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凤阳花鼓(二胡凤阳花鼓教学视频赵寒阳)

小乐 2021-09-11 18:12:50

  博古致知:透史明理,透物见人

  

  耍盘子

  杂技“舞盘”,北京俗称耍盘子耍碗的,戏法艺人亦可兼演。表演者手执三尺左右的细长竹竿,竿顶镶有一枚大针,以瓷盘或瓷碗置于针上,使其转动,飞旋不坠。功夫上乘者能够同时手执六竿以上,并施展翻筋斗等技艺。

  

  耍盘子

  按此图,卖艺人道具中还备有大小空竹。空竹初为玩具,后亦引入杂耍,花样繁多,诸如撇高、串腕、骗马、过领、钓鱼、猴爬竿、苏秦背剑等。铁轴大空竹,鼓径过一尺,惟北京有之。

  踩绳

  古代杂技已有踩绳之术,《晋书》载西方传入杂技,有两女对舞行于绳上者。后此技遍于天下,大体南方谓之“走索”,北方统称“踩绳”。

  

  踩绳

  踩绳表演者一般为青年女子,行走绳上,手持一竿,两端系有平衡之物,或持一伞,于身体一侧旁衬重心。绳长丈余,按其与地面角度,可分平行、斜上两种,后者表演难度较大。

  清代前期北京地安门外、崇文门外、宣武门内、东安门外、广安门外、护国寺、隆福寺、花市等处均有踩绳献艺,清末唯天桥可寻,因其表演空间要求,非开阔地面不能为之。

  蹬缸

  宋代的村落百戏中,已经出现踢瓶、踢盘、踢缸的表演,今天的蹬技就是由此演化而来的。蹬技分为“重蹬技”和“轻蹬技”。蹬坛、缸甚至桌子、木柱、梯子、木板、锣鼓以至活人等重物为“重蹬技”,蹬伞、蹬毯等轻物为“轻蹬技”。过去演员只用脚蹬,现在已发展到脚手并用,边蹬边转的“蹬技”表演。

  

  蹬缸

  老北京有小脚女子从事蹬缸表演,称小脚蹬缸,以三寸金莲蹬动百余斤重物,实为绝技。

  盘杠子

  清代北京表演单杠技艺称为“盘杠子”,演出形式类似今日体操运动。此术源自棚匠功夫,搭架天棚为高空作业,精练杠上身手以备失足自救。后发展为民间走会的玩意,旧时黑塔寺艺人、缸瓦市万代长清杠会、地安门乐善友杠子、香山幼童杠子为著名杠会,常为皇宫召入作为“内廷供奉”,姿势花样有钓鱼、前坎、后坎、骗马、拿大顶等百余种。

  

  盘杠子

  光绪年间天桥“八大怪”之一“田瘸子”即为盘杠艺人,除白猿偷桃、鹞子翻身、倒挂金钟等高难动作,还能以食指、中指支撑在杠上倒立。民国晚期天桥艺人曹鹏飞(艺名“飞飞飞”)兄弟精于盘杠,二人或三人能配合演出“空中飞人”。

  摔跤

  摔跤又称掼跤,是一种竞技表演。清朝设有善扑营,专为八旗子弟练习摔跤所用。旧时摔跤表演在民间拥有大量的观众,北京各市场均设有摔跤场,因此涌现出了不少摔跤能手,如宝三、熊德山等。

  

  摔跤

  假人摔跤

  假人摔跤原名“二贵摔跤”。吃饱了,喝足了,摔跤消化食物。由一人通过道具扮演两人摔跤,技巧性强,大有可观,常使观众莫辨谁真谁假。

  

  假人摔跤

  表演假人摔跤的经常为一老人,他身背着一对面对面的假人,假人双臂相连,看起来好像正要摔跤。表演时,老人背着假人的上半截,自己的腿就是下半截,而双手则插入对面假人的靴子中,模仿两个人摔跤。由于假人都是穿着长袍,所以表演起来没有什么破绽,看起来非常逼真。

  耍石锁

  “耍石锁”是杂技中的力技节目。石锁为石质锁形(旧式的铜锁)的演出、锻炼用具,为便于持拿,在石锁上凿出把手,有的石锁用木头做把手。演出时表演者不只用双手抡,还时常把石锁扔在空中,然后接住。有正面扔、背后扔、掏裆扔、片腿扔等。

  

  耍石锁

  图中的表演者头部绑了一块布片,似乎要表演油锤贯顶等动作。如果是两三人表演,还会有互扔等动作。

  举石担

  举石担也是打把式卖艺常表演的项目之一,这些人体壮气大,都是练功之人,以此赚钱养家糊口。

  

  举石担

  耍叉

  耍叉为打把式卖艺常表演的项目之一。此外,老北京走会时,耍叉作为开路,是最先表演的节目。钢叉上下翻腾,左右旋转,银光四射,哗哗作响,大有逢山开路,不可阻挡的气势。

  

  耍叉

  耍单刀

  耍单刀、耍钢叉、举石担都是打把式卖艺常表演的项目,原本是武术的基本功。打把式的艺人多是习武出身,很多人为的是考取功名做武状元,或是在军队中效力。

  

  耍单刀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取消了武科场,想凭借武术得功名的自然没了出路,一些人便在天桥、庙会卖艺为生。他们编了许多词语吸引观众,因而有人称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

