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傳統樂器(瑤族樂器代表 )

董乐器 2022-05-06 03:34:30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雲南省文山,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布瑤族傳統樂器。人口1548.96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南宋時,曾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出“土俗字”,但使用範圍不廣,多使用漢字。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爲基礎的壯文。1957年11月,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的政務院第63次全體會議批准了《壯文方案》,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曆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壯族在宋代史籍中稱爲“撞”、“僮”、“(彳 童)”。解放後稱“僮”。1965年10月12日,經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准,改族名爲“壯族”。壯族人民曾多次發動反封建、反壓迫的農民起義,廣西桂平金田村是太平天國的發生地。1929年12月到1932年,在廣西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爲中國革命作出貢獻。

壯族人忌諱農曆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叁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裏串門。

壯族以農業爲主,馳名中外的叁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産。甘蔗産量居全國首位。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叁月叁”歌節等。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其代負並送到分手處。

解放後,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爲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省地區爲範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日常食俗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于日食叁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爲正餐,多吃幹飯,菜肴也較爲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産的糧食,自然成爲他們的主食。制作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大米有籼米、粳米、糯米等品種。平時用于做飯、煮粥,也常蒸成米粉(類似面條,有湯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鮮美可口。粳米、糯米還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與漢族同)。營養豐富,在冬天常吃,能起禦寒滋補作用。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飯等,是壯族節慶的必備食品。玉米也有機玉米與糯玉米之別,機玉米用于熬粥,有時也煎成玉米餅。玉米粥乃山裏壯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還有吃南瓜粥的習慣,即先將瓜熬爛,加玉米面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後,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雞蛋大小的面團(內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餡料),再用水煮熟,與其清湯同吃,相當于漢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壯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糍粑、五色飯、水晶包(一種以肥肉丁加白糖爲餡的包子)等均要用糖,連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爲菜。以水煮最爲常見,也有腌菜的習慣,腌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還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壯族自家還釀制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爲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爲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爲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裏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節慶、禮儀食俗 壯族最隆重的節日莫過于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叁月叁、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竈等等,幾乎每個月都要過節。