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筒樂器(手持細筒樂器 )

董乐器 2022-07-07 08:05:25

風筝是民間玩具。放風筝是中國民間傳統體育活動,現已成爲一項國際比賽項目。李白《登瓦官閣》詩紗筒樂器:“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筝。”李商隱《燕台》詩:“西樓一夜風筝急。”

古時候,人們用細竹紮成骨架,糊上各種顔色的紙或者絹,系上長線,作爲牽引,靠風吹産生升力,在空中飛翔,並且把這種奇妙的玩具叫做紙鸢,又叫鹞子。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風筝。

相傳,風筝是春秋時的著名建築工匠、木匠的祖師爺魯班發明的。據說技藝出神入化的魯班,曾經用了叁天叁夜的時間,制成一只精巧的木鸢,而且讓它成功地飛上了天空,後來人們仿照他的技法,用紙代替木頭,做成“紙鸢”來放飛。這就是風筝的來曆。

五代的李邺曾經在宮中用線放紙鸢做遊戲,又在紙鸢上系上幾枚竹哨,風筝飛起來時,風掠過竹哨,發出動聽的聲響,就像古筝一樣悅耳,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人們就給這種玩具起了一個優美的名稱,叫作“風筝”。

風筝不單是一種玩具,它還有很多用途呢!古代的人們曾經在軍事上利用風筝傳送戰爭情報、作爲信號鼓舞士氣,還用它載過人。在曆史上把風筝與軍事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並書寫傳奇的是漢朝著名的大將軍韓信了。

楚漢戰爭期間,韓信率10萬大軍把項羽圍困在垓下。此時的項羽已大不如前了,他的40萬大軍已所剩無幾,漢軍在敵後不斷騷擾,切斷補給線,糧食就要吃完了,補給還遙遙無望。爲了瓦解項羽的軍心,韓信用竹木和絲綢趕制了一只大風筝,上面綁有竹笛,讓一個身輕的人坐在風筝上,乘著夜風悄悄來到楚營上空,配合漢軍唱起了淒涼宛轉的楚歌。

這一夜,項羽在營帳裏大杯喝酒,慷慨悲歌,同他心愛的美人虞姬訣別。他率領的8000子弟兵,思鄉心切,士氣低落,不戰而潰,漢軍贏得了勝利。這就是著名的“四面楚歌”的典故。

可見,風筝在古代是極富有實用價值的。隋唐以後,風筝逐漸用于娛樂,北宋後,民間玩樂更爲普及。風筝的形式也多種多樣。

風筝寄托著古代人們美好的理想、信念和遐思。現在風筝已發展成供人觀賞的藝術品。近年來又爲國際友人所喜愛,吸引著許多外賓前來觀光,發揮了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作用。

風筝的發明,尤其是那種采用固定翼,使拉力和升力分開實現飛行的方式,以及風筝良好的空氣動力性能,對後來的科學技術和航空事業産生了深遠影響。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通過“風筝實驗”揭穿了雷電的秘密。後來人們發明的滑翔機、雙翼飛機也曾受到過風筝的啓示。

風筝給予人類的啓迪多而深遠,因此被人們譽爲是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

======================================

人類自古就有翺翔天空的渴望,據有關專家考據證實,公元前500-400年中國人就開始制作木鳥並試驗原始飛行器,這是人類制作的最早的飛行器的記錄。

中國古人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制作木鳥,以此寄托人類渴望在空中飛行的夢想。從古人的許多著作中,會發現制作能飛木鳥的衆多記載。古書中稱木鳥爲木鸢、鵲、鹄等名。《韓非子・外儲說》記載著:墨子經叁年制成的木鸢,飛行了一天就壞了;他的學生安慰他說,老師技術高超,木鸢雖然壞了,但畢竟飛成功了。在《墨子・魯問》中也有公輸班用竹木制成了能飛叁天的飛鵲的記述。墨子是魯國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公輸班就是傳說中的能工巧匠魯班。有關他們制作木鳥的曆史,大約發生在公元前500至400年期間。除他們二人外,還有如張衡、韓志和、高骈等木鳥制造家。其中漢朝張衡知名度最高,因他既是天文學家,又是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的發明者。《太平禦覽・文土傳》中就有張衡制造木鳥的記載。所存史料確鑿表明在公元前400年,中國人就已經使用竹木在嘗試制作能飛的原始器械了。這一點,今天已經得到了世界科學界的一致認同。

距今2000多年前的公輸般、墨翟以竹木制作的〓(鵲)、鸢(鹞),是我國和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

公輸般,約生于公元前507年,卒于公元前444年以後,春秋、戰國之際著名的巧匠。因爲他是魯國人,“般”與“班”同音,古代通用,所以人們常稱他爲“魯班”。公輸般曾用竹木制成鵲,可在空中飛3天。對此,《墨子・魯問》篇記載說:“公輸子削竹木以爲〓,成而飛之,叁日不下。”

墨翟(約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春秋、戰國之際的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始者。他曾用叁年時間制成一只會飛的木鹞,《韓非子》載曰:“墨子爲木鸢,叁年而成,蜚(飛)一日而敗(壞)。”

以後,不斷有關于用竹木制造飛行器的記載。例如,東漢的張衡制作過一架內裝機關,即利用機械作爲飛行動力的“木雕”,據說能飛出幾裏遠。造紙術發明後,人們又制成了紙鸢。由于紙鸢系上竹哨,風入其中,聲如筝(古代的一種樂器),故稱“風筝”。公輸般制作的木〓和墨翟制作的木鸢,其實就是風筝的前身。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飛行器的國家,這一點舉世公認。現在美國華盛頓空間技術博物館中,有一塊說明牌上醒目地寫著:“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筝和火箭”。

★小松博客整理.轉載請注明★

專家稱公元前中國就制作了人類最早的飛行器 人類自古就有翺翔天空的渴望,據有關專家考據證實,公元前500-400年中國人就開始制作木鳥並試驗原始飛行器,這是人類制作的最早的飛行器的記錄。 中國古人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制作木鳥,以此寄托人類渴望在空中飛行的夢想。從古人的許多著作中,會發現制作能飛木鳥的衆多記載。古書中稱木鳥爲木鸢、鵲、鹄等名。《韓非子・外儲說》記載著:墨子經叁年制成的木鸢,飛行了一天就壞了;他的學生安慰他說,老師技術高超,木鸢雖然壞了,但畢竟飛成功了。在《墨子・魯問》中也有公輸班用竹木制成了能飛叁天的飛鵲的記述。墨子是魯國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公輸班就是傳說中的能工巧匠魯班。有關他們制作木鳥的曆史,大約發生在公元前500至400年期間。除他們二人外,還有如張衡、韓志和、高骈等木鳥制造家。其中漢朝張衡知名度最高,因他既是天文學家,又是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的發明者。《太平禦覽・文土傳》中就有張衡制造木鳥的記載。所存史料確鑿表明在公元前400年,中國人就已經使用竹木在嘗試制作能飛的原始器械了。這一點,今天已經得到了世界科學界的一致認同。中新網2月9日電 人類自古就有翺翔天空的渴望,據有關專家考據證實,公元前500-400年中國人就開始制作木鳥並試驗原始飛行器,這是人類制作的最早的飛行器的記錄。

上一篇:紗筒樂器(拉筒樂器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