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发展:我国古代民族乐器与器乐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董乐器 2021-08-24 21:40:23

  为了简要说明,我们将我国古代民族乐器与器乐的历史大概分成两个阶段概述:第一个阶段,远古时期的中国民族乐器与器乐。早在夏代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制造出了许多乐器,如:骨笛,1987年5月发现于河南舞阳县八千年前新石器遗址,鹤尺骨制作,七孔,能吹奏六声音阶乐曲;骨哨,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县,存在于七千年前,共160件,用鸟的肢骨中段制作,1至3孔不等,可演奏简单乐曲。
  另外,还有陶损民族乐器发展、陶铃、陶钟、陶鼓、石磬、鼍鼓、華會、錢鼓、瑟、管、箫(排箫)、龠、笙、鼙等等,这些乐器基本用于歌舞伴奏,传说帝舜时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著名乐舞《韶》中使用排箫乐器。第二个阶段,古代各个时期的中国民族乐器与器乐。(1)先秦时期(商代、周代、春秋战国,前1711—前256)殷商时期:已经有钟、磬、陶埙、石埙、铃、鼓、钹、龠、和、言、铎(古代宣布政教令时或有战事时所用的大铃),有些乐器已经编排成组,如钟和磬等。
  在周代,有记载的乐器已经有七十多种,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一一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注重音乐的政治作用,统治者在宫廷中建立了庞大的乐队,并用来演奏雅乐——六代之乐:《云门大卷》(黄帝)、《大咸》(帝尧)、《九韶》(帝舜)、《大夏》(夏禹)、《大濩》(商代)、《大武》(周代)。
  这些乐舞曾被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约公元前964年,西周穆王亲自率领一支包括乐队在内的庞大队伍,往西方游历,行程三万五千里,到达中亚西亚。为古代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公元前522至公元前521年,伶州鸠在同周景王讨论铸钟的谈话中,提到十二律的名称: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藉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这是有关十二律名称的最早记载,也是中国乐器应用十二律理论的最早论述。公元前517年,《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子产论乐:“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表明宫商角徵羽“五音”在中国音乐中的地位,同时,也说明中国乐器“五音”风格的理论基础。
  公元前3世纪,中国古代第一篇完整的音乐思想论著《乐论篇》问世。该篇被收人《荀子》一书中,是荀子(前313—前238)音乐思想的集中体现,对成书于西汉的《乐记》一书有重要影响,对中国器乐审美思想也有重要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件乐器值得注意:一个是古琴,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独奏乐器,而且有著名的四大演奏家记载——师涓(卫国)、师旷(晋国)、师文(郑国)、师襄(鲁国),所谓“伯牙鼓琴遇知音”。
  另一个是编钟,在战国初期,编钟的制造就已经达到了令人惊讶的水平。如,1978年湖北隋县出土的编钟,系战国初期制造,其总重量有5134公斤,总共有19个钮钟,45个甬钟,1个博钟,分三层悬挂,最大的甬钟高为153。4厘米,重203。6公斤;音域有五个八度多,而且在三个八度内能构成完整的半音阶,固定音律,每钟可奏出大小三度音程的两个音。
  此外,民间器乐活动也相当普遍,《战国策》中曾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较为流行的有“散乐”、“燕乐”、“房中乐”和“四夷之乐”等。(2)秦汉隋唐时期(包括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前221—元960)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传统上认为: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至使许多乐书失传,乐器制造技术失传,音乐理论失传,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然而现代新考证的一些史料却认为,秦始皇时代是一个严政立法的时代。正是因为这种严政立法的治国方式,才产生了后人的“封闭”“暴政”等认知结果。汉代统一后,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拓,外来音乐文化开始传人中国。自汉至唐有记载的传入我国的乐器有横吹、羌笛、胡笳、角、箜篌、曲项琵琶、筚篥、锣、钹、羯鼓等多种。
  流传至今的古琴作品有《幽兰》、《广陵散》、《梅花三弄》、《酒狂》等。其中,左丘明(494一590)所传的《幽兰》是我国最早的琴谱。公元前37年,西汉律学家京房去世。京房(前77—前37)在历史上最早发现以管定律的缺陷,提出了“竹声不能度调”的见解,并创中国传统音乐基础知识100间177十三弦的“律准”,以其弦长数据为定律标准。
  晚唐时,曹柔创造了减字谱,是我国乐器使用的文字谱进化的标志。琵琶是此时期的重要乐器,并已经发展到很高水平,是乐队当中的主奏乐器,独奏也相当多,参见白居易的《琵琶行》。(3)宋元明清时期(960—1840)宋时期最重要的是弓弦乐器得到很大发展。
  虽然唐代已经有轧筝和奚琴,但在南宋时已经改为“嵇琴”、“秦”和“胡琴”——已经和现在的二胡大体相近了。①曲项琵琶也吸收了阮咸的特点,废拨子为手弹,改横抱为竖抱,废多弦为四弦,由四相增至九品。到了明清时,琵琶演奏艺术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著名乐曲有《十面埋伏》、《浔阳夜月》、《青莲乐府》、《阳春白雪》、《飞花点翠》等。
  1818年,华秋苹编著出版的62首小曲和6首大曲的《琵琶谱》是我国第一部琵琶曲集。古琴艺术在明清也有了较大发展,有近百种琴谱出现,有川派和广陵派出现,著名乐曲有《潇湘水云》(郭楚望)、《居幽》、《渔樵问答》、《平沙落雁》、《秋鸿》(江大有)。
  另外,扬琴在明末由波斯传入;元代出现三弦,由阮演变来月琴,出现了唢卩内(可能源于波斯);元代出现云锣。主要合奏形式有:锣鼓乐、吹打乐、鼓吹乐(主要流行于农村)、丝竹乐、弦索乐(主要流行于文人)。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辟,欧洲乐器和器乐随传教士主要在宫廷和教会中传播,如欧洲大扬琴等。
  

上一篇:民族乐器演奏家:明星当中谁的生日是2月4日?
下一篇:古风乐器演奏:你最喜欢的古代曲是什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