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樂器梆子(打擊樂器梆子圖片 )

董乐器 2022-01-13 05:11:32

箜篌(kōnghóu)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打擊樂器梆子,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現常用于獨奏、重奏和爲歌舞伴奏,並在大型民族管弦樂隊中應用。箜篌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叁種形制《史記・封神書》:“于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後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唐代杜佑《通典》:“漢武帝使樂人侯調所作……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撥彈之如琵琶也。”此屬琴瑟類的臥箜篌。從甘肅省嘉峪關魏晉墓磚書看,其面板上沒有品柱。豎箜篌,漢代自西域傳入,後被稱爲“胡箜篌”。《隋書音樂志》記載:“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之樂器。”   從古代大量演奏圖像中所繪的豎箜篌和日本奈良正倉院保存的我國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殘件看,它的音箱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鳳首箜篌形制似與豎箜篌相近,又常以鳳首爲裝飾而得名,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緊弦。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轸”,杜佑《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轸”。有轸或無轸的圖像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鳳首箜篌自印度傳入,用于隋唐燕樂中的天竺樂,至宋代隋炀《樂書》中仍繪有當時存在的多種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後失傳。   據考證,箜篌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了。箜篌在古代除宮廷樂隊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在中國盛唐(618-907)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箜篌演奏藝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國古代的箜篌先後傳入日本、朝鮮等鄰國。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寺院中,至今還保存著兩架唐代箜篌殘品。但是,這件古老的樂器,從十四世紀後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們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箜篌,古琴,唢呐,蕭,洞箫,排蕭,竹笛,羌笛,巴烏,笙,蘆笙,陶笛,馬頭琴,揚琴,琵琶,阮,柳琴,板胡,京胡,中胡,四胡,革胡,大鼓,小鼓,腰鼓,長鼓,木魚,叁弦,手鼓,琴蕭,南梆子,墜琴,瑟,缶.鑼,叁角鐵, 。。。。 發明人就不清楚了!

模仿多種電子樂器的小圓盤是什麽?

鋼琴

piano

擊奏弦鳴樂器。廣泛流行于世界各國的鍵盤樂器,既能演奏和聲與複調音樂,又能擔任獨奏、重奏、伴奏的重要樂器。它的結構複雜,音域寬廣,表現力極其豐富,並具有高難度的演奏技巧。

曆史沿革 現代鋼琴的前身是羽管鍵琴和克拉維科德 。鋼琴的基本機械機制是1709年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由一位羽管鍵琴制作家B.克裏斯托弗裏(1655~1731)發明的,他將他的樂器稱爲可強奏和弱奏的羽管鍵琴。其他德國制作家在琴槌敲擊的機械裝置上進行試驗,但他們的樂器稱作方形鋼琴。後來,方形鋼琴在英國被大大地改進。到大約1775年 ,鋼琴才真正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德國(維也納裝置)和英國(英國裝置)已經解決了大多數樂器方面的問題。維也納琴觸鍵比較輕,而英國制造的琴聲音洪亮,音色較濃。1821年,一位法國制造家S.埃拉爾發明了最後一項基本改進裝置,即進退裝置。1825年,A.巴布科克創造了整塊澆鑄的金屬框架及斜向交叉重疊的琴弦設計,近代鋼琴的各個關鍵部件到此就告定型了。

