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韵乐器(初学欧楷都用什么字帖好?

董乐器 2021-12-14 00:49:40

初学书法尚韵乐器,由于对于书法的了解比较少,也不能够从整体上去认识书法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很迷茫的,我刚开始的时候学习书法也是这样,每天好像都要问现在看起来很多很傻的问题。

尚韵乐器(初学欧楷都用什么字帖好?

比如会问老师写一笔蘸一次墨和写一个字蘸一次墨哪个好、字体里面的小笔画还用收笔吗?墨汁里面要加多少水合适,为什么非常好在田字格里写字,写字为什么要这么慢,为啥要临帖?等等。

尚韵乐器(初学欧楷都用什么字帖好?

尚韵乐器(初学欧楷都用什么字帖好?

但是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初学者没有经历过,他就不知道,所以我教学生的时候,他们问这样的问题,甚至更简单的问题,我都很耐心的解答。

关于书法的选帖也很重要,直接关系到以后的学习,很多初学者又比较单纯,即使不懂书法的人给他提建议,他也信,这是不行的,还是要听专业人士的。

初学欧体用什么字帖好呢?这并没有具体的答案,但是有一个底线,就是不要学习当代人写的欧体,要去学习古代的字帖,即使是电脑处理过的,也比现代人写的要好。

我建议可以先用《欧体楷书入门教程》来学习,先学习笔画和基本的笔法,关于笔画、结构、如何执笔等一些基础的知识上面都有,可以仔细的看一遍。

然后再去学习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这本楷书字帖我一般买上海书画出版社和吉林文史出版社的,资金允许也可以买二玄社的。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喜欢书法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谢谢。

这副行草是什么水平?为什么?

可以说行气很好,笔势也很酣畅,从作品的来看,书写时肯定很爽,书写者也应该是一位豪迈而不拘小节之人。

尚韵乐器(初学欧楷都用什么字帖好?

可惜从专业的书法角度来说,却实在不好评论。不过既然有人来提问,我还是可以简单谈一谈个人看法。

书法要讲传承,其实无法体现在几方面:

一是点画结构技法上的基础传承所谓颜筋柳骨,瘦金体,米体,苏体,黄体,欧体,一家一家的书法的基本特点和书写方式,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一般人能入门,能传承的基本就是这样。点画结构层面能到有其形,也有其精妙的笔意就非常难得了。

二是章法布局和行气上的传承所谓火箸画灰,一气呵成,或者乱石崩空,惊涛拍岸,也是这样感觉,第一条说的是单个字的话,那么这里就是讲整个作品,也是书法上常说的“通临”“意临”,这点能传承到位,基本上学习一家都算是登堂入室了。

三是美学思想和艺术气质上的传承所谓二王书风,魏晋风流,尚韵,尚意,尚碑,尚帖,就是指的这个。这个最难了,也是最考验一个书家的艺术修养,个性思想,道德情操,能承一家就可谓真正的书法家,能承一个十大,就是卓然大家。若是技能传承一个时代 又能从中破出,寻找新意,则是大师级了。

问题发来的这张书法,在性情和行气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可惜根基不稳,我说的一二三种传承,那一点都沾边,哪一点都没有入门,本来是一块美玉,却最终沦为凡品,可惜了。

若是这个人能够在一开始就深入碑帖,苦心孤诣,而又不失性情和激情,必然卓然大家,这是一个遗憾。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

尚韵乐器(初学欧楷都用什么字帖好?

一是要选择吴昌硕老年临摹的《石鼓文》为范帖;二是要找到吴昌硕《石鼓文》的化变特征;三是要持久不缀地临摹。接下来我分别对应说明,以便于临习操作。

尚韵乐器(初学欧楷都用什么字帖好?

一,选择版本。吴昌硕有不少《石鼓文》临本。《石鼓文》自唐代发现以来,经过大文豪韩愈等人的推崇始名扬天下,学者无数,但数吴昌硕的成就最大。大约在一八八二年,吴昌硕就开始了《石鼓文》书法时代,43岁时获得《石鼓文》精拓本后,就年复一年地心摹手追,直至终老。在这几十年间,他临写了众多《石鼓文》摹本,"四条屏"居多。但他73岁时所临《石鼓文》四条屏(见附图)最佳,不仅继承了原刻的精华,而且字态参差,点画错落,是吴昌硕数十年精研《石鼓文》之大成。所以,建议书家临习时最好挑选此摹本为帖;

二,吴昌硕摹本较之原刻《石鼓文》的主要化变特征。这一点最关键,否则就学不到吴昌硕《石鼓文》“古人为宾我作主”(吴昌硕语)的风骨。其化变有三:

一是改变了原刻石鼓文字的体态。也就是左低右高、长短不齐、偏斜取势。这既是吴昌硕《石鼓文》的最大特征,也是不同于古人篆书的最大区别。原刻《石鼓文》结体,注重平正、均衡、对称,而吴昌硕的《石鼓文》则大多是不平正、不均衡、不对称,呈左低右高,长短不齐,偏斜取势的体态。所以我们在临习时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化变特征,才能牵住"牛鼻子";

二是改变了原刻石鼓文字的体形。也就是将原刻稍显方长的字形改变成为了偏长或者超长体形。主要是吴昌硕吸收了小篆形体,将石鼓笔画结构变化为上密下疏、上收下放,使之在原刻基础上既求得笔线圆浑又趋向纵势,以利于笔墨挥洒而不拘谨;

三是改变了原刻石鼓文字的体势。吴昌硕一方面将原刻结字在疏密处理上作了明显变通,使紧凑部位更密,虚白之处更疏,颠覆了原刻均衡分布的体势,强化了空间感;另一方面改变了原刻石鼓文字笔划"等粗"“偏瘦”“婉通”的书韵。他临《石鼓文》一直秉承“临气不临形”的原则立场,以籀作篆,善将绘画笔法融入石鼓文书法,下按重顿,粗细抑扬,圆中带方,偶现苍涩意味,将石刻味幻化为了书写感。

以上三大化变特征,可以作为我们临习吴昌硕《石鼓文》的钥匙或切入点;

三,必须要持久地临摹练习。任何技巧与论说,都抵不上脚踏实地的临习与功底。吴昌硕之所以能靠《石鼓文》铸就伟业、名扬四海,就在于他38年如一日地心摹手追,以临为创,“一日有一日之境界”(吴昌硕语)。我们临习他的《石鼓文》法帖,更应践行他这种治学精神。

上一篇:索维尔乐器(索维尔乐器小号价格)
下一篇:鲸歌乐器(鲸歌吉他合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