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好學樂器(十大最好學的樂器 )

董乐器 2022-03-17 00:17:24

埙十大好學樂器、埙xūn(形聲。從土,熏聲。本義: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大小如鵝蛋,六孔,頂端爲吹口。又叫“陶埙”) 同本義 [an egg-shaped, holed wind instrument]。也有用石、骨、象牙制成的埙,樂器也。

以土爲之,六孔。——《說文》。字亦作埙。

埙箫管。——《周禮·小師》。注:“大如雁卵。”

調竽笙埙箎。——《禮記·月令》

伯氏吹埙,仲氏吹箎。——《詩·小雅·何人斯》

如埙如箎。——《詩·大雅·板》。注:“其聲平下,與箎相諧。”

禮樂埙坎音也。——《白虎通》

凡六孔,上一、前叁、後二。——《新定叁禮圖·投壺圖·埙》

又如:埙箎(埙爲土制樂器,篪爲竹制樂器,埙篪合奏聲音和諧。後用以表示兄弟和睦,也代指兄弟)

埙(埙)xūnㄒㄩㄣˉ

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亦稱“陶埙”。鄭碼:BJLO,U:57D9,GBK:DBF7筆畫數:10,部首:土,筆順編號:1212512534

◆ 埙的曆史

[編輯本段]

埙是我國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與先民的勞動生産活動有關,最初可能是先民們模仿鳥獸叫聲而制作,用以誘捕獵物。

後隨社會進步而演化爲單純的樂器,並逐漸增加音孔,發展成可以吹奏曲調的旋律樂器。原始社會的埙,器形多樣,如浙江余姚縣河姆渡遺址發掘的陶埙,呈橢圓形,只有吹孔,無音孔,距今約七千年。陝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個吹孔,用細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態之一,距今約六千年。

商代的埙比原始時期和夏代有了較大的發展,有陶制,石制和骨制的,以陶制最爲常見,形體多爲平底卵形。戰國時期陶埙也爲平底卵形,但也有其他形狀的。

秦漢以後,埙在中國的音樂曆史上主要用于曆代的宮廷音樂。在宮廷音樂中,埙分成頌埙和雅埙兩種。頌埙形體較小,像個雞蛋,音響稍高;雅埙形體較大,音響渾厚低沉,常常和一種用竹子做成的吹管樂器篪配合演奏。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裏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這樣一句話,意思是說兄弟兩人,一個吹埙一個吹篪,表達和睦親善的手足之情。

考古發掘和傳世埙中也偶見一些特殊形制的陶埙或瓷埙。

故宮博物院和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藏有清代宮廷所用的紅漆雲龍埙,它高八點五厘米、腹徑七厘米。埙體有六個音孔:前四後二,通體紅漆,描繪金龍和雲紋。今人改進研制的九孔陶埙,以古制六孔埙爲基礎,然後擴展其肩部和內胎,以增大音量,音孔增至八個:前六後二,加上吹孔、共爲九孔。

爲便于運指演奏,盡量減少複雜的叉口指法,其音孔按相似于笛子的音孔順序排列。專業演奏者可吹出二十六個音,包括兩個八度內的全部半音和一個泛音。

中國音樂學院曹正教授從二十世紀叁十年代末就開始制作仿古陶埙。後來,天津音樂學院的陳重教授在古制梨形六孔埙的基礎上,又設計出新型的九孔陶埙,用江蘇省宜興市的紫陶制成。這種九孔埙既保持了傳統埙原有的外形和音色,又增大了音量,擴展了音域,能吹出音階和半音,使它成爲可以轉調的樂器,而且音色古樸醇厚、低沉悲壯,極富特色。另外,由于九孔埙改變了原來不規則的音孔排列,按照現代人的演奏習慣,使演奏更爲方便,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使用。九孔陶埙的面世,標志著中國古埙重新獲得了生機。不久之後,陳重教授的另一位學生、湖北省歌舞團的趙良山,用紅木研制出十孔埙,解決了埙難以吹奏高音的缺陷。

