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器梆子:梆子戏 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 如今只剩老人们会去听了

董乐器 2021-08-25 00:42:27

打击乐器梆子:梆子戏 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 如今只剩老人们会去听了

梆子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梆子打击乐器梆子,又名梆板,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图片来自东方IC)

打击乐器梆子:梆子戏 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 如今只剩老人们会去听了

打击乐器梆子:梆子戏 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 如今只剩老人们会去听了

梆子用于中国各类民族乐队,最早用于伴奏各种梆子腔而得名,常使用在强拍上,藉以增加戏剧气氛打击乐器梆子。17世纪左右(明末清初)随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有河北梆子、南梆子、坠梆和秦梆之分。(图片来自东方IC)

打击乐器梆子:梆子戏 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 如今只剩老人们会去听了

打击乐器梆子:梆子戏 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 如今只剩老人们会去听了

河北梆又称“梆板”打击乐器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演奏时,左手执长方形、右手执圆形木棒,互击发音。音色清脆、高亢而坚实。(图片来自东方IC)

打击乐器梆子:梆子戏 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 如今只剩老人们会去听了

打击乐器梆子:梆子戏 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 如今只剩老人们会去听了

南梆子又名卜鱼、广东板。南梆子流行于我国南方。它原是粤剧的伴奏乐器,后来也用于京剧高拔子唱腔伴奏及广东音乐。发音短促、圆润,除在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击奏强拍外,也可用来表现马蹄声、机枪射击声等特殊音响效果。(图片来自东方IC)

打击乐器梆子:梆子戏 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 如今只剩老人们会去听了

打击乐器梆子:梆子戏 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 如今只剩老人们会去听了

秦梆,用于秦腔伴奏。(图片来自东方IC)

打击乐器梆子:梆子戏 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 如今只剩老人们会去听了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江苏梆子(豫剧的徐州称呼)等(图片来自东方IC)

现在听梆子戏的绝大部分只剩一些老人。(图片来自东方IC)

现在听梆子戏的绝大部分只剩一些老人。(图片来自东方IC)

录着视频的老人。(图片来自东方IC)

会唱梆子戏的戏曲人也都是老人了。(图片来自东方IC)

河南省非遗项目——豫西靠山黄的前世今生

打击乐器梆子:梆子戏 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 如今只剩老人们会去听了

文/乔社斌

打击乐器梆子:梆子戏 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 如今只剩老人们会去听了

打击乐器梆子:梆子戏 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 如今只剩老人们会去听了

一 什么叫“靠山黄”其在不同阶段的诸多别称之由来

豫西“靠山黄”又名“豫西梆子”,俗称“豫西老靠调”,简称“靠调”。“靠山黄”上承“靠山吼”、“卷戏”,下传“豫西梆子”、“豫西调”,它与“豫东调”对应称“豫西调”,与“祥符调”对应称“西府调”。民间为了统一称谓,就有了“豫西老靠调”的俗称。为了简便顺口,就有了“靠调”的简称。至于“靠山黄”这个“黄”字,靠门世传是这个“簧”字,而“非遗”保护部门经专家学者考证,使用这个“黄”字,两者所指是一致的。

“靠山黄”在不同历史阶段还有诸多的别称:“土山梆”、“粗梆”、“土二黄”、“靠山洪”、“靠山红”等。“土山梆”即“粗梆”,是“靠山吼”、“靠、卷梆”两个历史时期的别称。含意是说“靠山吼”是在豫西山区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豫西梆子腔”。“土二黄”则是晚清至民国时兴起的民间小调“二黄”戏,是归属于“靠山黄”的一个支脉。“靠山洪”则是对“靠调”兴盛时代的一种态势的“联想”。比喻“靠山黄”犹如山洪一样冲击着其它剧种,在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独树一帜。“靠山红”是上世纪三、四、五十年代,人们对嵩县“靠山黄”的特有别称。“靠山黄”历来以“关公红生”戏掛头牌,传到第四代名家“活关公”段保兴时,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在豫东、豫南连胜七个台口,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生”,人们赠给他艺名叫“靠山红”。从此嵩县“靠山黄”就被别称为“靠山红”。“靠调”第六代名家胡发生先生曾在偃师《古亳梨园》讲:“我唱的是嵩县段保兴传下来的‘靠山红’”。胡先生讲的是历史事实,但后来有人把胡先生讲的“靠山红”,误传为明朝中期流传于嵩县的“靠山吼”,两者相距四百余年矣!

