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名字樂器(古代樂器蕭的名字 )

董乐器 2022-05-31 03:38:05

Viola 中提琴

Cello 大提琴

Double Bass 低音提琴

Harp 豎琴

Flute 長笛

Piccolo 短笛

Clarinet 單簧管

Oboe 雙簧管

English Horn 英國管

Bassoon 大管

Saxophone 薩克斯管

Trumpet 小號

Cornet 短號

Trombone 長號

French Horn 圓號

Tuba 大號

Timpani 定音鼓

Xylophone 木琴

Snare Drum 小鼓

Bass Drum 大鼓

Triangle 叁角鐵

Gong 鑼

Tambourine 鈴鼓

Castanets 響板

Maracas 砂槌

Cymbals 钹

Chinese lute 琵琶

Guitar 吉他

Harmonica 口琴

Accordian 手風琴

Chinese zither 古筝

Drum Set 爵士鼓

Dulcimer 揚琴

Chimes/Tubular Bell 管鍾

Vibraphone/Vibes 振動琴/電顫琴

Timpani 定音鼓

Celesta 鋼片琴

Marimba 立奏低音木琴/馬林巴木琴

Electric Guitar 電吉他

Electric Organ 電子琴

Luo/Chinese Gong 鑼

Di/Chinese Bamboo Flute 曲笛

Sheng 笙

Xiao/Chinese Vertical Bamboo Flute 蕭

還有很多很多蕭名字樂器,太多了

Violin 小提琴Viola 中提琴Cello 大提琴Double bass 低音提琴或大貝司 flute 長笛piccolo 短笛clarinet 單簧管trumpet 小號cornet 短號trombone 長號tuba 大號organ 風琴bass drum 大鼓 tambourine 鈴鼓琵琶luteerhu:二胡 Gu Zheng:古筝 Harmonica:口琴

誰有霍建華版的笑傲江湖曲啊 ,要琴箫合奏的MP3啊

一、笑傲江湖曲

蕭名字樂器(古代樂器蕭的名字 )

蕭名字樂器(古代樂器蕭的名字 )

《笑傲江湖》是一首琴箫合奏的曲子,在書中,提到其來曆的地方大概兩處。複述總沒有原文好看,我且拷貝過來。一處是在第七章“授譜”:

劉正風道:“令狐賢侄,這曲子不但是我二人畢生心血之所寄,還關聯到一位古人。這笑傲江湖曲中間的一大段琴曲,是曲大哥依據晉人嵇康的《廣陵散》而改編的。”曲洋對此事甚是得意,微笑道:“自來相傳,嵇康死後,《廣陵散》從此絕響,你可猜得到我卻又何處得來?”令狐沖尋思:“音律之道,我一竅不通,何況你二人行事大大的與衆不同,我又怎猜得到。”便道:“尚請前輩賜告。”曲洋笑道:“嵇康這個人,是很有點意思的,史書上說他‘文辭壯麗,好言老莊而尚奇任俠’,這性子很對我的脾胃。鍾會當時做大官,慕名去拜訪他,嵇康自顧自打鐵,不予理會。鍾會討了個沒趣,只得離去。嵇康問他:‘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說:‘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鍾會這家夥,也算得是個聰明才智之士了,就可惜胸襟太小,爲了這件事心中生氣,向司馬昭說嵇康的壞話,司馬昭便把嵇康殺了。嵇康臨刑時撫琴一曲,的確很有氣度,但他說‘《廣陵散》從此絕矣’,這句話卻未免把後世之人都看得小了。這曲子又不是他作的。他是西晉時人,此曲就算西晉之後失傳,難道在西晉之前也沒有了嗎?”令狐沖不解,問道:“西晉之前?”曲洋道:“是啊!我對他這句話挺不服氣,便去發掘西漢、東漢兩朝皇帝和大臣的墳墓,一連掘二十九座古墓,終于在蔡邕的墓中,覓到了《廣陵散》的曲譜。”說罷呵呵大笑,甚是得意。 

另一處在第十九章“打賭”中。令狐沖和向問天聯手禦敵後,隨向問天到西湖梅莊,與梅莊四老打賭,要比劍法,向問天拿出《溪山行旅圖》、張旭真迹、《嘔血譜》和《廣陵散》作賭注:

