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樂器(活化石樂器獨奏 )

董乐器 2022-05-21 17:27:09

滿族風俗——節慶

搜索:大清帝國·評論0條我要評論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活化石樂器。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曆10月31日,太宗皇帝發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爲“滿洲”,,這標志著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而後,把每年的陽曆12月3日定爲'頒金節'。上元節:即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同漢族一樣,滿族也有元宵挂彩燈和吃元宵的習俗。走百病:滿族婦女的節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當晚,婦女們叁五成群,結伴遠洲,或走沙滾冰,或嬉戲歡鬧,叫做“走百病”。二月二:俗稱“龍擡頭日”。當日晨,滿族人家把竈灰撒在院中,灰道彎曲如龍,故稱“引龍”。然後在院中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還要吃“龍須面”和“龍鱗餅”。婦女們這天不能做針線活。清明節:上墳祭祖時不像漢族紙錢後在墳頂上壓錢,而是在墳上插“佛朵”。“佛朵”是滿語,譯爲漢語爲“柳”或“柳枝”。根據滿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孫,爲表明後繼有人,要在墳上插柳。端午節:滿族過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其風俗與漢族相同。中元節:滿族以七月十五爲中元節,也視爲超度亡靈的“鬼節”。屆時,各處寺院設立道場,燃燈念經,要舉行各種超度儀式。中秋節:滿族人家過中秋節也吃“團圓飯”。此外,月亮初升之際,還要供月。即在院內西側向東擺一架木屏風,屏風上挂有雞冠花、毛豆枝、鮮藕等,爲供月兔之用。屏風前擺一張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餅。祭時,焚香磕頭,婦女先拜,男人後拜。臘八節:滿族人家臘月初八要泡“臘八醋”和煮“臘八肉”。除全家人吃外還要分送親友。小年:滿族過小年的習俗與漢族相同。臘月二十叁日爲“小年”。屆時家家戶戶要祭祀竈神,俗稱“送竈王爺”。滿族風俗

滿族婦女是腳穿旗鞋,身著旗袍,頭帶旗頭;滿族男子一般也是穿長袍,只是長袍外面常罩上一件坎肩(馬甲)。

滿族的女式旗鞋,稱爲“寸子鞋”,亦稱“馬蹄底鞋”。鞋底中間即腳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頭,用細白布包上,木跟不著地的地方,常用刺繡或穿珠加以裝飾,因鞋底平面呈馬蹄形,所以得名;還有一種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狀,稱爲“花盆底鞋”;老年婦女和勞動婦女所穿旗鞋以平木爲底,稱爲平底繡花鞋,亦稱“網雲子鞋”。滿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繡花,而襪子多爲布質,襪底也納有花紋。

男式旗鞋是滿族及愛新覺羅家族具有民族特色的鞋,又叫“兀拉”,是用獸皮或家畜皮制成。幫底相連,形狀前平後圓,口方,前臉上聚皮納褶,四周安有六個小耳,穿皮條或麻繩系緊。冬季鞋內放兀拉草,輕便、暖和。貴族則穿靴,上朝穿方頭朝靴,平時穿一種薄底短筒輕便靴,俗稱“快靴”,也叫“爬山虎靴”。還有一種家制布鞋,大多是厚底、素幫、圓口或方口式,鞋臉上鑲著皮條制成的單梁或雙梁。

旗袍是滿族最有特色的服裝。滿語爲“衣介”,也就是長袍的意思。男子的旗袍是無領(也有圓領的)撚襟、窄袖(也稱箭袖、馬蹄袖)扣絆、兩面或四面開衩、束帶。箭袖或馬蹄袖,平時挽起,冬季打獵或作戰時放下,覆蓋手背,用以禦寒,後來成爲清朝禮節中的一個規定動作。開衩本是爲了上下馬方便,後成了區分等級的標志。皇族宗室開四衩,官吏士俗開兩衩。還有一種便服,不開衩的袍,俗稱“一裹圓”。