二 “靠山黄”的前世今生

豫西“靠山黄”起源于古老文明的嵩县,素有“嵩戏”之称。她的前身是“靠山吼”,因选靠山,对应山吼唱或搭台演戏而得名。靠山黄(簧)从嵩县兴起,由西向东逐步扩展,是流行于豫西山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她萌生于明朝嘉靖年间(1542年前后),形成于明万历年间(1600年前后)。经历过明、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四个历史时期,经有“靠山吼声腔”、“靠、卷梆子戏”、“靠山黄剧种”、“靠山黄——豫西梆子”、“靠山黄——豫西调”这五个发展衍变阶段,已有四百八十余年历史。对山吼唱的“靠山吼”起初时,并非剧种,而是民间各种小调共同运用的声腔体系。它在嵩县流传于明嘉靖、隆庆、万历三个时代的近百年间。因为明朝中期这个历史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最崇拜“关圣”“岳王”和信奉道教的年代。当时嵩县的民间艺人们,利用山区特有条件,在祭拜“关圣”“岳王”这两位武圣之时献艺演戏,用马蹄号和大铜器伴奏,大有“对山一声吼,十里响不绝”的效应,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当时的嵩县形成人们喜爱的靠山吼声腔体系。大致为前五十余年是对山吼曲;后五十余年则是搬上舞台、戏楼唱戏。查阅嵩县史志资料,嵩县知名的戏楼、舞楼大都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这是靠门历代先师们代代相传的史实。

明末清初期间,嵩县“靠山吼”与“卷戏”融合,形成“靠、卷梆子戏”,在嵩县流传有一百二十余年。嵩县“靠山黄”是在“靠山吼”、“卷戏”的基础上,于清乾隆三十年(1766— )前后,开创萌生的(嵩戏靠门第一代开山班主吴桃娃出生于1766年,其上三代都是靠山吼、卷戏名艺人。)。真正形成“靠调”演唱规模,则于清嘉庆初年(1799—)前后。“靠山黄”开创形成至今,就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梆子戏独立剧种。长期以来在豫西的戏曲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是在豫西山区传承历史最长、传播面最广、影响力最强的第一大剧种。其鼎盛时曾誉满嵩州,遍及河洛,声传中原,曾普及到豫西乃至中原的十八个州、县之多。被称为“河洛文化之明珠、豫西戏曲之牡丹”。豫西“靠山黄”的历史地位、现实意义和传承价值不能小觑。

三 “靠山黄”与“豫西梆子”“豫西调”的关系

晚清至民国前期,是“豫西靠山黄”的兴盛时代。同时也是《河南梆子》(豫剧的前身)的盛行时期。流行于豫东一带的“高梆”被称为“豫东梆子”(豫东调的前身);盛兴在豫西一带二百多年的“靠山黄”被别称为“豫西梆子”(豫西调的前身)。笔者不赞同因“靠山黄”衰败,被《河南梆子》融合为“豫西梆子”的观点。事实上是,“靠山黄”正处于辉煌全盛之际,与《河南梆子》对应,就加一上了一顶“桂冠”,别称为“豫西梆子”。“靠山黄”既是“豫西梆子”的前身,更是与“豫西梆子”延续共存的别称。据排查上世纪二、三、四十年代间,嵩县及周边的三百余个“靠山黄”班社的历史,绝大多数仍然掛的是“靠山黄”(靠山红)的招牌、名号。“豫西梆子”只是个“官名”,其实都是同一个班社,掛两个名号。新中国成立后,《河南梆子》改称《豫剧》,“豫西梆子”这种叫法也随之被融入“豫剧豫西调”成为“豫剧”的四大门派之一。之后,“豫西梆子”这种叫法就不复存在。然而“靠山黄”则被公认为“豫西调”的前身,至今在嵩县、栾川等地的山区仍有独立的“靠调”班社和研究团体在持续艰难的传承。“靠山黄”是“豫西梆子”的前身与别称,更是“豫西调”的前身,并是与“豫西调”结伴而行,相融共生,值得保护和传承的剧种。

四 “靠山黄”向“豫西调”递变时期的声腔表演艺术,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传承价值

