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樂器網(初學笛子需要配備幾種笛子

董乐器 2022-05-23 14:03:32

1200的笛子實在太貴了,這個老師確實有點太想賺錢了.一般剛剛開始學的話可以用F調的笛子,而且不用那麽好,我給我的學生買的笛子一共是2種,一種是100元以內的,還有一種是160的.160的那種很不錯.

老師每周上90分鍾有點多,每周上一個小時左右最好,因爲孩子也會有厭煩的心理,一旦時間長了,會覺得討厭.所以1個小時左右是最好的,當中可以適當的休息5分鍾左右.

孩子剛剛開始學笛子我建議可以去買點CD來聽聽,或者上網去下載笛子曲,但是不要亂下載,亂買.最好的是鮑敖法的,他是上海音樂學院的教師,現在已經退休了,雖然他在上海不是吹的最好的人,但是他在上海是教的最好,最認真的老師,他的教學非常非常的好.其次可以去聽聽俞遜發的曲子.他現在是上海吹的最好的人.再後來可以聽聽陸春齡的,他可是我們笛子界的4天皇之一啊!!!周林生的也可以.

總之學樂器不可以急,但是也別上了一些只爲了賺錢的那些老師的當.

回答

竹是一種天然生長的植物,由于竹子本身的質量及制作工藝的差別,使笛子在音質、音色、音准上有了不少差異,因此,有必要進行選擇。在選擇笛子都要“二看、一聽”舊樂器網:

一看笛色(指笛竹的本色,而不是經過加工後抹上的顔色),“老竹”系黃色;竹質比較幹透;一般制成笛子後音准、音色變化較小,“新竹”顔色發青,竹質潤濕,久之竹中水分幹後,竹皮易收縮,會影響音色、音准。

二看笛身,以紋理細密,質料堅實,管身圓直,兩端粗細均勻者爲優,這樣的笛子不僅音色,而且耐用。

一聽,在選擇笛子時.可用口琴、定音哨來校對音,聽聽是否音准,要是自己不會選擇,最好請個老師或內行的人陪同選購。

笛子選購方式(一):

1.看竹子是否爲老竹子,有無生黴、蟲蛀,是否筆直(直的發音會流暢些)。

2.掂一掂,是否夠重,老竹子要重很多,但也有陰暗潮濕的地方的竹子,雖然很重,但竹子的內徑太小,而且發不出音。

3.看笛子的內徑:是否圓、直,竹壁是否厚薄均勻,一般要稍微厚點,笛子的內徑也不能太大、太小,不同調的笛子,它的內徑不同。

4.聽音色,音是否准確,我用耳朵就能聽出來,你們聽不出來的話,可以用校音器,也可讓別人吹一首你最熟悉的曲子來分辨。但不要請樂器行的人,因爲有行家會根據笛子的音不准的程度來按孔,比如1音高一點點,就吹1時把手稍微按住一點點1孔就行了。

5.看笛子的靈敏度,快速的從低音向高音,再從高音到低音吹奏笛子。

6.看高音是否輕松翻上去、低音是否低沉、雄渾。

這個事挑法~但個人感覺的話~挑材質的話還是挑苦竹做的笛子~也有部分人喜歡挑紫竹的,個人感覺紫竹的聲音,比較適合做箫,它發出的聲音帶低沉,

音樂在中國古代被稱爲什麽

由樂調、樂律、音階組合而成自樂器演奏而出的曲子.稱爲音樂。 古人把宮商角徵羽稱爲五聲或五音,大致相當于現代音樂簡譜上的1(do)2(re)3(mi)5(sol)6(la)。從宮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來,形成一個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就是五聲音階上的五個音級:宮商角徵羽12356後來再加上變宮、變徵,稱爲七音。變宮、變徵大致和現代簡譜上的7(ti)和#4(fis)相當〔1〕,這樣就形成一個七聲音階:

宮 商 角 變徵 徵 羽 變宮

1 2 3 #4 5 6 7 音階的第一級音不同,意味著調式的不同:以宮爲音階起點的是宮調式,意思是以宮作爲樂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徵爲音階起點的是徵調式,意思是以徵作爲樂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其余由此類推。這樣,五聲音階就可以有五種主音不同的調式。

