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彈用的樂器(評彈男的拿的什麽樂器 )

董乐器 2022-06-09 00:22:06

這種音樂是以一段固定的旋律評彈用的樂器、節奏,配上合成器、刮唱片和快得聽不懂的說唱所組成,很多人覺得太怪異、太單調,所以預測它維持不了多久,可是事實證明,從它發展到現在所有正式的音樂頒獎禮及歌曲排行榜上都有說唱這個項目的細分,像Billboard的年度說唱專輯大獎便是了解美國說唱流行趨勢的最佳指南。許多人認爲所有的說唱音樂聽起來都是一樣的,其實不然。你要先去聽說唱所表現出來的節奏和押韻的感覺,再去了解它要表達的內容。比如說幫匪說唱,他們反抗社會、帶有明顯的種族主義傾向、政治化,專門挑是非。而且這些歌手大多都有地方幫派的背景,再加上有說唱的天賦才能出唱片。因此他們的話題總是圍繞在槍械、毒品、暴力和生存的話題上,但不論如何,這些說唱風格的形成,充分表現出美國黑人的心聲及不滿。任何有話想說,且具有才華的年輕人,都可以在不同的說唱形式中,找到自己的天空。 中國近代說唱音樂包括:單弦、大鼓、評彈、道情、琴書、牌子曲等上百種不同的曲種。

1)單弦

單弦,原爲八角鼓中的一種演唱形式,以一人操叁弦自彈自唱而得名,八角鼓是滿族的一種小型打擊樂器,鼓面蒙蟒皮,鼓壁爲八面,七面有孔,每孔系有兩個銅镲片,以手指彈鼓或搖動鼓身使銅片相擊而發出聲音。演唱時,演員手持八角鼓,故又稱之爲“唱八角鼓”的。

2)大鼓

大鼓與鼓書是中國曲藝曲種分類中一個類別的兩種稱謂,大鼓的文學腳本稱爲鼓詞,基本爲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體。作品(即曲目)有短篇、中篇、長篇之分。短篇只唱不說,中、長篇則有唱有說。人們往往稱唱短篇爲唱大鼓,唱中、長篇爲唱大鼓書。大鼓的唱腔音樂結構爲板腔體,唱腔曲調多源于流行地的民間音樂及地方小調,並用當地方言語音演唱。音樂唱腔是區別不同大鼓曲種的主要標志。

3)評彈

評彈,又稱蘇州評彈、說書或南詞,是一門古老、優美的說唱藝術。評彈用蘇州方言演唱,是蘇州的評話和彈詞的統稱。評話又稱說大書,以講曆代軍國大事爲主,其演員多爲單擋(一人),演出時講究說表、插噱、口技、手面和眼神等,一般具有較大幅度的動作。彈詞又稱說小書,大多演唱傳奇及野史中的悲歡離合故事,其演員由單檔發展爲雙檔、叁檔(男女兼有),以說、噱、彈、唱爲主要藝術手段,吟唱時常用弦子、琵琶伴奏。唱腔音樂爲板式變化體,主要曲調爲能演唱不同風格內容的〔書調〕,同時也吸收許多曲牌及民歌小調,如〔費伽調〕、〔亂雞啼〕等。〔書調〕是各種流派唱腔發展的基礎,它通過不同藝人演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流派唱腔。大致可分叁大流派,即陳(遇乾)調、馬(如飛)調、俞(秀山)調。

4)道情

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觀內所唱的經韻,爲詩贊體。宋代後吸收詞、曲牌,衍變爲在民間布道時演唱的新經韻,又稱道歌。用漁鼓、簡板伴奏,與鼓子詞相類似。之後,道情中的詩贊體一支主要流行于南方,爲曲白相間的說唱道情;曲牌體的一支流行于北方,並在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地發展爲戲曲道情,以〔耍孩兒〕、〔皂羅袍〕、〔清江引〕爲主要唱腔,采用了秦腔及梆子的鑼鼓、唱腔,逐步形成了各地的道情戲。內容有升仙道化戲、修賢勸善戲、民間生活小戲、曆史故事和傳奇公案戲4類。有的地方稱漁鼓或竹琴。

5)琴書

曲藝中的琴書,因演唱時用揚琴爲主要伴奏樂器而得名, 琴書種類很多,有北京琴書、翼城琴書、武鄉琴書、徐州琴書、安徽琴書、山東琴書、貴州琴書、四川琴書、雲南琴書等。各種琴書起源不一,大多是由當地民歌、小調發展而成。有些是受灘簧、南辭的影響或由大鼓演變而成。如安徽琴書是在流行于泗州地區的老鳳陽歌、泗州調、山歌、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北京琴書、山東琴書最早是農民在農閑時傳唱自娛,後來發展爲專業演唱。