“靠山黄”门派的形成和其艺术的延递与发展,是经历一代又一代的传人名家们倾力打造,千锤百炼,一步又一步地发展壮大起来的。其延续存世的每一个历史阶段的艺术成就,都有其闪光的艺术魅力。纵观“靠调”的发展史,最为耀眼的闪光点,当是“靠山黄”向“豫西调”过渡时期的声腔表演艺术。这个时期的“靠调”艺术,已经历靠门“第一代开创”、“第二代成名”、“第三代大发展”的重要阶段,已经进入靠门“第四代”的盛兴时期和“第五代”的辉煌时代。时下年富力强,盛名远扬的第四代名家们如:名冠豫西的“段氏五兄弟”,名扬偃、巩、登及中原的“三张一周”,名传江湖的“靠门四杰”(段遂兴、韩佳旦、程继舟、李留柱)等,和数以百计的第四代名老艺人们,把“靠山黄”艺朮推向了顶峰。且这些旷世名家们俱都是高徒林立,名家辈出。第五代名家如:贾宝须(宜阳)、吉太法(洛宁)、王遂朝(偃师)、慕水旺(洛阳)、王二顺(洛阳移登封)、李小才(汝州)、乔文朝(家父嵩县饭坡)、赵小旦(洛宁)、白新子(宜阳)、马国贞(嵩县青山屯)、罗堂(嵩县南庄)、王让(嵩县德亭)、曹天社(嵩县闫庄)、袁福舟(嵩县大坪)、贾福正(栾川)、吴银船(嵩县移汝阳)、周青娃(宜阳石碣)、张运(嵩县闫庄)、张子峰(嵩县大章)等等,这数百位“豫西老靠调”的第五代传人名家们,铸就了“靠山黄”顶峰时代的三十年辉煌。新中国成立后,《河南梆子》改称《豫剧》,河南豫剧蓬勃发展,“靠调”艺人获得了新生。他们倾全心身之力,把“豫西靠山黄”自然而然的演变打造成“豫剧豫西调”。一大批“老靠调”江湖名老艺人,大都进入了新生的“豫剧团”。查考原洛阳地区及周边各县市建国初年第一批成立的“豫剧团”,都是“靠山黄”底子铺垫筹建的。另有部分民间“靠调”艺人们,仍留在乡村民间持续传承着民众所喜爱的“靠山黄”。“靠山黄”第四代和第五代老艺人们保留传世的声腔表演艺术,毫无疑问是“靠山黄”艺术发展到最成熟的顶峰时代,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最富有传承价值的声腔表演艺术。靠门第五代名老艺人贾宝须、王遂朝、王二顺及家父乔文朝与曹天社等众多的靠门正传的师叔们,流传存世的声腔,则是“靠调”最正宗,相距“豫西调”最贴近的原汁原味的“豫西老靠调”声腔。笔者非常赞同当今豫剧活化石,豫西调著名老艺人,现已96岁的苏兰芳先生和靠门第六代名家胡发生(2015年3月去世)都曾和我讲过这样的话:“有人说咱们唱得好,是老师教得好,不是咱自己的本事。咱只是把老师教的原汁原味的传承下来。”笔者认为:讲究传承,应该先学会,后传承,再发展!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隔代传承或搞“真假猴王”的闹剧,是不可能取得真经的。