形制和構造 鋼琴是一種用琴鍵帶動琴槌敲擊琴弦並使其發音的鍵盤樂器。其名稱piano是原名意大利語pianoforte(強弱)的縮寫,指演奏者可通過在琴鍵上改變手指的觸鍵(手指壓力)來産生強或弱的力度變化。這一特點是在鋼琴所替代的兩種早期鍵盤樂器羽管鍵琴和克拉維科德上所沒有的。鋼琴的結構部件主要包括鍵盤、踏板、擊弦機、琴槌、琴弦、金屬框架及共鳴板。其鍵盤按十二平均律半音關系排列,分上下兩排黑白鍵。鋼琴的音域比除了管風琴以外的任何樂器都寬,正好7個八度(A2到a3)或7個八度加1個 叁度(A2到C4)。每個琴鍵控制一個音,共有88個鍵,有的甚至有96個鍵。除了鍵盤外,鋼琴還有至少兩個踏板( 有的鋼琴3個 )。右邊的踏板稱爲制音踏板(也稱延音踏板),它使制音器擡起,離開所有琴弦,這樣,在琴鍵放開後,被敲擊的琴弦繼續振動(不過,踏板必須踩下),並與其他琴弦産生共振 。由于可以同時聽到許多泛音,既增強了音量又豐富了音色 。左邊的踏板稱爲弱音踏板,它將整個大叁角鋼琴的機械裝置向右略微移動,使大多數錘子少擊一根琴弦,高音只擊兩根,中間音域的音只擊一根,低音仍然擊一根,這樣只聽到很少泛音,減弱了音量並改變了音色。中間踏板稱爲持音踏板 ,它使制音器保持踏板踩下之前彈奏的音,使它們在其他音被彈奏時仍然持續發音。擊弦機是鋼琴複雜結構的核心,演奏者按鍵時,擊弦機將琴槌推送到適當的位置,再借慣性沖力擊弦,包著氈子的琴槌擲向特定音高的琴弦(通常是每個高音3根弦,中間音域2根弦,每個低 音1根弦)。同時 ,琴槌敲擊琴弦時,裹著氈子的制音器從這些琴弦上擡起,使其振動而發音。琴槌必須很快地從琴弦上彈回,以使它不妨礙琴弦的振動。琴鍵放開時,制音器落回此音的琴弦上,使其不發聲。爲了保證擊鍵後琴槌不彈回琴弦,采用了一種進退結構裝置,以使錘子落回時遠離而不會彈回。除此之外,另一個裝置在琴槌下落時將其抓住。爲了演奏快速的同音重複 ,現代鋼琴具有一個複式進退裝置,可以使錘子落回兩次,第一次到一個中間位置,第二次到一個遠離琴弦的位置上。如果同音快速地重複,琴鍵被很快地再次按下,琴槌只到達中間位置,因此可以很快地回到琴弦。如果音不被重複,琴槌有足夠的時間落回兩次到它最後停止的位置。琴弦的聲音是由一塊起共鳴作用的木質琴枕與金屬框架連爲一體的音板來增強的。

鋼琴有大叁角鋼琴、立式鋼琴和電子鋼琴。叁角鋼琴呈羽翼叁角形,琴弦是橫向排列的,音板平躺在琴弦下方,發音洪亮,傳送較遠 。其型號 多種多樣 ,從5英尺( 1英尺=0.3048米)長的小叁角琴到長9英尺的 大音樂 會鋼琴都有 。立式鋼琴的外形如長方立櫃,琴弦是斜向垂直排列的,音板在琴弦的後面豎立,主要優點是比叁角鋼琴節省空間,缺點是由于琴弦較短,比叁角鋼琴缺少共鳴、聲音差。電子鋼琴的音板由一個連接擴音器的電子並聯系統所替代,擴大的聲音從裝在樂器底部的揚聲器中放出,附加的踏板對音量進行嚴格的控制。連接放大器的可調旋鈕改變聲音的混響。