向問天道:“在下有一部《廣陵散》琴譜,說不定大莊主……”他一言未畢,黑白子等叁人齊聲道:“《廣陵散》?”令狐沖也是一驚:“這《廣陵散》琴譜,是曲長老發掘古墓而得,他將之譜入了《笑傲江湖之曲》,向大哥又如何得來?”隨即恍然:“向大哥是魔教右使,曲長老是魔教長老,兩人多半交好。曲長老得到這部琴譜之後,喜悅不勝,自會跟向大哥說起。向大哥要借來抄錄,曲長老自必欣然允諾。”想到譜在人亡,不禁喟然。禿筆翁搖頭道:“自嵇康死後,《廣陵散》從此不傳,童兄這話,未免是欺人之談了。”

向問天微笑道:“我有一位知交好友,愛琴成癡。他說嵇康一死,天下從此便無《廣陵散》。這套琴譜在西晉之後固然從此湮沒,然而在西晉之前呢?”

禿筆翁等叁人茫然相顧,一時不解這句話的意思。向問天道:“我這位朋友心智過人,兼又大膽妄爲,便去發掘晉前擅琴名人的墳墓。果然有志者事竟成,他掘了數十個古墓之後,終于在東漢蔡邕的墓中,尋到了此曲。”禿筆翁和丹青生都驚噫一聲。黑白子緩緩點頭,說道:“智勇雙全,了不起!”向問天打開包袱,取了一本冊子,封皮上寫著《廣陵散琴曲》五字,隨手一翻,冊內錄的果是琴譜。他將那冊子交給令狐沖,說道:“風兄弟,梅莊之中,倘若有哪一位高人勝得你的劍法,兄弟便將此琴譜送給大莊主。”

其實這來曆,僅是指琴曲。蕭曲沒有說,大概是劉、曲二人自己譜的。曲洋的膽大妄爲讓人擊節,令狐沖也爲之側目。令狐沖做事有些任性,人們評價他時總說他有精神潔癖,酷愛自由,大概是個自由主義者,但他沒有讀過什麽書,第五回他曾對儀琳說:“沒有,我甚麽書都不讀。”第十九回書中又說:“他沒讀過多少書,甚麽詩詞歌賦,全然不懂。”他在華山長大,依君子劍的爲人,書一定是讓令狐沖們念過的,但令狐沖生性跳脫,自己固然不會主動讀書,強迫著讀的大概也沒記住多少。書讀得少那是一定的。

書讀得少而成爲自由主義者,天涯關天很多人大概會覺得不可思議。

琴曲的來曆,據曲洋說是掘古墓得了《廣陵散》,然後根據曲譜改編的。金庸在這裏鬧了個大BUG,先是劉正風說:“……一大段琴曲,是曲大哥依據晉人嵇康的《廣陵散》而改編的。”但曲洋的敘述,卻顯然與之不符,“……便去發掘西漢、東漢兩朝皇帝和大臣的墳墓,一連掘二十九座古墓,終于在蔡邕的墓中,覓到了《廣陵散》的曲譜。”是在漢人蔡邕墓中找到的。曲洋對此事甚是得意,以至沒發現晉漢之間有什麽不對,令狐沖是不知道,金庸大概也是一高興,給鬧忘了。這BUG倒值得原諒,《廣陵散》的確是因爲嵇康而聲名大噪,以至于我們一提起這個琴曲,便會想起那位好任俠的美男子。

嵇康和《廣陵散》的故事流傳甚廣,左右無事,且掉掉書袋子,做一回文抄公。

二、嵇康・廣陵散

嵇康,字叔夜。本姓奚,居嵇山,以山爲姓。晉書說他:“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爲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是個美男子,關于這個余秋雨在《遙遠的絕響》裏有非常漂亮的描述。性烈而才隽,好任俠,孫登擔心他不爲世所容。身靈手巧,喜歡打鐵,居山陽時,嵇康常在門前打鐵,打鐵是他的個人愛好,也與他非湯武薄孔孟有關,多少含有不理孔孟輕視勞動的那一套而表現出抗世疾俗的意思。這一點和現代的知識分子不可同日而語。屬于身心健全,如神仙一般的人物。與向秀、阮籍、山濤、王戎、劉伶、阮鹹等人常做竹林之遊,時稱“竹林七賢”。

