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筒樂器(砂筒樂器 )

董乐器 2022-02-25 14:20:28

風筝是民間玩具。放風筝是中國民間傳統體育活動紗筒樂器,現已成爲一項國際比賽項目。李白《登瓦官閣》詩:“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筝。”李商隱《燕台》詩:“西樓一夜風筝急。”

古時候,人們用細竹紮成骨架,糊上各種顔色的紙或者絹,系上長線,作爲牽引,靠風吹産生升力,在空中飛翔,並且把這種奇妙的玩具叫做紙鸢,又叫鹞子。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風筝。

相傳,風筝是春秋時的著名建築工匠、木匠的祖師爺魯班發明的。據說技藝出神入化的魯班,曾經用了叁天叁夜的時間,制成一只精巧的木鸢,而且讓它成功地飛上了天空,後來人們仿照他的技法,用紙代替木頭,做成“紙鸢”來放飛。這就是風筝的來曆。

五代的李邺曾經在宮中用線放紙鸢做遊戲,又在紙鸢上系上幾枚竹哨,風筝飛起來時,風掠過竹哨,發出動聽的聲響,就像古筝一樣悅耳,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人們就給這種玩具起了一個優美的名稱,叫作“風筝”。

風筝不單是一種玩具,它還有很多用途呢!古代的人們曾經在軍事上利用風筝傳送戰爭情報、作爲信號鼓舞士氣,還用它載過人。在曆史上把風筝與軍事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並書寫傳奇的是漢朝著名的大將軍韓信了。

楚漢戰爭期間,韓信率10萬大軍把項羽圍困在垓下。此時的項羽已大不如前了,他的40萬大軍已所剩無幾,漢軍在敵後不斷騷擾,切斷補給線,糧食就要吃完了,補給還遙遙無望。爲了瓦解項羽的軍心,韓信用竹木和絲綢趕制了一只大風筝,上面綁有竹笛,讓一個身輕的人坐在風筝上,乘著夜風悄悄來到楚營上空,配合漢軍唱起了淒涼宛轉的楚歌。

這一夜,項羽在營帳裏大杯喝酒,慷慨悲歌,同他心愛的美人虞姬訣別。他率領的8000子弟兵,思鄉心切,士氣低落,不戰而潰,漢軍贏得了勝利。這就是著名的“四面楚歌”的典故。

可見,風筝在古代是極富有實用價值的。隋唐以後,風筝逐漸用于娛樂,北宋後,民間玩樂更爲普及。風筝的形式也多種多樣。

風筝寄托著古代人們美好的理想、信念和遐思。現在風筝已發展成供人觀賞的藝術品。近年來又爲國際友人所喜愛,吸引著許多外賓前來觀光,發揮了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作用。

風筝的發明,尤其是那種采用固定翼,使拉力和升力分開實現飛行的方式,以及風筝良好的空氣動力性能,對後來的科學技術和航空事業産生了深遠影響。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通過“風筝實驗”揭穿了雷電的秘密。後來人們發明的滑翔機、雙翼飛機也曾受到過風筝的啓示。

風筝給予人類的啓迪多而深遠,因此被人們譽爲是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

======================================

人類自古就有翺翔天空的渴望,據有關專家考據證實,公元前500-400年中國人就開始制作木鳥並試驗原始飛行器,這是人類制作的最早的飛行器的記錄。

中國古人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制作木鳥,以此寄托人類渴望在空中飛行的夢想。從古人的許多著作中,會發現制作能飛木鳥的衆多記載。古書中稱木鳥爲木鸢、鵲、鹄等名。《韓非子・外儲說》記載著:墨子經叁年制成的木鸢,飛行了一天就壞了;他的學生安慰他說,老師技術高超,木鸢雖然壞了,但畢竟飛成功了。在《墨子・魯問》中也有公輸班用竹木制成了能飛叁天的飛鵲的記述。墨子是魯國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公輸班就是傳說中的能工巧匠魯班。有關他們制作木鳥的曆史,大約發生在公元前500至400年期間。除他們二人外,還有如張衡、韓志和、高骈等木鳥制造家。其中漢朝張衡知名度最高,因他既是天文學家,又是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的發明者。《太平禦覽・文土傳》中就有張衡制造木鳥的記載。所存史料確鑿表明在公元前400年,中國人就已經使用竹木在嘗試制作能飛的原始器械了。這一點,今天已經得到了世界科學界的一致認同。