坎肩是滿族男子服裝特色之一。坎肩(又稱背心、馬甲),是一種無袖短衣。有單、夾、棉、皮等幾種。滿族獵戶多穿毛朝外的皮坎肩。女子的坎肩多用布制,四邊鑲有彩條。另外,滿族坎肩的樣式也很多,常見的有對襟直翹、對襟圓翹、撚襟、琵琶襟、一字襟、人字襟等。還有一種多紐扣的馬甲,稱爲巴圖魯坎肩。坎肩也正是以這種獨有的魅力,流傳至今,成爲各民族人民喜愛的一種服飾。

女式旗袍基本與男式相同,只是多一些裝飾而已。女式旗袍除也是直立式的寬襟大袖長袍外,下擺及小腿,有繡花紋飾。滿族婦女往往在衣襟、領口、袖邊等處,鑲嵌幾道花紋或彩牙兒,俗稱“畫道兒”或“狗牙兒”。根據季節變化,還可分爲單、夾、棉、皮等幾種。

隨著社會的發展,男旗袍逐漸廢棄,女旗袍則不斷演化,由寬腰直筒式逐漸變成了緊身合體的曲線型、流線型,成爲代表中華民族的一種女式服裝。

滿族人的發式是繼承了金代女真人之習俗。男子發式是“半剃半留式”,

這與滿族先民女真人的“辮發垂肩,留腦後發”有一定承襲關系。滿族婦女“辮發盤髻”的習俗,也是來自女真遺風。“兩把頭”是滿族婦女最具有代表性的發式,即將頭發夾于頭頂,分成兩绺,結成橫長式的發髻,以高髻爲尚。再將後面余發成一個“燕尾”式的長編髻,壓在後脖領上,使脖頸挺直,加之穿高底旗鞋,走起路來分外端莊、文雅。

清代中期以來,滿洲貴族婦女盛行頂戴“大拉翅”(旗頭)。它是由“兩把頭”的發式發展而來的。

滿族男子一般戴禮帽。大凡禮帽,一般都在頂珠之下裝有短翎管,用來佩飾羽翎。日常滿族男子戴的,還有圓形瓜皮便帽。

濃郁的滿族風情滿族及其先民多以遊牧圍獵爲生而又能歌善舞。長期的野外勞動和簡單的生産方式,形成了東北人樂觀、開朗、豁達的性格。這種性格的長期沉澱,使滿族音樂旋律儉約、樸實,音程跳動棱角分明,節奏短促有力、富有彈性,呈現出熱烈歡快、質樸豪爽的風格。

因繁重艱辛的勞動急需松弛休息,故歌舞深受滿族人民的喜愛並得以發展。滿族歌舞始于民間,用以自娛,始終保持其淳樸之風。

“渤海樂”的《新靺鞨》,“女真樂”的《鹧鸪》、《臻篷篷歌》,滿族民歌《出征歌》、《子孫萬代歌》等,後被宮廷用以典禮、祭祀、宴飨而日趨高雅化。如渤海樂舞成爲渤海國、日本國的宮廷樂舞;女真樂舞用于大金朝宮廷;滿洲“莽式空齊”演變成清宮廷“慶隆舞”。

在東北廣大農村流傳著豐富多彩的反映滿族人民勞動、祭祀、遊戲、出征和日常生活的民歌、兒歌。其中有漁民號子《跑南海》、山歌《開山調》、牧歌《溜響鞭》、《挖人參》、《蠶姑姑》等;反映民間生活的有《巴音波羅》、《轱辘冰》、《喜歌》等;反映愛情的有《伊勒哈穆克》、《紅絨線》、《煙荷包》、《十二月》等;遊戲歌有《抓嘎拉哈》、《拍手歌》;反映出征內容的有《出征歌》、《八角鼓咚咚》;反映婦女生活的《丹查拉米》、《酸棗顆棵》;兒歌有《幹草垛插金刀》、《風來咯》等。

