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標志設計(銀川醫院裝修公司排名,銀川醫院裝潢設計公司哪家好

董乐器 2022-05-01 08:20:26

銀川醫院裝修用石浮雕樂器標志設計,銀川醫院裝潢設計使用浮雕進行裝飾效果好

裝潢設計的任務可以從兩大方面進行闡述,一是更好地滿足對空間環境的使用功能要求,即功能性需求;二是更好地襯托室內氣氛、強化室內設計風格,即裝飾性需求。如果說室內空間是舞台的話,室內陳設則扮演傳達空間內涵的重要角色,在室內叁度空間展現張力與隱喻的景象,並通過恰當的組合賦予室內設計空間一定的精神內涵,對受者産生不同程度的觸動。

功能性需求

主要體現在對室內水平(頂、地面等)和垂直(牆、隔斷、柱等)界面以特定的、藝術化的、個性化的裝飾手段進行再次加工、分割、使空間的布局更爲合理,層次更加豐富、空間的流動更加暢通;同時對室內相關産品包括家具、織物、植物、日用品以及裝飾物的陳設方式進行系統的布置乃至重新設計制作,以求最大限度地滿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

裝飾性需求

主要體現在運用現代的裝飾手法包括聲、光、色等技術柔化空間,烘托特定的氣氛;同時運用不同的裝飾技法來強化不同的風格,張揚性格,凸現個性,體現設計

裝潢設計

者深邃的內涵。運用藝術品的陳設、雕塑的擺放、不同家具和地毯的采用等方法、實現文化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延伸,因爲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區的差異會通過這些物品鮮明地表達出來,從而給人以感染。但是,這些陳設必須恰如其分,過分的裝飾未必帶來好的效果。

現代裝潢設計也需要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然而它的最終目的始終是創造設計人的生活,“一切設計以人爲本”是設計行業永恒的話題,從而引導人們運用更完善、更新的現代科學技術滿足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不斷協調好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裝飾用品要與室內設計的整體風格相協調,在整體中,每個成員必須在藝術效果的要求下,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創造一個高使用性的室內環境。孤立地評價物品的優劣是無關緊要的,關鍵在于它能否與室內整體協調一致。

你好,你要說是醫院裝修的公司哪家好,這個問題還真的沒人能給你回答,我說我家的好,他說他家的好,各有說法,具體的還得看您的裝修工程的面積,還有裝修預算,以及心理的裝修設計風格,綜合起來讓各個裝修公司給你出一下裝修設計方案個裝修報價,這樣子才能選出來的,呵呵,你也可以在網上找一下能做工程裝修設計的公司

五羊本田睿影110有幾個版本

咨詢記錄 · 回答于2021-12-04

F.context('wywContentAnswerPayChatList-3842277516', [{"content":null,"ctype":1,"type":1},{"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1},{"content":null,"ctype":1,"type":1},{"content":null,"ctype":1,"type":2}]);

第一屆世博會于何時開幕?

1851年5月1日,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英國倫敦召開。

注:

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已經是世界上一流的強國,沒有人懷疑英國的強大,因爲強大而帶來的巨大召喚力使英國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維多利亞女王發出外交邀請信函,有10個國家接受了邀請。認真刻板的英國人動用了全國的經濟力量,爲一屆世界博覽會布展。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風格是笨重的,多爲龐大的石頭建築。在這次世界博覽會上,英國人一改往日風格,在著名的海德公司內建造以鋼和玻璃爲主要建築材料的水晶宮。水晶宮1700英尺,高100英尺,耗用了4500噸鋼材,10公頃的玻璃。

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熱鬧非凡的氣氛中開幕,在占地9.6萬平方米的展區中,展覽用的桌子總長約有13公裏,在23個星期的展覽期間,有630萬人進行了參觀。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塊24噸重的煤塊,一顆來自印度的大金鋼鑽,還有一頭標本大象,而引擎、水力印刷機、紡織機械則向參觀者展示了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煥發出的無限想象力。興奮的人們在水晶宮內盡情目睹那個時代的驕傲,自然也就不會留意工業文明使泰晤士河逐漸濃厚的汙濁。後來的英國,爲清除泰晤士河的汙濁,花了近一個世紀的時間。

近代世紀是歐洲人的世紀,在東方人的眼中,第一屆世界博覽會是炫耀和矯飾的,他們參觀這些稀奇古怪的玩藝兒時,眼中流露出驚訝,還有恐懼,但對歐洲人來說,這與其說是物的炫耀,不如說是人對自身的炫耀。沒有前3個世紀的基礎,沒有世界的發現、人的發現和科學的發現,人的世紀進步不可以想象,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基石與豪邁更無從談起。

在15世紀,世界被發展;