演奏藝術 鋼琴的演奏技術是在羽管鍵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D.斯卡拉蒂發展了雙音、雙手交叉、重複音、超過八度的琶音等彈奏技術,對鍵盤樂器演奏藝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指法最初只用3個手指 ,在自然律 轉調中,黑鍵用得很少。J.S.巴赫創造了平均律並把它用于羽管鍵琴後,在彈奏法上打破了種種限制,不僅使用黑鍵,也 突破了只 用3個手指的限制。C.P.E.巴赫首先發展了不同與羽管鍵琴的演奏方法,隨後,M.克萊門蒂等人對鋼琴演奏和教學作出了貢獻。W.A.莫紮特的學生J.N.胡梅爾以輝煌的技術和典雅的風格名震歐洲。L.van貝多芬的演奏具有 強烈的戲劇性 和雄偉的氣勢。18世紀是羽管鍵琴與鋼琴並存的時代。19世紀鋼琴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占了絕對優勢,湧現出一批鋼琴演奏家。F.李斯特受小提琴大師I.帕格尼尼的影響,把鋼琴演奏技術推到燦爛輝煌的境地。而另一位與他同時代的鋼琴家F.F.肖邦充分發揮了鋼琴的性能,其演奏音色優美,語調親切而富于歌唱,伴奏織體中隱藏著複調因素,踏板的巧妙使用和精美的技術性走句,使鋼琴演奏藝術達到了極高境界。20世紀C.德彪西和M.拉韋爾的鋼琴作品充滿了色彩性,給演奏技術提出了新的課題,他的音樂有時需要明亮閃光的色彩,但卻罩上霧一樣的薄紗,除了踏板的精巧用法外,需要撫摸般的指觸和一掠而過的漂浮音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先鋒派的某些作曲家爲了達到新奇的音響效果,對于演奏法也提出了特殊要求,如采用手臂和拳頭彈奏等,有的還在鋼琴的琴弦上加入橡皮或其他金屬物,以改變鋼琴的原有音響。

電子琴

electronic organ

鍵盤樂器。聲音由電子電路産生,用揚聲器播送。它出現于20世紀初期,整個外形與羽管鍵琴或立式鋼琴相似。這類樂器大多數依靠電子振蕩器發聲。其基本原理是將電子音源産生的波型經頻譜合成及濾波電路形成多種不同音色,再經音型電路(包括産生器)形成吹、拉、彈的演奏效果。第一架電子琴是美國發明家卡希爾于1904年制造的 ,重200噸。此後,美國、德國電子琴的制造家進行各種試驗,最重要和最知名的電子琴是哈蒙德風琴,有兩層手鍵盤和一套腳鍵盤,在某種程度上可模仿小提琴 、長笛 、雙簧管 、打擊樂器等。20世紀60年代,電子琴的制造商改進了造琴工藝,先後用晶體管和集成電路代替電子管。家用電子琴具有了自動打擊樂節奏、自動配置和聲及分解和弦伴奏以及人工殘響等功能 。70年代,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出現和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使電子琴更小型化和多功能化。

小號

trumpet

唇振動氣鳴樂器。廣泛用于交響樂隊、軍樂隊和爵士樂隊的高音銅管樂器。由碗狀號嘴、活塞和彎曲的銅制管身組成 。它有3個閥鍵 ,可單獨或組合使用 ,在其音域中發出所有的音 ,如果 沒有 活塞 ,它 只能發出基音和它 上面的泛音。大多數樂隊中使用的小號是降 B 調的 ,音域大約兩個半八度,從中央C下方的E到高音C下面的降B,有些演奏家甚至能吹奏更高一個八度。小號是移調樂器 ,記譜用C調 ,比實際音響高一個全音。小號的音質輝煌,具有穿透力,除作爲和聲襯托以加強樂隊的氣勢外,也擔任獨奏。它既能吹奏輝煌壯麗的樂句又能演奏抒情優美的旋律。小號也可通過使用弱音器來改變音色,弱音器可制造回聲、喜劇等各種特殊效果,爵士小號演奏家常采用。小號是銅管樂器中最古老的樂器最初僅能奏一二個音,用來傳遞信息等。這類小號沒有指孔、活塞或其他可改變音高的手段,被稱爲自然小號。文藝複興時期已有帶伸縮管的小號,但不是很盛行。另外還有在管身上臨時插上所需調的彎管的接管小號和在管壁上開孔的鍵孔小號。16和17世紀發展了一種演奏高音的技術,可獲得大量泛音。這使其可以演奏簡單的曲調,並開始在樂隊中使用。18世紀後半葉,由于用高音演奏手法奏出的泛音太弱,在樂隊中常被淹沒,因此又嘗試伸縮管的方法。大約在1815年,由H.施特爾策爾和F.布呂默爾兩位德國制造家分別發明運用活塞的閥鍵代替伸縮管 ,取得成功 。後增加至3閥鍵,能演奏半音階,使小號真正成爲一件旋律樂器。此後,又經不斷改進,才使小號具有良好的性能。從1840年起,作曲家不僅在樂隊中使用小號,還專門爲小號創作了獨奏曲及協奏曲。其中有俄羅斯作曲家A.F.格季克所作的《小號協奏曲》、A.G.阿魯秋年所作的《 A大調小號協奏曲 》以及肖斯塔科維奇 、D.欣德米特的小號獨奏、重奏、協奏曲等作品。