《管子・地員》裏的那段話是:

凡聽徵,如負豕,覺而駭;凡聽羽,如馬鳴在野;凡聽宮,如牛鳴中;凡聽商,如離群羊;凡聽角,如雉登木以鳴。 凡將起五音之首,先主一而叁之,四開以合九九,以是生黃鍾小素之首,以成宮。叁分而益之以一,爲百有八,爲徵。不無有叁分而去其乘,適足,以是生商。有叁分而複于其所,以是生羽。有叁分去其乘,適足,以是成角。

用算式可以表示如下:

1×3×3×3×3=9×9=81(宮)

81×4/3=108(徵)

108×2/3=72(商)

72×4/3=96(羽)

96×2/3=64(角)

五音生克的次序是:宮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角生宮;徵克羽、羽克宮、宮克商、商克角、角克徵。

根據同樣的道理,七聲音階可以有七種主音不同的調式。《孟子・梁惠王下》:""爲我作君臣相說之樂。"蓋徵招、角招是也。"招就是韶(舞樂),徵招、角招就是徵調式舞樂和角調式舞樂。《史記・刺客列傳》載:"高漸離擊築,荊轲和而歌,爲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爲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複爲羽聲慷慨,士皆目,發盡上指冠。"這裏所說的變徵之聲就是變徵調式,羽聲就是羽調式。以上的記載表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色彩,産生不同的音樂效果。

但是上文說過,宮商角徵羽等音只有相對音高,沒有絕對音高。在實際音樂中,它們的音高要用律來確定。試以宮調式爲例,用黃鍾所定的宮音(黃鍾爲宮),就比用大呂所定的宮音(大呂爲宮)要低。前者叫做黃鍾宮,後者叫做大呂宮〔8〕。宮音既定,其他各音用哪幾個律,也就隨之而定。例如:理論上十二律都可以用來確定宮的音高,這樣就可能有十二種不同音高的宮調式。商角徵羽各調式仿此,也可以各有十二種不同音高的調式。總起來說,五聲音階的五種調式,用十二律定音,可各得十二"調",因此古人有所謂六十"調"之說。所以《淮南子・原道訓》說:"五音之數不過五,而五音之變不可勝聽也。"根據同樣的道理,七聲音階的七種調式,用十二律定音,可得八十四"調"。了解到這一點,那麽古書上所說的"黃鍾爲宮,大呂爲角,太簇爲徵,應鍾爲羽"這一類的話就不難懂了〔9〕,所指的不過是不同音高的不同調式而已。

有一點需要注意:無論六十"調"或八十四"調",都只是理論上有這樣多的可能組合,在實際音樂中不見得全都用到。例如隋唐燕樂只用二十八宮調〔10〕,南宋詞曲音樂只用七宮十二調,元代北曲只用六宮十一調,明清以來南曲只用五宮八調。常用的只有九種,即五宮四調,通稱爲"九宮":

五宮:正宮 中呂宮 南呂宮 仙呂宮 黃鍾宮

四調:大石調(又作大食調) 雙調 商調 越調〔11〕

古書上又常常提到八音。《尚書・舜典》說:"八音克諧。"《周禮・春官・大司樂》說:"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所謂八音,是指上古的八類樂器,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依《周禮・春官・大師》鄭玄注,金指鍾(bó),石指磬,土指埙(xūn),革指鼓鼗(tǎo),絲指琴瑟,木指(zhùyǔ),匏指笙,竹指管箫。由此可見八音和五聲、七音是不同性質的。

這些五聲、十二律、八音……都有其象征意義。《禮記・樂記》就認爲從一個地區的音樂可以看出社會風尚來。它裏面說:宮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陂,其官壞;角亂則憂,其民怨;徵亂則哀,其事勤;羽亂則危,其財匮。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慢,如此,則國之滅亡無日矣。