五 “板胡”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搬上“靠调”舞台的主伴奏乐器

无可置疑“板胡”是“靠山黄”发展的关键时期被搬上“靠调”舞台的,它同“二弦”(尖弦),软弓皮胡琴(皮胡琴、皮弦)一样,都是“靠山黄”不同时期的主弦伴奏乐器。

随着“靠调”声腔表演艺术的衍变发展,其伴奏乐器也相应递变,从嘉靖至万历年间的嵩戏“靠山吼”时代,伴奏乐器为“土梆子”、“马蹄号”、“大铜器”(嵩县大铜器是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明末清初的“靠、卷梆”时代,伴奏乐器是民间自制的“土弦乐”、“土管乐”、“土弹拨乐”。清朝中兴的“康乾盛世”,为在嵩县土生土长的“粗梆子”戏带来了二次飞跃,在“靠、卷梆”的基础上,逐步衍变发展为“靠山黄”剧种。其文场伴奏递变为“二弦”、“三弦”、“嗡子”、“大嗡子”等(在嵩县民间至今仍保留有这种乐器)。武场打击乐由原来的“大铜器”递变为“鼓、锣、镲”,“梆子”成为第一打击乐器,形成了地地道道的“梆子戏”。“二弦”是“靠调”运用流传时间最长的“常规型”主弦伴奏乐器。在嵩县从清康熙中期一直流传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笔者本人1948年生,1953年随家父与众师叔学“靠调”。我父亲的主弦伴奏师就是拉“二弦”的高手,名叫艾黑娃。他是自幼在九皋山鹤鸣观出家的云游道士,终生未婚。得世外高人道长师传,善拉“二弦”弹“三弦”拉“大嗡子”。我从1953-1959年在上学之余,跟着他用“二弦”伴奏,学练“老靠调”的气息和唱腔运用6年。他手拉弦,脚蹬板,一板一眼教我练唱,无数遍教我念唱“神、簧、神”,学练“靠调”唱腔板路。就是这种演练,为我后来的“靠调”声腔运用,打下了较为过硬的基础。是他告诉我,九皋山鹤鸣观道长拉“二弦”,是清朝康熙年间传下来的。他老人家1959年去世,享年79岁。家父曾对我说:“从三、四十年代起,很多“靠调”戏班就开始使用‘板胡’伴奏。你老艾舅爷手跟不上,只能弹‘三弦’,拉嗡子(是二胡的前身)。”当年家父传教的戏班,都是从“二弦”,直接转成“板胡”伴奏的。

“软弓皮胡琴”(皮胡琴——皮弦),是嵩县“靠山黄”剧种独有的伴奏乐器,其它剧种均没有这种乐器。拉“软弓皮胡琴”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嵩戏靠门第四代弦乐大师,“软弓皮胡琴”名家管老虎。他曾被天津、北京的京剧大院团特邀伴奏数年,为“京胡”伴奏所借鉴。“软弓皮胡琴”拉起来,流畅顺手,音质柔和、优美,但看起来不坚固,不牢靠。在嵩县对“皮胡琴”广为流传着一个民间俗谚:把一些不坚固,不耐用的东西比喻成“皮胡琴”,人们还常把办事不牢靠,行为不坚强的人比称:“看你那皮胡琴样!”“皮胡琴”伴奏高雅,技术含量高,大都是江湖“靠调”大班社运用。整体看,大多数班社还是使用传统的,常规型的“二弦”伴奏。“二弦”的优越性是“流畅、平和、溜腔”,缺陷是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在嵩县民间还流传着另一则相当广泛的谚语,就是常把爱好随大溜,又爱说二话的人,比喻作“好拉二弦”。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板胡”被搬上“靠山黄”舞台,特别是《河南大学》抗战期间迁到嵩县后,为嵩县古老的戏剧文化,增添了许多新元素、新色彩。新兴的“板胡”迅猛地代替着传统的“二弦”和“皮胡琴”。据对嵩县及周边的三百余个“靠调”班社的排查,上世纪二十年代,有50%左右的班社的伴奏主弦是“二弦”;40%左右的班社主弦是“软弓皮胡琴”;还有10%左右的班社是属“二黄”戏的班社,使用的主弦是“皮嗡”(京胡)伴奏。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递变成50%左右的“靠调”班社主弦是“板胡”;30%左右的班社仍运用“二弦”;15%左右的班社使用“软弓皮胡琴”;5%左右的“二黄”班社使用“皮嗡”(京胡)。建国后的五十年代,70%的“靠调”班社使用的是“板胡”;15%保留使用“二弦”;10%左右使用“皮胡琴”,还有5%左右的“二黄”班社,使用“皮嗡”(京胡)。可见,“板胡”的应用,为“靠山黄”的传承和延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前有一种不成文的划界线,以“板胡”划界,即使用“板胡”起的班社为“豫西调”,使用“板胡”以前的班社为“靠山黄”。这种划法与“靠山黄”发展的真实历史事实不相吻合,是完全不能成立的。“板胡”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处靠门第四代、第五代当红的鼎盛时期就被广为运用的。而“豫西调”是建国后于五十年代初,改《河南梆子》为《豫剧》,才把“靠山黄”(豫西梆子)改称为“豫西调”。这是研究传承“靠山黄”,必须澄清的历史事实。