距今2000多年前的公輸般、墨翟以竹木制作的〓(鵲)、鸢(鹞),是我國和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

公輸般,約生于公元前507年,卒于公元前444年以後,春秋、戰國之際著名的巧匠。因爲他是魯國人,“般”與“班”同音,古代通用,所以人們常稱他爲“魯班”。公輸般曾用竹木制成鵲,可在空中飛3天。對此,《墨子・魯問》篇記載說:“公輸子削竹木以爲〓,成而飛之,叁日不下。”

墨翟(約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春秋、戰國之際的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始者。他曾用叁年時間制成一只會飛的木鹞,《韓非子》載曰:“墨子爲木鸢,叁年而成,蜚(飛)一日而敗(壞)。”

以後,不斷有關于用竹木制造飛行器的記載。例如,東漢的張衡制作過一架內裝機關,即利用機械作爲飛行動力的“木雕”,據說能飛出幾裏遠。造紙術發明後,人們又制成了紙鸢。由于紙鸢系上竹哨,風入其中,聲如筝(古代的一種樂器),故稱“風筝”。公輸般制作的木〓和墨翟制作的木鸢,其實就是風筝的前身。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飛行器的國家,這一點舉世公認。現在美國華盛頓空間技術博物館中,有一塊說明牌上醒目地寫著:“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筝和火箭”。