《樂髓新經》更發展說:宮聲沉厚粗大而下,爲君聲。調則國安,亂則荒而危。合口通音謂之宮,其聲雄洪,屬平聲。商聲勁凝明達,上而下歸于中,爲臣聲。調則刑罰不作威令行,亂則其官壞。開口吐聲謂之商,音將將然,倉倉然。角聲長而通徹,中平而正,爲民聲。調則四民安,亂則人怨。聲出齒間謂之角,喔喔確確然。徵聲抑揚流利,從下而上歸于中,爲事聲。調則百事理,亂則事隳。齒合而唇啓謂之徵,倚倚然,然。羽聲而遠徹,細小而高,爲物聲。調則倉廪實、庶物備,亂則匮竭。齒開唇聚謂之羽,诩诩然,酗酗然。

我國樂律,曆代有不少變更,這裏沒有必要加以敘述。

我國音樂有悠久的曆史,我國樂律知識在兩千多年以前就已經非常精微,這是值得我們自豪的。但是由于曆史條件的限制,古人對樂律的理解還有不正確的一面,我們學習古代樂律,對這一點也應該有所了解。

古人把宮商角徵羽五聲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如果以四季爲綱排起表來,它們之間的配合關系是:

四季 春 夏 季夏 秋 冬

五聲 角 徵 宮 商 羽

五方 東 南 中 西 北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這種配合關系,可舉兩條舊注來說明。《禮記・月令》鄭玄注:"春氣和,則角聲調。"所以角配春。《呂氏春秋・孟春紀》高誘注:"角,木也;位在東方。"所以角配木,配東,其余由此類推。顯而易見,這樣解釋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但是古人對于五聲和四季、五方、五行的具體配合既然有了一種傳統的了解,那麽古典作家的作品在寫到某個季節時連帶寫到和這個季節相配的音名和方位,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歐陽修《秋聲賦》之所以說"商聲主西方之音",就是因爲古人以秋季、商音和西方相配的緣故。

由樂調、樂律、音階組合而成自樂器演奏而出的曲子.稱爲音樂。 古人把宮商角徵羽稱爲五聲或五音,大致相當于現代音樂簡譜上的1(do)2(re)3(mi)5(sol)6(la)。從宮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來,形成一個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就是五聲音階上的五個音級:宮商角徵羽12356後來再加上變宮、變徵,稱爲七音。變宮、變徵大致和現代簡譜上的7(ti)和#4(fis)相當〔1〕,這樣就形成一個七聲音階:宮 商 角 變徵 徵 羽 變宮1 2 3 #4 5 6 7 音階的第一級音不同,意味著調式的不同:以宮爲音階起點的是宮調式,意思是以宮作爲樂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徵爲音階起點的是徵調式,意思是以徵作爲樂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其余由此類推。這樣,五聲音階就可以有五種主音不同的調式。《管子・地員》裏的那段話是:凡聽徵,如負豕,覺而駭;凡聽羽,如馬鳴在野;凡聽宮,如牛鳴中;凡聽商,如離群羊;凡聽角,如雉登木以鳴。 凡將起五音之首,先主一而叁之,四開以合九九,以是生黃鍾小素之首,以成宮。叁分而益之以一,爲百有八,爲徵。不無有叁分而去其乘,適足,以是生商。有叁分而複于其所,以是生羽。有叁分去其乘,適足,以是成角。用算式可以表示如下:1×3×3×3×3=9×9=81(宮)81×4/3=108(徵)108×2/3=72(商)72×4/3=96(羽)96×2/3=64(角)五音生克的次序是:宮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角生宮;徵克羽、羽克宮、宮克商、商克角、角克徵。根據同樣的道理,七聲音階可以有七種主音不同的調式。《孟子・梁惠王下》:""爲我作君臣相說之樂。"蓋徵招、角招是也。"招就是韶(舞樂),徵招、角招就是徵調式舞樂和角調式舞樂。《史記・刺客列傳》載:"高漸離擊築,荊轲和而歌,爲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爲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複爲羽聲慷慨,士皆目,發盡上指冠。"這裏所說的變徵之聲就是變徵調式,羽聲就是羽調式。以上的記載表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色彩,産生不同的音樂效果。但是上文說過,宮商角徵羽等音只有相對音高,沒有絕對音高。在實際音樂中,它們的音高要用律來確定。試以宮調式爲例,用黃鍾所定的宮音(黃鍾爲宮),就比用大呂所定的宮音(大呂爲宮)要低。前者叫做黃鍾宮,後者叫做大呂宮。宮音既定,其他各音用哪幾個律,也就隨之而定。例如:理論上十二律都可以用來確定宮的音高,這樣就可能有十二種不同音高的宮調式。商角徵羽各調式仿此,也可以各有十二種不同音高的調式。總起來說,五聲音階的五種調式,用十二律定音,可各得十二"調",因此古人有所謂六十"調"之說。所以《淮南子・原道訓》說:"五音之數不過五,而五音之變不可勝聽也。"根據同樣的道理,七聲音階的七種調式,用十二律定音,可得八十四"調"。了解到這一點,那麽古書上所說的"黃鍾爲宮,大呂爲角,太簇爲徵,應鍾爲羽"這一類的話就不難懂了,所指的不過是不同音高的不同調式而已。

