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謎材(古詩詞大全下載。加賞析。

董乐器 2022-03-20 20:41:05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樂器謎材,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chū sāi

qín shí míng yuè hàn shí guān , wàn lǐ cháng zhēng rén wèi huán 。 dàn shǐ lóng chéng fēi jiāng zài , bù jiào hú mǎ dù yīn shān 。

鑒賞

王昌齡(唐)的《出塞》選自唐詩叁百首,全唐詩 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這是一篇關于邊塞的樂府。

【注釋】:1、但使:只要。

2、龍城:龍城是匈奴祭天集會的地方。

3、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而言,匈奴畏懼他的神勇,特稱他爲“飛將軍”。

4、陰山:昆侖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我國北方的屏障。

【韻譯】: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征戰長久延續萬裏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評析】:這是一首慨歎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曆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歎。二句寫征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叁、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這是一首名作,明代詩人王昌齡李攀龍曾經推獎它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清沈德潛《說詩ㄧ語》說:“‘秦時明月’一章,前人推獎之而未言其妙,蓋言師勞力竭,而功不成,由將非其人之故;得飛將軍備邊,邊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歸重‘至今人說李將軍’也。防邊築城,起于秦漢,明月屬秦,關屬漢,詩中互文。”他這段話批評李攀龍只知推獎《出塞》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說明了全詩的主旨,並沒有點出王昌齡的匠心。

沈氏歸納的全詩的主旨基本是對的,但這個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爲什麽這樣平凡的思想竟能寫成爲一首壓卷的絕作呢?原來,《出塞》這首詩裏,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尋味的詩句,即開頭第一句:“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句詩有什麽妙處呢?得從詩題說起。《出塞》題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樂府詩。樂府詩是要譜成樂章、廣泛傳唱的,爲入譜傳唱的需要,詩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見習用的詞語。王昌齡《出塞》這首詩也不例外。你看這開頭一句中的“明月”和“關”兩個詞,正是有關邊塞的樂府詩裏很常見的詞語。?獨指橫吹曲辭》裏不是就有《關山月》嗎?《樂府解題》說:“關山月,傷離別也。”無論征人思家,思婦懷遠,往往都離不了這“關”和“月”兩個字。“關山叁五月,客子憶秦川”(徐陵《關山月》),“關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關山月》),“關山萬裏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盧思道《從軍行》),“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王維《隴頭吟》),例子舉不勝舉。看清這一點之後,你就明白這句詩的新鮮奇妙之處,就是在“明月”和“關”兩個詞之前增加了“秦”、“漢”兩個時間性的限定詞。

這樣從千年以前、萬裏之外下筆,自然形成了一種雄渾蒼茫的獨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評詩慣用的詞語來說,就是“發興高遠”,使讀者把眼前明月下的邊關同秦代築關備胡,漢代在關內外與胡人發生一系列戰爭的悠久曆史自然聯系起來。這樣一來,“萬裏長征人未還”,就不只是當代的人們,而是自秦漢以來世世代代的人們共同的悲劇;希望邊境有“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龍城飛將”,也不只是漢代的人們,而是世世代代人們共同的願望。平凡的悲劇,平凡的希望,都隨著首句“秦”、 “漢”這兩個時間限定詞的出現而顯示出很不平凡的意義。這句詩聲調高昂,氣勢雄渾,也足以統攝全篇。詩歌之美,詩歌語言之美,往往就表現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說,就表現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確切最關鍵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體現詩人王昌齡高超的藝術造詣。

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題目中“幽”字就是“題眼”,這是理解全詩的鑰匙。全詩每聯緊扣“幽”字展開,首聯寫居處的“幽”:閑居一隅,阒寂無人,草徑清幽,荒園寥落。颔聯與頸聯寫環境的“幽”:颔聯以響襯靜,鳥兒在池邊的樹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潔的月光下輕輕敲門,這一切更顯出環境的清幽;頸聯從黑夜寫到白天,還是從環境上著眼,不過視野闊多了,過小橋,繞巨石,一路走來,處處清幽,滿眼野趣,詩人內心的欣悅之情油然而生。尾聯透露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涼州詞

(王之渙)

【譯文】

黃河遠上白雲間,澎湃的黃河遠遠望去好像奔流在白雲

一片孤城萬仞山。之間,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嶺之

羌笛何須怨楊柳,間。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楊柳這哀怨的

春風不度玉門關。曲調?春風不願度過玉門關。

【注釋】

①仞:古代長度單位,以七尺或八尺爲一仞。萬仞,形容山極高。②羌笛:古代羌族人自制的一種管樂器。楊柳、:唐代有折楊柳送別的習俗,這裏的楊柳是指 《折楊柳》曲,是一種哀怨的曲調。④度:越過。⑤玉門關:邊關名,漢代建置,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北。

