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族樂器(廣西壯族樂器)

小乐 2021-10-26 12:12:22

  大家好,愛你們的小曲又來了!今天要說的是壯族哦!能歌善舞的壯族,其實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存在了!對于這個民族的樂器你知道多少呢?

  

  先讓我們一起看看壯族這個民族吧!壯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先秦時期,壯族的先民就生活在中國的南方,是百越的一支。唐后多以“獠”見漢史書,宋朝以后又以“獞”“僮”“土”等名稱見于史冊。各地壯族人有20多種不同的自稱,新中國成立后統一為“僮”,1964年遵照周恩來總理的倡議,經國務院批準之后,把“僮”改為“壯”,所以壯族又是一個新生的民族。壯族是一個平和、寬容、開放的民族,善于接受外來的先進文化,所以壯族社會深受漢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影響。但同時作為一個民族,壯族也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文化、信仰風俗、民族心理等許多的特性。

  

  最先要說的就是扁擔,扁擔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不過很多人都會認為它是勞作的工具吧!壯族的扁擔還是樂器哦!扁擔是壯族互擊體鳴樂器,獨特的民間樂器,來源于生活的樂器。它的材質多為毛竹,長短不一。春節期間,壯族的男女老少便歡快地跳起扁擔舞,舞者兩人一對,每人手里都拿一根扁擔,圍在長凳或舂米木槽旁邊,一邊機打,同時唱歌跳舞。用扁擔兩端互相撞擊或敲擊長凳,發出和諧聲音,節奏復雜,舞姿多變,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再說說馬骨胡,馬骨胡是拉弦樂能心集器。在壯族還“稱冉督”、“冉列”。“冉”為胡琴統稱,督,為骨頭,意即用馬、騾、牛的骨頭制成的胡琴。故通常稱之為馬骨胡或骨胡。壯語又稱“冉列”、“冉森”。“列”、“森”兼有體積小、發音高而尖之意。傳統的馬骨胡是由琴筒、琴頭、琴桿、弦軸、維求航千斤、琴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組成的。人們常在節日里,拿起馬骨胡、土胡、葫蘆胡和壯笛等壯族民間樂器到鄰近的村寨去演奏,叫做“游院”。技于

  

  之后來說說壯笛,壯笛,屬于邊棱氣鳴樂器。壯語稱奴,直譯為笛。制作材料是竹子,通常是一小段沒有節的竹子。壯笛通常用于獨奏、器樂合奏或壯劇伴奏,是壯族八音樂隊中的重要樂器之一,它和馬骨胡同為主奏樂器,每支八音樂隊中要有兩個壯笛席位。在壯劇樂 隊中,壯笛也常擔任領奏。

  

  再來說說天琴,天琴是壯族三大樂器中最古老的樂器之一,有上千年的歷史,壯話稱為“鼎叮”,用葫蘆制作,音色甜美、圓潤。它的外形、構造和用料均獨具特色,琴筒與板胡相似,琴頭正窄側寬,琴桿既細又長。它的特殊之處就是琴頭、琴桿用三節木料相接而成,未用一個釘,未涂一點膠。這種樂器在我國是獨一無二的,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哪個民族、哪個地區有與之相同的樂器。天琴由琴筒、琴頭、琴桿、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組成。

  

  最后介紹一下壯族民間“八音”是采用馬骨胡、土胡、葫蘆胡、三弦、壯笛、八音鑼、八音鼓、小鈸等八種主要樂器合奏。大家還知道有什么壯族樂器呢?

  舉報/反饋

上一篇:王力宏会几种乐器(王力宏会的十八种乐器)
下一篇:念琴樂器(念琴樂器體驗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