在16世紀,人被發現;

在17世紀,科學被發現。

叁把鑰匙開啓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大門。

探險者

15世紀,在西歐人的想象中,中國和印度遍地黃金,寶石、香料、絲綢取之不盡。到東方去,到富饒的地方去,歐洲的水手們無意中打開了世界地圖。面對充滿無限神秘和誘惑的大洋,歐洲人試圖開辟西行航線,找到通往東方的發財之路。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到達非洲最南端的海,命其名爲“風暴之角”(後改稱“好望角”)。

1492年,意大利熱那亞一個織工的兒子哥倫布遊說西班牙王室成功,西班牙王室爲他准備了3只帆船,8月3日,這支船隊駛入大西洋。10月12日,這支船隊到達巴哈馬群島,哥倫布以爲到達了印度,于是稱當地居民爲印第安人。這些土蓍居民告訴哥倫布,南邊有富庶的地方。哥倫布興奮地穿過巴哈馬群島,登上了古巴的土地,他誤以爲這就是日本。到1504年,哥倫布又3次出航,但他始終沒有找到傳說中的黃金之地,而且他始終不知道這塊土地是新大陸。

在哥倫布第一次出航的5年後,葡萄牙人達・伽馬在裏斯本出海,170人的船隊也是去尋找富饒的東方世界。1498年的5月18日,達?伽馬到達印度西南海岸的中心港口卡利庫特。當時的印度居民十分驚訝這些陌生人家鄉的遙遠。他們問道:“你們爲什麽要遠離故鄉到這裏?”葡萄牙人的回答是“我們來找香料。”

哥倫布沒有找到黃金之地,但西班牙王室對黃金之地的向往並未就此結束。1519年,西班牙王室資助葡萄牙人麥哲倫繼續去探索東方之路。是年9月20年,5艘帆船、265名水手的西班牙船隊出航,到達美洲東部海岸後,船隊沿岸向南,在第二年10月穿越一條海峽(即今日的麥哲倫海峽)後,浩瀚的大洋一改凶暴的面孔,雍容大度地接受了這些遠來的陌生人,船員們這暫現溫柔的大洋稱爲“太平洋”。15 21年,船隊停泊到了菲律賓,此時,大批的船員已相繼死于壞血病。到1522年,也就是第一屆博覽會舉辦前的前3個世紀零29年,船隊回到西班牙,人類的首次環球航行宣告成功。它雖然只帶回了一船香料,但它無意中證明了一個事實:地球是圓的。

無論探險者的動機如何,探險者的足迹所至,使一個完整的人類世界凸現了出來。

與上帝摔跤

人的中心地位的確定與地理發現同時始于15世紀。

首先是意大利人以人爲中心的重新解說世界,詩人彼特拉克發出震蕩世紀的呼號,他控訴羅馬教廷是“萬端詭計的熔爐,陰暗的牢房;善良在那裏凋謝,邪惡在那裏滋長!”

用“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用人性代替神性;用財富、藝術、愛情代替禁欲主義;用人的創造力代替神賜力量……整個歐洲沸騰了!新的創世紀拉開序幕。

哥白尼在教會統治的黑幕下,小心翼翼地提出“太陽中心說”,教會的宇宙結構開始坍塌。意大利人布魯諾直承哥白尼的衣缽,把哥白尼的秘密大聲說了出來,羅馬教廷宣布他爲異端,把他燒死在火刑柱上,他留下一句話:“他們宣讀判決書時,要比我聽宣判更善怕!”

在歌唱、實驗、犧牲的推動下,人被發現了,人開始知道,人和上帝一樣尊貴。

在德國,教會的“免罪符”引爆了重創自己的炸彈。這種聲稱“錢幣‘叮當’落銀庫,靈魂立即出煉獄”的免罪符受到維登堡大學神學教授馬丁路德的挑戰,這個與上帝摔跤的最偉大的巨人在維登堡教堂貼出《九十五條論綱》,一夜之間,路德成爲人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在麥哲倫踏上漫漫東方不歸路的1519年,德國的萊比錫爆發了路德與教會的論戰,維登堡大學校長親送路德前往,200名學生執戟帶盔充當路德的衛隊,這是一個讓人百年以後仍會熱淚盈眶的場景。

對教會弊端的攻擊使教皇大爲惱火,他不再輕率地認爲路德所言是一個喝醉了酒的德國人的呓語。1520年6年,教皇發布敕令,宣布路德的論點是異端邪說,限令他60天內撤回他的主張。限期一滿,路德當從把教皇敕令丟入火中,同羅馬教廷決裂,路德的聲音震動整個歐洲:“我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撤銷任何事情,因爲違背自己的良心而行動,是既不安全又不誠實的。”