滿族民歌內容豐富,較之漢族民歌,多了一些漁、獵、牧勞動和八旗兵出征及思念親人內容歌曲。其歌詞語言通俗、活潑,其旋律質樸、簡明。農村中的滿族民歌這一特征更爲明顯。

滿族人民能歌善舞,祭祀、喜慶、節令無不歌舞之。歌與舞緊密相連,故歌舞音樂是其音樂的主體。

在豐富多彩的歌舞中,“莽式空齊”和“鞑子秧歌”最具典型。

一、“莽式空齊”是滿族盛傳之傳統歌舞,“滿洲大宴會,主家男女,也必更迭起舞。大率舉一袖于額,反一袖于背,盤旋作勢,曰‘莽式’。”“中一人歌,衆皆以‘空齊’二字和之,謂之‘空齊’。”由此觀之,“莽式”爲舞,“空齊”爲歌。

“莽式舞”之表演有九折十八勢,九折:起式、拍水、穿針、吉祥步、單奔馬、雙奔馬、怪蟒出洞、大小盤龍、大圓場。十八式:手、腳、腰各叁式,肩、轉、走各兩式,鼓叁式。

“莽式空齊”深受滿族人民喜愛,其喜愛之程度正如楊賓詩中所說:

“馬閑青草後,人醉晚風前,莽式空齊曲,逍遙二十年。”乾隆年間,被宮廷樂舞吸收後發展爲“慶隆舞”。

二、“鞑子秧歌”就是東北滿族秧歌。滿、漢皆有秧歌,既各有特色,又相互吸收發展。

滿族秧歌多在正月十五元宵夜表演,表演者前有持傘燈似賣膏藥之人,後有扮演各式角色,手持圓木相擊對舞,以鑼鼓伴奏,歌舞更迭。

滿族民間歌舞還有薩滿祭祀樂舞和單鼓樂舞中之“抓鼓舞”、“腰鈴舞”、“太平鼓舞”、“銅鏡舞”及兒童遊戲舞《笊籬姑姑》等。

清.何耳《燕台竹枝詞.太平鼓》雲:

鐵環震響鼓蓬蓬,跳舞成群歲漸終。

見說太平都有象,衢歌聲與壤歌同。

薩滿教和滿族面具

滿族在漫長的曆史時期內信仰和繼承著與通古斯人的古老的多神信仰一致的薩滿教。薩滿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宋曆史文獻《叁朝北盟會編》中,它是女真語,意指巫師一類的人。

薩滿教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種原始宗教,産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時期。古代北方民族或部落,如肅慎、勿吉、靺鞨、女真、匈奴、契丹等;近代北方民族,如滿族、蒙古、赫哲、鄂溫克、哈薩克等也都信奉薩滿教或保留一些薩滿教的某些遺俗。薩滿教原始信仰行爲的傳布區域相當廣闊,囊括了北亞、中北歐及北美的廣袤地區。

薩滿教是一種原始的多神教,遠古時代的人們把各種自然物和變化莫測的自然現象,與人類生活本身聯系起來,賦予它們以主觀的意識,從而對它敬仰和祈求,形成最初的宗教觀念,即萬物有靈。宇宙由“天神”主宰,山有“山神”,火有“火神”,風有“風神”,雨有“雨神”,地上又有各種動物神、植物神和祖先神……形成普遍的自然崇拜(如風、雨、雷、電神等)、圖騰崇拜(如虎、鷹、鹿神等)祖先崇拜(如佛朵媽媽等)。

在薩滿舉行宗教活動的儀式上,所用的法器很多,如神案、腰鈴、銅鏡、抓鼓、鼓鞭等。在法器上都刻繪有各種神的圖案,尤其是在神案上和抓鼓上古時候都刻繪有色彩豐富的神靈面具。這些滿族面具,無論是藝術價值、學術價值、民俗價值、文化價值都是彌足珍貴的。由于滿族薩滿面具是宗教用品,一般只由薩滿傳世珍藏,外人很難見到。