過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叁過送竈節後便開始著手准備,要把房子打掃得窗明幾淨,二十七宰年豬,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豐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雞,家家必有。壯族人認爲,沒有雞不算過年。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湯圓(一種不帶餡的元宵,煮時水裏放糖),初二以後方能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互贈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續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叁十,整個春節才算結束。叁月叁按過去的習俗爲上墳掃墓的日子,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派人攜帶五色糯米飯、彩蛋等到先祖墳頭去祭祀、清掃墓地,並由長者宣講祖傳家史、族規,共進野餐。還有的對唱山歌,熱鬧非凡。1940年後,這一傳統已逐步發展到有組織的賽歌會,氣氛更加隆重、熱烈。其他節日食俗也都各有講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鴨、端午吃粽、重陽吃粑等等。壯族的粽子分爲包米粽(用浸泡後的糯米包紮)和包糕粽(經浸好的糯米水磨成漿和過濾成“糕”後再包紮。“包菜”也稱“包生飯”,是叁月叁、四月八(牛魂節)許多壯族地區人們愛吃的節日食品。其方法新鮮別致,即用“包生菜”的寬嫩葉包上一小口飯,放入口中嚼吃。頗有獨特風味。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認爲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不管遠親近鄰來家做客,都要以禮相迎,熱情接待。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爲“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兩人從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飲,眼睛真誠地望著對方。婚喪嫁娶、蓋房造屋,以及小孩滿月、周歲等紅白喜事,都要置席痛飲。一般要有扣肉、米粉肉、清煮白肉塊、豬肝、白斬雞、烤乳豬、豆腐圓、油炸蓉(用油豆腐加工而成)、筍片、魚生等8或10道菜。實行男女分席,但一般不排座次,不論輩分大小,均可同桌。並且按規矩,即便是吃奶的嬰兒,凡入席即算一座,有其一份菜,由家長代爲收存,用幹淨的闊葉片包好帶回家,意爲平等相待。每次夾菜,都由一席之主先夾最好的送到客人碗碟裏,然後其他人才能下筷。壯族喪葬酒席多爲素菜,只有出殡以後才能吃葷。

祭祀食俗 壯族過去信仰多神,崇拜自然,認爲萬物有靈,如果村寨中有一棵參天大樹,往往被視爲全村的保護神而加以崇拜,誰家有人病重必定要到樹前燒香焚紙,祈求保佑;村後有個懸崖龍洞也被認爲是顯靈聖地或鬼神棲息之所,而常去焚香超度,祭鬼消災。更多的是祭土地神,壯族地區幾乎每個村寨都在離村不遠的山腳下立一土地廟,每逢過節或是平時殺豬,都要以整煮豬頭去那裏超度一番,若做烤豬則擡著整豬前去敬祭。家神更是每節必祭,擺上酒、肉、整雞等供品,祭罷方能食用。一年之中最大的祭祀活動是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過中元節時,家家都要殺雞宰鴨,蒸五色糯米飯,祭祖、祭鬼神,以求免除災禍。牛魂節祭牛魂,多在春耕以後的一天,有的地方固定于農曆四月初八進行。這天,各家都帶著一籃五色糯米飯和一束鮮草,到牛欄旁祭牛魂,然後把一半食品及鮮草給耕牛吃。過去,桂西南一帶壯族要在霜降節殺雞宰鵝,做糍粑,蒸糯米飯,聚集在玉音廟宇供祭。相傳霜降節是紀念反抗外來侵略的英雄的節日,已有360多年的曆史。

典型食品 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有:①馬腳杆,雲南文山地區壯族特有食品,用糯米加臘肉絲及其他調料制作而成,形壯如馬腳得名;②魚生,過去是壯族節日或待客的上肴;③烤乳豬,壯族名菜,用小豬烤制而成;④五色糯米飯,也稱花糯米飯、五彩糯米飯,用優質糯米和各種植物色素或食用色素蒸制而成,是壯(瑤)族傳統節令食品,已有數百年的曆史,每逢節日,親朋之間都要相互贈送五色糯米飯,以表示盛情和敬意,祝福吉祥如意,愉快幸福, 成品並具有清熱解毒、健胃強身的功效;⑤甯明壯粽,壯族春節特制傳統食品,是用糯米、豬肉等煮制成的一種大粽粑,以廣西甯明一帶的粽粑最具特色,故名,居住在廣西西靖西嶽圩、湖潤一帶的壯族,每逢春節也有吃這種大粽粑之習,當地稱“風莫飯”。相傳吃風莫飯之習,始于北宋,常在春節前幾天開始制作。做好的甯明壯粽年初一時用以祭祀祖先;⑥狀元柴把,用鹵熟的鴨肉等經韭菜捆紮而成。⑦白切狗肉,廣西壯族名菜,用狗肉煮熟拌以佐料而成,朋友聚會,有時僅憑此一菜猜拳敘飲,故有戲稱:“獨腳菜”(壯族有吃狗肉的習慣);⑧壯家酥雞,廣西中部地區壯族傳統名菜,以雞爲主要原料,經炸後再加工而成,是壯家逢年過節常備菜式,已有一百多年曆史;⑨清炖破臉狗,雲南壯族傳統名菜,用破臉狗肉放入砂鍋內隔水炖熟而成。(破臉狗:又名圍子、花白臉,全身毛以黑白兩色組成,頭部黑白紋路突出,故名破臉狗,屬山中小野獸);⑩龍泵叁夾,廣西西北部地區壯族傳統名菜,壯族有用豬小腸釀進豬血制成的食品稱“豬龍泵”;用豬龍泵配上豬肝、豬粉腸制成冷盆菜,食用時各拈一塊共叁件,夾在一起吃,因而得名。已有300多年曆史,是當地辦喜慶筵宴的壓席菜。此外還有豆腐肴,廣西河池地區壯族流行菜,也是仫佬族、毛南族的風味菜