在歐洲文明發展的思想基礎中,路德對信仰自由、思想自由的熱烈,對個人主義和自由平等觀的熱烈,都是神權統治的漫漫長夜中最光明的火炬。

啓蒙運動

大航海時代像一個神話,無法與大洋的浩瀚相提並論的人劈波斬浪,讓不同的大陸互通聲息。在盡展人的視野的同時,人又開始開掘自然的秘密,在同一時刻,人類的理智地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地鋪展開來,從自然科學到心智科學,敢同上帝摔跤的人層出不窮。隨著哥白尼的指引,宇宙的圖畫日漸現其輪廓,隨著路德的指引,人的世俗生活得到肯定,人的中心意義漸漸成爲不爭的歸宿。到18世紀,啓蒙運動和進化論再次爲人定位,這不僅是對宗教組織的挑戰,而且是直接對宗教本身挑戰。

那是一個群星燦爛的時代,是一個爲後來世紀定位的世紀。

“信仰自由是什麽?”這是人類的特權。伏爾泰這樣肯定人。以伏爾泰爲首的18世紀的巨人用勤奮、不知退卻的思想去結束宗教時代,去開創新的理性時代。

啓蒙運動的英雄都是深刻的極端分子,他們不余遺力地向宗教挑戰,他們心中有一個巨大的渴望,就是建立一種的制度。偉大的抱負使著他們爲理想吃苦,爲理想受罪。他們有著路德的狂熱和水手的堅毅。

伏爾泰把流放和監獄當做一種人生快樂來享受。1715年,他寫詩諷刺攝政奧爾良公爵,被逐出京城,流放到奧爾良附近的蘇利。1 717年,他被赦免回到京城。5月,他又因文惹禍,一個青年詩人的詩酷似他的手筆,使他代人獲罪,這次他的去處是巴士底監獄。第二年4月出獄,依法律規定,流放到夏特內。1726年,他和一個無恥的貴族騎士爲姓氏的血源發生爭執。出獄後,他被迫流亡異國。這一年的下半年,他居住在英國。這次打擊使伏爾泰頓悟,于是,伏爾泰和權貴階層勢不兩立。在以後的日子,他和他敵視的腐敗社會越來越不合拍,就一邊賺錢一邊寫作,使得整個歐洲,確切的說是整個歐洲有權有勢的人都討厭這個法國佬。

同時候的孟德斯鸠、狄德羅、盧梭,和伏爾泰一樣,爲人的自由權利張目,在他們銳利的揭發下,大時代的序幕緩緩拉開,從平民到貴族,他們知道了要去什麽地方,該怎樣去。

科學的發現

哥白尼的學說是科學革命的轉折點,它變更了西方人天文學的基本概念;變更了人對自然的理解;變更了西方人的價值觀。這是現代科學革命的源頭。

科學革命得力于人的中心地位的確定,得力于人的心智的解放。到了16世紀,科學從神學的陰影下艱難地走出來,它慢慢揭去蒙在自己臉上迷信的面紗。它告訴人:人能夠用自己的頭腦,百無禁忌地探知世界和人本身;在科學的旗幟下,人可以和上帝考慮同樣的事情。

和地史時代的生物大爆發一樣,這個世紀是科學的大爆發,各種基礎門類的學科相繼出現,令人目不暇接。

自然史、醫學、化學、解剖學、生物學、植物學、數學和物理學有了屬于自己的研究方法。而且,不同的研究方法交互影響,相互推進。它們逐步獨立于神學之外,形成了“人的知識”,它蘊育著技術時代的來臨,呼喚著技術文明大放其光。

同思想史的巨人一樣,科學也有了自己的巨人,這群巨人中的巨人是英國的牛頓。牛頓的學識是非凡的,可以這樣說,人類曆史上只出現過一個這麽不可思議的人。他在下列領域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純數學和應用數學;光學和光與色的理論;科學儀器的設計;力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潮汐引力理論;科學新方法論;熱學、化學和物質理論;煉金術、年代學、聖經的翻譯。18世紀的某科學史學者甚至認爲:“牛頓推翻或改變了所有的思想。”

像大航海時代一樣,科學家們各領風騷,描述出自然的各種肖像,自然的秘密公開了。以人爲本的意識和科學並肩前進,開放的世界第一次呈現在人的眼前,雖然迷信仍然存在;雖然愚昧仍然存在;雖然暴虐仍然存在;雖然不平等仍然存在;雖然奴役仍然存在,但是,那個世界沒有被發現、人沒有被發現、沒有科學的舊時代是肯定不存在了。