再则“京胡(皮嗡)”是“二黄”戏的主伴奏乐器。应当承认“二黄”曾是归属“靠山黄”的一个支脉,其在“靠调”班社中所占的比重都在10%以下,并非属“靠山黄”的直系本体。嵩县文化名人王歌曲先生曾亲口对我讲:他的老家库区乡桥北的“靠山黄”老班社,就有人会用“京胡”伴奏,唱“二黄”戏。在嵩南、栾川一带也有用这种“京胡”伴奏,是被称为“靠调”的“二黄”戏。但“京胡”是不能认同为“靠山黄”的代表性主伴奏乐器的。“靠山黄”的主弦伴奏乐器是清康熙年间流传至今的“二弦”和从清末民初流传下来的“软弓皮胡琴”,接下来就是民国中、晚期就普遍使用的“板胡”。嵩县有两个著名器乐班,南庄王家班和闫庄曹家班,都是祖传六代为“靠山黄”伴奏的传世名班。他们也都是世代拉“二弦”,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而改为拉“板胡”的。又如嵩县当今的板胡名家张铁犁先生,既是“板胡”名家,又能拉“二弦”和“京胡”,其师“板胡”名老艺人王少太,曾得“皮胡琴”大师管老虎真传,并曾投师王冠军大师(常香玉大师的琴师),王冠军大师曾传授王少太用“板胡”为“靠调”伴奏的曲牌真传。

六 “非遗”传承寄语

肯定和保留“豫西靠山黄”的独立剧种地位,是传承“靠山黄”的关键。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立法阶段的盛世今天,对“豫西靠山黄”这门豫西人乃至中原人共同拥有的“非遗”保护项目,认真研究,理清脉络,正本清源,归还其本来就是的独立剧种名分,是各级“非遗”保护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更是“靠山黄”门派的传人弟子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作为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靠山黄代表性传承人”,有责任和义务尽可能地讲述一些历史事实,供各级政府、“非遗”保护部门和专家学者们在对“靠山黄”的保护和研究中参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肯定与保留“靠山黄”的剧种地位,是真实顺应历史的必然趋势。我倾力编著《豫西靠山黄》这部书,旨在尽可能地把具有四百八十余年灿烂文化历史的“豫西靠山黄”的前世今生,再度真实地展现给世人,让“靠山黄”这朵艺术奇葩,在盛世的今天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归还“豫西靠山黄”本来的剧种名分,使之“古为今用”,“春风吹又生”般地再放异彩!让其搭乘“非遗”传承这辆文化保护的专列,把“豫西靠山黄”重新名正言顺地列入“中原戏剧文化”、“中国戏剧文化”名录,使这门地处中华文化腹心的豫西大剧种,理所当然,名副其实的屹立于中华戏剧的剧种之林!

著名的戏剧史学家,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紫晨教授在他撰写的《靠山黄探踪、归类和史承价值》一文中讲得好:“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其源流的梳理,还‘靠山黄’以应有的名分……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艺术形式,有些明显具有潜质的品种,只要在关键的时刻扶她一把,她就活了,靓了!”(原文刊登在《中原文史》2016年第四期)。

尽管“豫西靠山黄”目前处于濒危的抢救状态,嵩县“靠山黄”于2014年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还被审批搁浅。然而,我们透过“靠山黄”几百年深厚的艺术潜质,就不难看到其闪耀的光辉与顽强的生命力!从一次又一次的民间演出中,看到广大民众对“老靠调”热衷企盼的眼神中,更加看清了“靠调”古为今用的传世价值。坚信在国家对“非遗”保护高度重视的文化盛世的今天,“豫西靠山黄”这门厚重的戏剧文化项目,一定会得到各级“非遗”保护部门和专家学者的认可与肯定!被冷落了八十余年的“靠山黄”,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剧种名分,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归宿。使其在河洛乃至中原大地持续落地生根,重新开花结果,再度绽放异彩!

