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先生那個樂器是什麽(好先生中的樂器是什麽 )

董乐器 2022-05-08 23:44:42

結局好先生那個樂器是什麽:路遠把甘敬在婚禮上交到江浩坤手上,他徹底放開了,然後他到了西雅圖,因爲他跟佳和還只是有簽證,還是美國戶口。完成以前彭海以前的心願,在西雅圖開餐廳,江萊管理,路遠主廚,而小蔡也來到了西雅圖,找到了他的媽媽。

好先生那個樂器是什麽(好先生中的樂器是什麽 )

擴展資料:

1.《好先生》的具體劇情:一個是在美國打拼、成爲米其林叁星餐廳主廚陸遠,因爲在美國的一次車禍,最終決定回國, 結果回國遇到了前女友甘敬,而甘敬的現男友是小時候的發小江浩坤,江浩坤的妹妹江萊又闖入了他的生活,可以說是與新歡舊愛及一系列的人事産生糾葛的故事。

2.《好先生》的男女主介紹:孫紅雷飾演的陸遠,旅美西餐廚師,是個抽煙酗酒嗜賭如命的無賴,可以用流利的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和京片子叫罵各種下流話。江疏影飾演的江萊,江浩坤的妹妹,白富美,年輕貌美,不喜歡甘敬和哥哥。

3.《好先生》的主要人物:王耀慶飾演的江浩坤,商人,陸遠和甘敬的老同學,甘敬的現任的未婚夫。爲人謹慎精明,對甘敬情根深種,後甘敬心死隨他回國。車曉飾演的甘敬,室內裝潢設計師,陸遠前任未婚妻,年紀比陸遠要小,但心理成熟度遠超前男友,因爲無法忍受陸遠成功後任性出格的行爲,與之分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好先生

應該是治好了舌頭,重新做回大廚,不是一部悲慘劇,結局應該會美好的,正每天追劇,劇透沒意思了

急求6篇文言文(內容盡量短些)還有翻譯。

一 蒸飯成粥

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與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著萆,飯落釜中。太丘問:" 炊何不餾?" 元方、季方長跪曰:" 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萆,飯今成糜。" 太丘曰:" 爾頗有所識不?" 對曰:"仿佛記之。" 二子長跪俱說,更相易奪,言無遺失。太丘曰:"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

【譯文】有客人在陳太丘(陳寔)家留宿,太丘讓元方(陳紀)、季方(陳谌)兄弟二人做飯。兄弟二人正在燒火,聽見太丘和客人在談論,都停下來偷聽。做飯時忘了放萆子,米都落進鍋裏。太丘問:" 爲什麽沒蒸飯呢?" 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說:" 您和客人談話,我們倆都在偷聽,結果忘了放萆子,飯都成了粥了。" 太丘說:" 你們還記得我們說了什麽嗎?" 兄弟回答道:" 大概還記得。" 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塊兒敘說,互相補充,大人說的話一點都沒有遺漏。太丘說:" 既然這樣,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飯呢?"

二 何氏之廬

何晏七歲,明慧若神,魏武奇愛之,以晏在宮內,因欲以爲子。晏乃畫地令方,自處其中。人問其故,答曰:" 何氏之廬也。" 魏武知之,即遣還。

【譯文】何晏七歲的時候,就聰明伶俐,像個神童,魏武帝(曹操)非常喜歡他,因爲何晏的媽媽在宮裏,魏武帝就想收他作兒子。何晏就在地上畫了個方框,自己站在裏面。有人問他怎麽回事,何晏答道:" 這是我們何家的房子。" 魏武帝明白了他的意思,就馬上讓他回去了。

叁 目見日

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 汝意長安何如日遠,?" 答曰:" 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 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 日近。" 元帝失色,曰:" 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 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譯文】晉明帝(司馬紹)才幾歲的時候,坐在元帝(司馬睿)的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陽的消息,不禁潸然淚下。明帝問父親爲什麽哭泣,明帝把王室東渡的事情告訴了他,元帝問明帝:" 你覺得長安遠還是太陽遠?" 明帝回答:" 太陽遠。沒有聽說人從太陽那裏來,顯然可以知道。" 元帝對他的回答很驚詫。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們宴會,把明帝的回答告訴了大家,並再次詢問。這次明帝答道:" 太陽近。" 元帝臉色大變,說道:" 你怎麽和昨天的答複不同了呢?" 明帝答道:"我現在見到的是太陽,沒有看到長安。"

四 不意衰宗複生此寶

司空顧和與時賢共清言。張玄之、顧敷是中外孫,年並七歲,在床邊戲。于時聞語,神情如不相屬。暝于燈下,二小兒共敘客主之言,都無遺失。顧公越席而提其耳曰:" 不意衰宗複生此寶。"

【譯文】司空顧和和當時的名流們一起清談。張玄之、顧敷是顧和的外孫和孫子,年齡都是七歲,在坐榻邊嬉戲。當時聽大人們談話,他們的神情好象並不在意。晚上在燈下,兩個小家夥一起敘述主客雙方的對話,竟沒有一點遺漏。顧和高興得離開座位,拎著兩個人的耳朵說:" 沒料到我們這個敗落的家族又生了你們兩個寶貝!"

