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安格隆(菲律賓樂器安格隆)

小乐 2021-10-23 11:13:03

  原標題:南院青椒 | 何璐老師:將音樂融入生命,做樂教踐行者

  人物簡介:何璐,副教授,生于西安鼓樂世家,何璐樂教坊創始人。先后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現為中山大學南方學院音樂系教師,中國音協奧爾夫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央音樂學院現代遠程音樂教育學院兼職教師,教授“世界音樂教學法”“世界民族音樂”“應用音樂學·工作坊”等課程,并創立中國第一個安格隆樂團。

  《落水天》客家山歌

  Mountain Song of Hakka:Luo-shui Tian

  (Rainy Day)

  落水天 落水天

  落水落到 我的身邊

  濕了衣裳又沒扇嘍 光著頭來真可憐那

  《美麗的梭羅河》印尼歌曲

  Indonesian Song:Bengawan Solo

  Composer:Gesang Martohartono

  美麗的梭羅河 我為你歌唱

  你的光榮歷史 我永遠記在心上

  《哈羅!哈羅!萬隆》印尼歌曲

  作曲:伊斯梅爾·馬祖基

  Halo,Halo Bandung

  Composer:Ismail Marzuki

  在南院,有這樣一位老師,她酷愛藝術,喜歡通過藝術體會生活、表達情感,領略文化的魅力;她熱愛學習,喜歡不斷地超越自己和創造性工作;她享受生活,喜歡通過藝術行走并探索這個世界,愉悅自己,也愉悅他人,不僅自己收獲著音樂的快樂,還帶領身邊的人一起探尋音樂世界的別樣美好。她,便是音樂系的老師——何璐老師。

  

  (老師即興表演舞蹈)

  安格隆的吸引力:

  音樂是需要用生命去體驗的

  安格隆,一種搖奏的體鳴樂器,源于印度尼西亞,流行于整個東南亞地區。何璐老師自2012年以來曾多次赴印尼進行田野考察,并于2013年組織了數百人參與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館在北京舉辦的“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型印尼安格隆互動音樂會”活動,此后便和安格隆結下了不解之緣。

  如今她在我們學校創立了中國第一個安格隆樂團,開設了面向全校的安格隆素質任選課和面向整個音樂系的安格隆專業任選課,還經常帶著同學們在校園里快閃、互動,進行安格隆開放性教學,一起領略安格隆的獨特魅力。

  

  (安格隆)

  何璐老師談到,安格隆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享譽全球,并從三個層面為我們展示了安格隆的魅力,還當場引導記者們親身體驗。她介紹道,第一,安格隆源于自然,是天然的竹子制成的,聲音非常動聽悅耳,并且安格隆的演奏方法是“搖”和“拍”,這些因素都導致它非常貼近人本;其次,它的演奏特點是“一人一音,眾人成樂”,必須要通過團體合作才可以形成音樂;第三,安格隆跟其它樂器的融合度非常高,可以跟很多世界樂器融合在一起。所以,它非常容易普及和流行,也易于促進人類的團結與和平。

  起初觀眾不愿意現場體驗,并說在網上已經看過一些有關安格隆的介紹了,但何璐老師強調一定要大家當場體驗,親自演奏一下才可以對安格隆有所體會和理解,并說道:“我們現在講文明的交流互鑒,什么是文明?知識不等同于文明,它只是文明的一部分,是解釋文明、體現文明的一種常識和方式,文明本身是人類用生命去傳承和創造的......只有把知識應用、表達、創造出來,并能夠分享給其他人、其他生命,以及這個世界,知識才可以激活,才可以成為真正有價值的知識,或者說轉化為一種能力,才更好、更為重要。”

  

  于是體驗者認真的體驗了安格隆的演奏,并獲得了極大的快樂和反思。

  其中一位談到,“從未見過安格隆的我們,在拿起它之后不知該怎么做,但何璐老師親身演奏,教我們安格隆的演奏方法。我們也從未想過,幾根竹筒相互碰撞出來的聲音能如此動聽,像清泉一般清脆悅耳。漸漸的我就沉醉在其中,無法自拔!”