7)牌子曲

牌子曲,曲藝的一個類別。凡將各種曲牌(南北小曲)連串演唱,用意敘事、抒情、說理的曲種都屬于這一類。包括單弦、大調曲子、四川清音、湖南絲弦、廣西文場等。一般爲一人演唱,也有多至五六人的。在曲式結構上通常采取自由頭、曲尾,中間插入許多曲牌聯綴而成的聯曲體結構。各種牌子曲的曲牌數量多少不一,有些曲牌爲各牌子曲所通用。伴奏樂器也不一,流行在北方的牌子曲多以叁弦爲主,南方的牌子曲則多以揚琴、琵琶、二胡等爲主。因時代和地區不同,也加用諸如筝之類樂器。

全國的地方劇種各有什麽特點

豫劇,原稱“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調”,因爲河南省簡稱“豫”,解放後定名爲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

豫劇形成以後,由于語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開封爲中心的唱法稱“祥福調”;以商邱爲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爲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爲“豫西調”,又稱西府調、靠山簧;豫東南沙河流域流傳的唱法稱“沙河調”,又稱本地梆。

豫劇音樂豐富多采,唱腔屬板腔體。唱詞通俗易懂,多爲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獨特的板式結構和比較完整的音樂程式。可分爲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飛板四大板類。豫劇的伴奏樂器分文武場面,文有二弦、叁弦、月琴,稱之爲老叁手或仨弦手。後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武場常用的樂器有板鼓、堂鼓、大鑼、小鑼(又名堂鑼或手鑼)、手镲、梆子、手板等。

豫劇傳統劇目約有七百余出。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對花槍》、《叁上轎》、《地塘板》、《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等。建國以後,經過推陳出新,出現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如《穆桂英挂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诰命》等,普遍受到人們的歡迎,同時還有改編演出的曆史劇《花木蘭》,神話劇《白蛇傳》,創作演出的現代戲《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等許多劇目。由于音樂工作者的創新與出新,譜寫出了一批脍炙人口的音樂唱腔,從而使豫劇成爲全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一種戲曲形式。

豫劇的行當和班社,俗話說:“四生四旦四花臉,八個場面(即一鼓二鑼仨弦手,梆子手镲共八口)倆箱倌”。四生是大紅臉(又叫紅淨、戲生)、二紅臉(又叫馬上紅臉)、小生、邊生(又叫二補紅臉);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閨門旦)、老旦、帥旦;四花臉是黑頭(副淨)、大花臉、二花臉、叁花臉。正因爲是男八女四的行當,把四生四花臉叫做外八角,以男角爲主的戲叫做“外八角戲”。

豫劇曆史上有名的演員,據鄒少和先生回憶:“宣統間,小旦李劍雲者,陽武人,天賦佳喉,清脆圓潤,高下疾徐,婉轉曲折,玑珠走盤,無不如意,又複善制新腔。自李氏出,劇風爲之一變,優伶界中感歎爲空前絕後之才”。比較著名的須生有張小乾、張同慶、澎海豹、許樹雲。名小生有黃儒秀(黃娃、黃馬褂)、王金玉(筱火鞭)。紅臉王唐玉成,武曹彥章等。自從出現女演員後,著名的演員有:王玉枝、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等。解放後的著名演員有:魏雲、王善樸、高潔、陳新理、馬琳、柳蘭芳等。

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它産生並流行于蘇州及江、浙、滬一帶,用蘇州方言演唱。評彈的曆史悠久,清乾隆時期已頗流行。最著名的藝人有王周士,他曾爲乾隆皇帝演唱過。嘉慶、道光年間有陳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陸瑞廷四大名家。鹹豐、同治年間又有馬如飛、趙湘舟、王石泉等,之後名家流派紛呈,使蘇州評彈藝術曆經200余年至今不衰。

蘇州評彈是一門雅俗共賞的藝術,舞台設計簡單,一桌一椅就足矣,內容多是老百姓生活中的瑣事,用口頭文學的方式說老百姓想說的話,這種“俗”的藝術很能打動觀衆;同時,評彈唱腔的優美,表演的逼真,說詞涉及古今中外,內容豐富。評彈本身也有局限性,其吳侬軟語令很多人聽不懂唱詞。但作爲一種地方藝術,評彈還是很有生命力的。