★小松博客整理.轉載請注明★

美國國家航空和空間博物館的飛行器館裏,立著這樣的字牌:“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筝和火箭。”所以是中國産的,戰國時期就有了!=========================風筝起源于戰國時期。公輸般就是後人所說的七巧匠魯班或“魯班爺”。他制作的“鵲”或“鸢”,其原材料是極薄的木片或竹片。漢朝以後,由于紙的發明和應用,在制作風筝時,逐漸以紙代木。稱爲“紙鸢”。五代時,又在紙鸢上系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筝鳴 故以後稱“風筝。唐宋時期,現屬濰坊各地紮放風筝已很普遍。明清時期,濰坊的風筝達到極盛。每年清明節前後,風和日麗,家家戶戶扶老攜幼,踏青登場,竟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藍天。清朝詩人鄭板橋在<<懷濰縣>> 詩中說:“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秋千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鬥春歸。”生動地描寫了清明佳節濰坊風筝的情景。這種春意盎然的民間活動,既是相互觀摩、評比的機會,又是呼吸早春空氣、享受大自然的恩賜、鍛煉身體的好時光。濰坊風筝紮工精美,畫工別致,造型新穎,構圖合理。它還吸收了木版年畫的某些特點,博采京津畫技之長,線條優美,色彩鮮明,善以誇張的手法,突出主題。風格獨特,栩栩如生。最有代表性的大型龍頭蜈蚣風筝 ,長達百余尺。放飛時先將尾聞和身聞漸次放起,靠幾十節“腰子”所産生的提升力將首部往高空。腰子的連綴是按力學原理系結,系繩之間必須有嚴格的角度和距離。“龍頭蜈蚣”扶搖藍天,氣勢千裏,蔚爲壯觀。嬴得國內外的普遍贊譽。自1984年第一屆濰坊國際風筝會以後。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被要舉辦一年一屆的國際風筝盛會,1988年,第五屆國際風筝會將濰坊定爲“世界風筝都。現在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九屆風筝 會,每年都要吸引來自世界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也爲濰坊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准確地說,火箭是由中國人發明的,中國是古代火箭的故鄉。由中國古代科學家最早運用火藥燃氣反作用力原理創制的火箭,在當代科學精英的手中發展成爲運載飛船升空的大力神,這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都引以爲自豪的輝煌成就。 “火箭”這個詞在公元叁世紀的叁國時代就已出現。在公元228年的叁國時期,魏國第一次在射出的箭上裝上火把,當時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進攻陳倉(今陝西寶雞東)時,魏國守將郝昭就用火箭焚燒了蜀軍攻城的雲梯,守住了陳倉。“火箭”一詞自此出現。不過當時的火箭只是在箭頭後部綁附浸滿油脂的麻布等易燃物,點燃後用弓弩射至敵方,達到縱火目的的兵器。 北宋的軍官馮繼升、嶽義方、唐福等(公元10世紀後期),曾向朝廷獻過火箭及火箭制造方法。那時的火箭已經使用了燃燒效能更好的火藥,但仍由弓弩射出。從而出現了人類曆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藥箭”。它用紙糊成筒,把火藥裝在筒裏壓實,綁在箭杆上,用弓發射出去。後來在原始火箭基礎上做了改進,將火箭直接裝入杆中間,爆時聲響很大,借以恐嚇敵人。 中國古代火箭有箭頭、箭杆、箭羽和火藥筒四大部分。火藥筒外殼用竹筒或硬紙筒制作,裏面填充火藥,筒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筒側小孔引出導火線。點火後,火藥在筒中燃燒,産生大量氣體,高速向後噴射,産生向前推力。其實這就是現代火箭的雛形。火藥筒相當于現代火箭的推進系統。鋒利的箭頭具有穿透人體的殺傷力,相當于現代火箭的戰鬥部。尾端安裝的箭羽在飛行中起穩定作用,相當于現代火箭的穩定系統。而箭杆相當于現代火箭的箭體結構。中國古代火箭外形圖,首次記載于公元1621年茅元儀編著的《武備志》中。 火箭出現後,在中國被迅速地用于軍事行動和民間娛樂中。10~13世紀,在宋、金、元的戰爭中,已應用了火槍、飛火炮、震天雷炮等火藥武器。那時的飛火炮和現代的火焰噴射器相似,是一種原始的火箭武器。北宋後期,在民間盛行的煙火戲中,人們利用火藥燃氣的反作用力,制成了能夠高飛和升空的“流星”(或稱“起火”)、“爆竹”爲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從工作原理看,流星、爆竹已具有火箭的特點。 公元12世紀後,原始的火箭經過改進後,廣泛地用于軍事。到了元、明時代,火箭兵器在戰爭中有了很大發展,並發明了許多與現代火箭類型相近的火箭,相繼出現了二虎追羊箭、九龍箭、一窩蜂等火箭,這些都利用了火箭多級串聯或並聯(捆綁)的技術。明代史籍中記載了多種火箭武器,重要的有震天雷炮、火龍出水、神火飛鴉、飛空砂筒、萬人敵等。 