◆ 埙的發展

[編輯本段]

埙還在我國山西、甘肅、河南、山東省等地出土過。從出土文物看,埙經曆了漫長階段,大約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個音孔發展到兩個音孔,能吹叁個音。進入奴隸社會以後,埙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前些年在甘肅玉門火燒溝出土的父系社會晚期至奴隸社會初期的埙,有叁個音孔,能吹四個音。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晚商時期,埙發展到五個音孔,能吹六個音。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埙已有六個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聲音階和七聲音階了。埙由一個音孔發展到六個音孔,經曆了3000多年的漫長歲月。

◆ 埙的種類

[編輯本段]

埙的種類很多,除了傳統的卵形埙,還有葫蘆埙、握埙、鴛鴦埙、子母埙等多種類型。

傳統的埙多爲卵形埙,現在則有葫蘆埙、握埙、鴛鴦埙、子母埙等多種,樣式美觀,工藝精細。

1、葫蘆埙:帶有喉裝置,外形像葫蘆,制作上需二次做胎,工序複雜。這種埙的近腰處最細,氣流經過此處時,可再次引起邊棱音效應,使埙的高音區音域得到適當擴展。由于埙體加長,吹奏更爲方便省力,音色也較傳統的卵形埙柔和。

葫蘆埙的特點是:

a.基音(從全按平吹算起)以上的音域擴展了小叁度;但基音以下俯吹部分減少了叁度;

b.演奏高音區時較爲省力;

c.由于帶喉裝置,低音區的音色受到影響。

2、握埙:就是握著吹奏的埙,它是運用十個手指和拇指根部控制音孔。

3、鴛鴦埙:是指兩個音高不同、方向相反、底座相連的連體埙。這種埙兩端各有一個吹孔,上下埙的發音孔與一般埙完全一樣。演奏時,可根據需要隨意迅速轉換。

鴛鴦的特點是:音色豐富,音域增寬。但造型不美(較原始埙形體變態),演奏時,鴛埙與鴦埙換用不很方便。而且音質變化較大,故音色不統一。

4、子母埙:是指兩個大小不同、方向一致、左右相連的連體埙,大埙與小埙的音程關系,一般是純五度。如:大埙是G,小埙是d。根據需要還可以隨意組合。

5、牛頭埙:根據甯夏回族樂器改進,10孔,音域低音5到高音2,內有隔音板,音色圓潤渾厚,高音好吹,缺點是孔稍大,音域不好擴展。

6、子彈頭埙:馮氏陶埙的最新申請的專利産品,內部仿葫蘆埙做成雙腔結構,初學任意掌握,高音好吹;缺點是不易吹俯吹。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大多是葫蘆埙、牛頭埙、子彈頭埙和卵形埙。其它埙不多見。

◆ 埙的史料

[編輯本段]

古代埙的樣子很多,有梨形、魚形、球形、筆管形等,制作埙的材料有陶、石、玉、木、象牙等,後來多是陶制的。我國古書上對埙的形狀、大小尺寸、名稱等都做了詳細的記載。《世本》說:“暴新公作埙”,又一說法是帝喾時人(旁加垂)氏所作。《杜氏通則》則說:“周畿內有暴國豈其時入乎?”這些說法,不足爲信。爾雅注:“燒土爲之,大者如鵝,銳上平底,形如秤砣,六孔,小者如雞子”。聶氏叁體圖說:“凡六孔,上一,前叁,後二”。《舊唐書*音樂志》又說:“埙,立秋之音,萬物曛黃也,埏土爲之...”。《詩小雅》何人斯說:“伯氏吹埙,仲氏吹篪”。這是古人長期摸索出來的一種樂器組合形式。後人多用爲兄弟和睦之稱。《古詩》中說:“天之誘民,如埙如篪”。是說上天誘導下民,猶如埙篪一樣相和。