五 不須複褌

韓康伯年數歲,家酷貧,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鬥,謂康伯曰:" 且著襦,尋作複褌。" 兒曰:" 已足,不須複褌也。" 母問其故,答曰:" 火在熨鬥中而柄尚熱,今既著襦,下亦當暖,故不須耳。" 母甚異之,知爲國器。

【譯文】韓康伯(韓伯)很小的時候,家裏非常窮,到了最冷的季節,他還只穿了件短襖。母親殷夫人給他做衣服,讓康伯提著熨鬥,她對康伯說:" 你先穿著短襖,以後再給你做夾褲。" 兒子說:" 這就夠了,不要夾褲了。" 母親問他原因,他回答說:" 火在熨鬥裏熨鬥把也熱,我現在穿上短襖,下身也覺得熱了,所以不要夾褲了。" 母親非常詫異康伯的回答,斷定他將來一定會成爲治國之才。

六 上理不減先帝

晉孝武年十二,時冬天,晝日不著複衣,但著單練衫五六層;夜則累茵褥。謝公谏曰:" 聖體宜令有常。陛下晝過冷,夜過熱,恐非攝養之術。" 帝曰:" 晝動夜靜。" 謝公出,歎曰:" 上理不減先帝。"

【譯文】晉孝武帝(司馬曜)十二歲的時候,正是冬天,他白天不穿夾衣,只穿著五六層的絹衣,晚上卻蓋著兩床被子。謝公(謝安)勸告他說:" 聖上應該讓自己的身體保持規律。現在白天過冷,晚上過熱,恐怕不是養生的辦法。" 孝武帝說:" 白天動,晚上靜。" 謝公出來後贊歎道:" 聖上的義理不比先帝差啊。"