這樣一個人,是極可愛的,曆來書中關于他的閑聞轶事很多,常出人意表,不與俗同。與山巨源絕交,同鍾會打機鋒,是衆人皆知的。《太平廣記》叁百十七引《靈鬼志》說: 嵇康嘗于燈下彈琴,忽有一人長丈余,著黑衣革帶,熟視之。乃吹火滅之,曰:“恥與魑魅爭光。” 剛腸疾惡,輕肆直言如此,人不可及。

嵇康是魏晉奇才,晉書說他“學不師受,博覽無不該通”。音樂上有天賦,精于笛,尤妙于琴。極愛琴與琴曲,入于癡迷,他有一張非常名貴的琴,爲了這張琴,他賣去了東陽舊業,還向尚書令討了一塊河輪佩玉,截成薄片鑲嵌在琴面上作琴徽。琴囊則是用玉簾巾單、縮絲制成,此琴可謂價值連城。有一次,其友山濤乘醉想剖琴,嵇康以生命相威脅,才使此琴免遭大禍。

嵇康善于音律,能作琴曲,創作的《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首琴曲,被稱爲“嵇氏四弄”,與蔡邕創作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隋炀帝曾把彈奏《九弄》作爲取士的條件之一,足見其影響之大、成就之高。嵇康學琴,有很多迷人的傳說,尤以學《廣陵散》居多,其中一則是這樣的:

嘗行,去路數十裏,有亭名月華。投此亭,由來殺人。中散(嵇康字)心中蕭散,了無懼意。至一更,操琴先作諸弄,雅聲逸奏,空中稱善。中散撫琴而呼之:“君是何人?”答雲:“身是故人,幽沒于此,聞君彈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來聽耳。身不幸非理就終,形體殘毀,不宜接見君子。然愛君之琴, 要當相見,君勿怪惡之。君可更作數曲。”中散複爲撫琴擊節日:“夜已久,何不來也?形骸之間,複何足計?”乃手擊其頭曰:“聞之奏琴,不覺心開神悟,況若暫生。”邀與共論音聲之趣,辭甚清辨,謂中散曰:“君試以琴見與。” 乃彈《廣陵散》,便從受之,果悉得。中散先所受引,殊不及。與中散誓:不得教人。天明語中散:“相遇雖一遇于今夕,可以遠同千載。于此長絕,不能怅然。”

這是傳說,中國人喜歡此類的玩藝兒,事實上據有人考證說,嵇康的《廣陵散》可能是從漢代雅樂郎杜夔之子杜猛那兒學的。真假我分不清。只是這樣的來曆太過四平八穩,未必有幾個人想知道真假。

嵇康學會了《廣陵散》,輕易不彈,也不肯授人。他鍾愛的學生袁孝尼想學,也沒有如願。史書中對他彈這首曲子的記載不多,耳熟能詳的是他臨終一曲。這一曲令《廣陵散》和嵇康的名字永久的成爲一體,不再可分。對後人來講,嵇康就是《廣陵散》,《廣陵散》就是嵇康。《晉書・嵇康傳》載:

康將刑東市,太學生叁千人請以爲師,弗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絕矣!”時年四十。海內之士,莫不痛之。

《世說新語・雅量》中說:

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 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于今絕矣!”

我的猜測,也許嵇康這時是有些後悔的,他說“廣陵散于今絕矣”,並不是如曲洋所說把後世人看得小了,大概有些責怪自己的意思。他很驕傲,這驕傲成全了他,卻也害了他。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廣陵散》是因嵇康的死而名聲大振,這似乎是一個寓言,一千多年這組琴曲承載著人們太多關于理想的寄托。現在,我們提起《廣陵散》或者嵇康(他們已經不可分,渾然一體)時,是一種象征,是對生命、對自由、對尊嚴的向往和古代知識分子的贊禮。一種屬命性的存在也讓我們感動痛苦,是這樣一個國度,産生了那麽多的優秀人物和文化,最終卻怎麽也容不下他們。翻遍中國的曆史,最優秀的人才,往往是最悲涼的存在,並最終由我們親手摧毀,就好像劉正風和曲洋的死,是由嵩山派發動,最終在所有正派人士的默許中實現的一樣。

對五四的徹底批判和否定,是現在還有人在做的。當局的默許和學者的短視,我們開始國學著,傳統著。所謂傳統,所謂新儒,是什麽樣的玩藝呢?

