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小调(旋律小调升几级音)

小乐 2021-09-13 18:13:04

  

  我们之前提过,自然大调音阶是被认为最完美的音阶,但是自然小调音阶却有天生的“缺陷”,就是它的Ⅶ级音与主音之间,并不是小二度的关系,没有倾向性,所以古典音乐家们对自然小调音阶做了一些修改,于是产生了新的小调音阶。

  

  01和声小调音阶

  音乐家们为了改变自然小调音阶Ⅶ级音向主音这关华的倾向关系,他们把自然小调的Ⅶ委取安级音升高了半音,形成了新的音阶。这种音阶就统融叫作“和声小调音阶”,在古典音乐学中,主要研究的就是自然大调音阶,与和声小调音阶。

  

  我们发现,因为导音的出现,致使音阶中“下中音与导音”还有“导音与主音”的关系发生了改变。

  1. 导音与主音是我们想要的小二度关系

  2. 副作用是下中音与导音变成了增二度,为什么是副作用,因为古典音乐认为所有的“增音程”都是不良进行(因为它是变化音程且大部分增音程在听觉上都是不协和的),针对这一点,又有了改良,我们接下来会讲,先把和声小调分析完。

  因为导音的改变,所有与导音相关的和弦都发生了变化,我们这里又需要列表来总结一下和声小调音阶中的三和弦与七和弦了。

  

  表格中粗体字都是与导音有关的和弦,它们都发生了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属音上的属和弦与属七和弦,它变成了与自然大调音阶一样的大三和弦和大小七和弦。它们被认为是调性的标志:使用任何一种属七和弦都可以确定一种调式。因为在自然大调与和声小调中,只有属音七和弦是大小七和弦,它对主三和弦的倾向性极为明显,是对主和弦的强力支撑。

  刚才谈及到和声小调音阶的改良所产生的副作用,就是Ⅵ音与Ⅶ音是不良的增二度关系,在旋律进行当中,应该回避从Ⅵ音直接向Ⅶ音进行,这使得音阶的灵活性受到了限制,为了再次修正这个“缺陷”,又诞生了下边一种音阶。

  02旋律小调音阶

  因为和声小调音阶的Ⅵ音与Ⅶ音是不良的增二度关系,而Ⅶ音是之前升上去的,没办法再动,所以音乐家们将和声小调音阶的Ⅵ音又升了一次,使Ⅵ音与Ⅶ音变成了大二度关系,Ⅵ音升上去之后,它与Ⅴ音的关系由小二度变成大二度,这次没有产生副作用,完美解决了和声小调在旋律进行上的缺陷。

  

  又要分析各音级上三和弦与七和弦的变化了。

  

  表格中加粗的部分就是与下中音相关的变化了的和弦。

  旋律小调与和声小调有不同之处:和声小调的上行音阶与下行音阶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旋律小调的下行音阶与自然小调下行是一样的。

  

  这样的安排大概是音乐家们认为,更符合旋律进行的条件。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声小调音阶肯定是作曲旋律的主要依据,但是为了回避增二度(其它增音程也都可以参考这几项原则来进行),有几项做法是我们常常要遵守的:

  1. 当旋律是上行音阶时,使用旋律小调的升六级音,代替和声小调的六级音;当旋律是下行音阶时,使用自然小调的还原的七级音。

  2. 当旋律是跳进时(“跳进”就是旋律音程是非二度进行,如果是二度进行叫作“级进”),尽量使用大小纯音程,如果非得使用增音程的话,将它转位,用减音程代替增音程。

  第二条可能会比较难以理解,我们还用表格来进行。

  

  在和声小调音阶的旋律进行当中,各音到导音的最常用进行有

  1. 主音到下方小二度的导音。

  2. 上主音到下方小三度的导音。

  3. 属音到上方大三度的导音。

  4. 旋律小调变化的下中音到导音的进行,常常使用在半终止或终止处,其它位置尽量回避这样使用。

  5. 下中音到导音,其实也可以像中音或下属音到导音那种,用减七度:即下中音到下方导音:F到下方G#,但尽量少用。

  6. 旋律下行时,将导音还原与自然小调一样的方法也尽量少用。

  大调也是有变体的,不过对于大调的变体,存在一定的争议性。

  03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

  

  我们知道:和声小调的诞生是为了解决导音向主音的小二度倾向关系才产生的,而旋律小调的诞生是为了解决和声小调的下中音与导音的增二度关系才产生的。但是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的来源倍受质疑:降Ⅵ级音与降Ⅶ级音,貌似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因为自然大调音阶是完美的音阶,根本没有问题需要解决,相反,它们还制造了问题:

  1. 和声大调降低的下中音与导音变成了增二度,使得原本完美的自然大调反倒出现了缺陷。

  2. 旋律大调降低的导音,使得导音失去了向主音的小二度倾向性。

  04辟卡迪三度

  小调音阶的主音三和弦是小三和弦,某些作曲家们认为,大三和弦才比较适合作为乐曲的终止,于是常常在一首小调作品的最后结尾处,使用主音的大三和弦作为终止。这个小三度向大小度的转变,是通过升高中音达成的,这就是辟卡迪三度。

  05还记得移调么?

  我们在学习自然小调的时候,将a主音自然小调,移调到c主音自然小调,来研究自然小调相对于自然大调的变化。那有没有可能,和声大调音阶与旋律大调的音阶,其实是移调后的产物?它们原本不是长这个样子的?我们试着将它们移回a主音的小调,看看它们到底是什么:

  

  将和声大调音阶由C主音移到A主音上,我们惊奇的发现,A和声大调音阶与a和声小调音阶,差在中音上(辟卡迪三度)。

  

  将旋律大调音阶由C主音移到A主音上,也是一样的。

  所以我猜想,会不会是: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的原型就是和声小调与旋律小调,做了辟卡迪三度的改动呢?这样会不会合理一些?哪位小伙伴有更有力的理论证据,欢迎告知哟!

  因为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以这里就不列表分析它们的和弦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列表研究。

  举报/反馈

上一篇:天津钢琴家教(天津钢琴家教一对一)
下一篇:播音主持考前培训(播音主持考前培训内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