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律動樂器(律動樂器有哪些樂器 )

董乐器 2022-06-19 19:35:59

好吧長沙律動樂器,我來答

你是初學,肯定覺得鼓的音色很難聽,這個很正常,至于調音,鼓不像其他樂器有固定的調(diao)性,每個專業鼓手的嗵鼓可能音色都不一樣,不過最基本的是地嗵(最右邊的),中音嗵(右大),高音嗵(左小)它們之間是大二度的關系,也就是地嗵是1(唱音“哆”)中嗵是2(喏)高音3(咪),你大致這麽調就行了,至于落地,大哥那個叫地鼓,也可以叫大鼓,BASS drum,落地鼓就是地嗵,至于地鼓是必須要塞海綿的,地鼓外皮和內皮都可以稍微調松一點,軍鼓鼓皮擰緊,下面的響弦也調緊,鼓皮面上可以用點膠布貼上,其作用是稍微妨礙鼓皮共振以達到柔和的音色,調鼓是經驗之談,如果不是面對面教你,估計比較難,你可以適當的自己摸索一下,多搜搜視頻,尤其是國外的。每鼓聲一定要有共鳴,音色才會圓潤傳得遠。其中地鼓和軍鼓比較難調。

鼓的音色取決于鼓的材質,鼓皮的材質,調音師的技術,麥克風收音,後期制作等等。。。如果不通過麥克風拾音,原聲鼓你不用指望音色能夠像某些視頻裏面那麽悅耳,你現在只要做到鼓皮稍微擰緊一點,不至于過幾天鼓皮像月球表面一樣,每個鼓的音程關系大致相像就行了。

十全十美的調音幾乎不可能做到,因爲有時必須犧牲最佳飽和共鳴度,有時必須犧牲音程度數差距,有時又必須容忍些許共振幹擾,如何取舍才好呢?端賴音樂風格與經驗來調出最佳平衡點。

全手工打的啊,希望能幫到你!