人開始設計自己想象中的自己;設計自己想象中的社會;設計自己想象中的自然。

到了18世紀,牛頓開辟的科學時代繼續進步,獲得了革命性的成功。這次革命的先聲來自于化學革命。在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中,法國科學家的負責人拉瓦錫被送上斷頭台,但政治上的保守和反動並未影響這位自信的科學家爲人類留下珍貴的科學實踐。

拉瓦錫領導了影響物理學和生物學領域的化學革命,這次革命使用了“物質守恒”的一般原理,在狹小的實驗室中,世界被重新稱量。同樣地,其他學科在16-17世紀打下的基礎上迅速現其輪廓,並擴張自身的深度和廣度。由科學發展而帶來的技術創造層出不窮。在18世紀,人類又上演了激動人心的一幕--産業革命。1851年的倫敦博覽會即是這次産業革命的見證。

燦爛的水晶宮

在18世紀的70年代,中國有人遠涉重洋,去看看外部的世界。這些人中有一個叫王韬的,他原來是一個落拓不羁的名士,一個風流才子。但故國破碎的現實讓這個自小聰穎的人更多地關懷現實。他上書太平軍,于是被朝廷稱爲“通賊”,只好急急忙忙地逃到香港,以幫助英華書院院長理雅哥翻譯中國典籍爲生計。他在1867年到達法國馬賽,隨後又寄旅倫敦。他用浪漫的中國筆調記錄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紀念性建築物--水晶宮。

這個燦爛的建築物被王韬稱爲“玻璃巨室”。王韬看到的水晶宮,已被一個私人企業買下,搬出了海德公園,移到了倫敦南部的西德納姆,並增加了兩座高塔,圍繞水晶宮的是美麗的花壇和綠樹。這個“玻璃巨室”令王韬“目眩神迷”,他這樣描寫水晶宮??“……地勢高峻,望之巍然若岡阜。廣廈崇旃,建于其上,逶迤聯翩,霧閣雲窗,缥缈天外。南北各峙一塔,高矗霄漢。北塔凡十四級,高四十丈。磚瓦榱桷,窗牖欄檻,悉玻璃也;目光注射,一片精瑩。其中台觀亭榭,園囿池沼,花卉草木,鳥獸禽蟲,無不畢備……”

這時的水晶宮,仍然是展覽會、慶祝會和表演的勝地。水晶宮因第一屆世界博覽會而千古留名,特別是水晶宮的建築風格,更是19世紀後半期以來“功能主義”的代表作。西方傳統的建築模式的代表是神殿、教堂、宮殿,這一模式在工商業和大衆傳播日益發達的18世紀後半期顯得笨重而不實用。代之而起的是“功能主義”,“功能主義”提倡建築的結構應取決于功用。傳統的建築觀念將工程師和建築師的工作範圍完全隔開,而“功能主義”則希望把這二者融合成一個整體。高速發展的科技和商業需求是“功能主義”建築風格的有力支持。

帕克斯頓爵士設計的水晶宮即爲功能主義的大作品,這個“一片精瑩”的輝煌建築采用預鑄式組合,整個結構由鋼架完成,舊式的牆體支撐已然消失,作爲覆蓋和裝飾的玻璃創造出奇幻的美。

在建築學上的貢獻,這是曆屆世博會都傾以全力追求的。1967年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上,“綜合主義”的代表作--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美國館同水晶宮一樣令人目眩神迷。我們將在那一屆世界博覽會再作介紹。

從市集到“偉大的博覽會”

博覽會的雛形是很早就有的,大約在19世紀的20年代,有些市集便被稱爲博覽會,有些博覽會又反過來稱爲市集。市集起源于中世紀歐洲商人的定期集會。市集的英文表達源于拉丁文,有祭禮、節目的意思,這和早期的天主教會的節日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種市集的功能主要是商品的現場交易。

在曆史上最爲顯赫的市集是歐洲北部的香槟區的香槟市集。12-13世紀是香槟市集最風光的時代,每次市集約6個星期,商人們從歐洲、中東、非洲湧來。在13世紀香槟市市集的記錄中顯示:到市集交易的物品來自40個地區和城市,包括25種不同的羊毛,以及許多種絲綢、亞麻、棉花、金銀串綴的花料,此外還有皮革及皮革制品、藥品、佐料、水果、石油、乳酪、啤酒、酒、貴金屬、珠寶和木頭等24種物品。隨著商業的發展,集中交易的方式逐漸讓位于固定經營,市集開始衰落。到19世紀,市集的功能主要是商品批發了。