長笛

flute

吹孔氣鳴樂器。廣泛用于現代管弦樂隊的一種木管樂器,常用于獨奏、重奏。笛身呈圓柱形,一端封閉,通常由木料或金屬制成。演奏者通過向笛身一側的吹口吹氣,使空氣穿過笛體發生振動而産生聲音。笛身上穿有許多音孔,用杠杆式的音鍵打開和關閉。手指按鍵,封閉的音孔打開,發出樂音。長笛音域通常爲從中央C向上叁個八度即(C1~C4)。現代長笛是由伯姆于1832年在古橫笛的基礎上改進的,他使其能以音響上正確的位置穿鑿指孔,並同時提供一種方便的手法來用手指控制。盡管長笛是一件很古老的樂器,但它在室內樂隊和管弦樂中的廣泛使用是在18世紀早期。它的聲音音質從低音到高音有很大不同,低音深沉並伴有氣息聲,高音清晰、明亮,具有穿透力。演奏家可以奏出快速的顫音、跑句和其他裝飾音。長笛是現代管弦樂隊的基本木管樂器之一,19世紀以後的所有樂隊作品都包括長笛。長笛的音色優美 、音域寬廣,演奏法多種多樣,表現力豐富。一般交響樂隊中至少使用3支長笛 ,此外還常用作獨奏和室內樂重奏 。根據相同原理將長笛笛體加長或縮短,使音域降低或提高。

長短不同的長笛

drum

擊奏膜鳴樂器。在傳統的樂器分類法中屬打擊樂器類 。

中國與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印度,同爲世界上鼓的最早發源地。曆史上,中國鼓傳至鄰國,如朝鮮、日本 ,同時也吸收了許多外來鼓。中原地區以中國傳統鼓爲主流 ,邊疆少數民族的鼓既受傳統鼓影響,也受外來鼓特別是阿拉伯與印度鼓的影響。

中國傳統的鼓多源于中原,秦漢前已有20余種。雖大小高矮不同,但幾乎都是粗腰筒狀。當時已用于詩、樂、舞以及勞動、祭祀、戰爭和慶典之中。從秦、漢到清代,中原地區原有的各種傳統鼓幾乎都得以保留並有所發展,而以阿拉伯和印度爲主的外來鼓,雖然曾在中原長期流行並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後期日漸衰落以至失傳,僅在文獻中留下了一些不詳的記載,例如檐鼓、齊鼓、雞婁鼓、羯鼓、答臘鼓、都昙鼓、毛員鼓等。

中國各民族流行的鼓主要有以下幾類。

虎座鳥架鼓(湖北江陵楚墓出土)

圓柱筒形鼓 ①景頗族增疆,又稱大長鼓。鼓身爲一段長約3米的巨木挖空 ,雙面膜以皮條拉緊 。置于兩根橫木上或懸于木架。兩人各擊一頭,或坐于鼓上,或邊擊邊舞。常用于室外大型歌舞伴奏。②侗族大鼓貢。鼓框用整段原木挖制,長約100厘米,直徑約50厘米 ,兩面蒙牛皮 ,腰部稍大,兩側安大鐵環。橫懸于鼓樓內,僅用于節日和集衆商討大事。