 1.任何鼓如果桶身(Shell)不圓,或者與鼓皮接觸面之桶身邊緣(Bearingedge)不平均的話是無法調音的。  2.通常下皮比上皮松,但是如果加上共鳴音長短與音高(Pitch)考量的話,又不是絕對。一般來說,桶身較短之小鼓與TomTom其下皮比上皮松,桶身較長之Floor Tom其下皮比上皮緊,音色(Tone)比較甘潤。  3.共鳴:發聲體就是一個振動體。它在空氣中造成的聲波,也可以使另一個物體發生振動,如這物體的固有頻率接近或相等于聲波的頻率,就發生共振,使這個物體的振動幅度很大,因而也就發出了相當大的聲音來。這種發聲體的共振,叫做共鳴。  4.鼓聲一定要有共鳴,音色才會圓潤傳得遠,所以上下皮緊度相差正負10%大致上能獲得較佳共鳴音。  5.不同粒鼓的共鳴音的時間長短最好要調成一致,可將下皮調緊,或貼上厚膠帶,可縮短共鳴時間,但是得花一番功夫才調得好。  6.大鼓收音孔最好不大于8吋,否則收音只有鼓皮聲,而沒有上下皮共鳴。PS.沒有收音孔亦可以收音。  7.先調下皮,再調上皮爲佳,但不是絕對。  8.調音的時候左手食指輕壓鼓正中心,右手拿鼓棒敲擊4周離鼓框(Hoops)約1吋的地方。調鼓的過程必須使用鼓鎖每次增加1/2轉微調的方式進行,調好一個螺絲接著調對角螺絲。  9.鼓與鼓的音程依歌曲的要求5、1、3或1、3、5或6、1、3都有人調,有人用調音器將12吋TomTom 調爲基准C3或A3,其余鼓與鼓間各差3~5度。有些教材提及小鼓調A(440Hz),Tom Tom 調C大調的G、E、C或 C、G、G,上皮與底皮的音程可一致或差 3 ~ 5度。  10.鼓與鼓之間的音高(Pitch)不可太接近,否則會引起共振幹擾(10吋TomTom 與小鼓常常會共振幹擾)。  11.在大場地演奏時,如果加弱音環,鼓聲會傳不遠、共鳴短、鼓點不清楚,打擊反彈力減少。  12.鼓的音階不是絕對音,大多數小型調音器測不出鼓的音高(Pitch)。  13.鼓的構造、木料、配件、吊挂系統加上鼓皮厚薄、材質關系音色音質甚钜,而音色對打擊方式與曲風更加影響深遠。 14.鼓皮最好不要貼東貼西來調音,這可是不得已、非用不可的下策。  15.鼓的音色是隨各人主觀喜好、套鼓的材質、鼓皮的厚薄、音樂性質的需求等等都會影響音色。  16.爵士鼓手在演奏時聽到自己的鼓聲與在聽衆席所聽到之聲音不同,特別在鼓有收音的時候,以在聽衆席之音色爲標准來調音,所以爵士鼓的調音通常需要兩個人來完成。  爵士鼓調音深入篇  一: Tom Tom和Floor Tom的懸吊系統  由于錄音技術的日趨精進,和制鼓技術的提升(尤其在鐵器-hardware的部份),爵士鼓音色在共鳴度(resonance)的完整呈現上,日趨重要. 源此,如何懸吊Tom Tom或Floor Tom,將完整頻率和完美音色精確呈現,就成了現代制鼓工藝重點所在,世界各大鼓廠也陸續研發了許多不同的懸吊系統. 以YAMAHA,PEARL和SONOR叁大知名廠牌爲例,研發各式懸吊系統目的,都大致希望達到最大的dynamic range和sustain以及最飽和的共鳴(resonance)度. 各大鼓廠采用的系統如下簡介:  Yamaha  采用YESS(Yamaha enhanced Sustain System)系統.  Pearl  采用I.S.S(Integrated Suspension System)  或O.S.S(Optimount Suspension System)系統  Sonor  采用A.P.S(Advanced Projection System)  搭配T.A.R(Total Acoustic Reconance System)  根據使用經驗,Tom Tom或Floor Tom在采用各式但大同小異的懸吊支撐系統後,都可達到預期的成果.整個爵士鼓懸吊的研發也因此朝向最小的接觸點(懸吊系統和鼓木料的接觸)和最大的共鳴度進行.  二: 大鼓的懸吊和調音  大鼓前端兩側的固定支架在增大直徑和材料改善後愈加穩定. 但增加大鼓的厚實感和共鳴度仍需靠下列方法達成:  1: 大鼓前端稍高呈10度左右向鼓手傾斜,作用在于減少接觸面增加共鳴度.  2: 大鼓內減震材料如布,枕頭,毯子不易過量. 材料過量則空氣在大鼓內的流通會受影響,低頻會缺乏厚實感.  3: 前緣鼓皮(共震面)需保持自由震動狀態,減震材料勿靠于共震面鼓皮上.  4: 共震面的麥克風孔若太大則大鼓共鳴聲會減少,大小以6吋左右爲宜.  叁: 小鼓的調音和使用  小鼓是流行音樂的靈魂,歌曲風格定義之所在. 也因此,小鼓音色的調整和運用便成了爵士鼓調音中最重要的一環. 