脫胎于市集的博覽會,定型是在1851年的第一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英文名稱是“Great Exhibition”,按英文的意思,可譯爲“偉大的博覽會”、“巨大的博覽會”。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國的鼎盛時期,工業革命的完成使英國成爲歐洲的頭等強國,殖民主義的擴展使英國自诩于“日不落帝國”,從當時英國人的驕傲與自豪來看,譯爲“偉大的博覽會”似乎更准確一些,一則是展現工業的偉大,一則是展現另一種偉大,偉大後面的自豪。

維多利亞女王的夫婿艾伯特親王認爲,舉辦博覽會可以將英國的産品與制造程序介紹給世界各國,促進産品需求,必將大利于英國。他的熱心是此次博覽會得以成功的一個關鍵。

這次博覽會的本意在于展示英國工業技術的劃時代成就,但維多利亞女王用外交方式,邀請各國參展,形成了“萬國博覽會”的格局。這一屆博覽會,美國展示的産品就超過了500項。當仁不讓的美國人展出了多種創新性的産品,例如麥考密克收割機、科耳特左輪槍、固特異橡皮和口嚼式煙草等。但美國人並沒有與英國人或其他任何人在博覽會現場做生意,展示的輝煌足以使參展者滿足。

從市集到偉大的博覽會,人類從單一的商業買賣擴展到以文明展示爲主題的博覽會。從偉大的博覽會到萬國博覽會,世界博覽會的雛形開始形成,它更關注交流與發展,以有容乃大的天地情懷熔文明爲一爐,更多的寄托人類的思想,這也是世界博覽會人文氣氛日濃的初始之源。

作爲曆史而保存

在人類曆史中,博物館的曆史是值得了解的。最早的時候,博物館中是皇族權貴聚珍斂寶的收藏室,到18世紀末,博物館才逐步向公衆開放。比如法國的盧浮宮,在16世紀,是法蘭斯一世的王宮,開始收藏繪畫、雕刻等藝術珍品。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就是那時入藏的。路易十四時,藝術藏品達到2000件。它的開放則是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之後。

和博物館相比,世界博覽會的基石不是豐富的藏品,而是廣泛的聯絡與交流,其展示內容的輝煌,遠遠超過了博物館。可以認爲,世界博覽會是對當世文明的記錄,對未來發展的瞻望。然而,許多屆的博覽會最後都成爲了博物館的基礎,博覽會的一些令人驚歎的新鮮展品,棄之可惜,賣又不准,便成了永久性藏品,成爲博物館中人類文明發展的見證物。

1851年的倫敦世界博覽會爲英國奠定了兩個博物館的展品基礎:一是1852年成立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一是1853年成立的坎星頓科學技術博物館。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後,工業展品送到華盛頓史密松學院,這是美國工業博物館的基礎。