薩滿,被稱爲神與人之間的中介者。他可以將人的祈求、願望轉達給神,也可以將神的意志傳達給人。薩滿企圖以各種精神方式掌握超級生命形態的秘密和能力,獲取這些秘密和神靈奇力是薩滿的一種生命實踐內容。

薩滿分爲家薩滿和野薩滿。家薩滿作爲侍神者,主要負責族中的祭祀活動。野薩滿(又稱大神)是神抓薩滿,即神靈附體的薩滿。神抓薩滿的活動包括醫病、軀災、祈福、占蔔、預測等人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滿族薩滿平時與族內普通人一樣,他們的服務是不取報酬的,也沒有超越他人的權限,他們可以結婚生子。薩滿死後,所用的神器、佩飾、服裝等隨葬。新薩滿要經過挑選、培訓(滿語學烏雲),最後才能確定。

滿族薩滿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時使用。薩滿祭祀中,依照祭祀內容要求,模擬成各種動物或神怪。由于怕被死者或神靈認出,薩滿要戴上面具,並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臉。身穿薩滿服,腰系腰鈴,左手抓鼓,右手執鼓鞭,在擡鼓和其他響器的配合下,邊敲神鼓,邊唱神歌,充滿神秘的色彩。

青年滿學家王松林在黑龍江甯安地區調研考察時,發現甯安滿族文化傳人傅英仁掌握大量滿族薩滿面具圖譜。王松林的真誠、癡迷、執著打動了老人,老人拿出了100余個滿族薩滿面具圖譜和25個滿族圖騰圖繪,作爲滿族史料贈送給他。經過王松林的整理、繪制,滿族薩滿面具終于在2000年秋面世了,被稱爲二十世紀末中國民間藝術的奇觀。

這次在沈陽滿族民俗博物館展出的100余個滿族面具是經過挖掘、整理繪在神鼓上和木雕面具。滿族面具以反映女神爲主,其形成時間大約爲原始母系社會的繁榮時期。滿族面具是薩滿教的活化石,其涉及曆史久遠,內涵豐富,神秘粗犷,色彩明快,稚美可掬。

面具作爲一種純精神的萬能武器,等到原始先民的恐懼感、自卑感逐漸消失後,就漫漫演變成娛樂工具。滿族面具由莊重威嚴的薩滿祭奉逐漸轉爲戲劇娛樂表演。

在清朝,宮廷和民間已廣爲流傳著瑪虎戲。“瑪虎”爲滿語,即假面舞,或稱面具舞。早年,面具多用草枇、獸革、龜蓋、貝殼制成。近世多用高麗紙、桦樹皮制成,再刻繪人、鳥、鬼怪臉面形象,或慈祥,或猙獰,千姿百態。

清史稿》一百零一卷中記述:“乾隆八年,更名慶隆舞,內分大、小馬護爲揚烈舞,是爲武舞;大臣起舞上壽爲喜起舞,是爲文舞。”又載:“揚烈舞,用帶面具叁十二人,衣黃畫布者伴,衣黑衣皮者伴。跳躍倒擲,像異獸。”文中所提“馬護”既“瑪虎”,亦指假面。又具《愛輝十裏長江俗記》記述:瑪虎之愛耍者,並非只在清宮裏,滿族民間旺族和大的部落早在金代就有瑪虎戲。

滿族面具是滿族文化的稀世珍貴遺産,它不僅爲民族學、民俗學、考古學、語言學、美術、戲劇等方面的學術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啓示,並開啓了新的研究領域和方向,它也爲旅遊和民間工藝美術提供了巨大的開發商機。