基本上,小鼓由于打擊力道大,過緊(tight)或過松(sloppy)的鼓皮無法承受重擊,且音色不夠悅耳,通常不受一般鼓手青睐. 而小鼓在材料,尺寸,設計上均有長足進步,不同種類的小鼓呈現出的音色差異頗大,職此,鼓手應同時擁有多顆小鼓便成常態. 通常一個錄音通常需要多顆小鼓才能挑選到最適合的音色. 下列一些小鼓調音上的訣竅要和你們分享.  1: 使用新小鼓前先將響弦(string)鎖緊.  2: 基本上,上下鼓皮的松緊,pitch約略相同.適中的鼓皮松緊度可容易呈現出鼓的原始音色(tone).  3: 當當的鼓邊聲(rim)是金屬制小鼓的特色所在,不喜歡則改用木頭小鼓代替,盡量不要用”過量膠帶”貼滿鼓面. 膠帶是美妙聲音的凶手.  4: 打擊方式的變化是音色的關鍵(課中詳述).鼓棒尖和尾的互換使用也會影晌音色.  四: 上下鼓皮的調音關系(batter and resonance side)  1: 以我的經驗,基本上,上鼓皮和touch關系較大,下鼓皮和pitch較有關聯.  2: 固定touch(上鼓皮的松緊)較重要,因爲事關手感和運棒的技巧. Pitch可藉調整下鼓皮調音索(tuning rod)來達到大致需要的音准.  3: 先調snare,再調Tom1,Floor Tom,後調Tom2.  4: 一般說來,每顆鼓都有一個最佳共鳴度,因此,調音最理想的狀況即在于找出每個單獨鼓的最佳共鳴度,不互相幹擾音色並能統合至互有關聯.  影響爵士鼓調音叁要素  1:音樂風格的需求  音樂史上特定的音色形成特定風格。Jazz音樂中18吋大鼓的緊繃音色。70年代極幹的小鼓、tom tom音色。90年代至今Rap音樂極度壓縮的小鼓音色。演奏者在面對不同音樂風格的音色調整上,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  2:硬件的特性  各種不同類型鼓皮、爵士鼓材質、配件(鐵器)的整體配合,影晌了演奏者的調音  3:演奏者對音色的主觀感受  每位演奏者的音樂背景養成、所受影晌、和對頻率的感受多少會有差異,緣此,同樣的硬件,每位演奏者調出來的音色一定會有所差別。  鼓皮選擇的兩大重點  1:先檢查外表,有無折損  2:指尖輕敲鼓皮中心點,有均勻共振則爲良品  決定鼓音色的叁要素  1:Shells components(鼓筒所用木料和鼓筒上的各式配件)=Timbre(音質)。  2:Head tuning of the head=tone(音色)。  3:suspension system(鼓的懸吊系統)。  附注 Timbre= the color of the sound, the nature of the sound。即使換了鼓皮,Timbre sound仍應可清晰分辨出來。  調音前的檢查  1: 換鼓皮前先用手輕磨鼓的木框邊(bearing edge),若圓滑平整則屬良品,可均勻承受鼓皮調音後的張力。  2:置于鼓皮上的鐵圈(rim)也須置于平整地板上或?房流理台上檢查是否平整。  3:檢查鼓皮(見title 6)  2-key調音法(雙鼓鎖調音法)  A:優點  1:節省時間  2:調音鎖(tension rod)置入調音節(tuning lug)後的轉圈數也較精准(小鼓通常有8或10個 tuning lug。Tom Tom有6個或8個)  B:步驟(針對小鼓和Tom Tom)  1:新鼓皮置于鼓上,調音鎖(tension rod)鎖進調音節(tuning lug)含上即可。  2:將2個鼓鎖置于對角的兩側,順時針轉到開始咬合即停止。  3:順時針略過一個調音節,重複步驟2。  4:重複步驟3。  5:開始對角鎖緊每一個咬合在調音節內的調音鎖(漸序,勿一次即定位)。  6:鎖至非常緊狀態,然後開始放松調音至適當音高和彈性(touch)。  7:下鼓皮保持適中松緊,保持共振(resonant)。  建議:原則上,上下鼓皮的音高(pitch)可調成一致。上鼓皮(打擊面-batter)通常調緊些,以呼應現代音樂的潮流。  C:步驟(針對大鼓)  1:大鼓內置放適中毛毯或弱音布料靠于打擊面。  2:打擊面調松則低音産生。  3:大鼓共振面反映音高(pitch)和音色(tone),非常重要。弱音材料勿靠于共振面鼓皮。  4:大鼓、tom tom、floor tom 調音有其一致性和協調性。

上一篇:管樂器手冊(零基礎想學音樂買什麽書合適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