在博物館中,博覽會的展品成爲曆史,成爲人類發展的一個見證,它促成了現代博物館的形成,又以此形式而傳之後世。

第一屆世博會于1851年5月1日在英國的倫敦舉辦。 當時的英國是歐洲乃至全世界的頭等強國。爲了顯示國家的力量與自豪,1851年英國政府耗用了4500噸鋼材和30萬塊玻璃,在倫敦海德公園建成了一座長達1700英尺,高100英尺的"水晶宮"(後毀于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座以玻璃裝飾的鋼結構建築裏,陳列了由維多利亞女王通過外交途徑邀請來的10個國家的展品,包括當時令人矚目的引擎、水力印刷機、紡織機械等。在160天裏,前來參觀的有來自世界各國商貿人員、社會名流和旅遊觀光人士共630萬人次。這次展覽意味著從簡單的商品交換到新的生産技術、新的生活理念交流的重大轉變, 從此揭開了世界性博覽會的序幕。在這次世博會上最受參觀者矚目的展品是引擎、水力印刷機、紡織機械等技術型産品。它們的問世,標志著工業社會的到來,從此掀開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新一頁。 因此,倫敦博覽會被確認爲現代意義上的首屆世博會。1851年5月1日在英國的倫敦舉辦首屆世界博覽會,當時又稱萬國工業博覽會。 首屆博覽會成因 19世紀前半葉,歐洲工業革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人類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英國,自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後,當時的英國在世界工業中一馬當先。同時資本的高速聚集和運作,英國也成爲當時歐洲金融的中心。這些因素觸發了英國將在世界舞台上演繹主角的欲望。此前,歐洲各國舉辦工業博覽會已不是新鮮事,特別是英國、法國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都舉辦了多屆有影響的工業産品博覽會,以此來推廣本國的工業生産技術和宣傳新産品。 1761年英國首次舉辦了僅有兩周但非常成功的工業展覽會; 1828-1845年,英國在國內組織過多次類似博覽會的一些嘗試; 1849年,英國在伯明翰第一次爲展覽設計建造臨時場館。 頻頻舉辦工業博覽會也使英國萌發了舉辦一次世界各國參與的博覽會。 成立于1754年的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曆來承擔國家展覽會的組織工作,擔任皇家藝術協會主席的阿爾伯特親王具有一種與傳統理念所不同的開明思想和創新精神。在他的組織下,成功舉辦了1847、1848年的工業博覽會。1849年,藝術協會開始醞釀籌劃規模更大的博覽會時,阿爾伯特提出要求“博覽會必須是國際性的、展品要有外國産品參加”的設想,要求能在倫敦海德公園中找到最好的展覽場地,以舉辦一屆規模宏大的世界博覽會。阿爾伯特認爲:藝術和工業創作並非是某個國家的專有財産和權利,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財産。 世博會的籌備 1849年6月30日,一次曆史性的會議在白金漢宮召開,參加者有皇家藝術協會成員、全國博覽會組委會成員、建築公司成員和阿爾伯特親王。會上討論了舉辦世博會的想法,同時就如何舉辦世博會作出了7項重要決定,這些決定爲世博會舉辦確立了基本框架。 會議決定世博會展品分爲四個大類:原材料、機械、工業制品和雕塑作品; 將建一幢特別臨時建築作爲世博會展廳;舉辦場地選在海德公園南側;博覽會將是國際性的,由國家發出參展邀請;組委會將提供大量獎金以鼓勵參展者;將成立一個皇家委員會來主辦世博會;世博會財政集資由藝術家協會負責。日後這些決定都被逐一實施,只是在評選獎勵方面采用獎牌取代了金錢。 會議之後,組委會立即起草並提交給政府關于成立世博會皇家委員會的申請。組委會成員拜訪了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65個城鎮,試探了解國內著名的制造商們對世博會參展的想法,組委會還到法國等一些歐洲國家進行了遊說,動員參展。 在1849年10月17日,組委會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公共會議,亨利・科爾(世博會的實施負責人)作爲親王的授權發言人,向倫敦市最有影響力的商人和銀行家描述了世博會的整個計劃。 藝術協會的項目融資經過百般曲折也有了進展,佛勒成功地找到了兩個投機商人,摩斯・詹姆斯和喬治・穆迪,他們以換取預付款5%的利息加上利潤爲條件,願意提供啓動資金。25萬英鎊的保證金解決了財務問題。很快,議會兩院也以多數票同意在海德公園內舉行博覽會。 