【相關鏈接】

王之渙(688-742),唐代著名詩人,字季淩,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王之渙的詩意境壯闊、熱情奔放,以邊塞詩享有盛名,與高適、王昌齡有“旗亭畫壁”的傳說。他的許多詩都被當時的樂工譜曲歌唱。他的詩大都失傳,現今尚存六首。

【賞析】

《涼州詞》是唐代新的樂府歌曲,不是詩的題目。唐代不少詩人都爲歌曲配詞,因此,他們的詩集裏都有以《涼州詞》爲題的詩歌,如王翰的《涼州詞》等。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這兩句,重在寫古代邊防要塞的地理形勢,爲後兩句作鋪墊。詩的後兩句寫邊防戰士因長期駐守,思念家鄉親人,常用羌 笛吹奏《折楊柳》這支曲子,以抒發苦悶之情。這兩句的意思是:遠遠傳來了用羌笛吹奏的《折楊柳》,你何必要吹奏這支曲子呢?這使得久守大漠中的將士,不由 得想起了家鄉。塞外孤城的環境描寫使得將士們的思鄉之情顯得格外凝重。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裏共婵娟。

1.蘇轼的《水調歌頭》,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脍炙人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曆代選蘇轼詞的也總選到這一首。

這詞作于丙辰(宋神宗熙甯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蘇轼四十一歲,時爲密州(現在的山東諸城)太守。題說“兼懷子由”,當時蘇轼與其弟子由已經六七年不見了。

一份難得的沉重----《山坡羊 潼關懷古》賞析

張養浩的《山坡羊 潼關懷古》把潼關的地形與曆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寓情于景,觸景生情,以潼關作爲曆史的見證者,發出一聲沉甸甸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歎。

張養浩于天曆二年(公元1329年),因關中旱災,,任陝西行台中丞以赈災民。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一“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爲此景所動,“山河表裏潼關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一斑,如此險要之地,乃爲曆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望西都,意躊躇”,作家身處潼關,西望舊朝故都長安,萬千滋味湧上心頭,遙想當年,秦之阿房,漢之未央,規模宏大,彌山縱谷,可如今崇麗之宮阙,寸瓦尺專皆蕩然無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務,他不禁感慨萬千,“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阙萬間都做了土”。這裏作家面對繁華過後的廢墟所發出的“傷心”實乃悲涼。爲秦漢舊朝統治者悲涼,恐怕“宮阙萬間都做了土”這種局面是他們不曾想到的吧!同時亦爲百姓悲涼,爲彰顯一個時代的輝煌,集國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築,民之苦不可言;然而輝煌過去,隨即而來是朝代的變換,百姓在戰爭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讓作家沉重的說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千古流傳的語句。

《元史·張養浩傳》載:"天曆二年,關中大旱,饑民相食,特拜陝西行台中丞。既聞命,即散其家之所有與鄉裏貧乏者,登車就道,遇餓者則赈之,死者則葬之。"退隱,對于張養浩來說是不得已而爲之,當國家需要他時,百姓有了災難的時候,他不顧自己年已六十,仍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他不再爲個人的命運憂慮,不再爲官場的險惡所嚇倒,義無反顧地登上了救民于災難的路途。他的感情與思想一下子便從"五柳莊"的桃花源裏跳了出來,全身心地傾注到對國家與民衆的責任上。救災期間,他"親登華嶽悲哀雨,自舍資財拯救民","路逢餓殍須親問,道遇流民必細詢",贏得了"滿城都道好官人"([中呂·喜春來])的美譽,並且,他一路寫下了許多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優秀之作,其中用[中呂·山坡羊]曲調寫下的九首懷古曲,成爲不朽之作。這九首曲中,最有名的是《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阙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由于作者目睹了人民的災難,故而在路經潼關之時,追古撫今,首先想到的是百姓的苦難,對壯觀之景、帝王功業,並無贊美之情,而是將曆史的興亡與百姓的災難聯系了起來,表達了深刻的主題。特別是最後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以議論結尾,發表了自己的曆史見解,發聾振聩,說明曆史上無論是朝代的興起還是衰亡,受苦遭殃的都是老百姓,從而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封建政權與廣大人民的根本對立性。劉熙載在《藝概·詞曲概》中說:"曲家之手,往往尤重小令。蓋小令一阙中,要具事之首尾,又要言外有余味,所以爲難,不似套數可以任我鋪排也。"張養浩的這只曲子,雖寥寥數語,卻高度概括,精警深刻,醒人耳目。[山坡羊]的另一首《骊山懷古》也有異曲同工之效:

骊山回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萦纡,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以"骊山懷古"爲題,回顧了曆史上曆朝曆代的興衰交替,最後以"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結尾,顯示了作者對曆史興亡的大徹大悟。伴隨著各個王朝的興亡交替,是無休無止的破壞,無數的物質文明和精神財富都化爲灰燼,今天的贏家把輸家的一切付之一炬,那麽誰能保證他不是明天的輸家呢?如此看來,這輸輸贏贏又有什麽意義呢?這就強烈而又冷靜地批判了封建統治者爲爭奪政權而進行的殘酷厮殺焚燒及奪得政權後大興土木的奢侈無度。

《北邙山懷古》從另一個角度表現了作者的興亡之感:

悲風成陣,荒煙埋恨,碑銘殘缺應難認。知他是漢朝君,晉朝臣?把風雲慶會消磨盡,都做北邙山下塵。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

起首便渲染出淒怆悲涼的氣氛。這些埋葬在北邙山上的君臣們,生前把榮華富貴、風雲慶會享受個夠,然而,死後也不過是北邙山下的一扌不土。是人,便不免一死,而一旦死去,便萬事皆休。那麽,生前的尊貴與否,死後的衰榮如何,又有什麽意義呢?結句的"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語氣冷隽悲涼,表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感悟。張養浩的懷古組曲,站在對人生的深刻透視、對曆史的大徹大悟的高度,高屋建瓴,視野開闊,氣勢蒼莽雄渾,感慨深沉悲壯,風格質樸古拙,展示了一個政治家的胸懷與氣魄。

張養浩在人生的最後時刻,除了懷古組曲外,還用了一系列反映當時赈災過程的作品,如[中呂·喜春來]:

路逢餓殍須親問,道遇流民必細詢。滿城都道好官人。還自哂,只落得白發滿頭新。

前兩句所言情景,與史書本傳所載的"遇餓者則赈之,死者則葬之"是完全吻合的。爲百姓如此鞠躬盡瘁,贏得"滿城都道好官人"的贊譽,而作者本人卻認爲,爲百姓應該更加盡心盡職。[南呂·一枝花]中的一首表達了這種心情:

恨不得把野草翻騰做菽粟,澄河沙都變化做金珠,直使千門萬戶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祿。眼觑著災傷教我沒是處,只落得雪滿頭顱。

面對著衆多的災民,嚴重的旱情,政府的赈糧如杯水車薪,無濟于事。雖然他個人曾上奏天子,請行納粟補官之令,並帶頭拿出自己的財物作爲救濟之用,但嚴重的災情又不是個人區區之力所能回轉的。在心焚如火的情況下,不免産生了"把野草翻騰做菽粟,澄河沙都變化做金珠"的幻想。《元史》本傳載,張養浩"到官四月,未嘗家居,止宿公署,夜則禱于天,晝則出赈饑民,終日無少怠。每一念至,即撫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關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張養浩最終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爲國爲民的絕唱。

張養浩曲子總的特色是立意高遠,感情深厚,氣勢雄渾,結構嚴謹。在這總的特色之下,每一類曲子又自有特色。寫景曲輕快自然,飄逸閑適如行雲流水;懷古之作境界闊大,沉郁雄渾,能夠高度地概括出曆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寫官場仕途之作深刻悲怆,揭示出官場的本質和爲官的岌岌可危;反映百姓疾苦的作品深遠而感傷,將作者的一顆赤子之心捧獻在讀者面前。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背過)小 池 宋•楊萬裏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背過)《山行》唐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遊園不值》 宋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塞下曲 (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背過)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韓愈《早春》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題都城南莊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首句“日暮蒼山遠”,“日暮”點明時間,正是傍晚。“蒼山遠”,是詩人風雪途中所見。青山遙遠迷蒙,暗示跋涉的艱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貧”點明投宿的地點。“白屋”,主人家簡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顯得貧窮。“寒”“白”“貧”叁字互相映襯,渲染貧寒、清白的氣氛,也反映了詩人獨特的感受。後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後的情景。“柴門聞犬吠”,詩人進入茅屋已安頓就寢,忽從臥榻上聽到吠聲不止。“風雪夜歸人”,詩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戴雪歸來了吧。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一個犬吠人歸的場面。鹿柴(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望廬山瀑布 李白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飛流直下叁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絕句 杜 甫 兩個黃鹂鳴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裏船。示兒 陸遊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上一篇:網上樂器展覽會(中國商品(印度孟買)展覽會今年有多少參展商參加?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