壯族(舊稱僮族,壯文:Bouxcuengh),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雲南、廣東和貴州等省區。秦以來,壯族先人曆代分別稱爲西瓯、駱越(雒越)、南越、濮、僚、俚、溪峒蠻、烏浒,在宋代史籍中始稱爲“撞”、“僮”、“仲”,明清時也有稱爲僮人、良人、土人的。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僮”與“壯”同音),直到周恩來倡議在1965年改“僮”爲“壯”。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于日食叁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爲正餐,多吃幹飯,菜肴也較爲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産的糧食,自然成爲他們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爲菜。以水煮最爲常見,也有腌菜的習慣,腌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區卻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 壯族喜愛獵食烹調野味、昆蟲,對叁七的食療頗有研究,利用叁七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壯族還擅長烤、炸、炖、腌、鹵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壯家燒鴨、鹽風肝、脆熘蜂兒、五香豆蟲、油炸沙蟲、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叁七花田雞、岜夯雞等。 壯族自家還釀制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爲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爲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爲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裏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典型食品: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馬腳杆,魚生,烤乳豬,花糯米飯、甯明壯粽,狀元把,白切狗肉,壯家酥雞,清炖破臉狗,龍泵叁夾。 居住在壩區和城鎮附近的壯族,其房屋多爲磚木結構,外牆粉刷白灰,屋檐繪有裝飾圖案。居住在邊遠山區的壯族,其村落 廣西龍脊的壯族山寨房舍則多數是土木結構的瓦房或草房,建築式樣一般有半幹欄式和全地居式兩種。 幹欄,也叫木樓、吊腳樓。壯、侗、瑤、苗、漢都有。多爲兩層。上層一般爲3開間或5開間,住人。下層爲木樓柱腳,多用竹片、木板鑲拼爲牆,可作畜廄,或堆放農具、柴禾、雜物。有的還有閣樓及附屬建築。一般幹欄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一個寨子一個群落,既雄偉又壯觀。有些村寨,家家相通,連成一體,就像一個大家庭。居室格局,各處自有特點。龍勝縣龍脊鄉壯族幹欄,以神龛爲中心,神龛後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爲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門與家公房相通。主婦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廳堂右側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樓梯旁,便于她們與小夥子們交往。這種布局的最大特點,是夫妻異室,沿襲了古俗。現在的幹欄,內部結構略有變化,但基本格局不變。 壯族服飾主要有藍、黑、棕叁種顔色。壯族婦女有植棉紡紗的習慣,紡紗、織布、染布是一項家庭手工業。用自種自紡的棉紗織出來的布稱爲“家機”,精厚,質實,耐磨,然後染成藍、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種草本植物),可染成藍或青色布,用魚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 壯族服飾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飾,男子、婦女、未婚女子的頭飾,各具特色。 男裝有右襟與對襟兩種,右襟衫反膊無領,衣紐從右腋下開至腰部又轉向正中,再開出叁四寸而止,衣襟鑲嵌一寸多寬的色布邊,用銅扣紐,再束上長腰帶;對襟開胸,長僅及臍的緊身衫,這是在勞作時穿著的。而女裝爲無領右襟,只是衣袖比男裝大些,寬大近尺,長至膝蓋,鑲嵌绲邊,邊條有寬細,一般在二叁道以上。肩內貼布反襯在外,起縫叁線,名叫“反膊衫”。男女衫的扣鈕均銅紐或布紐。男女褲子式樣基本相同,褲腳有绲邊,俗稱“牛頭褲”。已婚婦女有绲花邊的肚兜,腰褲左邊懸挂一個穗形筒,與鎖匙連在一起,走動時發出“沙啦吵啦”的響聲。男子禮服慣穿長袍,外面套上一件短褂,通稱“長衫配馬褂”,起先是頭戴頂圓帽,後來改戴禮帽。到了現代,壯族的穿著衣式已基本現代化,但老一輩人,仍普遍以穿藍、黑兩色爲主。 奇特的頭飾 未婚女子喜愛長發,留劉海(以此區分婚否),通常把左邊頭發梳繞到右邊(約叁七分)用發卡固定,或紮長辮一條,辮尾紮一條彩巾,勞作時把發辮盤上頭頂固定。