中十分關注銅與錫的合金比例,在春秋時期總結出適合制作不同青銅器類的理想的合金比例:“金有六齊”。也正是由于東周時期在失蠟法鑄造以及焊接、鑲嵌等方面冶鑄制造技藝的精進,才有可能生産出鬼斧神工的曾侯尊盤等作品,使楚人的浪漫激情與飛揚的想象力得以附麗于各種青銅器而震驚于世。

對于作品的研究與評價需要靠比較:與同時代不同材質的器物作比較;與同時代同類作品作比較;與先前的、後來的作品作比較。從比較中可以細致深入地了解到藝術設計思想、審美觀念遞進的過程;從比較研究中可以分辨出藝術創造力的高下。正如後世對于書畫作品的品評有神、妙、能、逸之分。古代青銅器作品也有神品與能品之別。有的作品結構嚴謹,鑄造精工,氣度非凡,如四羊尊、龍虎尊;有的在幻想與現實的交織中,設計別具巧思,如立鶴方壺;有的以結構奇巧取勝,如錯金銀龍鳳圖案。但也有的過分炫耀技藝,使太多的裝飾成爲累贅,有的貌似質樸而流于粗劣窳陋。

青銅時代雖然早已成爲曆史,但青銅器藝術的生命活力依然躍動于民族的血脈之中。有些現象頗值得深思,例如,盛行于夏商和西周時期的青銅酒器中的觚與爵,到東周以後爲耳杯所代替,逐漸消失,所以孔子發出“觚不觚,觚哉觚哉”的慨歎。而在千百年之後,觚與爵等酒器的造型卻被作爲傳統藝術中完美成功的創造而在玉石、陶瓷、犀角等多種材質的工藝創造中得到了複活。在民族藝術發展的長河中,對青銅器藝術的學習與繼承又決不僅只是藝術樣式的借鑒,它是一種強有力的文化精神,是活潑潑的創造力量,從曆史的源頭上奔湧直下,生生不息。

(原載《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

叁、教學建議

1.學生在初中的古代工藝美術專題中,曾接觸過青銅藝術,但進行專題欣賞還是第一次。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課本中的經典作品,認真研讀,有些重點作品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立鶴方壺”、“越王劍”等要“耳熟能詳”。

2.對青銅工藝的一些常識、藝術特點,要重點討論,作爲學生必知的內容。

上一篇:霸州樂器廠(霸州樂器培訓 )
下一篇:搖揍體鳴樂器(體鳴樂器 )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