滿族的禮儀

滿族的人際禮儀習俗,既有尊老、敬上、好客等美好的禮節,也有受漢族影響,吸收一些儒教的“叁綱五常”封建道德,當然還保存著某些氏族部落制度的殘留。

(一)“尊老敬上”是滿族人禮儀的中心內容。

入關後康熙、乾隆皇帝數次舉行“千叟宴”,身體力行提倡尊老敬上。因此,滿族人無論是官宦士紳,還是平民百姓,都把尊老敬上視爲美德,成爲家規族法的重要內容。

平日,同居的晚輩人每天早、晚都要給老人請安。長輩的教誨要洗耳恭聽,不能頂撞。與長輩同行,要隨從其後。進出門時,要先行幾步爲長輩開門,並請長輩先行。在屋中,要長輩先坐。長輩說話,非得允許,不得插言。長輩外出遠行,要送出大門外,歸來要迎至大門。年輕人外出歸來,要先向父母請安,然後再回到自己房裏。

路途相遇,小輩須垂立路旁,讓長輩先走。吃飯時,要長輩先坐、先吃,自己才能坐,才能動筷子。食畢,長者先放下筷子,晚輩才能夠離席。過去滿族是“父子不同席”,現已改變。

媳婦對公、婆禮節最多,也最恭謹。如每天要早起做飯,還要裝煙、打洗漱用水、問安等。一日叁餐要站立侍奉,不能與公婆同席。而未出嫁的姑娘則有特殊地位,“可就食于翁姑之側”。

(二)滿族人非常“重客守信”。

滿族人好賓客,信朋友,重感情。入關後的滿族仍沿此習。家裏來了賓客,必設炕桌,置酒款待。宴客的菜肴均是雙數,飲酒必以大盅,盡歡而止。滿族人守信用,答應朋友的事情,一定會千方百計去做。

山區裏的滿族人家,難得有客人來到,更爲好客。主人外出或下地幹活,房門也不鎖,路人或來客可隨意入門、喝水、吃飯,只是臨走時將門前箱內木棍指向自己去的方向即可,這個放木棍的小箱叫“客銘箱”。

(叁)滿族人主要的和最常見的禮儀形式有:見面禮、請安禮、告別禮等幾類:

1、見面禮

見面禮主要有叩頭禮、頂頭禮、抱見禮、執手禮、鞠躬禮、擦肩大禮等;

叩頭禮是小輩見長輩,過去平民見王公貴族,奴仆見主人時所行的見面大禮。叩頭禮有四種。一種是“一跪叁叩”,一般對父母、主人或尊長;另一種是“二跪六叩”,一般也對父母、爺爺、奶奶和尊長;再一種是“叁跪九叩”,主要在祭神、祭祖、見皇帝時用;還有一種是“一跪四叩”,一般是在過年小孩見尊長時用。

頂頭禮是久別重逢的老夫妻相見時的禮節。女方把頭頂到男方的胸脯上,男方用左手扶著老伴,右手撫摸老伴的後腦勺。

抱見禮,這是長時間沒見面的至親好友之間相見時的大禮。若是平輩之間,不論男女,雙方抱肩貼面;若長輩和晚輩之間見面,晚輩用雙手抱住長輩的腰,長輩俯身同晚輩貼一下臉,然後直身用手撫摸晚輩的後背。這也叫“抱腰接面大禮”。

執手禮應用較廣,長幼之間、平輩之間、朋友之間、親屬之間均可使用。古稱滿人“無作揖打恭之禮,想見帏執手”。見面的雙方各自伸出右手相執,虛攏但不握緊,如同現在的握手。

鞠躬禮,這是平日親朋之間相見的禮節。若是長幼之間,小輩要給長輩行鞠躬禮,或是平輩之間,對行此禮。

擦肩大禮,這是主人和客人之間常用的禮節。滿族人家經常無償地招待過往客人,客人臨走時,客人與男主人用一肩頭互相摩擦幾下即可。這就表示了客人對主人的感激之情。多日不見的朋友相見,也有行此禮。