已婚婦女則梳龍鳳髻,將頭發由後向前攏成雞(鳳)臀般的式樣,插上銀制或骨質橫簪。現在裹青紗白帕的已少見,多用黑帕或花帕頭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婦女,且喜歡戴繡花勒額,冬季婦女多戴黑色絨線帽,帽邊花式因年齡而異。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婦女上山勞動愛穿自己制的貓耳布鞋,俗稱鞋貓,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條扁紗帶將鞋耳和鞋跟串起來,任意綁紮調節松緊。兒童頭飾:童帽是用二叁寸寬的繡花布條縫制成的無頂遮額帽。古籍中記載壯俗“露頂跣足”、“布帛勒額(束額)”,在童帽上獲得再現,這種遮額帽既能保護頭部也是一種裝飾品。嬰兒的背帶比常見的漢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狀,“蝶身”長叁尺,寬二尺四寸,中繡花樣圖案或八卦乾坤圖,但很少見繡有文字,兩邊“蝶翼”長九尺,寬一尺二寸,這種背帶壯話稱“臘”。建國後,這種背帶逐漸改小尺寸,有些背帶壯話稱“臘”。建國後,這種背帶逐漸改小尺寸,有些背帶身刺繡上如“出入平安”“美滿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圖案。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認爲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爲“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說汙言穢語,不從老人面前跨來跨去。殺雞時,雞頭、雞翹必須敬給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並送到分手處。 壯族人忌諱農曆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叁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裏串門。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一般都要脫鞋。壯族忌諱戴著鬥笠和扛著鋤頭或其他農具的人進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壯家門外要放下農具,脫掉鬥笠、帽子。火塘、竈塘是壯族家庭最神聖的地方,禁止用腳踩踏火塘上的叁腳架以及竈台。壯族青年結婚,忌諱懷孕婦女參加,懷孕婦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別是懷孕婦女不能進入産婦家。家有産婦,要在門上懸挂袖子枝條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産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一個名字,送嬰兒一套衣服,一只雞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幹爹、幹媽。忌筷子跌落地上,認爲不吉利。吃飯時忌用嘴把飯吹涼,更忌把筷子插到碗裏。夜間行走忌吹口哨。忌坐門檻中間。 壯族是稻作民族,十分愛護青蛙,有些地方的壯族有專門的“敬蛙儀”,所以到壯族地區,嚴禁捕殺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災或其他重大災害時,壯族都要舉行安龍祭祖活動,乞求神龍赈災。儀式結束後,于寨口立碑,謝絕外人進寨。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壯族的山歌因南北方言不同而有“歡”、“西”、“加”、“比”、“掄”等不同稱謂。壯族人定期還舉行唱山歌會“歌圩”,以農曆叁月初叁爲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右江一帶稱爲“歡”,左江一帶稱爲“詩”,桂北一帶稱爲“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爲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農曆叁月初叁爲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內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爲“歌仙”的劉叁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廣西壯族古老的歌圩集會和繡球一直流傳至今。關于繡球最早的記錄可見于甯明花山壁畫 , 當時是一種球狀青銅武器 , 打獵時投出去砸獵物 , 這也是古書上將壯族的繡球稱作飛砣 ( 駝 ) 的原因。 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抛繡球、“碰蛋”等娛樂活動。這期間,各家各戶吃五色糯米飯。雲南文山一帶還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會。過去,壯族一年種一造(即一季)水稻,叁月初叁是備耕時間,歌圩就是爲春耕農忙做物質的和精神的准備。吃五色飯、五色蛋,是預祝五谷豐登的意思。 唐代,壯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爲內容,以敲擊聲伴舞。宋代有扁擔舞、采茶舞、撈蝦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剛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這舞蹈流傳至今。在漢族戲劇的影響下,大約在清代,壯族開始出現戲劇。