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民族樂器(黎族民族樂器視頻 )

董乐器 2022-02-25 09:45:58

器樂:幕間曲黎族民族樂器,序曲,舞曲,終曲

聲樂:男/女—高音,中音,低音

音樂有幾種形式 搖滾樂 流行音樂的一種。20世紀50年代早期發掘于美國,後遍及世界。由一組人演出,如其中包括人聲、吉他(通常帶有電聲擴大裝置)以及其他各種鼓,搖滾樂又可分爲民間搖滾樂、爵士搖滾樂和朋克搖滾樂。搖滾樂産生于戰後社會矛盾不斷激化的生活現實中,因此,歌詞常演的社會內容,有反叛意味。它直白的喊唱與強勁的節奏是青年人不堪生活壓力下的宣泄。 爵士樂 一種以即興演奏和變化豐富的節奏爲特點的音樂形式。源于美國新奧爾良的貧民區,當地黑人文化和歐洲文化的獨特的交融,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保存了它的産生。可以獨奏,或以任何一種方式組合演奏者。樂器組合通常包括獨奏樂器單簧管、薩克斯管、小號和長號和一個提供節奏背景的打擊樂器組,由鼓、低音提琴或低音吉他、鋼琴或吉他組成。演奏者對器樂、聲樂音色和節奏的抑揚頓挫在即興中的獨特處理,與強烈節奏引起的亢奮,成爲爵士樂的特點與風格。 獨唱 聲樂演唱形式之一。由一人演唱,常用樂器或樂隊伴奏,亦有用人聲伴唱者。 重唱 聲樂演唱形式之一。指每個聲部均一個人演唱的多聲部樂曲及其演唱形式。按聲部或人數分爲二重唱、叁重唱、四重唱等。重唱在歌劇中常見,也是室內樂的演唱形式之一。 齊唱 聲樂演唱形式之一。由兩個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關系同時演唱同一曲調。 合唱 聲樂演唱形式之一。指兩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組所擔任的聲部,演唱同一樂曲。分同聲(純粹是男聲、女聲或童聲)、混聲(男女聲混合)兩類,又根據聲部的多寡再分爲女聲二部合唱、男聲叁部合唱等。最常見者爲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混聲四部合唱。合唱常輔以樂器伴奏,純粹由人聲演唱而無樂器伴奏者,稱無伴奏合唱。 獨奏 器樂演奏形式之一。由一個人演奏某一樂器。常有其他樂器或樂隊伴奏。 叁重奏 器樂演奏形式之一。指3件樂器的演奏者,各按自己所擔任的聲部演奏同一樂曲。也可指由3件樂器演奏的樂曲。此種樂曲系由複調風格的叁聲部奏鳴曲演變而成,通常用奏鳴曲套曲形式,有4個樂章。由大、中、小提琴演奏者組成“弦樂叁重奏”,由3件管樂器組成“管樂叁重奏”;由鋼琴與另兩件樂器組成“鋼琴叁重奏”。 四重奏 器樂演奏形式之一。指5件樂器的演奏者,各按自己所擔任的聲部演奏同一樂曲。亦指由4件樂器演奏的樂曲。通常用奏鳴曲套曲形式,有4個樂章。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組成“弦樂四重奏”;由小、中、大提琴與鋼琴組成“鋼琴四重奏”,亦有由管樂器和弦樂器組合的四重奏。 五重奏 器樂演奏形式之一。指5件樂器的演奏者,各按自己所擔任的聲部演奏同一樂曲。亦指由5件樂器演奏的樂曲。通常用奏鳴曲套曲形式,有4個樂章。由兩把小提琴、兩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組成“管弦樂五重奏”;由4個弦樂器與鋼琴組成“鋼琴五重奏”,也有管樂器與弦樂器,或管樂器、弦樂器或鋼琴組成。 鼓吹樂 中國器樂合奏形式之一。另一說專指中國古樂之一種。源于北方少數民族。後被曆代統治階級所用,作爲軍樂、宴樂,及其他各種儀式中。古時常用樂器有鼓、钲、箫、笳等。長期以來在民間不斷衍變和發展,廣泛流傳。演奏形式有叁種,分別以唢呐、管子、笛3種類型樂器主奏。如冀東鼓吹、山東鼓吹以唢呐、海笛爲主奏樂器,山西八大套、冀中管樂中以管子爲主奏樂器等。 山歌 中國民歌的一種體裁類別。一般是指人們在山野、田間、牧場等勞動中,爲抒發思想感情而編唱的民歌。大多是以獨唱或對唱形式出現。見景生情,即興編詞,內容以表現勞動與愛情生活爲主。山歌的音樂極富地方特色,是民歌中風格性最強的品種。山歌的種類繁多,分布很廣。