我又扯得遠了,還是繼續掉書袋的好。《廣陵散》又叫《廣陵止息》,原是東漢末年流傳于廣陵地區(即今安徽壽縣境內)的民間樂曲,漢代的應璩(190 - 252)在給劉孔才的書信中就提到“聽廣陵之清散”。有學者和民俗學家考證過,《廣陵散》可以用琴、筝、笙、築等樂器演奏,現僅存琴曲。宋代郭茂倩編《樂府詩集》時把它歸爲楚調曲。晚于嵇康的潘嶽還在他的《笙賦》中這樣寫:“辍《張女》之哀彈,流《廣陵》之名散”。可能有陣子流行過。唐代李良輔編有《廣陵止息譜》,共23段;唐代呂渭的《廣陵止息譜》有36段,對這兩種譜的敘述可見于史書記載。現在見到的古本最早收在明朱權的《神奇秘譜》裏,全曲共45段:開指1段、小序3段、大序5段、正聲18段、亂聲10段、後序8段,是現今用于演奏的本子。另外,明代汪芝在《西麓堂琴統》中還收有兩個本子,稱甲、乙本。可見這組琴曲是被古今方家都認可了的。流傳了千年,直到現在。建國後我國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據《神奇秘譜》所載曲調進行了整理、打譜,據說演出的效果非常好,不過我沒有聽過,錄音盒帶曾聽過一些片斷,當時不大懂這些玩藝,雖然覺得铮铮蹤蹤的頗有氣勢,卻似乎還及不上琵琶曲《十面埋伏》。

《廣陵散》早期並無內容記載,唐韓臯主張"地名說",他認爲是描寫王淩在廣陵(揚州古稱)起兵討伐司馬氏,結果是釀成失敗的悲壯史事。當然此說從年代來講就不怎麽可信。元代張崇主張"刺客說",認爲是描寫聶政刺俠客。近代楊宗稷也主張"刺客說",不過他認爲是描寫聶政刺韓王。"刺客說"在解釋內容上比較貼切,但不能說明爲什麽要和"廣陵"這個地名挂上關系。現多數琴家按照聶政剌韓王的民間傳說來解釋(與正史有出入)。並將《廣陵散》與古琴曲《聶政刺韓王》聯系起來,認爲二者是同宗。《聶政刺韓王》是漢蔡邕《琴操》中有記載,金庸讓曲洋從蔡邕的墓中挖出《廣陵散》曲譜,大概也是認同此一說的。爭論琴曲內容在嵇康或令狐沖看來,是一件很無聊的舉動。嵇康的音樂理論是主張“聲無哀樂”,認爲音樂是可以被多解的,同一音樂,聽衆不同,理解也不同。音樂的本質是“單、複、高、埤、善、惡”。而“心之于聲,明爲二物”。人對音樂有情感反映,這是因爲“至和”的音樂,可以把本來潛在于人心中的不同感情激發出來。這個理論最好的例證就是,令狐沖初聽笑傲江湖,一會兒血脈贲張,一會感動酸楚,到得全書最後令狐夫婦演奏時,卻是甚是“和諧”,群雄聽得莫不“心曠神怡”,紛紛喝采。“聲無哀樂”,也就無所謂內容,大家願意聽成什麽就是什麽。與之相類的是令狐沖學的劍法“獨孤九劍”,這個劍法的最高境界是無招勝有招。如何勝,以我的修爲是難以達到的,但令狐大俠可以,沒有了內力照樣可以一劍刺瞎十五個高手的眼睛,可見無招的確是很厲害的。以此推論,又可見令狐沖是認同無內容勝有內容的。

和嵇、令狐二人臭味相投的,還有一個陶淵明,而且更徹底,琴中趣,弦上聲,是主張連聲音都不要的。可惜的是,“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後繼者們卻再也達不到如此境界,膠琴鼓瑟,拘泥不化成了主流。于是對《廣陵散》的內容和故事的關心,遠遠超過了音樂本身,自然,這對于如我一樣的外行來講,卻是一種幸福:)

我有!而且絕對影視原聲。留下郵箱,采納加分。立馬就發*^O^*

上一篇:五色光樂器(五色戰隊樂器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