粗腰筒形鼓 ①大鼓。樂隊用的大鼓膜徑約 50~100 厘米,上下蒙牛皮。平常置于鼓架,雙槌敲擊。用于器樂合奏及舞蹈 、戲曲的伴奏 。節日慶典用大鼓膜徑100厘米以上 ,由1人或數人各執雙槌擊奏。②堂鼓 ,又稱同鼓 ,清代又稱杖鼓。外形與大鼓相同 ,但較小 ,鼓徑一般爲7、8、10寸3種規格。用于器樂合奏,戲曲、舞蹈的伴奏及獨奏。③戰鼓。外形與大鼓相似,但較低短,又稱扁鼓。發音響亮,有大小不同規格。主要用于合奏、舞蹈、雜技團和鑼鼓隊。④書鼓。鼓身扁圓,鼓徑22厘米,鼓身高8.5厘米,發音低而響亮 。置于竹制鼓架的編繩上。是北方各類說唱音樂的重要伴奏樂器,演唱時演員左手執書板或梨花片,右手執單簽擊奏。⑤腰鼓。相傳由南北朝外來鼓羯鼓演變而來。鼓身中間粗,兩端細,蒙以牛皮或騾子皮 ,鼓身一側置兩個鐵環 。有大小4種規格,發音清脆。常由舞者挂于腰側,執雙槌邊擊邊舞 。用于民間秧歌或節慶、迎賓儀式中。⑥朝鮮族小鼓草高。扁如書鼓,徑長約25厘米,有柄。既是樂器,又是舞蹈道具 ,用時左手執柄,右手執棒擊奏。常邊敲邊舞。⑦朝鮮族圓鼓。形似漢族小鼓 ,直徑37.5厘米 。演奏時席地而坐 ,左手擊拍,右手執槌敲擊鼓面與鼓邊。⑧高山族大鼓。形似漢族堂鼓,膜徑24~45厘米,用于祭祀、節慶、婚禮,播種和農田驅蟲等。⑨傣族大鼓光攏。中腰稍粗而近于圓柱形,置于架上。可1人邊擊邊舞,也可2人合擊 。合奏時 ,1人在前執槌邊擊邊舞 ,另1人在後用長篾條擊奏 ,發出咚咚啪啪的音響。20世紀50年代,將體積縮小後搬上舞台,用于獨奏和歌舞伴奏。笅笖壯族大鼓奘絡。形似堂鼓,單面蒙牛皮,兩側中部設鐵環。演奏時置于地上用雙槌擊奏。常用于節日鑼鼓合奏和獅舞、龍舞的伴奏。

淺筒形鼓 ①單皮鼓又名板鼓、環鼓。在納西、侗、土家、蒙古、漢等民族中流傳。鼓框上寬下窄,鼓面中間高四外低,單面蒙皮,置于木架上,以1或2支竹棍擊奏,聲音高亢激越。用于納西族侗經音樂、土家族絲弦鑼鼓、侗族吹打樂隊及漢族的吹打樂和戲曲伴奏。②點鼓,又名懷鼓。厚木邊,中間高,四邊漸低,兩面蒙牛皮。演奏時鼓框一邊立于右膝,鼓面向前,右手腕扶鼓框上端,手指執紅木或竹制簽子敲擊,左手執板擊節。用于十番鼓或昆曲清唱。