春秋時代,以和爲美曾是一個重要的音樂審美觀,“埙唱而篪和”,是儒家“和爲貴”的哲學思想在音樂上的集中反映。和是指內容舒緩平和,有助于教化,體現了當時的音樂審美觀點,是聲音諧和。埙在這方面的音樂功能是顯著的。古人說:“埙具治後之德,聖人貴淹;于是,錯凡銀、借福勃”。埙是一種中音吹奏樂器,因爲它的音色古樸醇厚,同古人說話時貫用的高頻調相比,顯得格外柔潤。所以埙特別受到古人的推崇。

埙是我國古代重要樂器之一。3000多年前,我國古代依據制造材料的不同,把樂器分爲金、石、土、革、絲、竹、匏、木八種,稱爲八音。八音之中,埙獨占土音。在整個古樂隊中起到充填中音,和諧高低音的作用。古人說:“正五聲,調六律,剛柔必中,輕奪迷失,將金石以同恭,啓笙竿于而啓批極”。把埙看作與鍾、磬一樣,具有同等地位。

◆ 埙的演奏技術

[編輯本段]

埙的吹奏技巧可分爲氣吹和舌吹兩類,然後和指法技巧構成了它的演奏技巧

1氣類吹奏技巧

埙的氣類吹奏技巧有長音、氣震音、唇振音等,其中長音是埙吹奏技巧的基礎,必須飽滿圓潤,響亮平穩無雜音。 埙的常用技巧彙總起來可分爲氣、指、舌叁大類:包括長音、氣震音、指震音、唇震音、顫音、滑音、吐音、打音、空打音、循環換氣、雙吐循環換氣、虛吹音等多種。這些技巧是演奏埙時必須具備的。

在埙的吹奏技巧中,長音是埙氣息訓練的基礎,通過練習長音可以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養成良好的演奏口形以及平穩、飽滿、純正的發音。故必須每天保持一定時間的練習,練習時可以結合力度共同進行,音色必須飽滿圓潤,響亮平穩無雜音。

氣震音又叫“腹震音”,依靠腹部收縮力量引起的氣流顫動而産生。氣震音有大、小、快、慢之分,在實際演奏中應根據樂曲內容的需要而定。如歌唱性的旋律應采用均勻自如的氣震音,激情、悲憤的旋律則采用誇大式的氣震音等。氣震音可在保證音准的前提下靈活運用,要求均勻流暢。

唇震音是用雙手帶動埙體,使風門與吹孔快速前後移動而産生的一種特殊的波動音。埙體後移時吹孔變小,音則低;埙體前移時吹孔變大,音則高。這種演奏技巧常在表現神奇、空靈的意境時使用。

2舌類吹奏技巧

吐音是埙的一種常用演奏技巧。適于演奏熱情歡快、激昂活潑的曲調,要求聲音結實、幹淨、有彈性,節奏要均勻平穩。吐音是埙的一種常用演奏技巧。適于演奏熱情歡快、激昂活潑的曲調。吐音分單吐音(包括單外吐、單內吐)、雙吐、輕吐、氣吐、唇吐等多種。

單外吐(標記T)在保持正確吹奏口形的基礎上舌頭自然向上,微貼上唇內沿,呼氣時迅速後縮,使氣流沖入吹孔發出短促有力之聲,類似“吐”音。

單內吐(標記K)在保持正確吹奏口形的基礎上,舌根部後縮堵住上腭,呼氣時舌根部迅速前送,使氣流沖入吹孔而發出短促有力之聲,類似“庫”音。

雙吐就是結合單內吐和單外吐,速度比單吐快一倍,其音類似“吐庫”或“庫吐”,適于演奏歡快、激昂的曲調。 吐音要求聲音結實、幹淨、有彈性,節奏要均勻平穩。

輕吐與常用的吐音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舌的活動範圍短而小,吐音力度減弱,發聲輕巧柔潤,類似“區”音,猶如弦樂器的輕抖弓,適于表現抒情的快速樂曲。