蘇州評彈有說有唱,大體可分叁種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單檔,兩人的雙檔,叁人的叁個檔。演員均自彈自唱,伴奏樂器爲小叁弦和琵琶。唱腔音樂爲板式變化體,主要曲調爲能演唱不同風格內容的〔書調〕,同時也吸收許多曲牌及民歌小調,如〔費伽調〕、〔亂雞啼〕等。〔書調〕是各種流派唱腔發展的基礎,它通過不同藝人演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流派唱腔。大致可分叁大流派,即陳(遇乾)調、馬(如飛)調、俞(秀山)調。經百余年的發展,又不斷出現繼承這叁位名家風格,且又有創造發展自成一家的新流派。如“陳調”的繼承人劉天韻、楊振雄;“俞調”的繼承者夏荷生、朱慧珍,他們均自成一家。其中“馬調”對後世影響最大,多有繼承並自成一派者,如薛(筱卿)調、沈(儉安)調、“琴調”(朱雪琴在“薛調”基礎上的發展)。周(玉泉)調是在“馬調”基礎上的發展,而蔣(月泉)調又出自“周調”,如此發展繁衍形成了蘇州評彈流派唱腔千姿百態的興旺景象。

蘇州評彈雅俗共賞,江南絲弦名不虛傳。但如今,隨著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年輕一代對上述代表蘇州文化藝術的瑰寶的印象日趨淡薄。是太雅?不能理解?是太慢?跟不上時代的節奏?還是現代人的文化觀念、文化底蘊出了問題?悉心關愛她吧!因爲她比周莊、同裏價值更大。作爲活文物,她傳承著蘇州的曆史,也許還能成就蘇州的明天。作爲生于斯、長于斯,現在卻遠離蘇州城的遊子,我認爲:蘇州評彈、絲弦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創新時不我待。

黃梅戲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采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叁省毗領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以安徽省懷甯縣爲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爲“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在劇目方面,號稱“大戲叁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的是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小戲大都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鬥籮》。

解放以後,先後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驸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叁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曆史劇《失刑斬》、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驸馬》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産生了較大影響。嚴鳳英、王少舫、吳瓊、馬蘭是黃梅戲的著名演員。

越劇,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縣一帶的“落地唱書”,至叁十年代逐步發展成爲“女子紹興文戲”。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劇在上海蓬勃發展,在藝術上吸取了昆劇、話劇的營養,逐漸成熟。以袁雪芬、尹桂芳爲代表的老一輩藝術家,較早地受到了中國共産黨的關懷,在體制和藝術上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新編越劇《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劇發展史上的“裏程碑”。正是這批老藝術家的勇于改革、積極創新,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條件,博采衆長,創造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逐漸形成了各具藝術特色的越劇流派。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越劇進入了一個大發展的黃金時期,創作出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西廂記》等打批優秀劇目。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在杭州成立,隨之,浙江出現了令人矚目的“小百花”現象。一大批優秀“小百花”如雨後春筍脫穎而出。如“二度”梅花獎獲得者茅威濤,梅花獎得主周雲鵑、吳鳳花等,他們又代表了新一代的越劇藝人,在百花園裏競相綻放,預示著越劇事業的進一步繁榮與發展。

秦腔是流行于我國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 、甯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劇種。因以棗木梆子爲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秦腔源于古代陝西、甘肅一帶的民間歌舞,經曆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是相當古老的劇種。

秦腔因其流行地區的不同,衍變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關中東部渭南地區大荔、蒲城一帶的稱東路秦腔(即同州綁子,也叫老秦腔、東路梆子 );流行于關中西部寶雞地區的鳳翔、岐山、隴縣和甘肅省天水一帶的稱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漢中地區的洋縣、城固、漢中、沔縣一帶有漢調恍恍(實爲南路秦腔,又叫漢調秦腔、桄桄戲);流行于西安一帶的稱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亂彈)。

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間音樂影響,在語音、唱腔、音樂等方面,都稍有差別。近五十年來,東、西、南叁路秦腔都不發達,中路秦腔起而代之,故在陝西及整個西北地區均占絕對優勢。