細腰筒形鼓 ①蜂鼓。流行于廣西壯、瑤、毛南等民族。邕甯、武鳴等地壯族稱嶽鼓,環江毛南族叫長鼓,防城瑤族叫如叨,有些地方又稱橫鼓、瓦鼓、腰鼓等。鼓腔以黃泥鍛燒而成,兩頭大,一端呈球形,一端爲喇叭形。中間細如蜂腰,兩面蒙皮。演奏時鼓繩挂頭頸橫懸身前,或置于架、凳上,左手執杖擊球形一端鼓面,右手拍擊另一端,立奏、坐奏或邊奏邊舞。主要用于師公戲、師公舞的伴奏。②朝鮮族杖鼓,又稱長鼓。木制鼓身,兩端粗空,中段細實。兩端鼓身大小不一,發音不同。置于架上或挂于身前,右手執細長杖敲擊,左手並指分擊鼓的兩面。用于長鼓舞、農樂舞和器樂合奏。

座墩形鼓 象腳鼓流行于傣、佤、布朗、景頗、德昂 、 阿昌、拉祜、哈尼等民族中。形如高腳杯,上口蒙膜,懸于身側。左手扶鼓邊,並和右手交替拍去鼓面。在節日、喜慶場合邊擊邊舞。

長筒形鼓 ①瑤族長鼓。鼓身細長,腰細中實,雙面膜,斜挂于腰側或左手握鼓腰擊奏。體積大的長鼓置于架上。用于傳統節日和喜慶場合的歌舞 。②佤族竹鼓 。長100厘米 ,用青竹制作。上口蒙皮,下端竹筒劈紮成束腰狀,下部叁足鼎立。立于地上用雙槌敲擊;或左手抱鼓,鼓面朝前,右手執槌擊奏。用于歌舞。③漁鼓,又稱竹琴或道筒。在長65~100厘米、直徑13厘米左右的竹筒上 ,一端蒙以豬或羊皮 。用時左手豎抱,右手拍擊朝下的鼓膜,是道情、漁鼓、竹琴等曲藝音樂的伴奏樂器。

箍圈形鼓 ①八角鼓。因鼓框爲八角形而得名,明代已在北京流行。鼓體扁小 ,7個邊框上各裝一對小銅鈴 ,另一邊框系長穗,單面蒙蟒皮。用時以左手執鼓框,右手以指彈、挫或以指、掌拍擊。用于京、津一帶的單弦牌子曲。②太平鼓。于鐵圈上蒙驢皮、馬皮或羊皮,形如團扇。下置一柄 ,綴以鐵環或小钹,用藤條敲擊鼓面,並震動鐵環作響。用于滿、蒙古、漢民族的民間歌舞。③達蔔。維吾爾、塔吉克 、烏孜別克等民族的手鼓。圓形木框上蒙羊皮或驢皮,框內綴若幹小鐵環。演奏時兩手把鼓框,重心置于左手,擊鼓面並搖動鼓身。④薩滿鼓,又稱抓鼓、手鼓、單環鼓。流行于滿、蒙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赫哲等民族。圓盤形鼓面,蒙驢、馬、牛、羊皮或鹿皮、狍皮,背面交錯紮有皮帶或鐵條,上系10余枚銅錢。用時左手執皮帶或鐵條,右手執鼓槌,用槌頭或槌身敲擊。用于薩滿教祭祀儀式。

鍋形鼓 ①納格拉。維吾爾、烏孜別克等民族鐵鼓。鼓身上大下小,上蒙羊皮或驢皮,大者鼓面直徑27.5厘米,小者面直徑20厘米。常兩個一對置于地上演奏,兩手執槌敲擊,兩鼓音高成四度。②缸鼓,又稱花盆鼓。由堂鼓演變而來 ,又稱南堂鼓。鼓框木制,鼓身上大下小,兩面蒙皮,形似花盆,用雙槌擊奏。相傳南宋梁紅玉曾擂缸鼓助陣。現廣泛用于民間器樂合奏和戲曲伴奏。有時亦獨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借鑒西洋定音鼓的結構特點,研制出定音花盆鼓 。