1850年1月3日,世博會皇家委員會成立。隨後,維多利亞女王便以國家名義向世界各國發出世博會參展邀請。 世博會的籌備工作開局似乎頗爲順利,但是,未曾想到的困難卻是接踵而來。一是時間緊張,畢竟距計劃中的世博會開幕僅有一年半時間,具體工作一切尚未啓動;二是集資的困難,運作資金尚有很大缺口;叁是社會上有人反對舉辦世博會,連著名的《泰晤士報》也參與抗議的行列。還有大量意見是反對使用海德公園,因爲建造展館將會破壞樹林和環境。不過,最大的麻煩莫過于世博會展館的設計與建造問題。 1849年底成立的世博會建築委員會立即向各國發出展館設計的邀請。盡管方案征集僅有叁個星期,但是委員會仍收到245個方案,其中38個來自國外。委員會評選出68個榮譽獎,但卻沒有一個獲勝者。因爲所有方案都是古典、永久性的建築形式。委員會將各方案中的亮點綜合成一份官方設計方案,不料更引發了衆人的批評。這個被噓爲“可怕的雜種”是個由磚石爲材料,頂上帶有金屬圓頂的傳統展館大廈,它只能意味著在漂亮的海德公園內將産生一幢永久建築。其實不管誰都知道即便是采納這個方案,也根本沒有時間能完成這樣一幢龐大的建築。就連建築所需的1500萬塊磚石也是無法趕制。強烈的反對意見不僅使阿爾伯特等陷入困境,甚至有導致世博會流産的危險。 幾個月很快過去,正在皇家委員會一籌莫展之時,一個不經意的方案不僅成功地挽救了世博會,更是成爲人類曆史上的裏程碑作品,甚至建築物作品的本身成爲了第一屆世博會最成功的展品。這便是園藝工約瑟夫・帕克斯頓和他的創作“水晶宮”。 約瑟夫・帕克斯頓和“水晶宮” 1837年,一位英國探險家在圭亞那發現美麗的王蓮,便采集種子帶回了英國,他便把種子交給查絲華斯莊園首席園藝師約瑟夫・帕克斯頓(Joseph Paxton)種植。帕克斯頓把它放在室內一個盛滿溫水的浴缸裏,設計了一個運動轉輪使水循環流動以模仿原始生態環境。很快植物開始發芽,叁個月後,王蓮長出11片巨大的葉子和開出美麗的花朵。帕克斯頓將花以維多利亞命名王蓮Victoria amazonica Sowerby(Royal Water Lily,Amazon Water-platter),並作爲禮物送給了維多利亞女王。自此他與阿爾伯特親王相識並成爲摯友。 王蓮越長越大。有一天他把7歲的小女兒抱在其中一片葉子上觀賞花朵,水上飄逸的綠葉居然輕而易舉地承擔起她的體重。帕克斯頓翻開葉子觀察其背面,只見粗壯的徑脈縱橫呈環形交錯,構成既美觀又可以負擔巨大的承重力的整體。這個發現頓時給了他靈感,一種新的建築理念在腦中形成。不久他在爲王蓮建造的查絲華斯溫室時,用鐵欄和木制拱脅爲結構,用玻璃作爲牆面,首創了新穎的溫室。他發現建築除了簡潔明快的功能之外,建築構件可以預先制造,不同構件可以根據建築大小需要組合裝配,這樣的建築成本低廉,施工快捷。這一獨特的構造方式也贏得了建築業和工程業領域的贊譽。 帕克斯頓聽說了在海德公園建造展覽場館之事,也目睹展館征集方案的風波。他立即毛遂自薦願意提供他的建築方案。他寫信給藝術協會請求對他的設計進行陳述,藝術協會同意他的請求。但給予的條件是:必須在兩星期內完成方案,並帶有詳細說明。此外,建築結構能夠同時容納一萬人,並可展示來自世界各國衆多的展品,而建築的本身是個臨時建築,博覽會後必須拆除。帕克斯頓接受了設計條件,並聲明他會在九天內完成計劃。 此後的幾天,帕克斯頓家中夜以繼日、通宵達旦地設計,他以立面、剖面圖的形式畫出了建築的基本形態。6月20日,帕克斯頓帶著他的圖紙前往倫敦。6月22日,倫敦新聞畫報再次刊登官方設計方案細節時,建築委員會也見到了帕克斯頓的計劃並迅速推薦給組織委員會,同時征求民衆的意見。頓時,公衆輿論偏向了這個新穎別致、優雅美觀又是臨時性的建築設計上。 7月15日,建築委員會接受了帕克斯頓的建築79800英鎊的報價,不過,建築委員會要求保持在原來基礎上增加建築物的高度,使一些樹木可以罩在屋頂下得以保護。帕克斯頓測得那些樹的高度後,便設計中增加上了一個桶狀的圓頂。 帕克斯頓的設計方案在衆人的關注下最終被敲定,記者Douglas Jerrold在報上將它稱之爲“水晶宮”,這個名稱一直流傳至今。1850年9月26日,水晶宮奠基。6個月不到就竣工了。 在1852年出版的《爲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而在海德公園內建造的建築》報告書中,作者查爾斯・唐斯寫道:這個偉大的建築由鋼鐵,玻璃和木頭制成。最重的鑄鐵是梁架,長24英尺,沒有一樣大件材料超過一噸;鍛鋼是圓型,平型的鋼條,角鋼,螺母,螺絲,鉚釘和大量的鐵皮。木頭用于一些梁架或桁架,主水槽和帕克斯頓槽,頂部梁骨,車窗鎖和橫梁,底層走廊地板,指示牌和外牆;玻璃是平板或圓筒狀,10×49英尺的長方型,每平方英尺重16盎司。3300個空心鋼柱,同時作爲平屋頂的排水管;爲了解決玻璃上蒸汽凝結問題,帕克斯頓設計了專用水槽,長達34英裏長的專利水槽並特別設計和制造了機器生産。窗條欄杆等也用發明的機器來上漆。