秦腔所演的劇目,據現在統計約叁千個,多是取才于“列國”、“叁國”、“楊家將”、“說嶽”等說部中的英雄傳奇或悲劇故事,也有神話、民間故事和各種公案戲。秦腔音樂屬板腔體結構。其板類共有六種:〔慢板〕、〔二六板〕、〔帶板〕、〔墊板〕、〔二倒板〕、〔滾板〕。秦腔角色分老生、須生、小生、幼生、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大淨、毛淨、醜等十叁門。秦腔的表演樸實、粗犷、細膩、深刻,以情動人,富有誇張性。秦腔的優秀演員,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大藝術家魏長生外,還有被譽爲花部四美的王湘雲、陳媄碧(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栾小惠,周至派的桃瑣兒,長安派的嶽色子等。光緒中後期有潤潤子、玉喜兒、陳雨農、黨甘亭、趙傑民、李雲亭(麻子紅)、劉立傑(木匠紅)、王文鵬等。辛亥革命以來,有名醜馬平民,名小生蘇哲民、蘇育民,名旦劉箴俗(有與歐陽予倩“並駕齊驅”之譽)、王天民(人稱“西北梅蘭芳”)、李正敏(人稱“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花等。名淨田德年和名須生何家顔、耿善民、張鎖中、劉毓中、劉易平等。特別是秦腔表演藝術家陳雨農、王文鵬、黨甘亭、李正敏、王天民、劉毓中,以及原“叁意社”的編修李逸笙、蘇哲民等人,在唱腔、表演、化妝造型等方面都有創新。

川劇是中國戲曲中十分罕見的以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爲一體而構成的劇種。主要流行于四川和雲南、貴州省。

早在明代,四川已有地方戲班流行,至清代雍正、乾隆年間,隨著花部的興起,外來的昆腔、高腔、梆子腔、皮簧腔傳入四川,加上本地燈戲,形成了現在川劇的雛形。由于聲腔流行地區和藝人師承關系的不同,早期川劇順著四條河道形成了川西、資陽、川北、下川東不同的支派。川劇的表演藝術有深厚的生活基礎,並形成了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真實細膩,幽默機趣,鄉土氣息濃厚,特別善于采用托舉、開慧眼、變臉 、鑽火圈、藏刀等特技來刻畫人物性格。傳統劇目極爲豐富。

川劇的劇目十分豐富,早有"唐叁千,宋八百,數不完的叁列國"之說,僅四川省川劇研究所就收藏有2000余種,這些劇目中除"荊、劉、拜、殺"以外,屬于高腔系統的有"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還有川劇界公認的"四大本頭"。所謂"五袍"即《青袍記》(又名《五福堂》,寫梁灏82歲中狀元事)、《黃袍記》(又名《佛兒卷》寫釋迦牟尼成佛事)、《白袍記》(寫薛仁貴事)、《紅袍記》(即《白兔記》)、《綠袍記》(即《綠袍相》、《拷春桃》);所謂"四柱"即《碰天柱》(寫共工怒觸不周山事)、《水晶柱》(寫觀音差韋陀收濫龍和水龍事)、《九龍柱》(寫聞太師升天故事)、《五行柱》(寫孫悟空大鬧天宮事)。所謂"江湖十八本"即《幽閨記》、《彩樓記》、《木荊钗》、《玉簪記》、《白羅帕》、《百花亭》、《葵花井》、《鸾钗記》(《放白蛇》)、《白鹦鹉》、《叁孝記》、《槐蔭記》、《中叁元》、《聚古城》、《鐵冠圖》、《全叁節》、《漢貞烈》、《五貴聯芳》、《藍關走雪》等。此外還有《金印記》、《琵琶記》、《紅梅記》、《班超》(即《投筆記》)高腔4大本。川劇彈戲的劇目以《春秋配》、《梅绛亵》、《花田錯》、《苦節傳》4大本爲代表。川劇胡琴劇目多演叁國、列國故事,以清末作家黃吉安編寫的"黃本"最爲馳名,如《青陵台》、《叁伐宋》、《神農澗》、《審吉平》、《柴市節》、《叁盡忠》、《綿竹關》、《江油關》等。川劇昆腔劇目已經不多見,只有《議劍獻劍》、《東窗修本》、《醉皂》、《醉打》等。川劇燈戲劇目有《請長年》、《拜新年》、《打面缸》、《五子告母》、《裁衣》等。除以上傳統戲外,現代戲《江姐》、《四姑娘》、《死水微瀾》、《變臉》、《金子》以及新編曆史故事戲《巴山秀才》、《易膽大》等都有較大影響。

川戲鑼鼓在川劇音樂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常用的小鼓、堂鼓、大鑼、大钹、小鑼(兼鉸子)統稱爲"五方",加上弦樂、唢呐爲六方,由小鼓指揮。