一種是用壯語演唱的壯劇、師公戲、木偶戲;另一種是在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歌舞劇。壯劇又分爲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一帶的“北路壯劇”,是在滇戲的影響下,于民間說唱曲藝“板凳戲”的基礎上形成,吸收了滇戲的唱腔,伴奏的樂器有壯族的馬骨胡、葫蘆胡、木葉和漢族的笛子、叁弦、二胡。流行于青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壯劇”,是在馬隘土戲的基礎上,受邑劇影響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戲曲形式,伴奏樂器除本民族的馬骨胡、葫蘆胡外,還采用了邑劇的文鑼、武鑼、大钹、小钹、二胡、叁弦、笛子、鼓、梆子,以及龍州縣新發掘出的天琴彈撥樂器。 一、歌圩 歌圩盛行于壯族地區。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樣,但大體上春秋二季爲最盛。春季多于春節後的一段時間,爲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叁月初叁、叁月十六等等;秋季則多于中秋節後的一段時間,爲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此外,還有不定期的歌圩,這是經常的普遍的。傳說很早以前,一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得很漂亮,又很會唱山歌,遠近的小夥子都想向她求婚,于是老歌手提出賽歌擇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以期被老歌手和姑娘挑中。從此,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 -- 歌圩。 定期歌圩一般一年舉行叁兩次,規模大者上萬人參加,小者也有一二千人。不定期歌圩一般是小型的,叁五十人,一二十人都可以進行。歌圩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愛情理想爲主題。其內容一般爲見面歌、邀請歌、盤歌、新歌、愛慕歌、盟誓歌、送別歌等。歌圩一般爲期一天,也有連續兩叁天的。參加歌圩的除青年人外,也有中老年和少年。老人小孩主要是“觀戰”、欣賞、品評,有的老年歌手參與活動,但他們不唱歌,而是給青年人當參謀。歌圩非常熱鬧,除青年們對歌外,還有唱戲的、做買賣的。各種日用百貨、绫羅布匹、飲食糕點、雞鴨魚肉、蔬菜等,應有盡有。實際上歌圩也帶有幾分交易會的性質。 二、歌會 歌會與歌圩有所不同,大概是從歌圩派生出來的。歌會的會期不一定,只要有需要,隨時都可以進行。參加歌會的人數多者上千,少者叁二十。歌會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表現壯族人民變革社會、變革生活的思想激情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爲主題。其內容大體從開篇歌開始,進而到獻歌、賽歌、評歌、和歌、學歌、團結歌等。參加歌會的一般是對時政有所感的成年人。 叁、銅鼓 壯族鑄造和使用銅鼓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迄今,在壯族地區的絕大多數縣份已發掘出不同時期的銅鼓。銅鼓的類型很多,大小不一。鼓面圓平,鼓身中空無底,裝飾著各種圖案花紋。在曆史上,銅鼓既是樂器,也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征。從冶煉技術和造型技術來看,在廣西田東縣鍋蓋嶺出土的屬于戰國時期的銅鼓,在廣西貴縣、西林縣出土的屬西漢時期的銅鼓,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四、壯錦 壯錦是壯族人民享有盛名的紡織工藝品。它用棉紗和五色絲絨織成,花紋圖案別致,結實耐用。壯錦的生産,遠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時代已有記載。到了清代,壯錦生産已遍及壯族地區,成爲壯族人民的被服所需和市場的暢銷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壯錦得到新的發展,花紋圖案不斷創新,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如壁挂、台布、坐墊、沙發布、窗簾等。現在廣西靖西、賓陽等地生産的壯錦,暢銷國內外。 五、壯拳 在壯鄉不僅有悠久的曆史和傳統,而且還是壯族獨特的習俗。如明代桂西壯人,男孩長到十來歲,就要教他練武。當地土司提倡群衆習武,群衆也崇尚武術,每年冬閑時節,壯鄉的各個村寨都延聘師傅傳授武藝。這種習俗經久不衰,一直延續到解放前後。而今壯鄉的傳統武術又逐步恢複發展起來。 壯族的婚姻,有自由戀愛和父母包辦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戀愛自由,但父母幹涉包辦也時常有。壯族一般實行一夫一妻制。婦女和男子一樣都是家庭的勞動力,但僅有男子有繼承權。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現在有些地方還保持這種習俗。青年男女結婚後,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節日和農忙時節才到丈夫家短暫居住,直到懷孕之後才長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時間爲叁、五年不等。在曆史上,“不落夫家”期間有性自由,近代受儒家文化影響,認爲這是一種不正當的行爲,遭到嚴禁,違者或離婚,或賠償一定的財物。現在戀愛自由,婚姻自主。

上一篇:中國樂器唢呐(唢呐一響全劇終是什麽意思?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