于2017年深秋命草

乔社斌

靠山黄第六代 传承人乔社斌先生的艺术人生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背靠大山,面向伊河吼出心中的快乐和悲伤, 伴随着山中的条条小溪,山崖中冲出的哗哗泉水,鹅卵石撞击的美妙旋律,形成了完美的戏曲艺术一一豫西调靠山黄。

豫西调靠山黄,其前身叫靠山吼。经过六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把地域民俗文化推向了戏曲艺术的巅峰,正是这些历史,这些点点滴滴的民俗文化汇成了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 ,推动了河南戏曲文化艺朮的发展。成为河南省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我与靠山黄第六代传承人乔社斌先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生是我父亲的望年之交,同在商革委工作,很欣赏他嫉恶如仇,无话不讲的性格和他的文笔能力。在此期间,他热情工作,钻研文学,所撰写总结的一些典型经验材料,曾在《河南日报》、《人民日报》上发表,在全国、全省性会议上交流推广。一九七五年我到大坪供销社办公室当秘书,经常组织职工学习,有一次到上级开会。才知道松锋就是乔社斌先生,是名符其实的“松峰一支笔”。而我真正与先生一起共事是在一九八三年以后,一九八三年全县基层供销社进行体制改制,实行选举基层供销社主任。先生作为工作组副组长进驻大坪,当时组织部门还没有从文革遗留的产物中解脱出来,认为应先提名然后选举,符合党的干部任免程序,而这种提名往往加杂着意识形态的观念,而先生力住组织不提名,进行海选,在这种背京下我才受命为供销合作社主任。一九八四年九月间,作为供销社改革后的姣姣者。和先生组成工作组进驻城关供销社,后先生当了主任;我当了书记。我们在一起共事如同一种艺朮享受,谈笑风生间一切万事大吉,把聪明和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也从中受益匪浅。好景不长,先生调回了县社机关,而我也奉命调田湖任职,先生一直在机关和主要领导那里吹风说我很有工作水平之类的话题,是我调任二轻局长的主要起因。二 00八年我退二线之后,我们共同受聘于龙宇文化传播公司,我任总编,先生担任艺术总监。我们才真正成为一对自由合作的黄金塔垱。我们举办嵩县《嵩县伊水之声》擂台赛等不同形式的各种大型文化比赛项目,一切比赛规则由先生确定,我负责拉赞助,比赛期间观众常常有万人之多,声势之大前所未有。极大地推动了嵩县文化艺术的发展。在进行表演展示的同时,先生全身心研究靠山黄,挖掘整理资料。先后书写论文十多篇,刊登在文史资料等刊物上。自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过县市的批复,目前正在申报省级。很多人对此有看法,认为闲着没事干,钱没处花。这些人都是鼠目寸光,中华民族五千年长盛不衰,正是由于我们民族文化传承,正是由于我们文化精英们千百年来的无私奉献 。正是由于这些点点滴滴的民俗文化汇集成中华文明。是我们文化古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 。

这几年 我和先生合作编撰了《嵩州博览》、《嵩县旅行指南》、《人文嵩县》、《嵩县古志选》等地方性文化书籍。先生资深的学识,睿智的论断受到了诸多文友的赞许,为弘扬嵩县历史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还协作办红白事,特别在供销社系统,谁家办红白事没有先生参与,那是很没面子的事,而先生为人办事很负责任,事必亲躬 ,大小事情都办得风风光光,顺顺利利。

我与先生虽是望年之交,但长时间在一起共事,政见一致,人生价值观相同,在我的心目中先生为人正直。待人忠厚,德才兼备,诚恳谦让,善于处事,公道正派,刚直不阿。他有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有坚强的政治和政策原则,他正直、阳光,表里如一,言行不二。凡是他工作过的地方,都对他十分崇敬,真是谠论流辉,广得赞誉。

因而,我与先生成至交,成兄弟,情同手足。对先生的艺术人生了如指掌,

先生一九四八年出生在美丽的伊水之南,外方之山,陆浑湖畔的反坡镇温泉,字“孝义”,笔名“松峰”,艺名“罗汉”,一九六八年参加工作,在县社机关退休,讲师级职称,现为“洛阳市戏剧家协会会员”、“嵩县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嵩县文化艺术联谊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嵩县龙宇文化传播公司艺术总监”、“豫剧豫西调靠山簧研究学会会长”、“洛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靠山簧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人称当代“钢腔靠调王”。