明代是我國火箭技術迅速發展的時期,軍事技術家制成多種利用火藥反作用力推進的火箭,用于軍事戰爭。明初,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在奪取政權的“靖難之役”中,于河北的白溝河同建文帝的部隊作戰時,遭到“一窩蜂”火箭的射擊,這是中國最早將“噴氣火箭”用于戰爭的記載。此後各種單級噴氣火箭日益增多,有單發和多發兩大類。 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倭時,創制了飛刀箭、飛槍箭、飛劍箭等叁種噴氣火箭,統稱“叁飛箭”。這叁種火箭用長6尺的堅硬荊木制作,箭镞長5寸,分別制成刀、槍、劍形鋒刃,能穿透铠甲。箭镞後部綁附長7至8寸、粗二寸的火藥筒。作戰時,將火箭安于木架上,手托箭尾,點著火藥筒的藥線,對准敵人射去,它在水陸作戰都可使用。這叁種火箭在戚家軍水兵營的10艘戰船上裝備了2000多支,在車炮營、騎兵營和步兵營中,共裝備了4760支,平均每人4支。戚家軍裝備如此衆多的火箭,在中國和世界軍事史上都是空前的。世界上其他國家,直到240多年後,才知道世界上有噴氣火箭這種火器。 單級火箭的高級制品是各種“多發齊射火箭”。它們大多是將多支火箭安置于一個口大底小的火箭桶中,桶內安置兩層格板,用于火箭的定位和定向,同時又將各支火箭的火藥線集束在一起,點火後衆箭齊飛,發射面有數丈之寬,除前面提到的裝有32支火箭的“一窩蜂”火箭外,還有二虎追羊箭、百虎齊奔箭等幾十種,一次可射2至100支火箭不等。戚家軍還常將多個火箭桶固定在火箭車上發射,一次可射幾百支乃至上千支火箭,是後世火箭炮車的前身。戚繼光在北方守備東段長城時,至少裝備了40輛火箭車,這在古代是獨一無二的。在世界其他的一些國家中,直到360多年後,才出現火箭炮車。 明代後期的軍事技術家還創制了“神火飛鴉”與球形帶雙翼的“飛空擊賊震天雷”兩種“有翼式火箭”。這兩種火箭分別在鴉形與球形體內裝滿火藥,火藥中有火藥線通出,並與起飛火箭火藥筒中的火藥相串聯;發射時先點燃起飛火箭的火藥線,使火箭飛至敵方,並將鴉身與球體內的火藥引爆,殺傷和焚燒敵軍的人馬,是破陣攻城的利器。後來的導彈可以說是這種火箭合乎邏輯的發展。 明代後期還創制了“火龍出水”等二級火箭。“火龍”有龍身、龍頭、龍尾。龍身是爲約1.6米長的薄竹筒制成的箭身,前邊裝一個木制龍頭,龍口昂張,利于火箭射出。後邊裝一個木制龍尾。箭身頭尾下部兩側各安一支半斤重的起飛火箭,箭身內部安置有神機火箭數枚,引線全部扭結一起。龍身下前後共裝4個火箭筒,前後兩組火箭引線各將其引線扭結在一起,前面火箭藥筒底部和龍頭引出的紐結線相連。兩種火箭之間有火線相聯。發射時,先點燃龍身下部的4個火藥筒,推進火龍向前飛行。當起飛火箭的火藥線燃盡時,龍身內的神機火箭即被引燃,從龍口射向目標。 這種火箭已經應用了火箭並聯(4個火藥筒)、串聯(兩級火箭接力)原理。它既可以射向天空,也可以用于水戰。它用于水戰時可在水面上飛行數公裏遠。這是最早問世的二級火箭,比現代的二級火箭要早300多年。此外,當時還創制叁種可返還可回收的二級火箭“飛空沙筒”,把古代火箭技術推進到高級階段,爲近代火箭的研制啓發了思路。這是中華民族對火箭技術的發展所做的重大貢獻。明代時火箭不但用于軍事領域,而且還出現了火箭載人飛行的嘗試。中國明代學者萬虎(也有稱作“萬戶”)被認爲是世界火箭的鼻祖,是試驗空中飛行的開拓者。萬虎在研究火箭具有推動物體上升能力的基礎上,制作了一把能上天的椅子,他在座椅背後安裝了當時最大的47支火箭,同時把自己捆在座椅的前面,兩手各拿一個大風筝,然後叫人把47支火箭同時點燃,想要借助火箭向前推進和風筝上升的力量飛向前方。這個試驗雖然沒有成功,但他已被公認爲世界上第一個試圖利用火箭升空飛行的人。爲了紀念萬虎,人們已將他的名字用來命名月球背面東方海附近的環形山。 大約在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中國的火藥與火箭等火器技術傳到了印度、阿拉伯,並經阿拉伯傳到了歐洲。引發了阿拉伯與歐洲國家對火箭技術的引用,推動了火箭技術的發展。到1805年,英國炮兵軍官W・康格裏夫創制成脫胎于中國古代火箭的新式火箭,成爲近代火箭的肇端,射程達到了2.5~3公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火箭技術逐漸用于空間探測和開發。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1年4月12日,蘇聯第一艘“東方”號飛船發射成功。1969年7月20至21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 雖然古代火箭、火藥是中國人發明的,但由于長期不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致使古代火箭技術未能在中國發展爲現代火箭技術,最終只停留在禮花爆竹之中。盡管歐洲人在中國發明火箭幾百年後才學會使用火箭,但最終還是從歐洲發展起現代火箭技術,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曆史的遺憾。

上一篇:樂器在線教育(樂器在線教育怎麽操作 )
下一篇:琴朗樂器(琴朗樂器專營店 )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