2、請安禮

請安禮主要有;打千兒禮、跪安禮、蹲安禮、撫鬓禮等。

打千兒禮是男子常用的請安大禮。也叫“單腿跪”、“扛肩膀頭”。施禮時,凡穿箭服或袍褂的,要先彈放下袖頭,然後左腳前移半步呈前屈狀,右腿後退半步呈半蹲狀,左手扶在左膝上,右手下垂,頭頸與上身略向前傾,口稱“請阿瑪安”“請額娘安”等。禮畢恢複直立。

跪安禮也叫“跪拜禮”,這是男子的請安禮。跪拜者垂手低頭來到受禮者面前,雙手扶住雙膝,雙膝跪地後口稱“給某某請安”,隨著話音落地站起,走到側面站立。

蹲安禮也叫半蹲禮,這是女子對長輩請安禮。行禮者站在受禮者面前,雙腳平行,雙手扶膝,隨即一弓腰,膝蓋略彎曲如半蹲狀,嘴裏念叨“請某某大安”。

撫鬓禮是平輩女子之間,日常相見時互相請安的禮節。相見的女子以右手撫摸叁下額角,同時向對方點幾下頭,眼睛看著對方,以示問候。受禮者同樣以撫鬓禮回拜。

3、告別禮是社交禮儀中的重要內容,主要有打橫、相抱、親面、執手、鞠躬等禮節。

打橫又叫退步打橫,是客人走時向主人行的告辭禮。一般客人走時,主人要送至院門外,客人與主人告辭時,回身退後一步,雙手貼身橫走一、二步,然後向主人點頭,表示與主人告辭,主人抱雙手點頭表示告辭。

告別禮中的相抱、親面、執手、鞠躬等禮節與見面禮節相仿。滿族生育習俗

滿族的生育觀,舊時有重男輕女思想,至今依然,而且以多子多女爲福。生男孩,則在房門左框上挂一木制小弓箭;若生女孩,則在房門右框上挂一條或紅或蘭的布條此謂“他哈補釘”。這個儀式稱之爲“懸弓挂帛”。

“落草”。生兒落草是滿族生育習俗。婦女懷孕,被認爲是全家的一件喜事。爲保護胎兒的正常發育,對孕婦有許多清規戒律,如:不准坐鍋台、窗台、磨台;不准進産房;不准祭祀祖先和參加別人的婚禮;禁食兔肉,怕生孩子叁瓣嘴;不要多吃鹽和醬,惟恐孩子成“喉巴”。其規矩之繁多,往往給産婦精神上造成很大壓力。産房一般不設在西屋,不能將孩子生在炕席上。孕婦生産前,要把炕席卷起,在土炕上鋪上谷草,讓孩子生在谷草上,所以孩子出生稱“落草”。

滿族生育還有“采生”和“開奶”之說。嬰兒看到的第一個外人被稱爲“采生人”,意爲采生人將對嬰兒産生影響,有的還被認爲幹爹幹媽。開奶,是請多子女的婦女給嬰兒餵第一口奶,意謂消災無病好養活。

“洗叁與打聰明”在孩子出生的第叁天,要進行“洗叁”,將一個兒女雙全又有威望的老太太(稱爲姥姥)接到家中,由姥姥用一大銅盆給孩子洗熱水澡,邊洗邊唠叨:“洗洗頭,做王侯;洗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臉蛋,做知縣……”。最後用一根大蔥打叁下,邊打邊說:“一打聰明,二打伶俐,叁打明明白白。”說完,孩子的父親將大蔥扔到房上,親友們一齊向孩子的父母道喜。

“辦滿口”。嬰兒滿月,要舉行上索儀式,宴請親友。上索,即將“子孫繩”請出,一端栓于祖先板的斜柱子上,另一端拉至門外,栓在早以准備好的柳枝上,然後全家人向祖先板叩拜。生男孩則在索繩栓一小弓箭,生女孩,則栓上“他哈補釘”。親友都來祝賀、饋贈禮品,多是送長命鎖等