有一點需要注意:無論六十"調"或八十四"調",都只是理論上有這樣多的可能組合,在實際音樂中不見得全都用到。例如隋唐燕樂只用二十八宮調,南宋詞曲音樂只用七宮十二調,元代北曲只用六宮十一調,明清以來南曲只用五宮八調。常用的只有九種,即五宮四調,通稱爲"九宮":五宮:正宮 中呂宮 南呂宮 仙呂宮 黃鍾宮四調:大石調(又作大食調) 雙調 商調 越調古書上又常常提到八音。《尚書・舜典》說:"八音克諧。"《周禮・春官・大司樂》說:"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所謂八音,是指上古的八類樂器,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依《周禮・春官・大師》鄭玄注,金指鍾(bó),石指磬,土指埙(xūn),革指鼓鼗(tǎo),絲指琴瑟,木指(zhùyǔ),匏指笙,竹指管箫。由此可見八音和五聲、七音是不同性質的。這些五聲、十二律、八音……都有其象征意義。《禮記・樂記》就認爲從一個地區的音樂可以看出社會風尚來。它裏面說:宮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陂,其官壞;角亂則憂,其民怨;徵亂則哀,其事勤;羽亂則危,其財匮。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慢,如此,則國之滅亡無日矣。《樂髓新經》更發展說:宮聲沉厚粗大而下,爲君聲。調則國安,亂則荒而危。合口通音謂之宮,其聲雄洪,屬平聲。商聲勁凝明達,上而下歸于中,爲臣聲。調則刑罰不作威令行,亂則其官壞。開口吐聲謂之商,音將將然,倉倉然。角聲長而通徹,中平而正,爲民聲。調則四民安,亂則人怨。聲出齒間謂之角,喔喔確確然。徵聲抑揚流利,從下而上歸于中,爲事聲。調則百事理,亂則事隳。齒合而唇啓謂之徵,倚倚然,然。羽聲而遠徹,細小而高,爲物聲。調則倉廪實、庶物備,亂則匮竭。齒開唇聚謂之羽,诩诩然,酗酗然。我國樂律,曆代有不少變更,這裏沒有必要加以敘述。我國音樂有悠久的曆史,我國樂律知識在兩千多年以前就已經非常精微,這是值得我們自豪的。但是由于曆史條件的限制,古人對樂律的理解還有不正確的一面,我們學習古代樂律,對這一點也應該有所了解。古人把宮商角徵羽五聲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如果以四季爲綱排起表來,它們之間的配合關系是:四季 春 夏 季夏 秋 冬五聲 角 徵 宮 商 羽五方 東 南 中 西 北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這種配合關系,可舉兩條舊注來說明。《禮記・月令》鄭玄注:"春氣和,則角聲調。"所以角配春。《呂氏春秋・孟春紀》高誘注:"角,木也;位在東方。"所以角配木,配東,其余由此類推。顯而易見,這樣解釋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但是古人對于五聲和四季、五方、五行的具體配合既然有了一種傳統的了解,那麽古典作家的作品在寫到某個季節時連帶寫到和這個季節相配的音名和方位,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歐陽修《秋聲賦》之所以說"商聲主西方之音",就是因爲古人以秋季、商音和西方相配的緣故。

上一篇:毛利族樂器(爲什麽澳洲國家要展示毛利戰舞這種儀式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