  打连厢

  打连厢,又名“打花棍”、“金钱鞭”、“霸王鞭”,是北方流行的民间歌舞。舞者化装扮成旦、丑等角色,手持“霸王鞭”表演。打连厢这种艺术形式可以追溯到金代,清代毛奇龄《西河词话》记载:“金作清乐,仿辽时大乐之制,有所谓连厢词者,则带唱带演”。

  

  打连厢

  清代民间画家所绘《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中就有“打莲湘”,文字说明为:“此中国打连湘之图也。”

  跑竹马

  李白《长干行》诗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之句。北京的“竹马”起源于清代宫廷,用于各种仪式或盛典等场合。流传于民间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都要与其他花会节目一道上街表演。另外,旧时的竹马表演还用于祭祀。

  

  跑竹马

  小车会

  小车会集舞蹈表演和演奏于一体,主要道具是一辆彩车,由竹木做成骨架,饰以彩绸,车围子上画车轮。表演时扮演年轻女性的演员站在车的排架中,身前盘着一双假腿。由于两侧车围遮挡双腿,看上去就像坐在车上一样。前面一人拉车,后面一人推车,三人协调一致。

  

  小车会

  小车会的伴奏由管弦乐和打击乐组成,一般为唢呐、笛子、笙、二胡、大鼓、大铙和小镲等。

  跑旱船

  跑旱船的与小车会类似,旧时在北京城演跑旱船的多是河北献县、肃宁地区的农民。每逢年节、庙会,北京城经常能看见跑旱船表演。

  

  跑旱船

  一般表演为三人,均为男性,其中一人男扮女装,穿上花袄扮演村姑,“坐在”布制的船内(同小车会类似,实际是站在里面)摇桨划船,其它两人扮成丑角,一个人扮艄公撑船,另一个追船翻筋斗,表演生动传神。

  傀儡戏

  傀儡戏即“木偶戏”,老北京人俗称为“呜丢丢”,内行人则称之为“耍猴栗子”。表演时,艺人钻进蓝色布围,以扁担为支柱,下面一个放置锣鼓乐器的箩筐,上面支起一个小型戏台,一个人连演带唱,再加上伴奏,手口不闲。演到精彩处,艺人常常停下来向观众要钱,有时也会被请到大户人家演出。

  

  傀儡戏

  皮影戏

  “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是人们对皮影戏演出的形象描述。来北京演皮影戏的艺人多是滦州人(今河北滦县),皮影用驴皮制成,因此皮影戏也被称为“驴皮影”。表演时在幕布后架设灯光,艺人手持皮影人在幕后舞动,边舞边唱。

  

  皮影戏

  京剧

  北京是京剧的发源地,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历经数年发展变化,兼容京、秦而形成综合戏班立足京城。1828~1832年(道光八年至道光十二年)之间,汉剧进京,大量汉剧艺人加入徽班,徽调与汉调的结合促进了西皮、二黄的结合。

  

  京剧

  两种声调的结合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清末光绪年间,北京的皮黄班到上海演出,因其悦耳动听的曲调有别于他地的皮黄调而被称为京调。

  有名的演员随戏班在戏园、剧场中演出,不出名的则无戏班可搭,只能与同伴撂地演出,被称为“唱小戏”。

  数来宝

  数来宝,也叫顺口溜,本是乞讨的艺人们向买卖人家索要施舍的吉祥话。他们一般手持“合扇”(一副牛胯骨)打击节奏,念着自己即兴编的词。一般的数来宝基本句式为上六下七,上句六字为三三,下句七字为四三、二五、二二三。上下句的末一个字要合辙押韵,并且同一声调。

  两句一组,可以一组一辙,也可以连续几个、十几个句组一辙。唱句中还可以插入一些独白。

  

  数来宝

  数来宝的艺人按江湖规矩属“穷家门”,只许沿街向买卖铺户数来宝讨钱,不允许“划锅”(打场子)卖艺,更不许进胡同向住户讨钱。

  打凤阳花鼓

  花鼓是明清时期流行的民间歌舞,起源于安徽凤阳。最早是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后来较普遍的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

  

  打凤阳花鼓

  什不闲

  “什不闲”或称“十不闲”,在明末清初流传相当普遍。这种表演形式在京东一带的各种花会表演中处于前列,在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据《京尘杂录》卷四记述:“内城无戏园,但设茶社,名曰杂耍班,唱清音小曲,打八角鼓什不闲,以为笑乐”。

  

  什不闲

  所谓的“什不闲”或“十不闲”是因为表演时器乐架上的鼓、镲、铙等均由艺人操纵,演奏起来手脚齐动全不得闲,故而得名。

  演出时需用一个“什不闲架子”,此架子构成什不闲这一演出形式的特征。架子上挂有鞭、掸、拂尘、门锣等,架子后面有锣鼓打击乐,演员一般为五至八人,(行内有“紧七慢八,六个人抓瞎”的说法),这种演出形式人多曲活还有打击乐伴奏,十分热烈火爆,很受观众欢迎。不论是唱堂会,还是在杂耍园子演出,都把它作为开场的第一个节目已成为惯例。

上一篇:经典简谱40首(口琴经典简谱40首)
下一篇:成都拉丁舞(成都少儿拉丁舞培训学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