南方有“客家山歌”、“興國山歌”、“柳州山歌”、“江浙山歌”、“彌渡山歌”等;北方有“信天遊”、“山曲”、“花兒”、“慢趕牛”、“爬山調”等;少數民族地區有蒙古族的“長調”,苗族的“飛歌”,藏族的“哩噜”,壯族的“歡”、“加”、“倫”以及彜、瑤族、黎族、畲族的各種山歌等。草原的“牧歌”,水鄉的“漁歌”,平川的“田歌”或“田秧歌”,都與山歌的性質相類似。山歌的風格有的悠揚秀麗,有的豪放粗犷。各地山歌都有一些代代相傳的曲調,歌者即在這些曲調上即興編詞歌唱。其曲調的節奏較自由,有字密、腔長的特點。樂段結構常見的有2樂句樂段、4樂句樂段,多爲單樂段的反複或變化反複。 弦詩曲 中國民間絲竹樂樂種。流行于廣東潮州、汕頭等地。常用曲目除十大名曲《薰風曲》、《寒鴉戲水》、《平沙落雁》、《月兒高》、《昭君怨》、《鳳求凰》、《小桃紅》、《玉連環》、《錦上添花》、《黃鹂詞》外,還有《出水蓮》、《柳青娘》等。常用的樂器有二弦、揚琴、秦琴、琵琶、叁弦、月琴、椰胡、二胡、橫笛、唢呐、洞箫、小鼓、木魚等,以二弦領奏,其他樂器根據演出形式而定。樂曲通常由3個部分組成,即慢板(頭板、二板)、快板(叁板、考板)、尾聲。演奏者可即興加用花音、揉音、滑音等技巧。演奏風格細致優雅。民間藝人使用二四譜。由二四譜的演奏又産生了“輕叁六”(多表現輕快活潑的情緒)、“重叁六”(多表現莊重激昂的情緒)、“輕叁重六”(多表現清新優麗的情緒)、“活五”(多表現淒涼悲切的情緒)4種調。 交響曲 通過綜合運用並挖掘各種樂器性能及表現力,來塑造音樂形象,體現作曲家內心情感和思想理念的大型器樂套曲形式。由交響樂隊演奏,它實質上是交響樂隊的“奏鳴曲”,但比奏鳴曲更富于表現力、更加富于恢宏的氣勢。交響曲是音樂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音樂形式。“symphony”一詞源于古希臘,意爲“共響”。早期的交響曲由17世紀末意大利式歌劇序曲演變而來,序曲“快板——慢板——快板”的結構形式爲交響曲的套曲形式打下了基礎。序曲性質的交響曲在18世紀逐漸脫離歌劇,吸收其他器樂曲的因素,發展成爲獨立的有3個樂章的器樂體裁,依然屬于小型樂隊或器樂重奏的作品;後經海頓、莫紮特的大量創作實踐,最終確立了規範的交響曲式,即古曲交響曲。它包括有4個樂章:第一樂章,快板,奏鳴曲式;第二樂章,慢板(或稍慢),節略的奏鳴曲式、叁段式、複叁段式、變奏曲式,具有抒情性;第叁樂章,快板(或稍快),小步舞曲;第四樂章,快板(或急板),回旋曲式、奏鳴回旋曲式等。此外,交響曲整體的調性布局、和聲結構、各樂章間的對比與平衡、樂隊中樂器的組合與規模等均得到規範化而基本定型。交響曲在貝多芬手下則被發揮到極至,樂曲的展開部與尾聲得到擴大,主題對比強烈,和聲富于動力性,第叁樂章以諧谑曲取代小步舞曲等,都是貝多芬深化交響曲體裁的具體體現。他的《第叁交響曲》使交響曲進入19世紀浪漫主義交響曲的新階段。19世紀浪漫主義交響曲的最大特征是個性突出,因而也決定此時期的交響曲在不同的作曲家筆下,無論內容、形式、技巧有著不同的創新,出現了以歌唱性旋律取勝的抒情交響曲——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標題交響曲——法國作曲家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等,還産生了新的交響樂體裁“交響詩”。同時各國的民族交響曲也興起,俄國的裏姆斯基-科薩科夫、柴科夫斯基,捷克的德沃夏克,芬蘭的西貝柳斯等都作有具濃郁民族風格的交響曲。此時期的交響曲,其樂章數目有多有少,不局限在4個樂章,樂隊編制上有時也有變化。家喻戶曉的交響曲主要有奧地利作曲家海頓的《第四十五交響曲》(“告別”)、《第九十四交響曲》(“驚愕”)、《第101交響曲》(“時鍾”),莫紮特的《第四十交響曲》、《第四十一交響曲》(“朱庇特”),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的《第叁交響曲》(“英雄”)、《第五交響曲》(“命運”)、《第六交響曲》(“田園”)、 《第九交響曲》(“合唱”),等等。

上一篇:招聘樂器老師(招聘樂器老師要求 )
下一篇:西方鍵盤樂器(西方鍵盤樂器有哪些 )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