川劇表演具有深厚的現實主義傳統,形成了獨特而完美的表演程式,真實細膩,幽默風趣,生活氣息濃郁。其中的不少絕技,如托舉、開慧眼、變臉、鑽火圈、藏刀等,使其舞台呈現多彩而神秘且富于變換。

它的行當劃分極爲嚴謹,分生、旦、淨、末、醜、雜等六類。

川劇的主要流派有:旦行的浣(花仙)派、醜行傅(叁乾)派、曹(俊臣,武生、武醜,有"曹大王"的贊稱)派等。同時,還有以河道(即流行地區)不同而稱爲的川西派(以高腔、燈戲爲主)、資陽河派(以高腔爲主)、川北派(以唱彈戲爲主)、川東派(以唱胡琴爲主)等四派。近半個世紀以來爲廣大群衆所喜愛的演員有小生袁玉堃、曾榮華、姜尚峰、謝文新;旦角瓊蓮芳、陽友鶴、楊雲鳳、薛豔秋、胡漱芳、陳書舫、許倩雲、競華、楊淑英;正生陳淡然、司徒慧聰;醜角周企何、劉成基、周裕祥、陳金波、李文傑,武生彭海清。另外還有名鼓師王官福、蘇鳴清等。

近年來,川劇屆在推出精品劇目的同時,也湧現出一批表演藝術家,其中的曉艇、劉芸、沈鐵梅等影響廣泛。

晉劇,即中路梆子,是山西省的代表性劇種,爲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由于它的活動地區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晉中一帶,而且這一劇種曆來受到山西中部廣大群衆的歡迎、喜愛,因稱中路梆子。

中路梆子的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具有晉中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自己獨特風格。

中路梆子淵源于蒲州梆子,清道光、鹹豐年間已經盛行。它吸收了蒲劇的許多特點,又經過許多藝人的豐富和發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可以說,它是在蒲劇基礎上大膽突破和創新而形成的一種別具一格的梆子戲。

近百年來,中路梆子的一些前輩、老藝人對這一劇種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如孟珍卿(藝名“叁兒生”)、張景雲(藝名“十叁紅”)、高文翰(藝名“說書紅”)、喬國瑞(藝名“獅子黑”)、田桂子、毛毛旦、油樵旦等,在唱腔和做派上,不斷創新,不斷改進,路子越走越寬,戲越演越精。尤其是著名晉劇演員丁果仙登台後,由于她的艱苦的戲曲舞台實踐,在唱腔、道白、做派等方面,都有新的改進,對今日晉劇風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中路梆子最早主要活動在太原周圍,很容易吸收兄弟劇種的長處,融會貫通。因此,這一劇種演出範圍也隨之逐步擴大。抗日戰爭以前,已經擴展到河北西部、陝西北部、內蒙地區。在以上地區,相繼建立了固定的中路梆子劇團,演唱晉劇。抗日戰爭中,許多中路梆子藝人參加了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挽救民族危亡的英勇鬥爭,在晉察冀、晉綏、太行等革命根據地演出。他們不僅演傳統戲,而且還演現代戲、新編劇目。在前方和根據地公演,受到人民的贊揚,對鼓舞人民的士氣,起到一定的作用。晉綏七月劇社(中路梆子)曾隨軍到西安、成都、甘肅天水等地進行過較長時期的演出活動。

解放以後,中路梆子劇團逐漸增多,尤其在晉中、呂梁、太原地區,差不多縣縣有專業劇團,許多村鎮有業余劇團。著名劇目《打金技》已拍成電影。

山西省晉劇院是山西省晉劇主要演出團體。成立于一九五九年二月。這個劇團演出曆史較久,多年來,培養了不少青年演員,積累了豐富的舞台實踐經驗,許多優秀演員荟萃于此,受到了山西省晉劇到好者的擁戴。

山西省晉劇院設在太原,現有演職人員二百八十七人。這個劇院,在曆史上曾經彙集了山西省內晉劇的老藝人丁果仙、牛桂英、郭鳳英、梁巧雲、冀美蓮等人。這些老藝人,經過舞台生活的千雕百鑿,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表演風格、唱腔,在群衆中留有很深的印象和很高的威信。

現在,這個劇院的著名演員有王愛愛、田桂蘭、冀平、馬玉樓、劉漢銀、郭鳳英、王寶钗等。山西省晉劇院的代表劇目有傳統戲《打金枝》、《含嫣》、《小宴》、《殺宮》、《算糧》等。

上一篇:圖解西洋樂器(西洋樂器分類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