【口技】 【作品原文】 村中來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攜一藥囊,售其醫。有問病者,女不能自爲方,俟暮夜問諸神。晚潔鬥室,閉置其中。衆繞門窗,傾耳寂聽;但竊竊語,莫敢咳。內外動息俱冥。至夜許,忽聞簾聲。女在內曰:“九姑來耶?”一女子答雲:“來矣。”又曰:“臘梅從九姑耶?”似一婢答雲:“來矣。”叁人絮語間雜,刺刺不休。俄聞簾鈎複動,女曰:“六姑至矣。”亂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來耶?”一女曰:“拗哥子!嗚嗚不睡,定要從娘子來。身如百鈞重,負累煞人!”旋聞女子殷勤聲,九姑問訊聲,六姑寒暄聲,二婢慰勞聲,小兒喜笑聲,一齊嘈雜。即聞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遠迢迢抱貓兒來。”既而聲漸疏,簾又響,滿室俱嘩,曰:“四姑來何遲也?”有一小女子細聲答曰:“路有千裏且溢,與阿姑走爾許時始至。阿姑行且緩。”遂各各道溫涼聲,並移坐聲,喚添坐聲,參差並作,喧繁滿室,食頃始定。即聞女子問病。九姑以爲宜得參,六姑以爲宜得芪,四姑以爲宜得術。參酌移時,即聞九姑喚筆硯。無何,折紙戢戢然,拔筆擲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筆觸幾,震筆作響,便聞撮藥包裹蘇蘇然。頃之,女子推簾,呼病者授藥並方。反身入室,即聞叁姑作別,叁婢作別,小兒啞啞,貓兒唔唔,又一時並起。九姑之聲清以越,六姑之聲緩以蒼,四姑之聲嬌以婉,以及叁婢之聲,各有態響,聽之了了可辨。群訝以爲真神。而試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謂口技,特借之以售其術耳。然亦奇矣! 昔王心逸嘗言:“在都偶過市廛,聞弦歌聲,觀者如堵。近窺之,則見一少年曼聲度曲。並無樂器,惟以一指捺頰際,且捺且讴,聽之铿铿,與弦索無異。”亦口技之苗裔也。【作品譯文】 有一天,村子裏來了一位青年女子,她的年紀大約二十四五歲。只見她隨身攜帶著一只藥箱,在村中賣藥治病。村裏的人聽說後,便出來請她診治。但這位青年女子說是自己不能開藥方,要等到天黑以後向神靈請教。人們耐心地等待著夜晚的降臨。到了傍晚,她把一間小房子打掃得幹幹淨淨,然後將自己關在裏面。村裏的人圍繞在門窗外面,側耳傾聽。這時候,人們自覺地停止了喧鬧,只有個別人在竊竊私語。過了一會兒,小房子裏外都聽不到響動聲息。當夜來臨的時候,人們忽然聽見小房子裏有掀簾子的聲音。青年女子在裏邊問:“九姑來了嗎?”只聽另一個女子回答說:“來了!”又問:“臘梅跟九姑一起來的嗎?”一個身份像女仆的說:“來了。”然後,這叁個女人叽叽喳喳,說個沒完。一會兒,外面的人又聽見小房子裏有簾鈎子聲響,青年女子說了聲:“六姑來了。”她旁邊的人說:“春梅也抱著小公子來了哎。”一個女子說:“犟脾氣的公子哥!哄他他也不睡,非要跟著六姑來。他的身體像有千把斤重,背著他真累死人!”接著,就聽到青年女子道謝聲,九姑問候聲,六姑的客套話,兩個女仆彼此慰勞聲,小孩的嬉笑聲,衆口紛壇,吵吵嚷嚷。那青年女子帶著笑聲說:“小公子也太喜歡玩了,這麽遠還抱著貓來。”這時,裏面的聲音慢慢變小了,簾子又響動起來,小房子裏又是一片喧嘩。有人問:“四姑怎麽來得這麽晚?”有一個少女細聲細語地說:“有一千多裏路哩,和阿姑兩人走了好長時間,阿姑走得太慢。”于是,又是一番問候寒暄聲,移動座位聲,叫添凳椅聲,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滿屋喧鬧,過了好一陣子才安定下來。直到這時,小房子外面的人才聽到青年女子向神仙請教治病的藥方。九姑認爲應該用人參,六姑認爲應該用黃芪,四姑說是該用白術,她們思考了片刻。然後,聽見九姑叫拿筆墨來,不一會,紙折得吱吱響,拔筆,筆頭套丟到桌上叮叮作響,磨墨之聲十分清晰。寫好藥方之後,九姑把筆扔到桌子上,抓藥包裝,發出蘇蘇聲。不一會兒,青年女子掀開簾子,叫村裏的病人拿藥和藥方,隨即轉身回到房裏,接著,就聽到叁姑告別,叁個女仆告別,小孩咿咿呀呀聲,小貓喵喵叫喊聲,一時並起。九姑的聲音清脆響亮,六姑的聲音緩慢蒼老,四姑的聲音嬌柔婉轉,那叁個女仆的聲音也各有特色,外面的人可以清楚地分辨出來。村子裏的人聽了這場“神仙會”,以爲她們真的都是神仙,驚訝不已。患病的人拿回青年女子從“神仙”那裏討教的藥方和草藥,趕緊煎熬飲用,但藥吃完了,病卻未見好轉。後來村子裏的人才明白,那青年女子表演的是口技,其實並沒有什麽神仙。她只不過是借助口技來推銷自己的草藥罷了。 從前,王心逸曾經說過:在京城偶然經過市中一處,聽到演奏歌唱的聲音,看的人圍的像牆一樣。到近處一看,原來是一個少年正在用聲音演奏樂曲。他並沒有使用樂器,只是用一只手指捺在面頰上,一邊捺一邊唱歌,發出的聲音十分清晰有力,與樂器演奏出來的沒什麽不同。這也是口技表演的後代啊。 關于口技的問題 (1)"參"字注音 1.參差並作,宣繁滿室 2.九姑以爲宜得參 3.參酌移時,即聞九姑喚筆硯 (2)解釋字詞 1.俟暮夜問諸神 俟 2.傾耳寂聽,但竊竊語 但 3.內外動息俱冥 俱 4.似一婢答雲 雲 5.俄聞簾鈎複動 俄 (3)本文中的口技表演者模仿了幾個人的聲音,這些人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口技著授給病者的藥方見效嗎?(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補充:中來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攜一藥囊,售其醫。有問病者,女不能自爲 方,俟暮夜問諸神。晚潔鬥室,閉置其中。衆繞門窗,傾耳寂聽,但竊竊語,莫 敢咳。內外動息俱冥。至夜許,忽聞簾聲。女在內曰:“九姑來耶?”一女子答 雲:“來矣。”又曰:“臘梅從九姑耶?”似一婢答雲:“來矣。”叁人絮語間 雜,刺刺不休。俄聞簾鈎複動,女曰:“六姑至矣。”亂言曰:“春梅亦抱小郎 子來耶?”一女曰:“拗哥子!嗚嗚不睡,定要從娘子來。身如百鈞重,負累煞 人!”旋聞女子殷勤聲,九姑問訊聲,六姑寒暄聲,二婢慰勞聲,小兒喜笑聲, 一齊嘈雜。即聞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遠迢迢抱貓兒來。”既而聲漸疏, 簾又響,滿室俱嘩,曰:“四姑來何遲也?”有一小女子細聲答曰:“路有千裏 且溢,與阿姑走爾許時始至。阿姑行且緩。” 【答案】 解釋字詞 1.俟暮夜問諸神 俟:等,等到。 2.傾耳寂聽,但竊竊語 但:只是。 3.內外動息俱冥 俱:都,一並。 4.似一婢答雲 雲:說。 5.俄聞簾鈎複動 俄:一會兒。 