氣吐是依靠腹部力量的突然收縮,加之橫膈膜有力的上托,使氣流短促有力地沖入吹孔而發聲。類似“呼”音,氣吐音渾厚、圓潤,但由于吐音速度緩慢,因此用途不廣,只在特殊情況下偶而使用。

唇吐是依靠上下唇肌的力量,在上下唇有意識開閉的瞬間,利用腹中氣流的沖力,把氣流輸入吹孔而發聲。類似“撲”音,唇吐發音柔和,只適于在弱起樂段的起音或特殊的情況下使用。

花舌即舌打嘟噜。舌尖微觸上腭,在呼氣對舌尖沖擊的同時使舌尖産生連續、快速地顫動,並發出“嘟、嘟”之聲。花舌音猶如彈撥樂的輪指,只有在特殊需要時才使用。

3指類演奏技巧

顫音:是用手指在音孔上作全孔迅速開閉動作,使聲音産生波動效果。顫音最常用的有大、小二度,叁度、四度顫音,可根據不同作品的特點、風格靈活運用。顫音練習是手指運動技巧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練習時要求手指靈活而有彈性。 滑音:埙的一種常用演奏技巧,多用于诙諧、幽默、低沉、哀怨的樂曲中,這種技巧極大地豐富了埙的表現力滑音分上滑音、下滑音和圓滑音叁種。

1.上滑音:是在奏出本音後,手指無痕迹的向上滑抹至第二音(比本音高)的同時,呼氣力度隨之相應增強。

2.下滑音:是在奏出本音後,手指無痕迹的向下滑抹至第二音(比本音低)的同時,呼氣力度隨之相應減弱。

3.圓滑音:是在奏出第一個音後,手指無痕迹的向上或向下滑抹至第二個音後再返回原位的同時,呼氣力度按下滑音、上滑音而求得。圓滑音也稱複滑音,是上、下滑音的結合體。

滑音要求音色圓潤幹淨、節奏准確,每個滑音的開始均用輕吐演奏;此外,手指滑抹時不要緊張,保持自然狀態爲宜。發聲要柔和、圓滑,聽不出痕迹。 贈音,一般用在樂句末尾、本音結束前帶出的短暫裝飾音,也稱送音。贈音是一種裝飾音,幾乎不占用本音時值,能聽也但並不明顯,演奏時要短、輕、快,換氣要及時、准確。

疊音,在本音的上方作二度、叁度、四度等時值短促的重疊加花下行至本音的音。演奏疊音時,手指開閉要迅速,把經過音的動作全部做出來,但不要奏成明顯的裝飾音,要以本爲主,只有經過音的痕迹。疊音有長短之分,要根據不同風格、不同特點的作品靈活應用。

打音、采用手指彈打本音孔、或本音孔下方的音孔,使本音孔發出相分離的音叫打音。打音也是埙的一種常用演奏技巧,運用得當能給樂曲增加色彩和美感。練習時,要鍛練手指的速度和力度,下指不能猶豫,手指彈打的力度要大,要把同等音區分開來,樂句要連貫、音符要清楚。氣、指結合要幹淨、利落。

打音和顫音重疊時,打音先發聲,顫音隨之而出,聽起來則像同時出現的感覺。切記:要銜接緊湊、配合默契。

空打音用手指彈打音孔,使埙體內腔發出的共鳴聲叫空打音。演奏空打音時不用吹奏,而是將本音孔打開,彈打共鳴好的音孔。音准靠聽覺和用唇部控制吹孔角度的大小來調整。空打音要求手指要有力度和彈性,並使發音准確、飽適于演奏深遠含蓄的旋律以及模仿自然界某些特殊的音響效果。

學學鋼琴吧 很有用的 彈鋼琴總是給人一種高雅的感覺 我就特別羨慕會鋼琴的 可惜我沒耐心學堅持不下來 狂頂鋼琴

上一篇:英語問樂器(英語常見樂器單詞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