在伯明翰的強斯兄弟生産了30萬塊玻璃,尺寸是當時最大的,他們設計制造了安裝玻璃的移動機器車,使工人乘裝玻璃車在敞開結構上進行快速安裝……整幢建築是現代化大規模工業生産技術的結晶。 1851年博覽會盛況 水晶宮建造的同時,組委會挑選和收集各類展品的工作進展加快。博覽會共有18000個參加商,提供了10萬多件展品。在挑選具體展品中,原先確定的分類標准在實際操作中産生了許多問題,直到普雷凡用他的30個定義明確了展品分類方法才解決了這一問題。然後,每類展品都設一個專家委員會監督展品挑選。 組委會另設特別評選委員會對展品評選,由于對不同國家和不同展品進行評選畢竟是世界上的第一次嘗試,評選委員會吸取了法國工業展覽會的評選標准和藝術協會舉辦過的展覽經驗爲基礎確定了評選標准。其中以展品是否符合新穎、重要的發明、生産商(作者)的創意和藝術設計的優秀程度作爲評選的根據。但是在實際的評選操作中許多評委仍遇到了許多未知領域而感到困惑,展品多、時間緊,評選也成爲展覽最繁重的工作之一。 最後,評選委員會評出5084獎項,其中外國人獲得3045項。 1851年5月1日早上9時,水晶宮開門接納來參加開幕式的客人。50萬多人聚集在海德公園四周。11時30分,9駕皇家馬車列隊離開了白金漢宮前往海德公園參加世博會開幕大典,12時的鍾聲敲響,在“哈利路亞”樂曲聲中,王室和他們的隨行人員進入展覽宮。 開幕式上維多利亞女王和每一位賓客一樣興奮激動,維多利亞女王在當晚的日記中回憶到:“……出發時天空微微下著細雨,在我們到達水晶宮前,太陽出來了,陽光照射在宏偉的大廈上面,每個國家的旗幟都在陽光下飄揚。我們開上羅敦路,在入口處走出馬車。當我們進入大廈,通過鐵門,看見搖動的棕榈樹和鮮花,無數的人群在走廊裏和周圍的椅子上,加上揮舞著的喇叭,都讓我感到永遠不會忘記的震撼,讓我感動…我們走到中間,看到台階和椅子放好,漂亮的水晶噴泉就在眼前,真是神奇-多麽大,多麽榮耀,多麽讓人感動。一個人會熱愛這一切。歡呼聲,每張臉上洋溢的笑容,建築的宏偉,棕榈樹,鮮花,樹,雕像,噴泉,樂器,我親愛的丈夫,這次“和平節日”的創造者,把地球上所有國家的工業聯合了起來-確實讓人感動,永遠值得紀念。……” 水晶宮內挂滿萬國彩旗,參觀人流摩肩接踵,各種工藝品、藝術雕塑琳琅滿目、目不暇接。人們驚奇地觀看來自不同國家的發明、珍奇和不同産品。 參觀者最感興趣的是不同的機器發明。人們目瞪口呆地看著各種機器工作,有開槽機,鑽孔機,拉線機,紡紗機,造幣機,抽水機等等,這些不同的機器又通過特別建造的鍋爐房産生的蒸汽一起驅動,讓人領悟到工業革命給世界帶來的變化。 讓許多歐洲人大吃一驚是美國在博覽會上顯示的實力,這個原英國領地有5048位企業家攜帶500多項産品飄洋過海參加了世博會,麥考密克收割機等農場設備更是受到好評。馬克思在博覽會閉幕前(10月13日)寫給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提到了美國人的成功:“英國人承認美國人在工業展覽會中得獎,在一切方面勝過他們。一、樹膠,有新的材料和新的生産;二、武器,有連發手槍;叁、機械,有割草機、播種機和縫紉機;四、銀版照相第一次大量應用;五、航海中的快艇。最後,爲表示美國人也能夠供給奢侈品起見,特陳列加利福尼亞金礦的巨大金塊一塊和純金的餐具一套。” 當然,最受贊譽的還是水晶宮。人們贊美這座通體透明,龐大雄偉的建築,爲英國人能開創世界建築奇迹感到無比榮耀和自豪。水晶宮,這座原本是爲世博會展品提供展示的一個場館,不料卻成了第一屆世博會中最成功的作品和展品。水晶宮成爲世博會的標志。水晶宮成就了世博會的舉辦,世博會的成功又爲世界上第一次聚集衆多國家,爲了一個和平的目的交流不同文化、科技成果開創了先例。 1851年共有6039195人次參觀了首屆世博會。 同年10月14日倫敦世博會舉行了閉幕式。世博會圓滿結束,主辦方宣布博覽會獲得186437英鎊的利潤。經皇家組委會的討論,決定除了給帕克斯頓5000英鎊獎勵外,盈余分成二個部分:第一,建立博物館用于教育民衆,在南肯新頓購買87畝地建立科學和藝術中心。(今天,這塊土地上有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科學和地質博物館、帝國科學和技術學院、皇家藝術和音樂學院及1862年世博會後建立的大英自然曆史博物館)第二,設立科學藝術獎勵基金。 世博會結束後水晶宮移至倫敦南部的西得漢姆,並以更大的規模重新建造,1854年6月10日由維多利亞女王主持向公衆開放。它作爲倫敦的娛樂中心存在了82年。1936年11月30日晚上6點,在中央大廳的員工廁所內突然著火。很快大火燒遍了整幢建築,第二天早上,除了一堆扭曲的金屬和融化的玻璃,其它什麽都沒有留下。水晶宮的焚毀也宣告了輝煌的維多利亞時代結束。

上一篇:上音樂器有限公司(泰興市美音樂器有限公司怎麽樣?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