中國撥奏弦鳴樂器 。 春秋戰 國 時期已流行于今陝西省,

史稱秦筝。筝外形扁長方形,主要取材于梧桐木。琴面張弦,

每條弦下設筝 柱 , 可移動以調節音高和轉調。最初爲 5 弦,經過9弦的過渡,戰國末期發展爲12弦。唐以後爲 13弦,明、清以後15、16弦,20世紀60年代逐漸增至18弦、 21 弦、25弦,並改傳統絲弦爲鋼絲弦或尼龍纏弦。以後又試制出有變音裝置的快速轉調筝和以十二平均律(見新法密律新法密律)定弦的蝶式筝。

傳統筝以五聲音階定弦,音域爲:13弦筝 G~c2, 16弦筝A~a2,18弦筝A~d3,21弦筝D~d3 ,25弦筝G~e3 。今常用21弦筝。

筝的撥奏在民間廣大地區的流傳中,融合地方民間音樂,形成有不同音樂風格和演奏 技法的地方 流派 。近代以河南、山東、潮州、客家、浙江等流派較有名。河南筝曲分小曲和板頭曲兩部分,代表曲目有《天下大同》、《閨怨》、《新開板》等;山東筝曲源于山東琴曲、山東琴書的唱腔曲牌及民間小調,代表曲目有《漢宮秋月》、《鴻雁傳書》、《鳳翔歌》等;潮州筝曲分套曲和小曲兩大類,代表曲目有《寒鴉戲水》 、《粉紅蓮》 、《昭君怨》等 ;客家筝曲分大調、串調 、小調 3 類 ,代表曲目有《 出水蓮 》、 《 崖山哀 》、《薰風曲》等;浙江筝曲以民間樂曲和小調爲主要內容,代表曲目有《雲慶》、《高山流水》、《海青拿天鵝》等。

二胡

中國傳統的擦奏弦鳴樂器。因張兩條弦,故名。又稱胡琴、二弦、嗡子、胡胡等。其前身可能是中國唐代的奚琴 ,爲唐末北方民族西奚的一種樂器。在宋代又稱稽琴、二弦 。唐宋之際,奚琴(稽琴)有拉奏和彈撥兩種演奏方式。拉奏時以竹片在兩弦之間摩擦發音。北宋時才出現以馬尾弓拉弦的胡琴,並逐漸替代了以竹片擦弦的稽琴。經過元、明兩代的發展,清代除原有的二弦胡琴外,又出現四胡、京胡和板胡。爲適應民間其他地方戲曲和器樂的需要,出現了形制各異的胡琴類拉弦樂器,如廣東的粵胡、湖南的大筒、河南的墜胡、壯族的馬骨胡等等。

二胡由琴筒、琴杆、弦軸、琴弦、千斤、弦馬、弓子等部分組成。琴筒有圓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種,多以紅木、紫檀木或烏木制作。一端蒙蛇皮或蟒皮,另一端置雕花音窗。弦軸縛內、外兩弦。過去用絲弦,現用金屬弦或尼龍纏弦 。千斤爲有效弦長的固定點,由稍粗的軟絲弦繞紮在琴弦和琴杆上,通常在琴筒到上軸距離的2/3處。有活動的與固定的兩種。琴弓爲細竹縛以馬尾,弓毛夾置于兩弦之間。多采用五度定弦 ,內弦可定爲從 g ~ e′,外弦可定爲從 d′~b′�。爲了特殊要求,也有以四度或八度定弦的。演奏采用坐姿,琴筒置于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運弓。

二胡

近代民間音樂家阿炳、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對二胡音樂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阿炳創作的 二胡獨奏曲有《二泉映月》、《聽松》,劉天華創作的二胡獨奏曲有《病中吟》、《良宵》、《空山鳥語》、《光明行》等 。