“挂悠車”。滿族人生第一個孩子,滿月時,姥姥家要給孩子蒸“河咧”(長蛇型的面駒駒),俗謂吃了可多生發。其舅父在這天要送給一個悠車,並親手挂起來。悠車以經人用過的爲佳,俗稱“養活孩子吊起來”。親友要送小衣服和小鈴铛等玩具。如嬰兒哭鬧,要邊推悠車,邊哼“悠悠調”。如《月兒圓》悠悠調這樣唱到:

月兒圓,月兒大,月兒已在樹上挂。

小妞妞,別哭了,額娘領你找阿瑪。

船兒搖,別害怕,長大嫁給漁老大。

魚皮鞋,魚皮襪,魚裙魚襖魚馬褂

……

做滿月,女客將兩個饅頭合在一起,拿著讓産婦咬一口,謂之“滿口”。從這天起,産婦要增加飲食,沒有什麽禁忌了。設宴招待客人,以長面條爲主款待客人,意謂綿綿不斷健康長壽。

“抓周”。孩子周歲時已初懂人事,傳說這一天可以測出孩子一生的情趣和志向,所以滿族人多有“抓周”習俗。嬰兒滿周歲之日,其家人將紙筆、書冊、弓箭、頂戴、樂器、煙酒、賭具等,放在炕上,讓嬰兒去抓。據說抓到什麽,將來就要幹什麽。

給嬰兒“睡扁頭”的習俗,是滿族人所特有的,就是讓嬰兒枕著裝有糧食的小枕頭,這叫“頭枕糧倉”,日後大富大貴,並叫嬰兒仰面躺著,日久天長,把嬰兒的後腦勺睡得又平又扁。同時,嬰兒後背也睡得扁平、肩寬,滿族人認爲這樣是美觀。滿族姓氏與家譜

姓氏是不同血緣集團相互區別的符號,不同的姓氏表示著不同的家族。滿族人的姓氏是其不同曆史時期的文化的反映之一。在滿族共同體形成時期,其姓氏是多音節的,用漢字寫就是二個或二個以上漢字共同組成。滿族入關後,其姓氏逐漸向單音節過渡,即與漢族單字姓氏相同,其姓氏實質上既有原多音節姓氏的內涵,又有與漢族姓氏相同的單音節的表現形式,形成了滿漢兼融的姓氏文化特質。

滿族的姓氏形成于氏族社會,是表示血緣關系的稱謂,稱之爲“哈拉”。最初一個哈拉就是一個穆昆(家族)。隨著人口的繁衍,原來同一哈拉穆昆內就派生多個哈拉。所以,滿族逐漸形成衆多的哈拉(姓氏)。

滿族姓氏在《皇朝通志•氏族略》中記載了646姓,又記譜外33姓,加起來有679個姓氏之多。

綜觀多音節滿族姓氏的來源,可分爲叁大類:

1、以地名爲姓。

以所居地名爲姓氏如:完顔、瓜而佳、鈕钴祿、舒穆祿、甯古塔、烏蘇、愛渾、薩哈拉察等等。

2、借用漢族姓氏。

在滿族六百余姓氏中,有馬佳、佟佳、黃佳、齊佳、董佳、楊佳、鮑佳、方佳、姚佳等等。光看頭一個字,其與漢族姓氏多麽相似,來源于漢姓是顯而易見的。如果考慮“佳”“家”同音,則變成馬家、佟家、黃家、齊家、董家、楊家……,這些滿族姓氏借用了漢族姓氏是無疑的了。

3、隨意取姓。

形成滿族共同體的某些血緣集團取姓氏時,有很大的隨意性。例如:

西林(覺羅)——精快之兵

阿哈(覺羅)——奴仆

額爾吉——俘虜

多爾衮——獾子

葉赫——盔頂托子、白麻

圖門——萬

布希——無毛鹿皮

……

總之,滿族的姓氏有著自己的民族特點,後來在漢族文化的影響下,逐漸改變了原來的多音節姓氏,而冠以漢字姓氏,皆爲單音字。

例如著名的滿族八大姓: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齊佳氏、富察氏、納喇氏、鈕钴祿氏。改成漢字姓爲:佟、關、馬、索、齊、富、那、郎。

滿族多音節姓氏逐漸改爲單音節漢字姓氏,一般是根據其多音節中第一音節漢字諧音的形式出現,但也有是取其原多音節姓氏的滿文字義爲單音節姓氏,如:愛新覺羅——金;圖門——萬;甯其古——劉(六)等。

後氏族繁衍,分支漸多,或取不同漢姓間或有之。如清末民初,愛新覺羅氏嗣分衍,所取漢姓由少及多,主要有:金、肇、趙、羅、艾、德、洪、依、海等。

滿族人的命名,在其入關前,有著強烈的隨意性,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成爲人的名字,信手拈來毫不考慮。如:

多铎——胎。努爾哈赤十五子。

阿敏——後鞍橋。舒爾哈齊長子。

費揚古——最小的兒子。

嶽托——呆癡。代善長子。

似此等等,在滿族人名中俯拾即是。但入關後,滿族人取名字漸習漢俗。其取名字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輩分規範化。如康熙之子以“允”字始;雍正之子以“弘”字始等。

2、注重字義。這方面例子極多。

3、以數字爲名。如:四十一(多铎六世孫)、六十八(阿拜五世孫)。

4、崇佛取名。如:普照、鐵保、觀音布等。

國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譜。家族的譜書即是一個家族的曆史。國史難以巨細無遺,家史則能細致入微,正可國史、地方志的不足。因此,家譜同史、志一樣,有一定的“資治、存史、教化”的作用。

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之前,女真人的社會活動基本單位是“穆昆”氏族組織。到了努爾哈赤時,開始逐步以牛錄代替“穆昆”,成爲社會的基層組織。清八旗制度確定後,原來的哈拉穆昆組織迅速分化,被固山牛錄(八旗組織)所代替。因在清朝八旗制度中人丁身份地位、官職的承襲,都需要宗譜作憑證,所以記錄家族血緣關系的譜書顯得尤爲重要。

在清代滿族幾乎家家修譜,是滿族家譜的鼎盛時期。滿族修譜曾出現四次高潮。第一次是在康乾盛世,這正是國家安定、經濟騰飛、人民安居樂業的反映。第二次是在嘉慶年間,當國內戰亂平靜時,人們盼望大清王朝的中興,因而修家譜又出現高潮。第叁次修譜高潮出現在清晚期光緒年間,人們的心理與第二次相同。第四次高潮是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侵略者鼓吹滿蒙自治,建立傀儡政權時期形成的。現在,新修譜書已成風氣,許多滿族人家用家譜記載家族曆史,並用家譜對青少年進行愛祖國、愛家鄉的教育。

一般滿族家譜,分爲兩種。一種爲編撰成冊的稱爲譜書。一種爲只記宗族中本支世系或本始祖下的幾支後裔的名單稱譜單及專用于春節期間祭祀的宗譜單。滿族譜單,一般是寫在高麗紙上的,或是寫在白細布上的,還有寫在牛皮上的。較多的一種折子式的家譜叫譜折。譜書記載的內容較爲豐富,一般有如下內容:1、譜序;2、宗派;3、世系源流;4、家法家規;5、祭祀規則;6、文牍(遺囑、契約)等;7、人物傳;8、大事記;9、圖譜;10、譜注等。

譜書中的宗派篇,即行輩排字歌,俗稱“範”字,是譜書的主要內容?/pre>

上一篇:男孩冷門樂器有哪些(有什麽樂器適合男孩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