1、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2、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歎,以爲妙絕。3、凡所應有,無所不有。4、正面描寫: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側面描寫: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通過寫賓客的反應,側面襯托口技表演者表演技藝的高超。 送東陽馬生序〉翻譯/宋濂 我從小就酷愛讀書。家裏貧窮,沒錢買書來看,就常常去向藏書的人家借,親手抄錄,和他們約定日期歸還。在非常寒冷的冬天裏,硯台都結了堅固的冰,手指凍得沒法屈伸,仍然不敢懈怠、偷懶。抄錄完畢,親自走送還對方,不敢稍微超過約期。因此人們大多願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能夠遍讀各種書籍。 成年以後,更加地仰慕聖賢的學問;又害怕自己無法和大師、名人交往,我曾經跑到百裏之外,向一住同鄉前輩請教經書裏的道理。那位前輩道德很高、名望很大,弟子們生多得擠滿了整個房子,對待學生從來沒有稍稍溫和過。我站在他身旁、待候著他,提出疑惑、向他請教道理,俯下身子、傾耳聆聽;有時候遇前輩發怒、呵斥,我的臉色更加恭敬,禮貌也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來頂撞他;直等到他高興後,才再度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終也聽到了一些收獲。 當我出外去追隨老師的時候,背書箱、拖著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酷寒的冬天、凜冽的冷風,大雪積了好幾尺深,腳、皮膚都凍裂而不知道。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動彈不得,書僮拿著熱水讓我浸泡,給我蓋上大被子,慢慢地才暖和起來。我寄住在旅舍,每天兩頓飯,從沒享受過鮮魚肥肉的好滋味。別的同學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紅纓珠寶裝飾的帽子,腰間系著白玉環,左邊佩戴寶刀,右邊挂著香囊,光鮮亮麗好像神仙一樣;我穿著破破爛爛的,和他們相處在一起,絲毫沒有羨慕的念頭。這是因爲我內心有值得快樂的地方,所以不在意吃飯、穿衣服跟不上人家。我求學的辛勤和艱苦就是像這個樣子啊!(節選) 原文 余幼時即嗜[1]學。家貧,無從[2]致書[3]以觀,每假借[4]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6]。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7],益慕聖賢之道。又患[8]無碩師[9]名人與遊,嘗[10]趨[11]百裏外,從鄉之先達[12]執經叩問[13]。先達德隆望尊[14],門人弟子填其室[15],未嘗稍降辭色[16]。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17],俯身傾耳以請[18];或遇其叱咄[19],色愈恭,禮愈至[20],不敢出一言以複[21];俟[22]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箧[23]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24]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皲裂[25]而不知。至舍[26],四支[27]僵勁不能動,媵人[28]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29],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30],烨然[31]若神人;余則缊[32]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33]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後,日待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 今諸生學于太學[37],縣官[38]日有廪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39]爲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40]甚稱其賢。余朝京師[41],生以鄉人子谒余。撰[42]長書以爲贽,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43]。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也。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爲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诋我誇際遇之盛[44]而驕鄉人者,豈知余者哉![編輯本段]注釋 [1]嗜:特別愛好。 [2]無從:沒有辦法。 [3]致書:得到書,這裏是買書的意思。 [4]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書.“之”是“怠”的賓語,指“筆錄”這件事。 [6]走:跑。 [7]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8]加冠:古時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束發戴帽)禮,表示已經成年。這裏即指二十歲。 [9]患:擔心,憂慮。 [10]碩師:才學淵博的老師。碩,大。 [11]嘗:曾經。 [12]趨:奔向。 [13]先達: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 [14]叩問:求教。叩,問。 [15]德隆望尊:道德高,聲望重。又作德高望重。 [16]門人弟子填其室: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門人、弟子,學生。