20世紀50年代以後,出現了多種二胡改革品種,如高音二胡(高胡)、中音二胡、低音二胡(大革胡)、雙千斤二胡、叁弦胡琴等。

吹孔氣鳴樂器。多竹制,又稱竹笛或笛子;因橫吹,又名橫笛。廣泛用于中國戲曲、曲藝的伴奏和器樂獨奏、合奏。中國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骨笛距今有7000年曆史。其中長10厘米、管徑略粗的一根,橫開 6 孔,與今笛相似。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兩支2000多年前的竹笛。漢武帝時稱笛爲橫吹,在鼓吹樂中使用普遍。魏晉時,笛在中國北方廣泛流傳 。唐代出現加膜笛 ,表現力得到擴展,吹笛名手輩出。宋、元時期,笛成爲詞、曲、戲曲、曲藝伴奏中的重要樂器。元代的龍笛,已與今6孔竹笛完全一致。

笛子吹奏

笛的品種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是曲笛和梆笛。曲笛以伴奏昆曲得名。因盛産于蘇州,又叫蘇笛。管身粗長,音色柔和,廣泛流行于南方各地,是江南絲竹、蘇南吹打、潮州笛套鑼鼓和昆曲等戲曲音樂中的重要樂器。音域爲 a1~d4。梆笛以伴奏梆子類戲曲得名,管身細短,音色明亮,主要流行在北方,在吹歌會、評劇和梆子類戲曲中使用。音域爲d2~g4。此外還有12調套笛、按半音排列的10孔、11孔笛、便于轉調的加鍵笛、音域可調整的口笛、一支笛上兩個吹孔的雙音笛、多支不同音區的笛子紮在一起的排笛,等等。

明清以後,大量笛曲以戲曲曲牌形式流傳,還有一些傳統器樂曲牌保存于民間吹打樂中,有名的笛子獨奏曲有《鹧鸪飛》、《喜相逢》、《叁五七》、《賣菜》等。

琵琶

中國撥奏弦鳴樂器。初以演奏方法而名爲“批把”,即右手向前彈出曰“批”,向後彈進曰“把”。凡抱在懷中用此法彈奏的樂器,早期都稱琵琶。

在中國曆史上 ,琵 琶 有 圓形 音箱 和半梨形音箱兩類。圓形音箱的琵琶,相傳爲秦代在鼗鼓(撥郎鼓)上安弦而改其爲撥弦樂器 ,稱弦鼗,後世稱秦琵琶 。到漢代定型爲4弦12品,用手彈撥。漢代解憂公主帶到西域,又名漢琵琶。晉代阮鹹以擅彈此樂器出名,後人又稱爲阮鹹琵琶,簡稱阮 。秦琴、月琴、叁弦、雙清等屬此系統。半梨形音箱的琵琶于4世紀由印度傳入。曲頸,頸上4相,用撥子彈奏。爲區別于當時的直柄圓形漢琵琶,故名曲頸琵琶;又因傳入地稱龜茲琵琶。5弦、6弦、2弦琵琶(忽雷)及火不思等屬此系統 。宋代以後,曲頸琵琶名琵琶,漢琵琶名阮鹹。

琵琶

隋唐時曲頸琵琶頗爲流行 。至明代 ,已發展爲4相9品,19世紀初爲4相10品 ,20世紀初增爲12品 ,音域擴大至3個八度 。演奏方法也改橫彈爲豎彈 ,以5個手指代替撥子彈奏,擴展了該樂器的演奏技法和表現力 。30年代初又增爲6相18品,現爲 6 相25品,半音齊全 ,廣泛應用于歌 、舞 、曲藝、戲曲的伴奏,以及器樂合奏、重奏和獨奏。

琵琶獨奏曲有大曲、小曲之分。大曲又稱大套,多爲多段形式的緊密有機整體或小曲聯套形式。大曲中又有文、武曲之別。文套風格秀雅,如《夕陽箫鼓》、《漢宮秋月》 ;武套氣概雄健,如《十面埋伏》、《海青拿天鵝》。小曲又稱小套,通常爲68板結構。

上一篇:該學什麽樂器(孩子應該學什麽樂器 )
下一篇:荊門樂器行(在女人心目中,多少歲的男人才算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