先生一九五三年随父乔文朝学习豫西老靠调,边上学边学艺,苦练童子功十三年,并得益同门师叔马国贞、罗堂等名艺人传教,深得靠调真传。十余岁登台演出,小有名气。师辈起艺名“罗汉”,寓意神戏童。不巧的是,在先生初有戏曲文化成就之后,凭着他敏锐的洞察力 ,政治责任感和他的文字能力,意外地收到了商革委录干通知书,于戏曲艺术风马牛不能相及。以至后来波及于商业管理。在工作之余,他坚持自学自练老靠调,与嵩州老艺人们保持着亲密的联系,与嵩县豫剧团两代演员们交往深厚。一九八0年前后,传统戏开放,酷爱戏曲的乔社斌先生,以传承靠学为己任,刻苦钻研靠调声腔,并得益靠门五代名家、豫西调代表人物曹天社的倾情指教,使其日渐成为嵩州戏曲界的靠调行家。一九九六年以来,潜心研究靠学,他遍访靠调老艺人,同老艺人曹天社、原县委办副主任王献斌、弦乐艺人崔长寿、社会名人张金保等百余人,发起创办“嵩县文化艺术联谊会”、“豫剧豫西调靠山黄嵩县研究学会”,组织策划全县“戏曲大赛”、“唢呐大赛”、“广场文化”、“伊水之声”戏曲擂台赛、“少儿才艺大赛”、“嵩州梨园”等擂台赛,并分别担任执委主席或秘书长,为活跃嵩县戏曲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深入街头农村、机关学校、军警驻地、敬老院慰问演出,还多次到周边县和古都洛阳演出,广受好评。他宽厚明亮、苍凉悲壮、激情高亢的豫西大本腔唱法,声传河洛,近年演唱一千余场次,当地人称“钢腔靠调王”。

乔社斌先生从历史、文化、艺术三个方面研究靠学。经过二十一年的日夜艰辛,较为系统、全面地整理撰写出豫西靠山黄跨越明、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四个历史时期,经历四百余年的文史、艺术、人物资料。他所整理撰写的《靠山黄渊源四百年史略》、《豫西老靠调选》、《渊源嵩县的靠山黄》、《嵩县戏曲艺术》、《嵩县文艺团体》、《靠山黄名剧选编》(共二十一册)等文史资料、戏剧资料、演唱资料、“非遗”申报材料,得到省市县专家学者肯定。嵩戏靠山黄申报“非遗"保护,被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国家重点社科项目《中国戏曲文化》第一副主编、《中原戏曲文化》主编、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马紫晨,同其助手中国音乐学博士研究生吉莉一行,于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专程来嵩,考察调研靠山黄源头资料,而后有全国十余所著名院校部门学者组成的靠山黄研考团队先后四次来嵩登门专访,肯定其研究成果,认可了嵩县靠山黄的源头地位,先生纯正地道的靠山黄原生态声腔,受到赞赏。

近十多年来,先生数十次获得县市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授予的优秀组织奖,表演艺术奖。并在“梨园春”豫西分会组织的豫西传统戏大赛上,获演员奖第二名,在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演出,获每日一星奖,还多次得到县、市电视台、新闻媒体的专题采访。他演唱的《关公过江》、《困狼山》等靠调名段,在嵩县网、洛阳网、洛阳晚报上得到高度评价。《洛阳日报》人文河洛栏目,于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九日对嵩县靠山簧作了专题报道。二0一七年一月十七日至三月十四日《洛阳晚报》周二版“经典洛阳栏目”,以“靠山黄与豫西调”专题连续报道八期。乔社斌先生学靠调六四年持之以恒,研究靠学二十一年乐此不倦,为河洛人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靠山黄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已入录洛阳市文艺人才库。二0一一年电影“那是说着玩的”在嵩县开拍,乔社斌作为嵩州老艺人与国家著名影星郭达配演对手戏,为嵩州影视开启了新篇。央视一套导演马涛,主持人啊丘来嵩录制乔社斌先生清唱的《拜伊尹》,在央视一套二0一四年春节特别节目中播出,提高了嵩县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言之易,行之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先生是一位有民族文化艺术的探索者,我敬佩他对豫西调靠山黄历史文化艺术的痴迷、执着和传承的精神,有人说的比干得好,有人干的比说的好。我们都希望于干的比说的好的人,我们的民族才会繁荣昌盛。回首远望,固本守源,高思云端,脚踏实地,功深百炼而厚积。希望先生迈步高楼,以史鉴今,多层次、大视野梳理豫西调靠山黄文化艺术蕴含的厚重内涵,弘扬文化魅力和精神风采,传承豫西调靠山黄的人文精神和民族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

上一篇:视频音乐软件:四大音乐短视频App大评测
下一篇:下载酷狗音乐:电脑版酷狗音乐如何免费下载歌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