填,塞。這裏是擁擠的意思。 [17]辭色:言語和臉色。 [18]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詢問。 [19]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表現尊敬而專心)請教。 [20] 叱咄:訓斥,呵責。 [21]至:周到。 [22]複:這裏指辯解。 [23]俟:等待。 [24]負箧(qiè)曳屣(xǐ):背著書箱,趿拉著鞋子(表示鞋破)。 [25]窮冬:嚴冬。 [26]皲(jūn)裂:皮膚因寒冷幹燥而破裂。 [27]舍:這裏指學舍,學校。 [28]支:同“肢”。 [29]媵(yìng)人:這裏指服侍的人。 [30]湯:熱水。 [31]沃灌:澆水洗。通“盥”。 [32]寓逆旅:住在旅店裏。逆旅,旅店。 [33]容臭:香袋。 [34]烨(yè)然:光彩閃耀的樣子。 [35]缊(yùn)袍敝衣:破舊的衣服.缊,舊絮.敝,破. [36]口體之奉:指衣食的享 用. [37]太學:即國子監,設于京城,是全國最高學府。 [38]縣官:這裏指朝廷。廪稍:廪食,即夥食費用。 [39]司業、博士:指國子監司業、國子監博士,都是教官。 [40]流輩:同輩的人。 [41]朝京師:這裏指去官後進京朝見皇帝。 [42]撰:同“撰”。長書:長信。贽:初見面時表敬意送的禮物。 [43]夷:平和。 [44]際遇之盛:謂好的遭遇。這裏指官位之盛[編輯本段]譯文 我小時就愛好讀書。(因爲)家裏窮,沒有辦法得到書來讀,(于是)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就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日子按期歸還。(冬天)天氣十分寒冷,硯池裏(的墨水)結成堅冰,手指不能夠彎曲、伸直,也不敢放松(抄書)。抄寫完畢,跑著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爲這樣,許多人都願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而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書。(當我) 成年時,(就)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後來擔心不能與大師、名人交往,曾經跑到百裏以外,捧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學生擠滿了他的書房,他(卻)從不稍微把言辭和表情放溫和些。我站在旁邊侍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頂撞他的話也不敢多說;等到他高興了,就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于能夠有所收獲。 當我從師求學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裏,深冬季節刮著猛烈的寒風,積雪有好幾尺厚,腳和皮膚凍裂了還不知道。到了書舍,四肢僵硬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暖腳,用被子蓋好,很久才暖和過來。(我)住在旅店裏,我每天只吃兩頓飯,沒有鮮魚肥肉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學,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有紅纓裝飾的綴著珠寶的帽子,腰佩白玉環,左邊佩著刀,右邊挂著香袋,光彩照人的樣子仿佛神仙一般;而我卻穿著破舊的衣衫生活在他們當中,(卻)毫無羨慕的意思,因爲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吃的穿的不如別人。我求學時的勤奮和艱苦大概就是這樣。 現在我雖已年老,沒有什麽成就,但所幸還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著天子的恩寵榮耀,追隨在公卿之後,每天陪侍著皇上,聽候詢問,天底下也不適當地稱頌自己的姓名,更何況才能超過我的人呢? 現在這些學生在太學裏學習,朝廷天天供給膳食,父母年年送來皮袍和綢衣,(這就)沒有挨凍挨餓的憂慮;坐在高大寬敞的房屋之下讀著《詩》《書》,(這就)沒有東奔西走的勞累;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任何問題得不到解決,沒有任何要求得不到滿足;一切應有的書都集中在這裏,(這就)不必象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然後才能看到啦。(要是)他們學業(還)不精通,德行(還)有不具備的,(那就)不是(他的)天質低下,而是(他的)心不如我專一罷了,難道是別人的過錯嗎? 東陽馬君則已經在太學中已學習二年了,同輩人很稱贊他的賢能。我到京師朝見皇帝時,馬生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寫了一封長信作爲禮物,文辭很順暢通達,同他辯論,言語溫和而態度謙恭。他自己說少年時對于學習很用心、刻苦,這可以稱作善于學習的人吧!他將要回家拜見父母雙親,我特地將自己求學的艱難告訴他。如果說我勉勵同鄉努力學習,則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毀我誇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鄉前驕傲,難道是了解我嗎!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 願得主人書遍讀之。 ” 主人感歎,資給以書,遂成大學。典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不識字,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爲什麽這樣,他說:“主人,我想讀遍你家所有的書。”主人聽了,深爲感歎,就把書借給他讀。于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上一篇:樂器2個字(世界上最難學的叁大樂器是什麽?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