  另一位說:“在學習演奏安格隆的過程當中,我們相互之間慢慢磨合,學習將不同的節奏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很歡樂的學習氛圍,并且享受其中。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收獲了很多,就如同何璐老師所說,學習用身體、用心靈感受音樂,感受安格隆不一樣的魅力。”

  各地游學:吾將上下而求索

  何璐老師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老師,而是一直作為一個學生,她曾在很多國家進行過田野考察和交流,并結識了非常多的“老朋友”和“小朋友”。只要發現自己在哪方面有空白,就去學習,從各個方面去完善自己,她強調不能僅僅停留在頭腦層面,而是必須要去進行親身體驗。

  

  關于不同國家在藝術教育方面的差異,何璐老師特別提到當她在墨西哥、古巴考察時發現,那里的小學,每天只有半天課,剩下半天學生們可以在社區里學習,這樣的地方叫“文化之家(Casa de Cultural)”,在當地每個社區都有,十分普遍,里面大都是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老師跟學校里的老師待遇一樣,也都是正規的老師,并且孩子們學習傳統音樂并不僅僅靠學校,而是靠家庭音樂教育以及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他們從小就有豐富的音樂熏染,這種教育是在潛移默化、口耳相傳中的自然習得,和學校教育有著很大的區別,這也非常值得我們深思,何璐老師也將這些啟發和思考運用到平時的教學中,讓音樂融入生活,融入文化。

  

  (老師現場演奏安格隆)

  樂教坊:

  通過完整的藝術去培養完整的人

  何璐老師本著回歸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文化的精神和理念,融合當代世界多元化藝術語境及發展需要于2010年在北京創辦了何璐樂教坊,開設了教師培訓、親子樂教等課程。

  談到之所以創辦樂教坊,何璐老師說:“是因為早在古代孔子就有提‘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的理念,可以說‘樂教’是儒家教化人的最高標準,所以,我覺得‘樂教’就是我想要的藝術教育和生命教育,它是綜合的、完整的。能夠把藝術和人文、自然、社會……很多學科都連接起來,從根本上去培養人、完善人,讓人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同時她也強調如今已是一個全球化的多元性世界,當代的“樂教”不能只是學習我們自己的藝術文化,也要了解其他國家的藝術文化,現在是一個“多語”的環境,所以音樂教育也必須是多語的。然而,正如何璐老師所說,現在的藝術教育劃分的很細,比如音樂、舞蹈、美術等都有各自的院系及專業,而且各專業內部還進一步細分,導致人才培養過于專業化,欠缺藝術、人文、科學等綜合素質及能力,如果只關心自己的專業,視野就沒有那么開闊,也不能滿足社會的現實需要,也違背了原本的藝術。”

  

  所以,何璐老師希望音樂教育能夠融入多樣性的藝術元素,并鼓勵跨專業、跨學科發展,她自己就是從音樂教育到音樂學、舞蹈等多個領域不斷完善自己。如今她也會去其他學校做舞蹈教學,像最近她就去福建師大音樂學院舞蹈系開展了自己對安格隆樂舞和現代舞教學的一些研究成果及工作坊。我們問到在何璐樂教坊的發展中,何璐老師是否會對樂教坊進行具體的設想,她說“我從來不會做任何的一個設想,而是允許自己去創造和改變,因為有設想就會有束縛,我不喜歡束縛自己,即使偶爾做一些宏觀的計劃,也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一直變化。”并表明:“何璐樂教坊是體現她對藝術、對文化,對當代音樂教育、藝術教育、人文教育的一個思考,以及一個實踐的基地。”

  此外,何璐老師對于教育的理念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她說:“要想成為一個綜合、全面的人,除了嘗試跨學科、跨專業融合發展,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活到老學到老的心,在我們接受專業化教育的同時,也要去探索更為豐富和廣闊的世界,不斷開拓自己的思路和視野,才可以成為一個更加完整的人,生活也會更加有趣”。

  

  文稿 /馮淦 陳潔芬

  編輯 / 余楠頤

  攝影/ 盧逸靖

  排版 / 姚思琪 梁穎其

  2019廣東省美術、音樂類招生錄取最新情況

  2019貴州、江蘇錄取結果查詢通道已開啟!

  為何璐老師點個“在看”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上一篇:岸部真明吉他譜(岸部真明吉他譜大全)
下一篇:bm7和弦(bm7和弦怎么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