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早商樂器(介紹我國的一個民族500字。。。急

董乐器 2022-02-12 17:09:00

苗族:

一個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夏代早商樂器,歲時節慶獨特鮮明.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叁餐,均以大米爲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爲常見。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出産水稻、玉米、谷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除此,還蘊藏著豐富的木材資源和礦産資源。苗族在曆史上多苗族節日較多,較隆重的節日有過“苗年”、“四月八”、“龍船”節等。

苗族的曆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遊以南被稱爲"南蠻"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沒有文字,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

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帶,以農業爲主,農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類和豆類,經濟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種麻,自己紡織.苗族人民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如古歌,詩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蘆笙舞最爲流行。

苗族語言:苗語分叁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由于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地區以農業爲主,以狩獵爲輔。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首飾制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曆史。

苗族服飾多達一百叁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

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漢民族傳統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會基礎中對道家、佛家諸說多有崇敬!然而遺憾的是,近現代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人們的功利主義思想逐漸占據主流形態,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宗教卻逐漸式微,民衆有許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 漢族,在東南亞被稱爲華族,又稱華人或唐人,是中國的主要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漢族人口約爲13億,占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除兩岸四地外,漢族 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當今漢族的主體華夏族在黃河流域起源並開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700年,活動于陝西中部地區的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爲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于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之後兩個部落結爲聯盟,並攻占了周邊各個部落,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産生. 漢族的先民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範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以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遊爲活動地區;主要分布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類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爲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遠古傳說,還描述了漢族先民曾經曆漫長的原始公社制時代。在黃帝以前,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見母系氏族制)的階段;關于黃帝的傳說,則標志著由母系氏族部落轉化爲父系氏族部落(見父系氏族制),並已進入部落聯盟階段。傳說在黃帝之後相繼以禅讓方式爲大部落聯盟首領的堯、舜、禹,被認爲是黃帝的子孫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走到了曆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在黃河中、下遊平原的土地上。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夏(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幾個王朝。首先在黃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濟之間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遊;繼而發展至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的廣大地區。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名, 以與蠻、夷、戎、 狄相區別。但是,這時華夷之辨尚不甚嚴。 春秋(前770~前476)時,華夷貴賤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准,族類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爲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僅與齊、燕、韓、趙、魏同稱諸夏,而且是兩個最強大的華夏諸侯。七雄合縱、連橫、兼並、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于是華夏成爲穩定的族體,分布區域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遊,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 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了秦朝,隨後漢朝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馀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此時漢族人口分布仍集中與黃河、淮河流域,從西晉末年起,五胡亂華,漢族人口逐漸向長江、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大規模遷徙,而從西晉到隋代的建立這一段期間,漢族進入中亞和雲南。到明,清時,南方漢族人口便超過了北方,後滿人禁止漢人出關進入東北,清朝後期爲充實邊疆,准許漢族進入中國東北,在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大量引入山東漢族.自明朝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在東南亞和北美洲也有較多分布。

上一篇:鞏義樂器(鄧州刻公章哪裏專業,信譽好,怎麽聯系!
下一篇:適合女孩學習的樂器(7-8歲的孩子適合學什麽樂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